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泉水

泉水读古赋贴

[复制链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6: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赋赏析
作者:佚名
  离别是人生总要遭遇的内容,伤离伤别也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江淹的《别赋》择取离别的七种类型摹写离愁别绪,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时战乱频繁、聚散不定的社会状况。其题材和主旨在六朝抒情小赋中堪称新颖别致。

  文章眉目清晰,次序井然。首段总起,泛写人生离别之悲,”黯然销魂“四字为全文抒情定下基调。中间七段分别描摹富贵之别、侠客之别、从军之别、绝国之别、夫妻之别、方外之别、情侣之别的不同情状。末端则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进行概括总结。其结构类似乐曲中的ABA形式,首尾呼应,以突出主旨。

  《别赋》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借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以刻画人的心理感受。作者善于对生活进行观察、概括,提炼,择取不同的场所、时序、景物来烘托、刻画人的情感活动,铺张而不厌其详,夸饰而不失其真,酣畅淋漓,信然能引发共鸣,而领悟”悲“之所以为美。

  《别赋》的文饰骈俪整饬,但却未流入宫体赋之靡丽,亦不同于汉大赋的堆砌,清新流丽,充满情画意。尤其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等名句,如溪流山中,着落预判,千古传诵。(《江文通集汇注》,南朝梁江淹撰,明胡之骥汇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这是一篇著名的抒情小赋。齐梁之际,赋摆脱传统板滞凝重的形式,向抒情言志的小赋发展过渡,并用以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感受。这篇赋便以浓郁的抒情笔调,以环境烘托、情绪渲染、心理刻画等艺术方法,通过对戍人、富豪、侠客、游宦、道士、情人别离的描写,生动具体地反映出齐梁时代社会动乱的侧影。结构上,开篇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定一篇之基调;中间以“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铺陈各种别离的情状,写特定人物同中有异的别离之情;末尾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的打破时空的方法归结,在以悲为美的艺术境界中,概括出人类别离的共有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6: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旧赋

朝代:魏晋
作者:向秀

原文: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6: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旧赋鉴赏
作者:佚名
  这篇赋体文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向秀为怀念故友嵇康和吕安所作。此赋分为“序言”和“正文”两部分,字里行间直陈直叙,除了对亡友的沉痛悼念之外,对当时黑暗政治难以明言的悲愤也流露其中。可谓情真语切,悲愤交加,寓情与景,寄意遥深。

  “序言”写向秀自己经过旧庐时闻邻人笛音,不禁忆起嵇康之死及其死前弹琴的模样。“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当时,亡友嵇康看看日影,临刑将到,便索琴弹了一曲只有他自己会弹的《广陵散》。其“远而疏”的从容气度,对临刑前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对屠杀者极度藐视的神情,活灵活现,如在目前。据《晋书》记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所以说,《广陵散》是嵇康“临当就命” 索琴而弹出的绝响,是嵇康最后思想的凝结,也是我们了解嵇康生命意识的关键。有人说,嵇康“把庄子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人间化了”(罗宗强语),因为,琴声对于嵇康来说,曾经凝聚着“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的神仙情结。有了这样的心态,嵇康不会去顾及人生之途上到底有多少不尽人意的地方,哪怕“寄余命于寸阴”,也不忘去弹奏“感天地以致和”的音乐,让琴声超越人生困境的性境界,去创化一种本然,去拓展一种空谷传响、长啸久绝。作者这样写嵇康惨遭杀害时戏剧性的动人表现,目的是歌颂亡友的德才和风度。

