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小飞蚁

二期成语典故班心雨姐姐汇总帖

[复制链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2-22 14: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1课作业:2112-心雨姐姐

一、根据成语多种多样,下列成语的含义基本相同,请给出解释及出处
第一组 :
1、【变化不穷】
解释: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处:清·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夥,层见叠出,变化不穷。

2、【变幻无穷】
解释: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得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3、【变炫无穷】
解释: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第二组 :
1、【千形万态】
解释: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
出处: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2、【千姿百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3、【千姿万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出处: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第三组 :
1、【人多口杂】
解释: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耑能造言诽谤主人。”

2、【人多嘴杂】
解释: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3、【人微言轻】
人微言轻
解释: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二、成语具有丰富多样性,请把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写三个,解释并回答出处。
(一)、春
1、【春风得意】
【解释】意思是和暖的春风很适合人的心意,后形容人处境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红情绿意】
【解释】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出处】宋·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3、【寸草春晖】
【解释】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难以报答父母的恩情。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1 18: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2课作业:2112-心雨姐姐

作业:
一、填空题
1、词组从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固定词组)和(自由词组)两大类。
2、固定词组是指结构比较固定的(词组)。在结构上具有性,构成固定词组的词及其(次序)一般都不能变动。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组成固定词组的各词往往不能再作字面上的(个别解释)。
3.根据词组包含词语的多少可以把它分为(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两大类。简单词组的内部只有(两个)词,一种语法结构关系;复杂词组的内部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其内部的语法结构关系相对复杂些。
4、从结构和功能这两个角度对词组进行分类,因此就有词组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
5、汉语词组的基本结构类型有:(主谓)、(动宾)、(偏正)、(补充)、(联合)这五种结构。
6、关于成语内部的结构,大体可分为(单一结构)和(复合结构)。
7、成语一般都是由四个字组成.有各种各样的结构类型,有(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动(形)补结构)、(主谓结构)。

二、简答题并举一例说明。
1、什么是单一结构?
答:单一结构的成语内部的语素凝固成一体,共同表达一个固定的意思,都不能分作两部分来分析其结构,如:“乱七八糟”、“胡说八道”、“忸忸怩怩”等。这种单一结构的成语为数不多。
2、什么是复合结构?
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的结构,而其中的结构关系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单句省略型,一种是复句紧缩型。

三、成语结构有联合式、主谓式、复句式、紧缩式、偏正式、动宾式、连动式、复杂式、补充式,百度搜索带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动(形)补结构、主谓结构的成语各二个,并回答注释及出处。
格式:
1、并列结构:
①卧薪尝胆(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②悬梁刺股(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2、偏正结构:
①偏正结构:【出自】:汉·荀悦《汉纪·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晋书·刘聪传》:“臣闻古之圣王爱国如家,故皇天亦祐之如子。”
②八拜之交:【出自】:宋·邵伯温《闻见后录》:“丰稷谒潞公,公着道出,语之曰:汝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得已,只拜之。”
3动宾结构:
①   暗度陈仓:【出自】:《史记·高祖本纪》:“……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②    爱屋及乌: 出自《尚书大传·大战》, 意思是指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4、动(形)补结构:
①牢不可破:出自《平淮西碑》。意思是坚固、紧密不能摧毁或拆开。亦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
②爱不释手:【出自】: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
5、主谓结构:
①人杰地灵:【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②人寿年丰:【出自】:郭沫若《蔡文姬》第五幕:“好在这些年,年年都有好收成。真真是人寿年丰,喜事重重。”

三、写作题
请根据“愚公移山”这条成语的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成语的出处、注释。
愚公移山:
【解释】: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七绝 愚公移山
文/心雨
门前久卧两重山,阻碍出行绕路艰。
倔犟愚公决一战,子孙共铲两难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2 01: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雨姐姐 于 2023-3-2 00:55 编辑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43课作业:2112-心雨姐姐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请在仔细体会古诗词中成语的运用时,并找出十条含有成语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注释,出处。
1.【成语】: 春风得意
【解释】: 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出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近水楼台
【解释】: 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出处】: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3.【成语】: 天翻地覆
【解释】: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出处】: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4.【成语】: 虎踞龙盘
【解释】: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出处】:  唐·雍陶《河阴新城》诗:“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
5.【成语】: 火树银花
【解释】: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出处】: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6.【成语】: 不拘一格
【解释】: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出处】: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7.【成语】:别开生面
【解释】: 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出处】: 唐·杜甫《丹青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8.【成语】:怒火中烧
【解释】: 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
【出处】: 宋·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响空。”
9.【成语】: 春风得意
【解释】: 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出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0.【成语】: 老骥伏枥
【解释】: 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二、写作题
    请从本课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以:“柳暗花明”为意题诗一首:

