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顿明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07顿明毕业作业汇总

[复制链接]

5

主题

1352

帖子

2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0: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二讲作业
07顿明
作业:
1.谈谈你眼中的慕容垂以后的后燕


  慕容垂去世之后,后燕表面上依然是一团和睦,但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
第一大军事集团以皇帝慕容宝为代表,以都城中山为中心;
第二大军事集团以清河王慕容会为代表,以龙城为中心;
第三大军事集团以范阳王慕容德为代表,以邺城为中心。
慕容宝与慕容会兵戎相见,彻底反目。在这次内讧中,慕容宝终于杀死了心腹大患慕容会,但他的两位铁杆支持者——慕容隆被杀,慕容农大脑受伤,这也使得慕容宝一系元气大伤。
造反失败的慕容麟逃到慕容德那里,撺掇慕容德自立为帝。慕容德左思右想之后,决定按照慕容麟说的做,于是南燕建立。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其实跟慕容宝关系不大。慕容宝谈不上多么优秀,但也绝对不是蠢货。
主要原因还在于慕容德、慕容麟和慕容会拥有着过人的勇气和智慧,他们都是刀山血海里摸爬滚打的枭雄,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以及自成体系的实力。在这种背景下,慕容宝想利用皇权的优势驾驭他们,本身就是比较困难的。


2.评论吕光。

吕光(337年―399年),字世明,氐族,略阳(今甘肃天水)人 ,前秦太尉吕婆楼之子,十六国时期后凉(甘肃武威)建立者,386年-399年在位。原为前秦将领,战功赫赫。淝水之战前夕,受命征讨西域,降焉耆、破龟兹,威震西域,诸国尽皆归附。
384年,东归占据凉州,收到苻坚死讯后,驻兵割据,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凉州牧、酒泉公,改元太安。389年,称三河王,改元麟嘉。396年,复改称天王,国号大凉,改元龙飞。

399年,吕光病死,时年六十三岁,庙号太祖,谥号懿武皇帝,葬于高陵。太祖吕光创立了后凉,是中国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上皇”,年仅22岁就一战成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


历史如何评价吕光

王猛:“此非常人。”
苻坚:“吕光忠孝方正,必不同也。”
苻宏:“君器相非常,必有大福。”
房玄龄等《晋书》:①“自晋室不纲,中原荡析,苻氏乘衅,窃号神州。世明委质伪朝,位居上将,爰以心膂,受脤遐征。铁骑如云,出玉门而长骛;雕戈耀景,捐金丘而一息。蕞尔夷陬,承风雾卷,宏图壮节,亦足称焉。属永固运销,群雄兢起,班师右地,便有觊觎。于是要结六戎,潜窥雁鼎;并吞五郡,遂假鸿名。控黄河以设险,负玄漠而为固,自谓克昌霸业,贻厥孙谋。寻而耄及政昏,亲离众叛,瞑目甫尔,衅发萧墙。绍、纂凡才,负乘致寇;弘、超凶狡,职为乱阶;永基庸庸,面缚姚氏。昔窦融归顺,荣焕累叶;隗嚣干纪,靡终身世。而光弃兹胜躅,遵彼覆车,十数年间,终致残灭。向使矫邪归正,革伪为忠,鸣檄而蕃晋朝,仗义而诛丑虏,则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郭黁、段业岂得肆其奸,蒙逊、乌孤无所窥其隙矣。而猥窃非据,何其谬哉!夫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非其人而处其位者,其祸必速;在其位而忘其德者,其殃必至。天鉴非远,庸可滥乎!” ;②“金行不兢,宝业斯屯。瓜分九寓,沴聚三秦。吕氏伺隙,欺我人神。天命难假,终亦倾沦。” ;③“不乐读书,唯好鹰马。及长,身长八尺四寸,目重瞳子,左肘有肉印。沈毅凝重,宽简有大量,喜怒不形于色。”
无名氏曰:“吕光之才,止於将耳。吕氏得国,光拥重兵,乘苻氏之衰一举而得,实得天之幸,非光之力。光之据凉州,无士彦之才,岂能安之?内有诸子相争而不能制,使其阋墙,外有蒙逊、乌孤而不能用,任其据地称孤。诚可笑也!后凉之亡,实始於光也。”
王夫之:“吕光、杜伏威、刘豫、明玉珍汲汲焉相尊以益其骄,骈首就戮而悔之无及,以死亡易一日之虚尊,且自矜也,人之愚未有如是之甚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2

