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67|回复: 5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三十八讲作业

[复制链接]

1218

主题

4102

帖子

411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1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前天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顺眼阳光 于 2025-7-23 22:57 编辑



第38讲作业: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滥”指的是什么?
2.什么是骈拇?分为哪两种?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17-24)涉及到那些方面?


二、创作题:
以夏雨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3

主题

1838

帖子

183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8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昨天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点春 于 2025-7-25 18:38 编辑

第38讲作业
白驹01一点春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滥”指的是什么?
答:
相滥是指在上句或上联中用过的词语,在下句或下联又换了一个面貌出现。这是诗人思想苍白词汇贫乏的表现,是一种语言浪费,违背了诗词辞简意丰的基本要求,所以称之为相滥。
2、什么是骈拇?
答:
骈拇又叫骈句。骈拇病,是指两句同叙一事,同表一意,句意近同,语意重复,好像拇指上长出一个无用的骈指一样,故名骈拇。
分为哪两种?
答:
其一,同时骈拇。上下句同说一件事,内容重复累赘。
其二,同义骈拇。指上下句描绘同一意境,表达相同意思,前后絮说,语意相复。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17-24)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
(17)注意韵领,韵不相撞
  将韵字和本句中物象连起来读,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就是韵领做的不好,没有问题,就是韵领做的好;起承转合每个步骤前分句的最后一个字,即五律中每个步骤的第五个字,它们的韵母(不分平上去入)不能跟韵字的韵母相同,相同了,就是撞韵。
(18)五律七字法
将五律中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中,前一个分句的第4,第5两个字跟后分句的五个字连起来读,看看是否通顺,句意是否完成,如果可以,就视为符合要求。
(19)避诡异,避免使用生僻字
全诗尽量避免生僻字。生僻字容易产生歧义,使读者理解起来有难度,从而使作品的被人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大大降低,当然也就影响了诗的可读性和流传程度。
(20)注意重出,不能相犯和相叠
同一个字在诗中重复出现的时候,要注意两点要求:
1 不能相犯  2 不能相叠
(21)注意调肥瘠,
笔画太多和太少的字不要放一起。
(22)注意诗画,群聚和明理,
所有物象合理相容,起承转合有不同的群和聚,所有物象要见端见本分,所有感情通过物象来表达,而非直接告诉读者。
(23)注意形似:
物象非杜撰,来源于生活,偶句前后要对称,半斤八两,势均力敌。
(24)注意体物和密跗
所选物象符合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规范,诗成之后,起承转合要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冲击读者。


二、创作题:
以夏雨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五律  夏雨
白驹01一点春
驱车百里荒,避暑入山庄。
雨细莲塘浅,风清竹径凉。
扑萤频举扇,对酒劝加觞。
莫负及时雨,深眠梦满床。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1、采用了诗家语。
2、注意了镜头的聚焦。
3、运用了形象思维。
4、注意了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顺畅无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没有犯四平头。
8、没有犯摞眼。
9、注意了炼句炼字。
10、
1)用韵、格律无误。
2)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3)韵字阴阳平衡。
4)没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60

帖子

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0
发表于 昨天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8讲作业
白驹22-闲坐听风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滥”指的是什么?
答:
相滥是指在上句或上联中用过的词语,在下句或下联又换了一个面貌出现。这是诗人思想苍白词汇贫乏的表现,是一种语言浪费,违背了诗词辞简意丰的基本要求,所以称之为相滥。
2、什么是骈拇?
答:
骈拇又叫骈句。骈拇病,是指两句同叙一事,同表一意,句意近同,语意重复,好像拇指上长出一个无用的骈指一样,故名骈拇。
分为哪两种?
答:
其一,同时骈拇。上下句同说一件事,内容重复累赘。
其二,同义骈拇。指上下句描绘同一意境,表达相同意思,前后絮说,语意相复。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17-24)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
(17)注意韵领,韵不相撞
  将韵字和本句中物象连起来读,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就是韵领做的不好,没有问题,就是韵领做的好;起承转合每个步骤前分句的最后一个字,即五律中每个步骤的第五个字,它们的韵母(不分平上去入)不能跟韵字的韵母相同,相同了,就是撞韵。
(18)五律七字法
将五律中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中,前一个分句的第4,第5两个字跟后分句的五个字连起来读,看看是否通顺,句意是否完成,如果可以,就视为符合要求。
(19)避诡异,避免使用生僻字
全诗尽量避免生僻字。生僻字容易产生歧义,使读者理解起来有难度,从而使作品的被人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大大降低,当然也就影响了诗的可读性和流传程度。
(20)注意重出,不能相犯和相叠
同一个字在诗中重复出现的时候,要注意两点要求:
1 不能相犯  2 不能相叠
(21)注意调肥瘠,
笔画太多和太少的字不要放一起。
(22)注意诗画,群聚和明理,
所有物象合理相容,起承转合有不同的群和聚,所有物象要见端见本分,所有感情通过物象来表达,而非直接告诉读者。
(23)注意形似:
物象非杜撰,来源于生活,偶句前后要对称,半斤八两,势均力敌。
(24)注意体物和密跗
所选物象符合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规范,诗成之后,起承转合要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冲击读者。