  “主文”虚实相间,借景抒情,凄楚悲怆,涵咏不尽。“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此处用“济”、“经”、“瞻”、“息”、“践”、“历”等动词,一方面把作者自己的举步维艰的处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一方面又是通过特定时间的特定景物移情抒怀。鲁迅说,向秀写《思旧赋》是“为了忘却的记念”。向秀绕一大段远路到山阳去,是为了凭吊昔日好友,而凭吊又是为了告别。这是因为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而当年,他与嵇康曾沿着这条路,往返于山阳与洛阳,寒风凛冽,往事如烟……如今好朋友嵇康曾经存在的地方,已物是人非。“叹《黍离》”、“悲《麦秀》”、“栋宇存”而“形神逝”。 故居、情景仍然是日落、音声如昔,但自嵇康死后,他的妻儿已迁居他乡,此处只留下了一座空宅。虽然栋宇还没有毁坏,而主人已经形神俱逝。远远望去,犹如荒冢一样凄凉。这些现实与往事,无不勾起向秀的极大伤感。此刻,向秀想起历史上李斯被腰斩的冤案:李斯临刑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史记》)李斯对儿子关于黄犬的一段临别谈话,读之令人鼻酸,这是血泪的怨愤控诉。向秀用此隐喻和类比,为嵇康鸣不平,故又忆及“顾日影而弹琴”之事。忽然,远处传来了嘹亮而断续的笛声,原来是陌生的邻人吹起了一首伤感的曲子,在这寒冷的黄昏,更是沁人肺腑的凄凉。于是,“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与开头“序”中描写的嵇康的身影与音乐联系在一起遥相呼应,同时也形成了情景交融的移情手法。鲁迅曾经说过:“青年时期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了。”原来,“吟罢低眉无写处”的心境多么与之相似。有人也曾评说,“向秀作思旧赋,家国万端,生机变乱,不可胜说。然而郁结者,欲说还休,休又难止”。也许这就是抒情小赋动人心弦之处——“短歌微言不能长”(曹丕《燕歌行》)最好的诠释吧 。

  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也有应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总之,《思旧赋》以含蓄的笔法,表述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用简短的笔墨,隐晦曲折的表达自己哀伤激愤之情。尤其是“山阳邻笛”的典故,哀怨愤懑,情辞隽远,已经成为后世文学审美的意象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6: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1.吕安:字仲悌,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生年不详,卒于魏景元三年。其妻徐氏貌美,吕安之兄吕巽与之有染,事发,其兄反诬吕安不孝,嵇康辩其无辜。钟会与嵇康有隙,趁机进谗于司马昭。司马昭后并杀二人。居止:居住的地方。
2.不羁之才:有才能但不受羁绊。
3.志远而疏:志向高远,但疏于人事。
4.心旷而放:心性旷达,游离于世俗。
5.以事见法:以,因;事,指二人被诬之事,详见后文;法,刑;以事见法,因那件事而被加刑。
6.博综:博,广;综,综合。此处指广博掌握(很多技能)。
7.丝竹:丝指弦乐,竹指管乐,此处引申为音乐、乐器。
8.就命:就死、赴死。
9.顾:看。
10.逝将:将要。迈:行。
11.薄:迫近。虞渊:传说中的日落之处。《淮南子·天文训》云:“日至于虞渊,是谓黄昏。”
12.寥亮:即今嘹亮。
13.曩(nǎng)昔:从前。游宴:出游、聚会。
14.将命:奉命。适:往。
15.旋反:旋,回;反,同“返”;旋反,回来,指从洛阳回去。徂:行
16.济:渡。
17.山阳:嵇康原住在山阳嵇山之下。
18.驾:车驾。城隅:城的一角。
19.二子:指嵇康和吕安。
20.历:经。穷巷:隐僻的里巷。
21.愍(mǐn):通“悯”;同情。黍(shǔ)离:《经》中感叹周朝覆亡的诗歌。其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2.殷墟:殷都旧址,在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麦秀:指麦子秀发而未实。《史记.宋微子世家》云:“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徸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翻译:后来,箕子朝拜周王,经过故都殷墟,感伤于宫室毁坏坍塌、高粱丛生,箕子十分悲痛,想大哭一场又不行;想小声哭泣,又感到近于女人的性格,于是作出《麦秀》一诗,诗中说:“麦芒一点点生长啊,禾苗绿油油。那个混小子啊,不和我友好!”所谓混小子,就是纣王。殷的百姓看到这首诗,都为之泣下。
后常以箕子的《麦秀》为感叹家国破亡之痛的典实。
23.惟:思念。古昔:指上文的周商旧事。怀今:指有感于古人事而怀念嵇康和吕安。
24.焉如:何往。
25.受罪:受(因罪所加的)刑罚。
26.“叹黄犬”句:《史记·李斯列传》有云:“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翻译:二世二年(前208)七月,李斯被判处五种刑罚,最后判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从狱中被押解出来时,跟他的次子走在一起。他回头对次子说:“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一同上蔡东门外去打兔子,可哪里还有机会啊!”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三族的人都被处死了。吟:叹息。
27.辞:诀别。
28.运遇:命运遭遇。领会:对于命运的领悟和理解。
29.余命:剩下的生命。寸阴:极短的时光,指临刑前的片刻。此二句指嵇康领悟了自己的命运,把死前的残生寄托在了弹琴的片刻时间。嵇康临刑前详情:《晋书·列传十九·嵇康传》云: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翻译:嵇康将在东市受刑,有三千名太学生想拜嵇康为老师,他没有答应,而是看了看太阳的影子,要了琴来弹,说:“从前袁孝尼想拜我为师,学习《广陵散》曲,我都严守秘密(没有教他),这首《广陵散》,从今以后就断绝了啊!”
30.鸣笛:指序中所说的邻人之笛。
31.寻:继续
32.驾:马车。言:语气助词。将迈:将要出发。
33.援:提。翰:笔。写心:描述自己的心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6: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诔碑第十二
【原文】
周世盛德,有铭诔①之文。大夫之材,临丧能诔②。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③之不朽也。夏商已前,其词靡④闻。周虽有诔,未被于士⑤。又贱不诔贵,幼不诔长⑥,在万乘⑦,则称天以诔。
译文
周代崇尚德行功业,产生了铭和诔这两种文体。士大夫的才能之一,就是遇丧事能够作出诔文。诔,就是积累;累计死者生前的德行,加以表彰,使其不朽。夏代、商代以前的诔文,没有流传下来,所以其文辞也没有听到和见到过。周代虽然有了诔文,但并不用在士大夫身上;而且规定低贱的人不能给贵族作诔文,小辈的人不能给长辈作诔文。天子死了,只能说是上天来诔他。
注释
①诔lěi:哀悼死者的一种文体,主要列举死者的德行。
②“大夫之材”二句:意思是在丧事中能作诔文是大夫的九种才能之一。材,应作“才”。
③旌:表扬。
④靡:无,没有。
⑤被:及。士:指身份低于卿、大夫而高于庶民的社会阶层。
⑥贱不诔贵,幼不诔长:是一种严格的等级规则,该话见于《礼记·曾子问》。诔,作动词。
⑦万乘:有兵车万辆的帝王。乘,兵车。