帖子

2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0: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三讲作业
作业:1.对拓跋珪改国号魏和迁都平城的评价。
在西晋灭亡的时候,爆发了一场席卷北方的五胡乱华,而拓跋氏就利用了这一次五胡乱华的契机,建立了代国。后来又在五胡十六国的互相征伐之中,代国又被氐族给灭了,亡国以后的十年,拓跋珪又成功复国,这一次建的国号是魏。
而他们之所以建的国号是魏而没有是之前的代,首先就是因为人心向背,因为当时还有很多的势力盘踞在了曹魏的故土,在那个时候,谁是正朔谁才能更好的去笼络人心,而且在朝堂上,对于旧的鲜卑大臣还有汉族大臣 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他们为了能够更加的了解汉族,也为了抚慰当地的百姓,所以选择了魏。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拓跋珪的本人意愿,虽然他是传统的鲜卑族,但是他不想像他的祖辈一样固守传统,所以作为一个有为的明君,他改国号为魏,也是表现他以德抚恤中原人民,还有统一中原的政治目的。
定都平城是让中原人看不出鲜卑人的虚实,以免影响北魏国本。
作为牧民和猎手,拥有大量牲畜财产的拓跋鲜卑统治集团成员,自然不适应中原的气候和环境,要凝聚拓跋人的力量,统治人口远超中原地区,拓跋珪只能选择与拓跋人故乡条件接近的代北地区的政治目的。
定都平城是让中原人看不出鲜卑人的虚实,以免影响北魏国本。
作为牧民和猎手,拥有大量牲畜财产的拓跋鲜卑统治集团成员,自然不适应中原的气候和环境,要凝聚拓跋人的力量,统治人口远超中原地区,拓跋珪只能选择与拓跋人故乡条件接近的代北地区。
2.王恭为什么失败?

源于自己性格的缺陷,更重要的是,王恭没有野心,他没有长远的目标。
3.东晋中央和地方。

东晋疆土缩小,而州郡之数远远超过西晋。刺史本人或所带将军府的长史、司马,往往兼任州治所在的郡守。州以上分区置都督,以刺史充任,有兼督数州以及某几州中的数郡军事,都督镇守之地常依形势变化而有改动。东晋仕宦途径大体仍旧由公府辟召、州郡察举秀才、孝廉和中正依九品选拔官吏。但这时已非西晋那样一统局面,元帝自称"寄人国土",因而中央官制虽沿自西晋,而颇加简化,以求事权统一、行事简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2

帖子

2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0: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四讲作业
作业:1.怎么看待张衮崔逞的遭遇?
        张衮(338~410年),字洪龙,上谷郡沮阳县(今河北省怀来县)人。北魏初期政治家、战略家,立国二十一功臣之首,昌黎太守张卓之子。

才智高远,人品敦厚。起家本郡五官掾,纯厚笃实,好学有文才。道武帝拓跋珪为代王时,选为代国左长史,尽心辅佐。参谋军事,屡立功勋,累拜奋武将军、幽州刺史,册封临渭县侯。皇始初年,迁给事黄门侍郎。天兴二年(399年),坐事贬为尚书令史,不涉政事,以年老病重致仕。
永兴三年,病逝,享年七十二,获赠太保,谥号文康。
        崔逞,字叔祖,是清河郡东武城县人,三国时期曹魏中尉崔琰的六世孙(《北史》作五世孙)。崔逞的曾祖父崔谅(《北史》作崔谅)是晋朝官员,官至中书令;祖父崔遇曾在后赵皇帝石虎在位时任职,官至特进;父亲崔瑜,官至黄门郎。

    崔逞年轻时喜欢读书,颇有文才。身逢战乱,父亲离世,家境贫寒,靠耕种务农维持生计,但从未荒废学业。前燕皇帝慕容暐在位时,郡中人举荐崔逞当上计掾,前燕朝廷任命崔逞为著作郎,负责撰写《燕记》一书。后升任黄门侍郎。前秦皇帝苻坚灭亡前燕后,授任崔逞为齐郡太守。苻坚淮南大败后,晋孝武帝司马曜任命他为清河、平原二郡太守。后来崔逞被翟魏皇帝翟辽虏获,担任中书令之职。后燕成武帝慕容垂消灭翟钊(翟辽之子,翟魏末代皇帝)后,任用崔逞为秘书监。后燕惠愍帝慕容宝逃到东边的和龙,崔逞任留台吏部尚书。后燕的赵王慕容麟篡位称帝时,崔逞携带妻子儿女逃往投奔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张衮原先在道武帝面前极力称美崔逞,道武帝见到他之后,对他礼遇十分厚重。授予他尚书之职,把政事委任给他,让他总领三十六曹,另外给予官属,居门下省。不久授任御史中丞。