二、创作题:
以夏雨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五绝  夏雨
黑云翻作墨,山岳起惊雷。
急雨连天泻,凉风卷地来。
今时消暑气,万物洗尘埃。
最爱如珠坠,农家笑靥开。

简评:破题精准,用韵正确。小诗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壮观,更通过结尾聚焦农家笑容,赋予了这场雨深刻的社会生活意义,体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和对劳动者喜悦的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5
发表于 1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8讲作业
白驹10-江海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滥”指的是什么?
答:
相滥是指在上句或上联中用过的词语,在下句或下联又换了一个面貌出现。这是诗人思想苍白词汇贫乏的表现,是一种语言浪费,违背了诗词辞简意丰的基本要求,所以称之为相滥。
2、什么是骈拇?
答:
骈拇又叫骈句。骈拇病,是指两句同叙一事,同表一意,句意近同,语意重复,好像拇指上长出一个无用的骈指一样,故名骈拇。
分为哪两种?
答:
其一,同时骈拇。上下句同说一件事,内容重复累赘。
其二,同义骈拇。指上下句描绘同一意境,表达相同意思,前后絮说,语意相复。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17-24)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
(17)注意韵领,韵不相撞
  将韵字和本句中物象连起来读,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就是韵领做的不好,没有问题,就是韵领做的好;起承转合每个步骤前分句的最后一个字,即五律中每个步骤的第五个字,它们的韵母(不分平上去入)不能跟韵字的韵母相同,相同了,就是撞韵。
(18)五律七字法
将五律中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中,前一个分句的第4,第5两个字跟后分句的五个字连起来读,看看是否通顺,句意是否完成,如果可以,就视为符合要求。
(19)避诡异,避免使用生僻字
全诗尽量避免生僻字。生僻字容易产生歧义,使读者理解起来有难度,从而使作品的被人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大大降低,当然也就影响了诗的可读性和流传程度。
(20)注意重出,不能相犯和相叠
同一个字在诗中重复出现的时候,要注意两点要求:
1 不能相犯  2 不能相叠
(21)注意调肥瘠,
笔画太多和太少的字不要放一起。
(22)注意诗画,群聚和明理,
所有物象合理相容,起承转合有不同的群和聚,所有物象要见端见本分,所有感情通过物象来表达,而非直接告诉读者。
(23)注意形似:
物象非杜撰,来源于生活,偶句前后要对称,半斤八两,势均力敌。
(24)注意体物和密跗
所选物象符合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规范,诗成之后,起承转合要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冲击读者。

二、创作题:
以夏雨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  夏雨
白驹10-江海
骤响穿云裂墨天,跳珠乱溅瓦沟连。
垂檐素练迷归燕,涨野青溪没旧田。
风卷残荷翻绿浪,雷驱暑气入寒烟。
须臾霁色浮虹影,蛙鼓新晴柳外传。

自评

此律以“夏雨”为题,依平水韵“先”部,韵字“天、连、燕、田、浪、烟、传”阴阳相济,无撞、挤、连韵之失。首字平仄为“仄、平、平、仄、平、平、平”,近5/3分布,合于要求。

起句“骤响穿云裂墨天”以听觉破题,绘雨前雷裂云翻之景;承句“跳珠乱溅瓦沟连”聚焦檐瓦,写雨珠跳溅之态,镜头由远及近。转句“垂檐素练迷归燕”拓至檐外,“涨野青溪没旧田”纵展郊野,空间由窄及阔;再转“风卷残荷翻绿浪”“雷驱暑气入寒烟”,以荷浪、寒烟写雨中动态,空间又收于近景。合句“须臾霁色浮虹影”“蛙鼓新晴柳外传”,雨霁虹出、蛙鸣柳外,收束于雨后清景,意脉自雨前至雨中再至雨后,贯通无断。

全诗避四平头,“裂墨天”“乱溅瓦”“迷归燕”“没旧田”等语,以形象思维绘景,炼“裂”“跳”“迷”“涨”等字,见雨之骤、之盛、之退,镜头聚焦有度,章法井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2911