继续原文
读诔定谥⑧,其节文⑨大矣。自鲁庄战乘丘,始及于士。逮尼父之卒,哀公作诔,观其慭遗之切,呜呼之叹,虽非睿作,古式存焉。至柳妻之诔惠子,则辞哀而韵长矣。原文
读诔定谥⑧,其节文⑨大矣。自鲁庄战乘丘,始及于士。逮尼父之卒,哀公作诔,观其慭遗之切,呜呼之叹,虽非睿作,古式存焉。至柳妻之诔惠子,则辞哀而韵长矣。

注释
⑧谥:封建社会给帝王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称号。
⑨节文:这里指礼的仪式。
慭遗yìn yí: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
译文
宣读诔文,确定谥号,在礼节上是很重要的。自从乘丘之战中卜国和县贲父英勇战死,鲁庄公作诔表彰了他们,才开始对士人作诔。到了孔子死后,鲁哀公亲自为他作了诔文。里面有“上天不愿遗留下这样一个老人”的哀切的文辞;“呜呼”的叹息,虽然不是高明的作品,但古代诔文的格式却由此保存下来了。到柳下惠的妻子为柳下惠作的诔文,那就文辞悲切而韵语深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6: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甘泉赋》  
原文   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其辞曰:   惟汉十世,将郊上玄,定泰畤,雍神休,尊明号,同符三皇,录功五帝,恤胤锡羡,拓迹开统。于是乃命群僚,历吉日,协灵辰,星陈而天行。诏招摇与泰阴兮,伏钩陈使当兵,属堪舆以壁垒兮,捎夔魖而抶獝狂。八神奔而警跸兮,振殷辚而军装。蚩尤之伦带干将而秉玉戚兮,飞蒙茸而走陆梁。齐总总以撙撙,其相胶葛兮,猋骇云迅,奋以方攘;骈罗列布,鳞以杂沓兮,柴虒参差,鱼颉而鸟(左目+右行);翕赫曶霍,雾集蒙合兮,半散照烂,粲以成章。 于是乘舆乃登夫凤皇兮翳华芝,驷苍螭兮六素虬,蠖略蕤绥,漓虖幓纚。帅尔阴闭,霅然阳开,腾清霄而轶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柅也。流星旄以电烛兮,咸翠盖而鸾旗。敦万骑于中营兮,方玉车之千乘。声駍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馺遗风。陵高衍之嵱嵸兮,超纡谲之清澄。登椽栾而羾天门兮,驰阊阖而入凌兢。   是时未轃夫甘泉也,乃望通天之绎绎。下阴潜以惨廪兮,上洪纷而相错。直嶢嶢以造天兮,厥高庆而不可虖疆度。平原唐其坛曼兮,列新雉于林薄;攒并闾与苃葀兮,纷被丽其亡鄂。崇丘陵之駊騀兮,深沟嵚岩而为谷。(左辶+[上山+下王])(左辶+[上山+下王])离宫般以相烛兮,封峦石关施靡虖延属。   于是大厦云谲波诡,嶊嶉而成观,仰挢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亡见。正浏滥以弘惝兮,指东西之漫漫。徒回回以徨徨兮,魂固眇眇而昏乱。据軨轩而周流兮,忽軮轧而亡垠。翠玉树之青葱兮,璧马犀之瞵(左王+右扁)。金人仡仡其承锺虡兮,嵌岩岩其龙鳞。扬光曜之燎烛兮,乘景炎之炘炘。配帝居之县圃兮,像泰壹之威神。洪台掘其独出兮,(左扌+右致)北极之嶟嶟。列宿乃施于上荣兮,日月才经于柍桭。雷郁律而岩突兮,电倏忽于墙藩。鬼魅不能自还兮,半长途而下颠,历倒景而绝飞梁兮,浮蔑蠓而撇天。   左欃枪而右玄冥兮,前熛阙而后应门;阴西海与幽都兮,涌醴汩以生川。蛟龙连蜷于东厓兮,白虎敦圉虖昆仑。览樛流于高光兮,溶方皇于西清。前殿崔巍兮,和氏珑玲。炕浮柱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闶阆阆其寥廓兮,似紫宫之峥嵘。骈交错而曼衍兮,(左山+右妥)(左山+右[上自+下辛])隗乎其相婴。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掍成。曳红采之流离兮,颺翠气之冤延。袭琁室与倾宫兮,若登高妙远,肃乎临渊。   