  天兴初年(398年),后秦皇帝姚兴发兵侵犯东晋的襄阳戍,戍将郗恢派使者驰往常山王拓跋遵驻地,请求援兵,拓跋遵将此事报告给道武帝。道武帝让崔逞和张衮替拓跋遵起草书信予以回答。当初,郗恢在给拓跋遵的信里说"贤兄虎步中原",道武帝认为这句话有悖于君臣的体统,就让崔逞、张衮在回信中也贬低对东晋君主的称呼,以此作为报复。崔逞、张兖在信中竟称"贵主"。道武帝大怒道:"让你贬称他的国主来回敬他,竟然称呼贵主,如何比得上人家称贤兄呢!"于是赐死崔逞。
         综上所述,张衮忠于道武帝,因举荐人才不力而不被信任并降职,而崔逞和北魏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此事也显露出道武帝器量小,致使想归降北魏的司马休之改变主意另投。


2.分析孙恩之乱与刘裕横空出世。

引用王夫之的:
天下多故,言兵者競起,兵不可以言言者也。孙、吴之言,切於情势,近於事理矣,而当时用之,偶一胜而不足以兴。读其书者,未有能制胜者也,况其滥而下者乎?道不足则倚谋,谋不足则倚勇,勇不足则倚地,地不足则倚天,天不足则倚鬼。倚鬼,则敌知其举无可倚矣。倚鬼,则将吏士卒交释其忧勤,智者知其无成而心先乱,愚者幸其有成而妄自骄,兵败身死,以殉术士巫觋之妖,未有免者。然而术士巫觋之说,终淫於言兵者之口,其说炙毂,其书汗牛,天下多故,乘之以兴,无乱人非乱世也。
王凝之奉天师道,请鬼兵御贼,而死於孙恩;殷仲堪奉天师道,不吝财贿以请祷,而死於桓玄;段业信卜筮巫觋,而死於沮渠蒙逊。鬼者,死之徒也,与鬼为徒,而早近於死。况以封疆人民倚於恍惚无实之妖邪,而贻国以亡,陷民於死?若是者,见绝於天,未有不丧其身首者也。段业,窃也;仲堪,叛也;天夺其魄,以迷於鬼,而死也固宜。王凝之清族雅士,分符治郡,以此戕身而误国,不亦愚乎?凝之之奉妖也,曰其世奉也,则王羲之不能辞其咎矣。
妖邪繁兴,附於兵家之言,世所号为贤者且惑焉。郭京以陷城,申甫以丧师,金御史声秉大节以不贰於生死,而亦惑焉,白圭之玷也。丁甲也,壬遁奇禽也,火珠林也,乞灵於关壮繆及玄武之神也,皆言兵者之所倚也。其书不焚,其祀不毁,惑世诬民,乱人不可戢矣。
王夫之 【读通鉴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2

帖子

2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0: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五讲作业
作业,谈谈你对西北五凉的认识。
五凉: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是五胡十六国时代的五个政权。指晋和南朝宋时北方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主要活动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河湟地区,后借指甘肃一带。
前凉
十六国之一。汉族张寔所建。历八主,共六十年。另一说,历九主,共七十六年。即从晋永宁元年(301年)张轨出任凉州刺史始至秦建元十二年(376年)悼王张天锡被迫出降前秦止,是十六国中享国最久的国家。
后凉
后凉王朝是十六国时期略阳(今甘肃平凉地区庄浪县)氐族人吕光建立的,吕光家族是西汉皇后吕雉的族人(故吕光家族是汉族和氐族融合的结晶),同前秦国主苻坚是同族、同乡。吕光的父亲是前秦开国重臣吕婆楼。
西凉
李广后裔李暠公元400年建立了西凉王朝,虽在421年被北凉灭掉,但李姓却世代为凉州大族。
十六国时期的西凉政权,是汉人李暠建立的。李暠,前述汉朝李广将军之后裔,世为凉州大族。《晋书·凉武昭王传》载:“暠,字玄盛,陇西成纪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世为西州右姓。”北凉段业(十六国时凉王)时,曾任敦煌太守。庚子元年(400),自称凉公,改元建初,成为西凉的开国皇帝。
北凉
北凉(397或401-439)是十六国之一。由匈奴支系卢水胡族的沮渠蒙逊所建立;另有一种看法认为建立者为段业,此说是以蒙逊堂兄沮渠男成拥立段业称凉州牧,并改元神玺为立国之始(397年)。401年蒙逊诬男成谋反,段业斩男成,蒙逊以此为借口攻灭段业,亦有人以此为北凉立国之始。北凉都张掖,412年迁都姑臧(今甘肃武威),称河西王。433年沮渠牧犍继位。439年北魏攻姑臧,牧犍出降,北凉亡。后牧犍弟无讳西行至高昌,建立高昌北凉,一般认为已脱离五胡十六国时代之范围,460年高昌北凉为柔然所攻灭,无讳弟沮渠安周被杀,高昌北凉亦亡之。
南凉
南凉(397年-414年)十六国之一。河西鲜卑族秃发乌孤所建。都乐都今属青海),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部。历三主,共十八年。 秃发即“拓跋”的异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2