西江月•疫后
文/心雨
病毒三年肆虐,国人一室窝居 。忧心恹恹盼魔除,静倚楼台远瞩。
山杏花开满树,江梅叶绿擎珠。晴天好景伴琉疏,百业重修旗鼓。

【解释】: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出处】: 唐·王维《早朝》诗之二:“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6 01: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二期成语典故班第44课作业
2112-心雨姐姐

一、成语可否入诗,请仔细体会诗词中成语运用的同时,并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找出十条含有成语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注释,出处。
答:唐诗宋词皆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二者各有其质。著名文史学家缪钺《诗词散论·宋诗》云:“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钱钟书先生也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檀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成语是汉语王国中一道绮丽的风景,如果一篇文章引经据典,成语使用恰当,定会让人耳目一新。反之,如果诗词作品中出现成语就会引人诟病了。  虽然成语大多来源于诗,但对于诗家来说,却不能随意引用成语入诗。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云:“凡作倔彊qiáng聱áo牙之句,不合自造新言,只当引用成语。”这当然是正话反说,而元代刘祁则说得更为明白,他在《归潜志》卷十二中明确指出:“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古诗词受格律的限制,它的语言要求高度精炼,何谓字字珠玑,每个字都必须使用恰当,不能有多余的字。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固定词组,不是诗词作者自己的创造,一般来讲不宜入诗,有其道理。试想一联七言诗中,每句用一个四字成语,原创成分还有多少呢?但是,如果活用成语(包括熟语和固定词组),而且用得恰到好处,也不是完全排除不能入诗。关于所引用的成语、典故和固定词组,恰当地使用,有如下几要点:  第一、必须与诗词作品的主题紧密关联,不能随意拿来使用,所引用的成语最好安排在承转合句处。    第二、不能使用过于生僻的成语,首先易为读者理解。    第三、尽量化用,加以改适,如添字、压缩或者拆开。可将四字成语,也可改成两两成对的复音词组,但不能产生歧义,自然地融于诗句中。    第四、将成语、典故提升,赋于新意,这是最高明的用法。所谓“文章虽不要蹈袭古人一言一句,然自有脱胎换骨等法,所谓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陈善·扪蝨新话)

1、曹植《白马篇》捐躲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视死如归
2、崔颢《江畔老人愁》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轮。出将入相
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
第 1 页
4、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出墙
5、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家无四壁
6、陶渊明《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奇文共赏
7、苏鳞《献范仲淹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近水楼台
8、白居易《老病》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月下花前
第 2 页
9、陆龟蒙《江湖散人歌》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不狂痴。奴颜婢膝
10、刘商《胡笳十八拍》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天翻地覆。

二、写作题   通过咱们这44课成语的学习,请从中找出一条你喜欢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以“欣欣向荣”题词一首
释义: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
出处:晋 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西江月·事业有成
文/心雨
客旅劬劳拼搏,关情事业丰收。英雄儿女耀神州,更是东方锦绣。
恰似春风化雨,花香四溢占中流。高楼拔地绕香山,唤醒长城抖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6 17: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5课作业:2112-心雨姐姐

一、        简答明清小说的特点。
答:明清小说特点: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衍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一是史传色彩--世俗文学的历史依傍:中国的史官文化异常发达,源出于“纪实”的传统小说,与史官文化有着血肉相连、密不可分的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史传的烙印,史传性是中国传统小说最重要的民族特征。尽管明清小说带有浓厚的市民文化色彩,但无论从衍说故事之形式还是从讽寓教化之动机出发,都深深地受到了史传文化的决定性影响。 题材的史传性、观念的史传性、小说艺术的史传性。
第二是惩劝教化--儒家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典小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长久深远,而将这种影响合理化、具体化者,则是小说理论中的“惩劝教化”说。几乎可以说,“惩劝教化”模式笼罩了整个封建时代的小说创作。 重视小说的教化作用,惩劝模式牢笼创作。
第三是神妖仙道--佛道思想的濡染,佛教自东汉末传入中国后,一直在文化形态上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创作。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国本土上产生发展成长的宗教,它与古代小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尤其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对古代小说影响深刻。佛道所创造的神仙境界,仙、道、妖、鬼等意象,奇谲变幻的仙道法术,因果业报的结构,以及由此孕育的小说母题,无疑为小说世界带来了奇观异彩。

二、通过本课的学习,请从中找出一条你喜欢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
【白头相守】
注释: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