回猋肆其砀骇兮,翍桂椒而郁栘杨。香芬茀以穹隆兮,击薄栌而将荣。芗呹肸以掍根兮,声駍隐而历锺。排玉户而颺金铺兮,发兰惠与穹穷。惟弸彋其拂汨兮,稍暗暗而靓深。阴阳清浊穆羽相和兮,若夔、牙之调琴。般、倕弃其剞劂兮,王尔投其钩绳。虽方征侨与偓佺兮,犹彷佛其若梦。   于是事变物化,目骇耳回,盖天子穆然,珍台闲馆,琁题玉英,蟮蜎蠖濩之中。惟夫所以澄心清魂,储精垂恩,感动天地,逆厘三神者。乃搜逑索耦。皋、伊之徒,冠伦魁能,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相与齐虖阳灵之宫。靡薜荔而为席兮,折琼枝以为芳。噏清云之流瑕兮,饮若木之露英。集虖礼神之囿,登乎颂只之堂。建光燿之长旓兮,昭华覆之威威。攀琁玑而下视兮,行游月虖三危。陈众车于东阬兮,肆玉钛而下驰;漂龙渊而还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风傱傱而扶辖兮,鸾凤纷其御蕤。梁弱水之濎濴兮,蹑不周之逶蛇。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寿兮,屏玉女而却虙妃。玉女无所眺其清卢兮,虙妃曾不得施其峨眉。方擥道德之精刚兮,侔神明与之为资。   于是钦祡宗祈,燎薰皇天,招繇泰壹。擧洪颐,树灵旗,樵蒸焜上。配藜四施。东烛沧海,西燿流沙。北爌幽都,南炀丹厓。玄瓒觩(左角+右翏),秬鬯泔淡。肸蠁丰融,懿懿芬芬。炎感黄龙兮,熛讹硕麟。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傧暗蔼兮降清坛,瑞穰穰兮委如山。于是事毕功弘,回车而归,度三峦兮偈棠黎。天阃决兮地垠开,八荒协兮万国谐。登长平兮雷鼓磕,天声起兮勇士厉。云飞扬兮雨滂沛,于胥德兮丽万世。   乱曰:崇崇圜丘,隆隐天兮。登降峛崺,单埢垣兮。增宫参差,骈嵯峨兮。岭巆嶙峋,洞亡厓兮。上天之縡,杳旭卉兮。圣皇穆穆,信厥对兮。来只郊禋,神所依兮,徘徊招摇,灵迉迡兮。煇光眩燿,隆厥福兮。子子孙孙,长亡极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6: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段作者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云,汉族,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 西汉学者、辞赋家、语言学家。   扬雄摹仿周易而作《太玄》。他还作了一部摹仿《论语》的书,名《法言》。在这部书里他也体现了古文经学的精神。   扬雄认为孔丘是最大的圣人;孔丘的经典,是最主要的经典。他说:“舍舟航而济乎渎者,末矣。舍五经而济乎道者,末矣。”又说:“山□之蹊,不可胜由矣;向墙之户,不可胜入矣。曰:恶由入?曰:孔氏。孔氏者,户也。”(《法言·吾子》)但是扬雄不谈孔丘“受天命”为王,更不谈孔丘是什么“帝”之子。照扬雄所描写的,孔丘也只是一个人。孔丘的知识也是从学习得来的。扬雄说:“孔子,习周公者也。”(同上)又说:“仲尼潜心于文王,达之。”(《法言·问神》)扬雄认为孔子在文化方面,继承了文王、周公的传统。这正是古文经学家的说法。这与今文经学家孔丘“受天命为王”的说法和纬书孔丘是“黑帝之子”的说法,是对立的。   对于老聃,扬雄说:“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槌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法言·问道》)至于先秦别的诸家,他说:“庄杨荡而不法,墨晏俭而废礼,申韩险而无化,邹衍迂而不信。”(《法言·五百》)扬雄对于先秦各家思想,从他的观点,作了批判的继承。在自然观方面,他主张天道无为而自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道家的老聃;但在社会思想方面,抛弃了道家的消极无为的思想,基本上继承儒家的孔丘。   