帖子

2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0: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六讲作业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六讲作业
07
顿明


1点评慕容盛之死

燕王慕容盛接受其父亲慕容宝因为懦弱丧失国家的经验教训,因而特别加强威刑,又自恃聪慧明察,异常猜忌,臣下往往只因为极细微的过错,都被怀疑为居心不良,事先诛杀,省得将来造反。如此无罪诛杀的行为方式,搞得宗族亲贵、勋臣旧将,人不自保。八月,左将军慕容国与殿上将军秦舆、段讚图谋帅领禁卫军袭击慕容盛,结果事情被发觉,死者五百多人。几天后的夜里,前将军段玑与一批人在禁城中发动事变,慕容盛听闻动乱,统率着左右亲军出来战斗,贼众纷纷溃逃,段玑受伤,躲藏在厢屋中。慕容盛正在指挥平叛战斗,安排人员搜索残贼,不料有一个贼人从暗中突然袭击慕容盛。慕容盛受伤后,被部属抬到前殿,躺着下达命令,安排禁卫,将事情全部布置妥当后卒,年纪只有二十九岁。虽然才能过人,但由于太精明猜忌,果决好杀,终于反而遭到自己所推行的严厉政策的报应。
2桓玄的野心是如何开始膨胀的

桓玄自以为已经具有东晋王朝全部领域的三分之二,能够决定天下大势了,写信给司马元显,指责执政无能,并为王恭申冤。司马元显害怕之极,手下最重要的谋士张法顺对司马元显分析说:桓玄凭籍着桓氏家族世代传承的资历威望,为人又素来具有豪迈气概,现在既然已经吞并了殷、杨两大势力,专制有荆、楚大地,而阁下所控制的只有三吴地区而已。孙恩作乱,东南无限涂炭,公私困竭,桓玄必然图谋乘此良机纵逞其奸凶之志,这样的局势,实在令人极其担忧。司马元显问:那怎么办呢?张法顺继续说:桓玄还刚刚夺取荆州,人心尚未完全归附,其主要目标是专心于绥抚内部,没有工夫图谋扩张,此时若乘机派遣刘牢之作为前锋、阁下统率主力大军继进,加以讨伐,应当能够攻取。司马元显认为此说正确,正巧这时武昌太守庾楷因为桓玄与朝廷开始摊牌闹矛盾,恐怕桓玄闹事不成,将来大祸会牵连到自己,因此秘密与司马元显联络,说是:桓玄大失人情,众人都不愿意为他尽心尽力,如若朝廷能够派遣军队讨伐,自己愿意作为内应。司马元显得到这个好消息,大喜,派遣张法顺先到京口,与刘牢之密谋商议这件大事,但是结果出乎意料,刘牢之认为此事难度很大。张法顺回来后,对司马元显说:观察刘牢之言谈神色,必然对我们怀有贰心,不如设法召入杀除,不然的话,将败坏大事。司马元显坚信刘牢之永远站在自己一边,不肯同意,仍然决定以自己的威望谋略来办成这件统一四方的大事,大力修治水军,征兵、装配战舰,图谋讨伐桓玄。
孙恩起义对腐朽的东晋是“土崩”级的打击,在和官军的对抗中,孙恩每次失败就退回海上,以海岛为根据地,这在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还是少见。革命根据地一般都建在统治者薄弱的环节,比如井冈山这样的穷乡僻壤三不管地区,上山打游击的为多;海盗式的,以大海为根据地的好像只有孙恩。 孙恩之乱发生后,朝廷派谢琰和刘牢之围剿,
人心就是这样,很难有满足的时候。天下太平的时候,都想这封侯拜相;天下大乱之时,就会有很多人有了“秦失其鹿,得而逐之”的心。桓温有过,桓玄又接过了他父亲的接力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2