联:杨贵妃

马嵬坡上突生变;
鼙鼓声前挽救迟。

天生丽质,自古佳人皆薄命;
青云仙界,到头帝子更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6 18: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雨姐姐 于 2023-3-6 18:23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46课作业:2112-心雨姐姐


一、简答“三言”、“二拍”是指什么?三言二拍的主要内容。
1)“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包括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二拍”包括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2)三言二拍的主要内容。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颇广的短篇小说集。
“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三言每集四十篇,共120篇。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二、通过本课的学习,请从中找出一条你喜欢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以〔才高运蹇 jiǎn 〕为意题诗一首:
解释“蹇”不顺利。才学很高,但命运不好,无法施展才华‖怀才不遇之意。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司马貌虽然出言无忌,但此人因才高运蹇,抑郁不平,致有此论。”

七绝•赞王勃
滕王高阁出贤才,一序千金自此来。
别后子安随浪逝,涛声不变吼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6 18: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7课作业
2112-心雨姐姐


一、填空题:
1.杨家将演义一般指(北宋志传)。
2.《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等是明代(许仲琳)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
3.《隋唐演义》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创作的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长篇(章回)小说,共二十卷,一百回。全书整体结构以(史)为经,以(人物事件)为纬,以(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的“两世姻缘”为大框架,讲述自(隋文帝)起兵伐陈开始,到(唐明皇)还都去世为止一百七十多年的传奇历史。
4.《小五义》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全称(《忠烈小五义》)又称(《续忠烈侠义传》)。“小五义”指的五鼠后人,(窜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掣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钻山鼠)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锦毛鼠)白玉堂的侄儿玉面专诸白芸生和(小侠)艾虎五人。全书主题环绕在群侠于忠协助平定(潘王作乱)、于义惩治为恶盗匪两大主题,全书贯彻(忠义)思想,歌颂(行侠仗义)精神。
二、简答《三侠五义》的核心思想。
答:小说叙写北宋仁宗年间,包拯 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充分地体现了底层人民的愿望。
其中包公
平冤狱、“铡庞昱”、“除藩王”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书中穿插了大量侠客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表现出他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本质。
《三侠五义》的出现,开创了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的合流,小说前面讲述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出世,赴任定远县、执掌开封府,奉皇命到陈州放粮赈灾,公孙策设计要来御赐刑具三口铜铡,安乐侯庞煜派人刺杀包公,南侠
展昭暗中保护帮助包公,使包公得以刀铡国舅,除暴安良。
《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的内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6 18: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二期成语典故班第48课作业
2112-心雨姐姐


一、本课学习了那些内容,请大家列举书名,作者,简答内容梗概。
答:本课学习了《东周列国志》、《聊斋志异》、《济公全传》、《说岳全传》四部明清小说。
《东周列国志》是由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原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五百多年间,包括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多年间发生的历史故事,《东周列国志》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周平王东迁,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开始流传。该书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所占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济公全传》是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济公和尚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济公全传》以“飞来峰”、“斗蟋蟀”、“八魔炼济颠”等故事较为著名。
《说岳全传》是清代钱彩编次、金丰增订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最早刊本为金氏余庆堂刻本,共20卷80回。前61回是岳飞的“英雄谱”和“创业史”;后19回,主要讲述岳飞死后,岳雷扫北的故事。歌颂了岳飞等将士英勇作战、精忠报国的忠勇行为,鞭笞了秦桧等人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丑恶罪行。


二、请从本课成语中挑选一条进行创作,韵部不限!体裁不限!要求附上所选成语。


以《耳听八方》为意题诗一首:


注释: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很机警。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十六回为将之道,须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七绝•赞神探
文/心雨
细小蛛丝不放松,耳闻八面纵来风。
察言观测丝毫物,也获全收预计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7 20: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二期成语典故班第49课作业:2112-心雨姐姐

本课学习了那些内容,请大家列举书名,作者,简答内容梗概。
答:
1、禅真逸史:
《禅真逸史》以南北朝南梁、东魏对峙为背景,书叙林澹然师徒两代人行侠仗义的故事。
2、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是一本世情小说,更多于志怪小说。全书以求仙学道为幌子,以冷于冰成仙事为线索,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明代嘉靖朝的社会状况,抒击了时政,表现了惩恶扬善的民主思想,有较浓厚的现实主义气息。
3、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是清末文学家刘鹗的代表作。这篇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独具慧眼地指出清官的昏庸常常比贪官更甚。
4、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文学家李伯元创作的长篇小说。它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联缀起来,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杂小吏等,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
5、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从元末明初写起(“楔子”),一直写到明万历四十四年(“幽榜”),前后历时约二百四十八年。

