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6-16 12: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稻粱师 于 2020-6-16 12:16 编辑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作业汇总8-17第8讲作业(周五截止)关雎—18王怀君作业:1,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正对:苦绿悲红伤感树;艰生惨死断肠情。反对:暮春蹭蹬将临夏;新鬼徘徊未入茔。 流水对:大哀难哭怜吞咽;无限凄凉闭老睛。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水韵七律 闭户偶感文/王怀君孤楼幽闭偶凝神,万里家乡少嫡亲。弱老残童常互勉,良朋旧友不言贫。忧思万缕朝天诉,感慨千重向海呻。淡月寒星知我意,隔窗相望慰酸辛。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九讲作业关雎18-王怀君1、写出诗的起法答:二、以形式分类律诗有那以下起的方式:1、 对仗起法是指律诗首联采用对仗,一反律诗首联不对仗格律要求,故这种手法改变了正常律诗格律。但就写作技巧来说,它却是一种有利于表现的手法。在唐人的五、七言律诗中不乏佳作。2、比兴法:即用他物兴起本意,诗的起很多采取比兴起,即用他物兴起本意。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交代时间、地点、景物的方法没有用多少优美的辞藻,可是只要读了这个开头,就知道下文主要写什么。它就能起到渲染气氛,自然引人入胜的效果,为全诗的铺设。4、兴起-兴起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1)月出丛林惊宿鸟; 露侵黄叶叹深秋。(2)乾坤清气贯霄汉, 草木冷香侵海川。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七律 送冥钱关山北望路绵绵,愧祭清明沧海边。冉飞纸灰飘路上,依稀往事映眼前。诤言几句萦耳际,傲骨一身铭心田。天上人间苦寻觅,只求来世再逢缘。
渔村国学连升班律诗第十讲作业:关雎18-王怀君1、写出诗的承法答:承,即承上,就是承接开头的意思,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是要对仗的。按内容分,承有景承,意承和点题承。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1)娇鸟树梢唱, 愁人窗下思。(2)淋淋飘夜雨, 点点滴无眠。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七律 观武大樱花图有记文/关雎18-王怀君红霞烂漫压千枝,无际花河寄默思。幽鸟有声嗔唱早,故人无迹恨来迟。曾随晨读迎朝日,常伴轻歌展逸姿。解意春风留落瓣,流连难返盼归期。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1讲作业(周五截止)作业1 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答:1,顺承: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2, 递进式承接。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3,并列承接: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4,一问一答: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5,逆承: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2 律诗写作二选一(1)以【冬】或者【春】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2)以【双十一】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七律 庚子春思文/关雎18-王怀君春光澹荡漫长空,凝眺难于往岁同。草木萧森接天外,楼台寂静隐烟中。情牵一线时忧慨,思逐百行安复工。望断山河迢缈路,小诗吟诵寄飞鸿。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2讲作业(周五截止)作业关雎18-王怀君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答:有如下几种转法:一,景入情转法二,反转法三,直抒扩转法四,进一层转法五,地点转法六,写意转法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从“海日”“残夜”到漂泊很久的无奈。虽在写景,但其实是抒情。 诗人用眼中所见,身之所感,来写昼夜交替、时序转换,举重若轻。 单独看,这“残夜”、“旧年”两个词组绝对不是写景,但又和景色连在一起。残夜,就是天要亮了,所以海上日出了,为什么从纯粹的写景,到了作者一夜不眠的状况呢? 和前两句那种,刚离开家乡后沿途的喜悦之情不一样了。因为一年已经过去了,作者在外漂泊已经很久了。这样,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中体会到的是作者的无眠和无奈。故是由景转入了情的抒发。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关雎18-王怀君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2讲作业七律 己亥冬至偶记文/王怀君老来至日居南地,无奈羞为粤海人。不见雪花飘旧路,难逢梅树伴顽身。东邻溢出元宵馥,北户飘来蜜粽淳。吾独吟诗消岁月,凭栏眺海望星辰。