帖子

2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0: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七讲作业
07顿明作业:
1、评价刘牢之。

在东晋历史上,刘牢之是非常出色的一名将领,北府军的伟大历史,一半归功于谢玄,一半归功于刘牢之。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淝水之战中,刘牢之是历史功臣之一。然而,刘牢之的悲剧,也是东晋的悲剧。我们常说东晋是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偏是偏了,安却未必。东晋三天两头内斗,朝廷与地方大吏斗个不停,一言不合就见血。在这种背景下,军事将领的站队就成问题,站对了,飞黄腾达,站错了,人头落地。
刘牢之有过三次背叛。
第一次背叛王恭,投靠朝廷;第二次背叛朝廷,投靠军阀桓玄。桓玄能轻而易举地颠覆执掌朝政的司马道子父子,与刘牢之的背叛有直接的关系。然而,桓玄对手握重兵的刘牢之怎么放心呢,只是任命他为会稽内史,明摆着要削夺其兵权。在此之前,刘牢之曾都督七州诸军事,可谓是权重天下,区区一个会稽内史,着实与其身份、地位不相匹配。
这口气,他当然咽不下去。可是,如今桓玄已经全面把控朝廷,威震天下,如日中天,刘牢之没有把握打得赢。他决定将部队从京口撤离,向广陵方向转移,打算联合驻扎在广陵的高雅之部众,共同举事。刚刚投靠桓玄,马上又起兵相抗,这是他的第三次背叛。
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是部将刘裕。当初桓玄起兵时,刘裕便进劝刘牢之进兵击之,刘牢之却选择投降。刚刚投降,又要起兵反叛,如此反反复复,试问将士们会支持吗?百姓会支持吗?刘裕看清一个事实:刘牢之必败无疑。既然如此,为什么要陪他去送死呢?他洞观全局,决定与老上级刘牢之分道扬镳,返回京口,以观事态变化。
刘裕离去后,刘牢之召集军官们开会,商议割据长江以北之地以讨伐桓玄。这个决定惹恼了部将们,参军刘袭反对道:“不可做的事,莫过于背叛。将军以前背叛王恭,最近背叛司马元显,如今又要背叛桓玄。一个人三次背叛,要如何立于天地呢?”说完后,他拂袖而去。将佐官吏们见刘袭退席,也纷纷跟着离去。
这是用大义及为人之本、立身处世之本来指责和拷问一生反复的刘牢之,“一个人反叛了自己的主将三次,怎么有脸活着?”
此时“佐吏多散走”,显是深以刘袭之言为然,刘牢之看着一片树倒猢狲散的景象,枯坐着如同孤家寡人。
最终刘牢之自缢而死。
2、评价后秦。

后秦(384年~417年)是十六国时期古羌军阀姚苌建立的政权。传三世共三帝,历经三十四年。
前秦皇帝苻坚淝水兵败后,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古羌军阀姚苌在渭北叛秦,晋太元九年(384)自称“万年秦王”,史称后秦,都北地(今陕西耀县东南),次年擒杀苻坚。
太元十一年(386)姚苌在长安称帝(今陕西西安),统治地区包括今陕西、甘肃东部和河南部分地区。
后秦建初七年(393)姚苌卒,子姚兴继位,攻杀前秦苻登,扫除前秦残部;又乘后燕灭西燕,尽占原西燕河东之地;弘始元年(399年)乘东晋内乱,陷洛阳,淮汉以北诸城多请降,国势遂与后燕相当。伐后凉,得鸠摩罗什。是年,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求经。
弘始十八年(416)姚兴卒,子姚泓继位。国内曾归降的多族势力趁机反叛,乘丧发兵。同年八月,东晋太尉刘裕亲率大军分四路北伐,克许昌,收复洛阳。后秦宗室皇弟为夺位反叛,被姚泓消灭。
义熙十三年(417)刘裕大军攻破潼关,王镇恶围攻长安,姚泓举国投降,被刘裕处死,姚氏宗族尽被诛灭,后秦自此覆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2

帖子

2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0: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八讲作业
07顿明资治通鉴五年级第八讲作业
作业:
1.分析后凉的成功与失败。