二、请从本课成语中挑选一条进行创作,韵部不限!体裁不限!要求附上所选成语。

以“省吃俭用”为意题诗一首:
注释: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虞华轩在家,省吃俭用,积起几两银子。”

七绝•苦日
文/心雨
四十年前祖辈难,薄田收少倍心寒。
破衣烂裤寻常见,淡饭清汤何处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16 21: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班第50讲作业:2112-心雨姐姐

本课学习了《声律启蒙》上卷部分,《声律启蒙》里究竟藏了多少典故,

一,请从中找出典故20条并加上注释。
1.白叟:指白发老人。
唐朝韩愈的《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宋朝苏辙的《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白叟黄童,织妇耕夫,庶几休焉,日月以须。”

2.黄童:幼童。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鋋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黄童另外还有一个意思是指汉时的黄香,但该意不能用在此处,因为此处是老与少的相对,都是泛称,而不是专某人。
3.牧子:指牧童。《唐律?厩库》:“诸牧畜产,準所除外,死失及课不充者,一牧长及牧子,笞三十。”《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刘岳》:“《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

4渔翁:指老渔人。唐朝杜甫的《秋兴》诗之七:“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5.濯足:语出《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比如晋朝夏侯湛的《东方朔画赞》:“退不终否,进亦避荣。临世濯足,希古振缨。”宋朝张孝祥的《水调歌头?泛湘江》词:“濯足夜滩急,晞髮北风凉。”

6.打头:即顶头。谓风浪阻碍前进。唐朝李涉的《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居知言》诗:“去年腊月来夏口,黑风白浪打头吼。”宋朝范成大的《泊长沙楚秀亭》诗:“舟行风打头,陆行泥没鞍。”

7.汉皇置酒未央宫:据《汉书?高帝纪下》记载:“高帝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朝未央宫,置酒前殿。”未央宫是当时的宫殿名字,如今早已化作风尘。

8.绿绮:“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9.野渡:荒落之处或村野的渡口。唐朝韦应物《滁州西涧》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宋朝吴潜《海棠春?郊行》词:“云梢雾末,溪桥野渡,尽是春愁落处。”清朝沉自友的《平沙滩》诗:“野渡伤归客,斜阳冷钓船。”

10.尘虑:即俗念。唐朝刘禹锡的《游桃源一百韵》:“道芽期日就,尘虑乃冰释。”金朝元好问的《少林雨中》诗:“重羡禪栖客,都无尘虑侵。”清朝李渔的《怜香伴?狂喜》:“我劝你,左手持螯、右举觴,把尘虑尽皆涤盪。”

11.冀北:大致为现在的河北、山西两省以及辽宁省辽河以西、河南省黄河以北的一片区域。
可以泛指游牧地区。比如明朝夏完淳的《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羣冀北。”

12.广寒宫:神话里称月亮中的宫殿为广寒宫。《锦绣万花谷》卷一引东方朔《十洲记》: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宫。唐鲍溶《宿水亭》诗:雕楹彩槛压通波,鱼鳞碧幕衔曲玉。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13-14.三尺剑 六钧弓
注:两种武器。是长度和重量相对,钧是古代重量计量单位之一,一钧相当于30斤,六钧即180斤,用来比喻强弓,比如唐罗隐《登夏州城楼》诗:“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15..这里再举两个与鸿相关的典故:
“鸿雁传书”: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16.衡阳雁:为什么范仲淹管雁叫“衡阳雁”呢,这是有原因的,相传大雁南迁飞至衡阳就不再向南飞了,所以称为“衡阳雁”。

17.“晚照”就是傍晚的阳光,比如红杏尚书宋祁的《玉楼春》中有“且向花间留晚照”的词句。

18.颜巷陋:是说孔子的短命弟子颜回的,孔子认为他虽然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是为贤。在《论语?雍也》中有:“子曰:‘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句子。本指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比如唐朝的许浑《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诗:“颜巷雪深人已去,庾楼花盛客初归。”明朝朱权的《卓文君》第一折:“静守芸窗,僻居颜巷。”

19-20.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后汉书·马武传》。苏武为西汉武帝时人,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匈奴,曾卧冰吞雪,数日不死,后在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上牧羊,历经艰辛,十九年后才回到西汉首都长安。下联出自《庄子·物外篇》中的一个寓言。庄子(名周)在路上遇到一条鲋鱼被困在有少量水的车辙中,已经快要死了。鲋鱼向庄子求救,庄子说:我将要到吴越(今江浙一带)去,到了以后,我一定修堤坝堵住西江,让西江水倒涨过来救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21:38 , Processed in 0.0629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