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616|回复: 1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二年级班委第十四讲作业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1-12-12 09: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路漫漫 于 2021-12-12 09:13 编辑

作业:1.李彪李冲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2.简评齐明帝萧鸾。

926

主题

3692

帖子

9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29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9 09: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班主任路漫漫二年级第十四讲作业
作业:1.李彪李冲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答:李彪应该是个很有才能的寒门子弟,他之所以处处和李冲作对,一个是他本身以刚正不阿出名,孝文帝把他比作汲黯,李冲本身也有很多问题,虽然未必是大问题,但这个问题恰好冲突到李彪,“及冲贵,禄赐皆与共之,更成敦睦。然多授引族姻,私以官爵,一家岁禄万匹有馀,时人以此少之。”李冲过于讲人情,照顾自己家族,这本身就是李彪针对的问题。还有就是李彪这人应该很有心机的,虽然人未必坏,他故意如此针对恰恰是要表明自己不畏权贵,类似人做官,先惩罚自己的亲人表明自己公正无私。有点故意针对的意思,要不李冲不至于那么气愤。
李冲是不错的人,李彪也未必那么坏。这点魏孝文帝明白,一个帝王的基本素质,好的帝王的基本素质就是能看透人。能用人。他用李彪,而且短时间内就给予那么大权力,是相信李彪的公正无私。信的过,但他更钟爱李冲,这是个人感情问题。
所以当李冲告状时候,他“叹怅久之”。认为两个人都有问题,李冲是确实太照顾亲属的问题,但李彪则太针对了。最后魏孝文帝衡量,还是除名李彪,虽然认为李彪很有才能,人才难得,但感情更难得,李冲和魏孝文帝有很深感情的。没有一个李彪,还有其他人才。当人要陷害杀李彪的时候,孝文帝只是除名,监狱都不用坐。也是知道这个事件中,李彪没什么大问题的。
后来孝文帝又见到李彪,这倒不是李彪要求官,是他按照规矩皇帝到这里了,他是曾经的大官,得去面见的,皇帝见不见是皇帝的事。魏孝文帝,说,“朕欲用卿,思李仆射而止。”这什么意思呢,一个是,魏孝文帝和李冲真有感情的。一个是他也知道李彪真有才能的。而且李冲气死的事件不全怪李彪。这时候又有人陷害,李冲故人还是很多的,魏孝文帝,证据都没看,只是说,“帝以为彪必不然”,他了解李彪,认为这个人不是个小人,他非常相信他的人品。但因为这需要调查,按制度要押解过去,囚车里,魏孝文帝,只是让牛车带过去就行了,不让他受罪。后来遇赦就放了,估计特意赦免的。
整个事件中,更大的让我感怀的是李彪的命运。
他应该是个很耿介的人,想一番作为,也确实有作为,只是对李冲上过分了,但这种过分恰是他要刚正不阿形象树立的关键。他是个很内心但不说的人,李冲告状,他并没有自陈,没反驳。李冲骂他,他也没还口,他应该是感恩的,李冲死了,他也没去祭奠,估计是没法去,也不合适去,他内心应该还是很悲哀的。只是他不表达。魏孝文帝再见他的时候,他谢罪,他其实没罪的,所谓谢罪,应该也是没想到李冲能气死,有所愧疚,他本来虽然刻意针对,只是有所抑制而已,没想到李冲气性这么大。从孝文帝对待他看,知他是个坦荡磊落的人,懂得他的心,也是他知音吧,所以人告他其他,孝文帝才说,必不然。他不是那样的人,只是孝文帝和李冲感情太深了,因为他气死李冲,孝文帝不能用他。他也是个很讲感情的人。这也是他敬佩李彪,当初信任李彪的原因,因为李彪能不顾感情,像李冲援引那么多姻亲做官,孝文帝能不知道吗,只是他喜欢李冲。他希望李彪能治理这些,但李冲的气死,是孝文地和李彪都想不到的。是双方的遗憾。
整个事件其实是一个命运一般的悲剧的。这之中谁都没有错,但结果,一个贤才气死,一个人才埋没。历史就是这么沧桑无奈。而历史之所以可贵,是真实的,是不断可能重复上演类似的。
2.简评齐明帝萧鸾。
答:萧鸾(452年498年9月1日),字景栖,小名玄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始安王萧道生之子、齐高帝萧道成之侄,南北朝时期南朝齐第五任皇帝,494年12月5日498年9月1日在位。
萧鸾自小父母双亡,由萧道成抚养,萧道成对其视若己出。宋顺帝时,萧鸾担任安吉令,以严格而闻名;后升职淮南、宣城太守,辅国将军。齐高帝时封西昌候、任郢州刺史;齐武帝萧赜时升任侍中,领骁骑将军。萧赜死时,以萧鸾为辅政大臣,辅佐萧昭业。494年,萧鸾废杀萧昭业,改立其弟萧昭文;不久又废萧昭文为海陵王,自立为帝。萧鸾任内长期深居简出,要求节俭,停止各地向中央的进献,萧鸾晚年病重,相当尊重道教与厌胜之术,将所有的服装都改为红色,498年,萧鸾去世,庙号高宗,谥号明皇帝,葬于兴安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0 14:10 , Processed in 0.0629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