柏杨:房玄龄曰:天地之间最神圣的责任,是抚育生命;圣人贤才最尊贵的珍宝,是国家领袖所居的高位。不是那种材料,却偏偏坐在那个高位之上,大祸一定迅速来临。坐在那个高位之上,却忘了他爱护人民的责任,灾难也一定把他抓住。上天给我们的镜子,就在眼前。
在五胡十九国中,后凉王国是第十二个兴起,第九个灭亡的短命王国,立国十八年【三八六年至四〇三年】,共历四任君王。后凉亡后,中国境内,八国并立:晋帝国、后燕帝国、后秦帝国、北魏帝国、南凉王国、北凉王国、南燕帝国、西凉王国。
柏杨曰:吕隆临行之前,派使节向马上就要被铲成平地的一任天王吕光祭庙,告别说:“陛下运用神奇的谋略,在中国西方建立基业,恩德推广到全体人民,声威震动远近。可是,枝叶后嗣,不能振作,一连串篡夺谋杀;而又受到两个盗匪集团(指南凉王国和北凉王国)的轮流逼迫。我们马上要回到东方京师,就在这里,跟陛下永诀。”悲痛流泪,在旁护送的后秦受降兵团,都被感动。
赌徒扫地出门时的心理状态和狼狈模样,倍觉可怜,但当初他们诛杀豪门立威,活埋那些甘愿当胡人奴婢的饥民,却是奇凶无比。我们不应该被恶棍的眼泪欺骗,更不能对把家产输光后发出悲啼的顽劣之辈同情。
吕光不过是因时势而起,并非帝王之才,后代更加一个不如一个,后凉不过是历史天空中的一道流星而已。

2.你对桓玄的建立桓楚与刘裕起兵的评价。

        桓楚(公元403年-公元410年),东晋末年由楚王桓玄废晋安帝而建立。

桓楚政权的建立,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桓玄接手的东晋是经过权臣、外藩和起义军轮番蹂躏过的国家,百姓困苦,朝政混乱。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动乱之后的人们都希望有人出来收拾乱局。这就为桓玄施展拳脚、建立功业提供了舆论基础。只要他做出成绩了,哪怕就是比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好那么一点点的政绩来,人们都会说他好的。
桓玄入主中枢的初期,的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连《晋书》也承认他“初至也,黜凡佞,擢俊贤,君子之道粗备,京师欣然”。
        桓玄之所以成功,不是他太强,而是对手实在太无能,并且他的家世基础又很强。如果说做个指点江山的文人谈客,桓玄绰绰有余,可要论治国平天下,恒玄就不行了。桓玄即位后,并没有做出什么好计划来,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恢复江南地区。只是做了一些无关紧要或者沽名钓誉的行为。

寒门庶族刘裕“奋起寒微”,依靠军功和手中握有的北府兵权,登上历史舞台,他和他周围的人们组成的寒人武士集团,开创寒人掌权的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2

帖子

2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0: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九讲作业
07顿明作业:
1、为什么刘裕打败桓玄回到朝廷会风气就有了很大改观。

刘裕刚进入建康时,所有重大事务的处理都委托给了刘穆之,刘穆之果然不负所托,在仓猝之中所作出的重要决策和事务处置上,都能够做到非常合适恰当,因此刘裕更加信任倚重这位平民出身的人才,真正成为了腹心人物,大小事都要加以咨询,而刘穆之也竭尽忠诚节义,双方的合作推心置腹、毫无隐晦。东晋王朝多年来累积形成的恶政,行政宽厚松弛,纲纪没有建立,豪强凭陵、纵横不法,小民穷困、饱受欺压,再加上司马元显时代的政令荒谬,政治状况极其糟糕混乱,桓玄当政时虽然整顿,但是设置的规则过于繁杂细密,因此没人认真执行。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刘穆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仔细斟酌,根据时机合适与否,随时加以逐渐矫正。更重要的是刘裕以个人行动作为天下表率,并事先申明严厉的禁令,由此内外无不肃然,改变旧时恶习,努力奉守职任,没过多久,朝廷风气就有了很大改观。


