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成语典故班第一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1

主题

49

帖子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3 10: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允儿 于 2020-9-3 10:35 编辑

【105-允儿】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一课作业:


1、什么是成语?并简答成语的 基本特征?
答: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也就是说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含义精辟,其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简单的说,成语就是,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详细解释即是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成语的基本特征具有以下两点:
①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如:“胸无点墨”,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
②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等等。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答: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如:成语典故“作嫁衣裳 ”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出处 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类别繁多,数不胜数。像咱们在生活中常说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3、填空题:
①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②(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褒义)和(贬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3.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5个。
答:
3字成语:狮子吼、冷板凳、寄生虫、替罪羊、千里马;


4字成语:春暖花开、叱咤风云、无名之辈、守株待兔、明目张胆;


5字成语:扮猪吃老虎、学而时习之、世上无难事、任重而道远、十年磨一剑;


6字成语:有志者事竟成、吃一堑长一智、出淤泥而不染、哀莫大于心死、水至清则无鱼;


7字成语:天若有情天亦老、人生自古谁无死、无可奈何花落去、山雨欲来风满楼、人生何处不相逢。




4.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博)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靡)    心无旁(骛)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贷)   
众口(铄)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点评

问学友好!作业认真!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20-9-8 22: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2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5
发表于 2020-9-3 12: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轻旋 于 2020-9-3 12:10 编辑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55-微雨轻旋第一课作业
1、什么是成语?并简答成语的基本特征?
答: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也就是说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含义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其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
简单的说,成语就是,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详细解释即是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成语的基本特征具有以下两点:
①结构固定性
②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答: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 廉颇蔺相如传》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几种:气象、农业、卫生、社会、学习。例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气象方面的;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是农业方面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卫生保健方面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社会方面的,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是学习方面的谚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如:马尾穿豆腐—提不起
谚语、歇后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

3、填空题:
①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②(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褒义)和(贬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4、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6个。
3字成语:白日梦、半吊子、绊脚石、帮倒忙、抱佛脚、暴发户、闭门羹、并蒂莲、步后尘
4字成语:万象更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鸟语花香、眼高手低、南腔北调、胸无点墨、心平气和
5字成语:敢怒不敢言、病急乱投医、可望不可及、习惯成自然、严师出高徒、万事不求人、照葫芦画瓢、吃力不讨好
6字成语:士可杀不可辱、天机不可泄露、此一时彼一时、风马牛不相及、有眼不识泰山、五十步笑百步、神不知鬼不觉
7字成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山雨欲来风满楼、 醉翁之意不在酒、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是冤家不聚头、近水楼台先得月
5、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博)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靡)      心无旁(骛)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贷)   众口()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0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3 18: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佳韵映琳 于 2020-9-3 18:49 编辑

98~银装素裹
成语典故班说第一课作业:
1、什么是成语?并简答成语的基本特
征?
众人皆说,成之语,故成语。
成语的基础特点是: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语言精练,含义精辟,结构紧密,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引精据典,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不能任意变动词序。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
的固定短语。成语不同于谚语,谚语的结构一般是句子,成语大多是四字短语谚语来自人民群众的口语,成语大多数来自古代神话或历史故事等书面语言,谚语通俗易懂,成语文雅深刻。
歇后语是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
例:挂羊头卖狗肉,虚情假意。大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长期使用,锤炼流传的固定语句。
例:春土不过三日雨,冬土不过三日霜。寒损根,霜打头。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3.填空题:
①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隔开。
②(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词)和(褒义词),当然,也有(中)的。
4.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6个。
三个字的成语:摆架子、抱不平、表面光、丑八怪、吹牛皮、定心丸。
四字成语:背水一战、十字路口、百里挑一、春暖花开、海阔天空、兵临城下。
五字句成语:赶鸭子上架、快刀斩乱麻、读书破万卷、事后诸葛亮、狮子大开口、损人不利己。
六字的成语:一不做二不休、大开方便之门、天无绝人之路、天有不测风云、不知天高地厚、牛头不对马嘴。
七字的成语:一寸光阴一寸金、人怕出名猪怕壮、寸金难买寸光阴、山雨欲来风满楼心有余而力不足、打破沙锅问到底。
5.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博)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糜)    心无旁(骛)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贷)    众口(烁)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点评

