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悦明心静

小渔村词研五期第三讲月桂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176

主题

5155

帖子

51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5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11-17 20: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浅月微霜 发表于 2018-11-16 20:52
小渔村词五期第三讲作业
月桂19-无言
感皇恩·忆童年

问好无言,很高兴和你一起学习。

感皇恩·忆童年
文/无言
常忆小平房,侧连竹翠,闲荡秋千姐和弟。枝头桃脆,采摘十分欢喜。纸鸢飘万丈,皆陶醉。            
幼小精灵,暮年遗事。风雨几番旧颜洗。漫长岁月,只待光阴流逝。浮生已过往,唯心系。
                        
1.荡秋千,采摘桃,放飞筝,这是三个不同的画面。可以放在一首词中,但是此词缺少合适的线把它们贯穿在一起。
2.“幼小精灵,暮年遗事”由昔回到今。
后面有了“浮生已过往”,前面“漫长岁月,只待光阴流逝”这一句就有些多余了。
3.语言上还可再含蓄优美一些。自评中“语言比较直白”说得是对的。
这首词有些平铺直叙了,如能尝试用一些艺术手法感觉会好一些。
比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象东流”。
我们初级班讲义中有许多关于填词写作方面的基础知识,可以重新复习一下。
也希望平时能多看一些经典的词作,让我们的语言更加忧美精致。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4.自评中说“作品脉络有点混乱,转拆处不紧凑”。
感觉这首词脉络还是清晰的,上阕写童年的过往,下阕写现在的追忆。
只是下阕这几句话“风雨几番旧颜洗。漫长岁月,只待光阴流逝。浮生已过往”有重复之嫌。
你回忆童年往事时,是怎样一种心情?都可以写一下。
每次写作业前要认真地读一读每一讲讲义中的“词牌特点”那一部分。
比如这一讲《感皇恩》讲义中写道“5、写作内容:适合写闲适或者阔达的生活境界和感情。”
你在填写的时候,尽量填写闲适或者豁达的内容。这些都是老师们总结的内容要认真地读一读再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11-17 23: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月桂22  诗心第三讲作业
感皇恩
正日暮时分,残阳如血。惆怅长空雁声绝。回眸来处,遍地萧萧黄叶。找寻归去路,山重叠。
心底相思,泪中离别。直把吾情寄明月。个中有憾,应是欲圆先缺。愿卿似我意,眉无结。
自评:格律无误,景语选择符合感情表达要求。内在联系紧密。脉络清晰,意脉连贯,自我评分可以及格。

点评

下片抒情,表达了一种悲而不伤的情绪,字里行间隐含着一种豁达。  发表于 2018-11-17 23:59
上片写景,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成功的烘托了人物的情绪。  发表于 2018-11-17 23: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0

帖子

43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3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8-11-17 23: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浅月微霜 于 2018-11-18 07:15 编辑

词五研修班第三讲作业
感皇恩.村居
文/浅月微霜
烟淡水声潺,鸡鸣舍柳。绿染藤萝破檐秀。小园一夜,已是椒肥篱瘦。枝头红嘴雀,歌依旧。
静沐斜阳,闲听雨骤。尘外光阴亦清透。远朋欣至,共话葱茏时候。天风忽低问,君安否?

自评:1,各句句式是否正确;
句式正确,平仄无误。
2, 对偶是否工整;
下片对偶,但不很工整。
3,有无重字?有重字的话是否有规律;
无重字。
4,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选用的韵部是否适合作品的情绪;
表现了一种闲适的情绪。韵部符合。
5,作品的主题是什么?作品所用场景、物像、叙述、比喻是否都和主题有关?把无关的地方列出来。
主题是村居生活的闲适与悠然中仍无法忘记对往昔的怀念与牵挂。看似忘记了,但是会在不经意间突然想起。
6,作品是否完整地表现了主题?你要表达的意思别人能够看得懂,猜得透,想得到吗?
比较完成的表现了主题,有些含蓄。
7,作品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吗?请列举转折处的连接点(字面的或内容呼应的);
转折处是结句。最后一句在前面的描写上突转,用一问句结束全篇,并彰显主题。不知道这种写法可以不。
8,你认为作品的意境如何?
营造的意境符合符合主题需要
9.百分制的话,你给自己这个作品打多少分?
60分

点评

综述:很棒了,  发表于 2018-11-18 03:52
光阴——清透?  发表于 2018-11-18 03:49
忽,字突兀,感觉不好。  发表于 2018-11-18 0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206

帖子

25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11-18 03: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皇恩》毛滂体
    文/ 妖刀
泗水小河弯,朱帘迢递。冷漠斜阳落霜匕。
黄花尽陨,玉蕊香消残蒂。又闻鸣雁去,心憔悴。