2、为什么辛弃疾说刘裕:“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字德舆,祖籍彭城县,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王刘交的后代。西晋末年刘裕祖上南渡,迁居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363年3月刘裕出生,但不久他的母亲更因分娩染病去世。因家境贫寒,父亲刘翘无力请乳母哺育刘裕,曾打算抛弃他。幸好刘裕的一位叔母也生下一个孩子,“未期,乃断乳,而自养高祖”。刘裕稍大一点后,寄养于舅舅家,因而小名“寄奴”。
  刘裕长大成人后,回到家里,对继母极为孝顺。不过因家境贫寒,他和刘备一样,也以卖草鞋为业。但他性格耿直,为人豪爽,玩樗蒲时经常倾尽家财,孤注一掷,这点颇似刘邦的风格。但刘裕才能出众,胸怀大志,当时的名士王谧就十分敬重他,曾言道:“卿当为一代英雄”。刘裕曾欠人钱三万,王谧主动替他偿还。
  投奔北府,露锋芒迎转折
  不久刘裕投身军旅,参加了威名赫赫的北府军,担任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399年孙恩起兵反抗东晋朝廷,北府名将刘牢之奉命率军镇压,当时他邀请刘裕参府军事。刘裕不负期望,每次作战都手奋长刀,身先士卒,摧锋陷阵。当时诸将纵兵暴掠,,独有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深得百姓拥护。在刘裕的穷追猛打之下,孙恩逃入海岛,最终病死。刘裕展露锋芒,成为北府军中的高级将领。
  402年东晋朝廷与权臣桓玄撕破脸,朝廷派刘牢之讨伐。但刘牢之不顾刘裕等人的劝阻,倒向桓玄。桓玄顺利掌握朝政后,打击北府军将领,包括刘牢之在内的许多北府名将纷纷被除掉。但桓玄却未对刘裕下手,反而派他讨伐孙恩的余党卢循。404年桓玄篡位,自称楚帝。刘裕入朝建康,桓玄也十分赏识他,出游都殷勤接引,赏赐丰厚。
  桓玄的妻子都看出刘裕“龙势虎志”,劝丈夫除掉他,但桓玄却说:“我欲荡平中原,非此人不行,怎好杀他?等关陇平定,再作计议。”而刘裕也在暗中筹划,想除掉桓玄。同年2月1日刘裕以打猎为名,与27名人结盟,召集亲信百余人起事,控制京口、广陵当地兵马。众人推举刘裕为盟主,传檄四方,举兵向建康进发。
  桓玄派出骁将吴甫之、皇甫敷抵抗刘裕,刘裕先在于江乘亲手斩杀吴甫之,又在江乘以南的罗落桥时奋战,斩杀皇甫敷。桓玄闻讯后大吃一惊,集结两万人,在东陵口、覆舟山布阵。刘裕所部过江后,“食毕,弃其余粮”,以火攻大破桓玄。三月,刘裕率兵进入建康,开始掌握朝政。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虽然掌握朝政,但面临着十分危险的局面。此时的东晋偏安东南一隅,少数民族政权占据北方,谯纵占据川蜀,卢循占据岭南。朝廷内部里也是暗流涌动,当年盟友刘毅对刘裕独揽大权十分不满,东晋宗室司马休之虎视眈眈。
  雄才大略的刘裕对此处置的十分恰当,他先团结稳定内部,让刘毅主政朝政,自己则于409年率兵北伐,攻破割据山东的南燕政权,将其国主慕容超生擒。刘裕本想继续进军,荡凊河洛。此时割据岭南的卢循北上,主政的刘毅大败,刘裕星夜撤军,返回建康。刘裕抓住时间大破卢循,接着派兵南下,彻底解决卢循,刘裕的大名威震内外。
  此后刘裕一鼓作气,将昔日的盟友、今日的敌人刘毅铲除。415年刘裕击败司马休之四万人马,攻克江陵,直捣襄阳,司马休之逃往北方。刘裕使南方出现了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一统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2

帖子

2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0: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十讲作业
07顿明作业:
1、试论桓氏在荆州中的作用。

答:一、荆州的山河形势    
荆州是古之九州之一,《禹贡》曰;“正南为荆州”地处长江中游,荆州所辖的范围极大,相当于今天的两湖,以及河南南部,陕西东南部,汉水流域的部分地区.总体地势西高东低。鄂西山地由武当山、荆山、大巴山、巫山等山脉组成,山间沟谷深切,沿河谷有小型冲积盆地.荆州区内河,湖众多,沼泽密布,江、汉、诸水奔流,经常泛滥成灾,冲积之下形成了广阔的大平原。
荆州的山河形势十分重要,其“东距浔阳,南连岭峤,西据三峡,北带汉川” 1处通衢之地在东晋的版图中有中心岛的地位,就天下而言,其地处东西之争和南北对峙的交汇之处.晋氏东渡以来在国防上呈长蛇之势.东保江淮,中捍荆襄,西守川汉。由于荆襄地处中路有两翼机动的优势,故在南北对峙时每为强藩巨镇,其“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庭之半” ,
2.东晋“以扬州为根本,委荆州以阃外”