学友作业写的正确,排版要是再统一一下九完美了!  发表于 2020-9-4 14: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3
发表于 2020-9-3 20: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一课作业:
学员:170-可口的百事

1、什么是成语?并简答成语的基本特征?
答: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也就是说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含义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其形式大多为四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以四字居多。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是常说的习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

3.填空题:
①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3)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隔开。
②(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4.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6个。
3字:黄粱梦 活现眼 激将法 及时雨  寄生虫 佳弟子
4字:春暖花开 插翅难逃 黄道吉日 天下无双 偷天换日、千言万语
5字:三思而后行 二一添作五 床头捉刀人一言以蔽之 防患于未然 秋风扫落叶
6字:百思不得其解、吉人自有天相、可望而不可即、化干戈为玉帛、君子成人之美、求人不如求己
7字:心有灵犀一点通、柳暗花明又一村、人心不足蛇吞象、浪子回头金不换、无可奈何花落去、行百里者半九十

5.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博)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靡)   心无旁(贷)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贷)   众口(铄)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3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6
发表于 2020-9-3 21: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濛濛第一课作业:
1、什么是成语?并简答成语的基本特征?
答: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也就是说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在用词方面不同于现代汉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含义精辟,其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简单的说,成语就是,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详细解释即是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成语的基本特征具有以下两点:
①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②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答: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如:成语典故“作嫁衣裳 ”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出处 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类别繁多,数不胜数。像咱们在生活中常说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3、填空题:
①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②(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褒义)和(贬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3.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5个。
3字成语:白日梦、绊脚石、比翼鸟、闭门羹、不倒翁、吹鼓手、合家欢;
4字成语:功败垂成、完璧归赵、破釜沉舟、自相矛盾、居安思危、善始善终;
5字成语:百步无轻担、贫贱不能移、千里共婵娟、秋风扫落叶、人比黄花瘦;
6字成语:百思不得其故、百闻不如一见、不得已而为之、不知轻重缓急、明人不说暗话、善书不择纸笔、学而不思则罔;
7字成语:置之死地而后生、 解铃还需系铃人 、清官难断家务事、醉翁之意不在酒、树欲静而风不止、 挟天子以令诸侯。
4.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博)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靡)    心无旁(骛)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贷)    众口()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203

帖子

4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9-3 21: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80小青蛙作业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一课作业:
1、什么是成语?并简答成语的基本特征?
答: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含义精辟,其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简单的说,成语就是,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详细解释即是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成语的基本特征具有以下两点:
①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如:“胸无点墨”,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
②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等等。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答: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如:成语典故“作嫁衣裳 ”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出处 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类别繁多,数不胜数。像咱们在生活中常说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3、填空题:
①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②(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褒义)和(贬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3.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5个。
3字成语:白日梦、绊脚石、比翼鸟、闭门羹、不倒翁、吹鼓手、合家欢;
4字成语:功败垂成、完璧归赵、破釜沉舟、自相矛盾、居安思危、善始善终;
5字成语:百步无轻担、贫贱不能移、千里共婵娟、秋风扫落叶、人比黄花瘦;
6字成语:百思不得其故、百闻不如一见、不得已而为之、不知轻重缓急、明人不说暗话、善书不择纸笔、学而不思则罔;
7字成语:置之死地而后生、 解铃还需系铃人 、清官难断家务事、醉翁之意不在酒、树欲静而风不止、 挟天子以令诸侯。
4.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博)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靡)    心无旁(骛)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贷)    众口()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93

帖子

5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93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3 21: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答: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特殊语言形式。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习用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3.填空题:
①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②(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4.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6个。
5.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靡)    心无旁(骛)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待)    众口(铄)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作业要求:
1、作业截止次周日晚六点前!
2、作业交论坛作业贴里,原则是楼下评阅楼上的,第一人点评截止日最后一位同学的。
3、作业全部完成,并在学期汇总,经校方审核后,颁发毕业证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3 21:5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28~自由飞翔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一课作业:
1、什么是成语?并简答成语的基本特征?
答: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也就是说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含义精辟,其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简单的说,成语就是,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详细解释即是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成语的基本特征具有以下两点:
①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如:“胸无点墨”,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
②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等等。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答: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如:成语典故“作嫁衣裳 ”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出处 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类别繁多,数不胜数。像咱们在生活中常说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3、填空题:
①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②(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褒义)和(贬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3.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5个。
3字成语:
增字法 侧扣法 瓮中鳖 罕用字
探玄珠
4字成语 春暖花开 十字路口 千军万马 白手起家 张灯结彩
风和日丽