帖子

294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45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评阅班第38讲白驹组作业
白驹26-霜叶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滥”指的是什么?
答:相滥是指在上句或上联中用过的词语,在下句或下联又换了一个面貌出现。亦即“一首诗中再度用事,一对之内反复重论,文繁意
叠,”违背了词简意丰的基本要求,称之为相滥。
2.什么是骈拇,分为哪两种?
答:骈拇又叫骈句。骈拇病,是指两句同叙一事,同表一意,句意近同,语意重复,好像拇指上长出一个无用的骈指一样,故名骈拇。骈拇与合掌的区别是:合掌两句同意,其中又有两个同义词互对;骈拇两句同意,句中没有同意词对举,有的还会出现反义词对举的情况,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种:
其一:同时骈拇,上下同说一件事,内容重复累赘。
其二:同义骈拇。指上下句描绘同一意境,表达相同意思,前后絮說,语意相复。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17-24)涉及哪些方面?
答:(17)注意韵领,韵不相撞。(18)五律七字法。
(19)避诡异,避免使用生僻字。
(20)注意重出,不能相犯和相叠。
(21)注意调肥脊。
(22)注意诗画,群聚和明理。
(23)注意形似。
(24)注意体物和密跗。

二、创作题:

七律·夏雨
霜叶
黑云翻墨水云凝,银浦哗然作浪声。
溪谷湍流河鲤跃,荷塘珠跳倦蛙鸣。
隔帘昏晓迷青野,震耳雷霆落玉衡。
天为人寰洗尘垢,普施甘露惠苍生。

注:*本诗为孤雁出群格。
*玉衡:即玉衡星?北斗七星之一,天地秩序的制定者,代表着公平正义和廉明。

三、自评
阴平:声,生
阳平:凝,鸣,衡
韵脚阴阳比例2:3,符合要求。
首字平:银,溪,荷,天
首字仄:黑,隔,震,普
首字平仄:4:4,合适。
前六句描写了大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尾联是点睛之笔,作者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使诗歌不仅仅停留在风雨景象的描绘上,而是赋予了更深的寓意,使读者在感受夏日雷雨的壮阔之余也引发了对生命和社会的更深层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357

帖子

3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6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白驹组第三十八讲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滥”指的是什么?
答 相滥是指在上句或上联中用过的词语,在下句或下联又换了一个面貌出现。这是诗人思想苍白词汇贫乏的表现,是一种语言浪费,违背了诗词辞简意丰的基本要求,所以称之为相滥。

2、什么是骈拇?
答:
骈拇又叫骈句。骈拇病,是指两句同叙一事,同表一意,句意近同,语意重复,好像拇指上长出一个无用的骈指一样,故名骈拇。
分为哪两种?
答 其一,同时骈拇。上下句同说一件事,内容重复累赘。
其二,同义骈拇。指上下句描绘同一意境,表达相同意思,前后絮说,语意相复。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17-24)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 (17)注意韵领,韵不相撞

将韵字和本句中物象连起来读,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就是韵领做的不好,没有问题,就是韵领做的好;起承转合每个步骤前分句的最后一个字,即五律中每个步骤的第五个字,它们的韵母(不分平上去入)不能跟韵字的韵母相同,相同了,就是撞韵。
(18)五律七字法
将五律中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中,前一个分句的第4,第5两个字跟后分句的五个字连起来读,看看是否通顺,句意是否完成,如果可以,就视为符合要求。
(19)避诡异,避免使用生僻字
全诗尽量避免生僻字。生僻字容易产生歧义,使读者理解起来有难度,从而使作品的被人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大大降低,当然也就影响了诗的可读性和流传程度。
(20)注意重出,不能相犯和相叠
同一个字在诗中重复出现的时候,要注意两点要求:
1 不能相犯  2 不能相叠
(21)注意调肥瘠,
笔画太多和太少的字不要放一起。
(22)注意诗画,群聚和明理,
所有物象合理相容,起承转合有不同的群和聚,所有物象要见端见本分,所有感情通过物象来表达,而非直接告诉读者。
(23)注意形似:
物象非杜撰,来源于生活,偶句前后要对称,半斤八两,势均力敌。
(24)注意体物和密跗
所选物象符合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规范,诗成之后,起承转合要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冲击读者。
二、创作题:
以夏雨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七律·夏雨
白驹02日出东南
白日无端骤入幽,狂风卷地土沙稠。
雷轰四野千山震,雨注长天万派流。
岭岫迷濛疑作岛,枝柯狼藉已先秋。
檐前忽起惊飞雀,振翅搏涛如海鸥。

自评:用韵、格律无误。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韵字阴阳平衡
首字平仄符合4/4要求。
中二联节奏划分错落有致,对仗工整。
全诗紧扣“骤”“狂”“烈”等夏雨特征,写出夏雨的狂暴与瞬息万变之态。尾联以雀惊搏涛收束,融小景于大境,起承转合脉络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5 20:45 , Processed in 0.0768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