3 .其后保东南者,无不持荆襄为上游屏障,从军事上讲,荆襄上游的意义甚至超过两淮,对于东晋而言“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之上游,国必危。”

4.荆州的得失有着重大意义,而在荆州的内部有三个重心江陵、襄阳、武昌。荆州主要通过东、西、北三个方向与其它战略要地发生关系。三个方向上均有延绵的山脉为之险阻,将荆州相对完整地包围起来。长江和汉水向这三个方向延伸境外,成为它与外部的往来孔道,从而形成能进能退,可攻可守的态势.而荆州的三大重心分别面对三个主要方向。襄阳往往是一方重镇有全局意义其所处的南阳盆地具有东西伸展,南北交汇的特点。襄阳地处其南,通过长江与汉水,东通吴会,西通巴蜀,是东晋军事防御线东南段与西北段的连接点,因此它的归属与经营极其重要。



2、说说你对南燕两代皇帝的看法。

答:南燕,十六国时期16国之一,慕容德所建。398年建都滑台。统治今山东及河南的一部分,史称南燕。历二主十二年。
1、开国皇帝,慕容德(336年-405年10月18日) ,后改名慕容备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幼子,母公孙氏,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皆为其兄,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在位398年―405年共8年。

末代皇帝,慕容超(384年―410年),字祖明,南燕献武帝慕容德之侄,北海王慕容纳之子,十六国时期南燕最后一位皇帝。生于西羌,出身慕容氏破落贵族,曾在长安装疯行乞。公元405年登基(在位5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352

帖子

21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3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金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0: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五年级第十一讲作业
07顿明作业:
1、北燕兴起的原因。

曾经是慕容氏养子的慕容云恢复高姓。为了加以区别,此后这个继承了后燕但首领不是慕容氏的国家被称为北燕。不久,北燕王高云任命冯跋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冯万泥为尚书令,冯素弗为昌黎尹,冯弘为征东大将军,孙护为尚书左仆射,张兴为辅国大将军,冯弘是冯跋的弟弟。在政变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从此掌控军权的冯氏家族才是北燕的真正实力派。


2、赫连勃勃崛起的过程和原因。

当初,北魏国主拓跋消灭匈奴部落首领刘卫辰,他的儿子刘勃勃投奔后秦,后秦高平公没奕干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刘勃勃身材魁梧伟岸,容貌漂亮,仪表堂堂,生性善辩,聪慧机智。后秦王姚兴见到他之后觉得他是一个奇才,便与他谈论军队、国家的大事,对他的宠爱超过了功臣旧属。姚兴的弟弟姚邕劝说他道:“刘勃勃这个人不可过于亲近。”姚兴说:“刘勃勃有拯救乱世的才干,我正要和他一起平定天下,你们怎么这样疑心猜忌他呢?”于是,任命刘勃勃为安远将军,让他协助没弈干镇守高平,并把三城、朔方等地的各夷族部落和刘卫辰的老部下三万人交付给他统辖,让他严密监视北魏的行动,等待机会。姚邕坚持争辩,认为万万不可这样。姚兴说:“你怎么知道他的为人?”姚邕说:“刘勃勃对待上级,态度傲慢无礼;对待下属部众,手段残忍、贪婪狡猾,不讲仁义,对待去留问题,都轻率决定。这样的人,过分地宠爱他,将来一定会成为边疆的祸患。”姚兴这才放弃了原来的想法。但时间一长,又任命刘勃勃为安北将军、五原公,把三交地区的五个鲜卑部落以及其他杂族二万多部落交给他,让他镇守朔方。
赫连勃勃受到姚兴的重用,姚兴看他的外貌奇特,是个有能耐的人物。对他的看重都超过姚兴的老臣,姚兴说:“勃勃有济世之才,吾方收其艺用,与之共平天下。”但很多人都不同意,姚兴弟邕言于兴曰:“勃勃天性不仁,难以亲近。”姚兴最后听从了大臣的劝告,让赫连勃勃在他老丈人没奕于手底下任职。
后来赫连勃勃截胡了河西鲜卑杜崘送给后秦姚兴的八千匹马,以打猎为由召其部下,然后图谋了他的老丈人,把老人杀了,吞并了老丈人的部下,之后自称天王和大单于,开始了四处征战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19 19:31 , Processed in 0.0677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