天自有情,人生无悔。拙笔行间写三味。
大千世界,尽看几多悲喜。举杯天上月,风微醉。

自评:上景下情是按着思路写的,但是感觉很乱,自我感觉没骨。白话太多,文字功底太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5155

帖子

51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5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11-18 06: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羽心怡 发表于 2018-11-16 22:51
月桂05心羽第三讲作业

感皇恩*醉赏秋光

问好心羽,很高兴和你一起学习。

感皇恩·醉赏秋光
词/心羽
浔畔尽秋光,枫红水岸。堤上黄花蕊初绽。此间姿味,极目神思如遣。念江山锦秀,情何限。
美景盈眸,清茶盈盏。醉在其中不知返。日斜天外,心已清明闲远。洲头浪涌处,寒烟散。

独舞点评:
1.上阕准备过片处“念江山锦秀,情何限”由写景准备转入写情。过片处“美景盈眸,清茶盈盏”,承上阕的景,开启下阕的叙情。过渡自然,衔接得挺好。
但上阕“此间姿味,极目神思如遣”和“念江山锦秀,情何限”这二处,意义有重复。此词中“此间姿味”和“念江山锦秀”的意思差不多。“思如遣”和“情何限”的意思也差不多。
2.《感皇恩》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偶。“美景盈眸,清茶盈盏”中有二个“盈”,虽然也可以。但这二个四字句对偶还可以对得更精彩一些。
3.这首词写的是一种闲适的心态,和《感皇恩》词牌声情相合。结句“洲头浪涌处,寒烟散”,结得也挺好。即写景,又暗含着情。
4.上阕写景“此间姿味,极目神思如遣”可以换一句更精彩一些的写景句。
下阕前面已提到“醉在其中不知返”了,感觉无须再直接说“心已清明闲远”。“心已清明闲远”应让别人透过你的文字去感受到。
5.这首词开篇,过片,结尾写得都还好。此词语言清畅,也有词味。在写景叙情时,有一二句有些重复之嫌弃。叙述上如能有层次感,会更好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5155

帖子

51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5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11-19 09: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独舞者 于 2018-11-19 09:34 编辑
寒月【归隐】 发表于 2018-11-16 23:00
小渔村词5期研修班第3讲作业:

月桂组02—南飞雁

问好南飞雁,很高兴和你一起学习。

感皇恩.
燕舞悦河堤,双飞剪柳。田陇偷闲辍耕叟。鼓蛙游岸,碧水延伸莲藕,牧歌传四野,流年守。
彩蝶巡香,青藤蔓秀。似酒春风醒不透。醉熏酣梦,忘了光阴如骤,转头无计问,浮生就。

独舞点评:
1.“鼓蛙”是夏天夜晚的景色,这首词写得是春天,有些物象不谐调。
2.下阕第一二句“彩蝶巡香,青藤蔓秀”未能做到对偶。
3.上下阕的最后一句“流年守”和“浮生就”意思表达含糊,有些凑韵了。
4.“似酒春风醒不透”写得是春光如酒惹人陶醉。“似酒春风醒不透”和“醉熏酣梦,忘了光阴如骤”是同一层意思。“转头无计问,浮生就”这有感叹时光的流逝,无能为力的意思。和前面对春的美的陶醉有些跑调了。
5.《感皇恩》的界字一般在上下阕第二个韵脚上。即上下阕的前三句话是同一层意思。后四句话是一层意思。以后填写《感皇恩》时,也请希望能注意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5155

帖子

51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5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11-19 1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月桂清妍 发表于 2018-11-17 09:30
月桂-13清妍  研五第三讲作业
感皇恩
文/清妍

问好清妍,很高兴和你一起学习。

感皇恩
文/清妍
故地访秋踪,几番烦恼。叶落萧凉不堪扫。小园菊径,篱外一枝开早。西风摇曳处,斜阳好。
默默清香,此时怀抱。向晚云山雁行渺。十年回首,往事故人空杳。旧游恐断肠,向谁道。

独舞点评:
1.故地访秋踪,满地落叶萧条凄凉。一枝黄菊篱外西风中摇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淡淡地清香,正如此刻的心情。傍晚归雁渐行渐远。十年故人杳无音讯。故地重游,心伤无人可诉。
2.《感皇恩》下阕第一二句一般对偶。“默默清香,此时怀抱”对得不是很好。
3.“几番烦恼”中“烦恼”这二个字是现代词,还可再斟酌一下。“往事故人空杳”这句意思能明白,但还语言表达上可以再斟酌一下。
“旧游恐断肠”中的“恐”字用的有些不妥。“恐”字敢为“欲”之类的可能会好一些。
4.2.脉络清晰,意思表达完整。意境和心境相合。首句开门见山,上下阕过渡还算自然。结句以问句结,也写得不错。
看了你的自评和互评,都很认真。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5155