扬雄反对当时的宗教迷信。他说:“神怪茫茫,若存若亡,圣人曼云。”(《法言·重黎》)又说:“或曰:甚矣传书之不果也。曰:不果则不果矣,又(原作人,依汪荣宝校改)以巫鼓。”(《法言·君子》)传书不果,就是传书不实,不但不实,又加上巫鼓。这是扬雄对于当时的神秘主义思想和宗教迷信的明确的批判。   关于天命,扬雄说:“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天何故哉?”(《法言·重黎》)这是说,统治阶级争夺政权的成败,与天命无干。他说:“或问黄帝终始,曰:托也。……夫欲仇(司马光云:即售字)伪者必假其真”。(同上)司马迁说:“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牒,终始五德之传。”(《史记·三代世表》)所谓“黄帝终始”即“五德转移”的神秘的历史循环论。扬雄指出,这是假托伪造出来以骗人的。关于神仙方术的迷信,他批判说:“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这是说,有生命的东西一定要死亡,这是自然的规律;这就驳斥了追求长生不死的迷信。   扬雄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他说:“学者,所以修性也。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学则正,否则邪。”(《法言·学行》)他又特别重视验证,他说:“君子之言,幽必有验乎明,远必有验乎近,大必有验乎小,微必有验乎著。无验而言之谓妄。君子妄乎?不妄。”(《法言·问神》)这些思想都是有唯物主义精神的。   扬雄依据“因”和“革”同样重要的理论,也讨论了对于古代文化的继承问题。他说:“或问,道有因无因乎?曰:可则因,否则革。”又说:“或问新敝,曰:新则袭之,敝则益损之。”(《法言·问道》)这是说,对于古代的东西,应该有继承(“因”),也应该有变革(“革”)。   抽象地讲是如此,实际上他还是要继承儒家所谓“周礼”。他说:“或问,其有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秦己继周矣,不待夏礼而治者,其不验乎?曰:圣人之言,天也。天妄乎?继周者未欲太平也。如欲太平也,舍之而用他道,亦无由至矣。”(《法言·五百》)这些话,看起来很简略也很平常,但是在当时具有很大的斗争的意义。这里讲历史的因革,是从历史本身讲的,讲继承,也是在社会范围内讲的。扬雄不把历史的发展和所谓“三统”、“五德”联系起来,也不把社会的“太平”和所谓“天意”、“天志”联系起来。他也认为,秦朝的灭亡是由于不用儒家,但是他不承认继周而王的不是秦而是孔丘。这就是古文经学的说法,和今文经学的说法是对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6: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云似罗赋
(以兰亦堪采为韵)侯喜(唐)
    云之可观,时惟佩兰。映婺女而扇薄,透姮娥而幔寒。缥缈如画、霏微似残。乍逐乘槎(chá,木筏)之人,
讶鸳裾(jū,衣服前后部分)远曳;每映衔芦之雁,谓燕幕遥看。且晓雾如縠(hú,有皱纹的纱),于今何在;
馀霞成绮(qǐ美丽的丝织品),须臾则改。讵(jù,岂、怎)若我终日是似,有时而待。拟六铢而披拂,伴仙女而降夜。
临七夕以轻盈,助牵牛而纳采。幂幂风引,笼笼露涵。染绛日而成蒨(qiàn,红),映青空而似蓝。
冰绡若无,孰不比方而皆忝(tiǎn,有愧);霓裳傥有,谁谓裁缝而不堪。吁嗟乎一言有以,千秋只亦。
天网本疏,春丝不敌。今夕何夕,是寻是尺。如可求斯,服之无斁(yì,厌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6: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河赋
(以“天空色际,宁见浮槎”为韵)
卢肇(唐)

