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成语典故班第五课作业 2073放之四海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礼)贤(下)士 12.(不)矜(不)伐 13.(以)(礼)相待 14.(克)恭(克)顺 15.屈(己)待(人) 16.温(文)尔(雅) 17.以(礼)相(待) 18.虚(怀)若(谷)19.虚(左)以(待)20.虚(席)以(待) 21.戒(骄)戒(躁)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 25.以(诚)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 29.(举)案(齐)眉30、(父)慈(子)孝 31.开(宗)明(义)32.(明)正(典)刑 33.(文)(武)差事 34.知(书)明(理) 35.弄(斧)班(门) 36.(振)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课件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10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给出的例句。 1、【成语】虚左以待 【释义】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同义词】虚位以待 【例句】诸贵客见公子亲往迎接,虚左以待,正不知甚处有名的处士,何方大国的使臣,俱办下一片敬心待候。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四回。 2、【成语】礼尚往来 【释义】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出处】《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同义词】有来有往、互通有无 【反义词】来而不往、一厢情愿 【例句】雯青顾全同僚的面子,也只好礼尚往来,勉强敷衍。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3、【成语】彬彬有礼 【释义】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同义词】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文质彬彬 【反义词】丑态百出、出言不逊、蛮横无理 【例句】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弟前后,彬彬有礼。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 4、【成语】举案齐眉 【释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同义词】相敬如宾、心心相印、夫唱妇随 【反义词】琴瑟不调 【例句】次日,蘧公孙上厅谢亲,设席饮酒。席终,归到新房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5、【成语】相敬如宾 【释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同义词】互敬互爱、相亲相爱 【反义词】敬而远之 【例句】夫耕于前,妻耘于后,同甘共苦,相敬如宾。明·李昌棋《剪灯余话·鸾鸾传》。 6、【成语】推心置腹 【释义】把赤城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同义词】肝胆相照、赤诚待人 【反义词】居心叵测 【例句】由于他平素对朝廷不满,又感于尚炯的推心置腹,就把他平日不轻对人谈的话都谈了出来。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7、【成语】谦谦君子 【释义】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出处】《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例句】俺这等谦谦君子,须不比泛泛庸徒。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 8、【成语】父慈子孝 【释义】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出处】《礼记·礼运》:“何为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例句】主圣臣贤,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家之福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〇一回。 9、【成语】虚怀若谷 【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同义词】谦虚谨慎、大智若愚 【反义词】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例句】每个人都应该有虚怀若谷的态度,遇事不固执己见。 10、【成语】与人为善 【释义】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同义词】行善积德 【反义词】居心叵测、心怀叵测 【例句】想你们教士也是与人为善,断不肯教我为难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