帖子

51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5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11-19 12: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雅奴 发表于 2018-11-17 10:40
月桂11雅奴
感皇恩     闲居
碧水映窗棂,薄纱绿透。摇曳婀娜岸边柳。
问好雅奴,很高兴和你一起学习。

感皇恩·闲居
文/雅奴
碧水映窗棂,薄纱绿透。摇曳婀娜岸边柳。岚烟飘渺,画里阑珊谁绣?清风知我意,携香就。
捻字轻吟,取樽倒酒。一任微凉染襟袖。笛声幽隐,只与青山相守。荣华皆看淡,濯心垢。

独舞点评:
1.下阕第一二句“捻字轻吟,取樽倒酒”做到了对偶。
2.“碧水映窗棂”:这个“闲居”的“居”是在水上吗?
“薄纱绿透”:“薄纱”因为“薄”一般不会成深绿色的。
“画里阑珊谁绣”:“阑珊”一般指衰落,萧瑟的样子。这和前面的景物描写不相符。
“一任微凉染襟袖”:“染”字不够准确。
“笛声幽隐”中用“幽隐”来形容“笛声”是否合适,还可斟酌一下。
3.上阕写景,下阕叙情。所描写的是一种清闲淡泊的生活状态,和《感皇恩》这个词牌相合。
4.“只与青山相守”已经包含了了“荣华皆看淡”这层意思了。结句如以景结情,可能更好一些。
5.脉络清晰,意境清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5155

帖子

51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5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11-20 09: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雅奴 发表于 2018-11-17 17:14
感皇恩
文/菜芽
天际远孤舟,云间重岭。叠水摧帆薄疏影。秋声不古,欲把愁心惊醒。斟杯将进酒,无须等。

问好豆芽,很高兴和你一起学习。

感皇恩
文/菜芽
天际远孤舟,云间重岭。叠水摧帆薄疏影。秋声不古,欲把愁心惊醒。斟杯将进酒,无须等。
触及桑榆,随之萍梗。一世浮名纵清冷。亦然豪饮,岂为流年伤景。任风来又去,相呼应。

独舞点评:
1.“天际远孤舟”这是一首写孤身漂泊他乡的词吗?“叠水摧帆薄疏影”中的“薄”字还可再斟酌一番。
“秋声不古,欲把愁心惊醒”这个“愁”是秋愁,是何事惹愁?是离愁?是相思?还是年华的流逝?应稍点一下这样才会引起共鸣。
李白“将进酒”的“将”的意思是“请”。“将进酒”就是请饮酒的意思。“斟杯将进酒”是否合适还可再想一想。
“触及桑榆,随之萍梗”:“萍梗”可能指漂泊不定。“桑榆”有好几个意思。不知此处是什么意思。这八个字没能看明白。
2.《感皇恩》的界字都在上下阕第二个韵脚上。上阕的前三句为起,上阕的后四句为承。下阕的前三句为转,下阕的后四句为合。写的时候可以自己对照一下。
3.“一世浮名纵清冷”这首词里也暗藏着悲的。“亦然豪饮,岂为流年伤景”为何豪饮不为流年伤景?
上阕写的是“将进酒”,下阕写得是“豪饮”,这种“豪”是因何而“豪”?
像李白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将近酒》他是点明为何而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5155

帖子

51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55

贵宾会员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8-11-20 11: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悦明心静老师,很高兴和你一起学习。

感皇恩
文/悦明心静
心静月弥明,清光入眼。花落花开旧庭院。暗香盈袖,又是小桃初暖。东风随处在,连天远。
红凤楼前,碧云亭畔。岁岁春来总常见。倚栏低唱,莫诉缘深缘浅。可知幽怨长,金漏短。

独舞点评:
1.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些散,前面的景物描写对后面的叙情起了什么作用?
“心静月弥明,清光入眼”这一句写得是月夜的景色。“清光入眼”还可以写得更好一些。
“东风随处在,连天远”,前面写的是夜景,“远”字是看到的,在夜里能看到“连天远”吗?
此处东风连天远,“连天远”的“远”字是什么意思?“连天远”指的是什么连天远?
“岁岁春来总常见”:此处“总常见”的是什么?
2..首句是“心静”,后面是“幽怨”,有些矛盾了。
3.下阕最后四句,让人想起韦庄的《菩萨蛮》“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金漏”指的是“更漏”吧?结句“幽怨长,更漏短”写得还好,夜深更漏漫长,而幽怨比更漏更长,以实写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16:50 , Processed in 0.0933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