原文:惟天有河,是生水德。凌浩渺之元气,挂峥嵘之远色。所以正辰极,奠南北。其清莫挹(溢),濯(洗)星斗以滋上元;其恶可流,荡云霓以临下国。赫赫融融,自西自东。沿大象而其源不竭,横中古而其运无穷。磅礴九霄,浸润岂沾于土宇;轻清一气,波澜宁动于天风。匪汤汤而就下,但耿耿而浮空。处昼则潜,由昏则见。俟(sì,等待)良夜之延瞩,故高明而自擅。光连月窟,何诌媚以怀珠;影照天津,岂愧净而如练。
  至若白榆风劲,析木烟秋。吹玉叶而将落,泛金波而共流。皎皛(xiǎo,明亮)无际,阑干自浮。渡蟾魄之孤轮,不闻濡轨;涨鹊桥之远岸,讵(jù,岂、怎)见操舟。莫议高深,孰能揭厉(jiēlì,高举扬厉)。演漾必滋于若木,氛氲更袭于丹桂。映苍山而渐出,想积石于河源。拂远树以将低,误一苇于天际。遥思濯手,远忆乘槎。流合璧之辉,几疑沉玉;映散金之气,或类披沙。辨牛岂见其津涘(jīnsì,渡口和水边,喻途径),闻鸡遽(jù,就)隐于云霞。是宜以河之名,居天之大。阁道蛇横于曲渚,骊珠蚌剖乎浅濑(lài,从沙石上流过的水)。源流自远,清无可羡之鱼;分野甚明,皎若誓封之带。凿自太古,疏于圆灵。奔注肯随于川渎,高明自贯于日星。夫其济黄道,决青冥。荫地轴,洒天经。悠矣!久矣!配吾君之永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6: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只有天空有天河,这是天因水而生道德。驾着无穷浩渺的元气,显示出壮丽的景色。天河是用来端正星辰和方向的,可以凭借它来辨别南北。天河虽然清澈但是不向外溢,洗涤星辰和北斗而滋润上天的元气,其的浊流可以向外流奔,流荡成云霞而俯视下面的世界。光辉显赫,融合为一条从西向东的河流。顺着万物流淌而源头永不枯竭,从古运行到现在而永为穷尽。在天空中气势磅礴,浸湿润泽哪里仅仅是下流到大地;轻流大气,它的波澜哪里仅凭借大风而运行。不是是哗哗地流下来,而是一直浮在上空。白天潜伏,夜晚出现。等到美好的夜晚可以从远处看到,所以明澈高悬。它的光芒与月亮相连,有如身怀美玉的人不必诌媚他人;它的影子照在天的渡口,它像纯净的白色丝带一样。
【传说】主讲 泉水(1620137168) 22:09:38
至于风吹动白榆星,析木星上烟笼而秋至。风吹玉树的叶子要落而未落,金波流动而波光闪闪。洁白明亮而无边无际,河水横流而星宿浮在上面。渡过蟾蜍所在的月宫,听不到河水的声音;水涨到鹊桥的岸边,哪里能看见驾着的船舶呢。没有人能达到那么高远那么深邃,谁能高高地举起而扬厉。水泽滋润在若木树上,云气浮在丹桂上。月亮映照在苍山上而渐渐出来,浮在河源的大石上。月亮轻拂着远树,天边一弯月亮低浮。遥想着在天河中洗手,回忆乘着木筏在其中泛舟。流动着日月合璧的光辉,月亮在天河里就像沉着玉一般。辉映着金光,就像淘去泥沙后的纯金之光。哪里用得着在渡口和水边来分辨牛呢,就在云端就可以听到天鸡的报晓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09:09 , Processed in 0.0596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