远洋国学连升班第13讲作业:关雎18-王怀君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合句。紧承起句,是对起的深入、扩展!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要求:(1)、先景后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2)、起句兴起1)紧扣主题2)注意勿满3)景为情生4)符合情理5)前后呼应(3)合句1)从内容上选择情和2)写作手法上选择并列承 七律 夜读文/王怀君秋风瑟瑟籁声稀,花树轻摇光影微。弯月窗前窥梦想,寒蛩池畔唤身归。不眠索句孤灯下,独坐翻书思绪飞。忽听童儿魇中语,匆匆安抚懒披衣。 远洋国学律诗班14讲作业关雎18-王怀君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一联(起):以问答提出与本题目相关的各种信息,如人、事、时、地、物,目的是把本诗题的主要事件及其周边条件,简要地予以说明。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件事,就是在「行、立、坐、卧」四种身体基本动作中,选定一项,设定为本诗的主要动作;这个设定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暗示的。在这首诗里主要动作是“行”(游武侯祠)。起,启下,领起下文。第二联(承):本联以目视所见为诉求。在主要动作的支配下,写出他眼前所看见的景物。承,对起的话题或意境进行扩展、提升或深入。第三联(转):停止目视,进入沉思,主要是思考诗人本身由过去到现在,或由现在到将来所发生的事件,写出其思考内容或予以评论。走到神像前,“游”到了终点,所以这一联的动作是“立”。转,跳出景物描写,进入抒情。注意这里起连接作用的字眼“三顾”。顾,有看的意思,更有回头看的意思。前文对景物的描写主要是“看”。这里用“三顾”作为字面上的连接点。并且三顾的时间点,已越过了前文的景物,这时回顾景物,自然。而对下文又非常贴切。其实这个“三顾”的内容又和前文不是一层意思,已经换了话题。这就是老杜用字之妙。第四联(合):顺着第三联沉思的方向,身体明显的换个小动作,做一件相关又不相同的事—哭,将题意完结。 2、因为刚过立夏,所以要求以莲藕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七律 野荷塘池乡野亦容身,玉立亭亭更绝尘。虽陷污泥何未染?因怀高洁自藏纯。翠茎绰约根如玉,红蕊芬芳叶有神。献罢苦心还献藕,犹留残梗赏天真。 此诗写野荷,首联就交代了荷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 颔联以自问自答的修辞手法赞扬了荷的高洁品质。同时承接首联。 颈联以近观的视觉展写荷的细节美。从茎根到根,从花到叶,进一步展写荷的整体美。 第七句转从品质上总结荷高尚的奉献精神,末句合是荷到消残自然是崇尚天然真挚的品质。通过层层递进把野荷的内在美和外在美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作者的感情也通过荷的描写做了充分表达。 七律对仗语言还不够工整精炼,还需努力学习练习。
第十五讲作业:七律 燕子楼在网上搜集关于燕子楼的资料,以燕子楼的故事为素材写七律一首。 七律 读燕子楼故事感怀文/王怀君绿水青山燕子楼,动人佳话诵千秋。十年张妾孤忠在,一纸白诗遗恨留。心已成灰忍相逼。身何未殉自筹谋。章台才女不传色,情义弥天冠九州。 注:白诗指白居易写诗逼死张愔妾关盼盼的故事。 第十六讲作业:写一首《七律 翠屏清溪》翠屏清溪之千岛湖关雎18-王怀君谁丢珍宝落淳安,千岛飘镶碧水滩。修竹从容波倒映,青峰浩渺远相看。舟行浪打鸥飞健,波动风吹鱼跃欢。疑入仙乡游忘返,天人合一自心宽。小渔村远洋国学班律诗第十七讲作业:关雎18-王怀君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寒鸦栖老树==落日照平桥。小月眠池底==孤灯映旅人。风卷残云星眨眼==雨收古木水盈珠。篱前设酒邀花饮==竹下吟诗唤鹤餐三更落雨相思夜==白昼奔波糊口人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几度春风吹物醒;蝶飞草长百花萌。3;以严寒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七律 彭城次雪吟寒英再顾古彭城,但愿今番可尽情。小麦冬眠期暖被,霾魔肆虐待长缨。感恩天宇解人意,挥洒银砂饰太平。玉树琼楼幻仙境,冰清无暇得安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