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独舞者 于 2019-6-18 09:31 编辑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毕业考试卷
月桂-独舞者
一、基础部分
1.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
答: 古诗词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等。
2.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请举例说明:
①视觉与听觉间的通感。
②触觉与听觉间的通感。
③视觉与触觉的通感。
答:①视觉与听觉间的通感:例如:苏轼的《夜行观星》“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又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②触觉与听觉间的通感: 例如:刘长卿的《秋日登台上寺远眺》“寒磬满空林”。 又如:杜甫的《夔州雨湿不得上岸》“晨钟云外湿”
③视觉与触觉的通感:
例如:李贺的《蝴蝶飞》“杨花扑帜春云热”。
再如:石柔《绝句》“来是万缕弄轻黄”。
3. 苏轼在《百步洪》的开头八句写道: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诗人一口气用八个不同的形象来形容洪水的一往无前,势不可挡。从多个角度把洪流写得声势浩大,蔚为壮观,既突出行舟的快速特征,也烘托了行船凶险。
请问这里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再举一个使用同样修辞手法的例子。
答: 运用了夸饰的修辞手法。使用同样修饰手法的还用例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4. 互文的作用:
① 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② 避免词语单调重复。
③ 增强文章的形象性,也能产生一种韵律美,使人回味无穷。
请举出两个使用互文手法的句子。
答: 例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又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将军白发征夫泪”。
5. 修改诗词有哪些方法?
答: 修改诗词的方法有十种:
1.炼词眼,炼警句;2.让形象说话;
3.化美为媚;
4.力求悦耳顺口;
5.用色彩去抢眼;
6.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
7.让诗情升华;
8.诗歌要有韵味;
9.淘出新东西来;
10.恰到好处。
6. 写好一首词,首要考虑的便是词的结构,即词的每部分应该安排什么内容。请列出长调词常用的几种结构模式,并举例。
答:(一)上景下情、并列模式、递进模式 浪淘沙
宋·吴琚
云叶弄轻阴。屋角鸠鸣。青梅著子欲生仁。冷落江天寒食雨,花事关情。
(并列景物 总结 收)
池馆昼盈盈。人醉寒轻。一川芳草只销凝。时有入帘新燕子,明日清明。
(相思 递进 借物抒情)
(二)对比模式、时间模式
虞美人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三)顺逆、错综模式
顺逆模式: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五代: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错综模式:瑞龙吟
宋·吴文英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7. 什么是三叠词?什么是双拽头?试举一词例。
答:词的三段而成一调的词,叫着三叠词。如《兰陵王》是由三段而组成一个词牌的,也叫三叠词。
双拽头:词学名词。在三叠的长调、中调词中,第一段与第二段句数和字数相同,第三段与它们不同,这样的词构成形式,就叫双拽头。
比如《瑞龙吟》前两段各六句、三仄韵,后一段十七句九仄韵。第一段和第二段句数和字数相同,而第三段和它们不同,这也是双拽头。
…………………………………………………………………………………………
二、创作部分
要求:
①、以《搜韵》为标准,判定平仄格式是否正确。
②、要求依词林正韵。
③、按词谱要求运用对偶、领字。
④、不规律的重字是不允许的。
⑤、意象的选择须符合要表达内容,符合自然规律。
⑥、主题鲜明,脉络清晰。
1. 自命题部分:
自选韵部,自选题材,自选词牌。依正格填中调、长调各一首。
中调:
祝英台近·残荷
文/独舞者
叶初黄,香渐褪。菡萏秋风里。落尽繁华,往事空垂涕。恍如秋水东流,绮霞西散,梦初醒、空留残蕊。
渐枯萎。尤忆半夏嫣然,并蒂惹人醉。碧水鸳鸯,相对心欢喜。怎奈片瓣难留,霓裳不在,徙轻叹、红尘似戏。
长调:
东风第一枝·梅
文/独舞者
万籁销音,千山绝迹,数枝寒梅尤俏。暗香疏影红暖,瘦骨冰肌月貌。纤尘不染,墙角处、眼眉含笑。举首望、与雪相邀,共赴一年怀抱。
犹忆起、当时年少。红烛下、低头羞道。千言小字珍藏,百回柔肠缠绕。暗香盈袖,纵清寒、摘攀花杪。旧庭院、一别经年。东君可曾先到?
2. 命题创作部分:
从词十四到词研五,满庭芳老师领着初涉词坛的我们,梦回唐宋……学习、探究璀璨的诗词文化。在这几百个日日夜夜,满庭芳老师您辛苦了!
如今毕业在即,请同学们用一首《满庭芳》来表达我们对老师由衷的感谢!
本题要求:
① 限词牌《满庭芳》。
② 韵部不限。
③ 符合题目要求。
满庭芳
文/独舞者
一叶扁舟,千江苍浪,渔歌飞越层峦。笠蓑烟雨,危难等闲观。多少虔诚期盼,何畏惧、险石危滩。歌飘缈,桅杆斜挂,满载一船还。
风清迎月出,光倾两岸,水漾银盘。忆从前、江湖险恶艰难。浊酒一壶且尽,远喧闹、清者心安。抬头望,银河清浅,天地两相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