5字成语 冰炭不同炉 冰炭不同器 冰炭不相容 兵败如山倒 病笃乱投医 病急乱求医

6字成语 百动不如一静 百思不得其故 百思不得其解 百闻不如一见 百星不如一月
卑之无甚高论 毕其功于一役 鞭长不及马腹

7字成语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是冤家不碰头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问三七二十一 不以成败论英雄 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知其子视其父 柴米油盐酱醋茶
4.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博)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靡)    心无旁(骛)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贷)    众口(铄)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点评

答案正确,阐述清楚,作业很认真,赞!  发表于 2020-9-8 05: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9-4 06: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云衣 于 2020-9-4 06:07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一课作业:
126-水云衣
1、什么是成语?并简答成语的基本特征?
答: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答:成语是固定短语,谚语、歇后语则是固定语句!(成语如:破天荒、巧夺天工、路遥知马力)谚语: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谚语:不磨不炼,不成好汉。春雨贵如油,不让一滴流。)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歇后语如: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填空题:
①成语多数为(四)个字,也有(三)字的以及(四)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②(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褒义)和(贬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4.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6个。
答:
①三字成语:纸老虎、忘年交、铁公鸡、鸿门宴、白日梦、破天荒
②四字成语:东山再起、漫不经心、巧夺天工、众志成城、昏天黑地、引人入胜
③五字成语:三下五除二、何乐而不为、三思而后行、路遥知马力、桃李满天下、二一添作五
④六字成语:真金不怕火炼、有过之无不及、有眼不识泰山、英雄所见略同、恭敬不如从命、九牛二虎之力
⑤七字成语:决胜于千里之外、大树底下好乘凉、牵一发而动全身、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失足成千古恨、此地无银三百两

5.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博)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靡)    心无旁(骛)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贷)    众口(铄)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点评

答题正确,可见很认真。赞一个!  发表于 2020-9-4 18: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2

帖子

8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84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0-9-4 09: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一课作业:
079野鹤梦

1、什么是成语?并简答成语的基本特征?

答: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也就是说是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含义精辟,其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简单的说,成语就是,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详细解释即是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固定短语或短句。

成语的基本特征具有以下两点:

①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

如:“胸无点墨”,不能增加成“胸中无有一点墨”。

②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汗马功劳”不能改为为“功劳汗马”等等。

2、简答成语与谚语、歇后语的区别,并举例。

答: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如:成语典故“作嫁衣裳 ”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出处 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类别繁多,数不胜数。像咱们在生活中常说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3、填空题:

①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

②(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褒义)和(贬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3.请分别写出3、4、5、6、7字的成语各5个。

3字成语:白日梦、绊脚石、比翼鸟、闭门羹、不倒翁、吹鼓手、合家欢;

4字成语:功败垂成、完璧归赵、破釜沉舟、自相矛盾、居安思危、善始善终;

5字成语:百步无轻担、贫贱不能移、千里共婵娟、秋风扫落叶、人比黄花瘦;

6字成语:百思不得其故、百闻不如一见、不得已而为之、不知轻重缓急、明人不说暗话、善书不择纸笔、学而不思则罔;

7字成语:置之死地而后生、 解铃还需系铃人 、清官难断家务事、醉翁之意不在酒、树欲静而风不止、 挟天子以令诸侯。

4.请为以下成语填上正确的汉字。

(黯)然失色    按(部)就班    不(假)思索   (沧)海桑田   

不(落)窠臼   出奇(制)胜    既往不(咎)    岌(岌)可危   

(脍)炙人口    励精(图)治    (流)芳百世    美轮美(奂)   

名(副)其实    (墨)守成规    旁征(博)引    水乳交(融)   

所向披(靡)    心无旁(骛)    心心相(印)   (源)远流长   

越(俎)代庖    责无旁(贷)    众口(铄)金   (振)聋发聩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8-3 21:45 , Processed in 0.2390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