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2019*芳溶成语典故作业汇总帖子

[复制链接]

0

主题

51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1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1-2 19: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芳溶成语典故 于 2022-11-23 10:52 编辑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第30课作业
2019*芳溶
一、填空题
1、《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晋朝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2、《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三国志,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笃学好古
注释: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七律•笃学好古
文/芳溶
半世销磨图显达,一朝省悟自知悲。
四书要欲潜贤圣,八德基为从事宜。
精义贯通须几载,恒心笃学信无疑。
仁山智水依然在。势必躬亲尚未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1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1-2 19: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芳溶成语典故 于 2022-11-23 10:52 编辑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31课作业
2019*芳溶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晋书、宋书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答: 《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监修三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李淳风。拟订修史体例:敬播(注:没有流传下来。)。其他十六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另外,唐太宗李世民也在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二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篇史论,所以有题“御撰”。《晋书》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宋书》的作者沈约,《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晋书、宋书,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芝兰玉树
注释: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出处:《晋书·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七律•芝兰赞
文/芳溶
贤人独立经行处,但闻风仪气若兰。
待物无私身本正,相交有信品诚观。
一时士事堪忧患,千载渊明自免官。
玉树满庭逢盛世,中兴论道尽余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1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1-2 19: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2课作业
2019*芳溶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答:
《二十四史》之《南齐书》的作者是萧子显,《南齐书》记载的主要内容:除追叙萧道成在刘宋末年的政治活动外,主要记萧齐皇朝(479—502年)二十三年间的史事。萧子显既是萧齐皇朝的宗室,又是萧梁皇朝的宠臣,所以他撰《南齐书》一方面要为萧道成避讳,一方面又要替萧衍掩饰。例如他写宋、齐之际的历史,就不能直接写萧道成的篡夺之事,只能闪烁其词,微露痕迹;他写齐、梁之际的历史,则用很多篇幅揭露齐主恶迹,以衬托萧衍代齐的合理。这是他作为齐之子孙、梁之臣子的“苦心”,也反映出他在史学上的局限性。
《二十四史》之《梁书》的作者是是唐初姚察、姚思廉父子。《梁书》主要记载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公元502年—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二十四史》之《陈书》的作者是唐朝的姚思廉。《陈书》主要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
《二十四史》之《魏书》的作者是北齐的魏收。《魏书》主要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二十四史》之《北齐书》的作者是唐朝的李百药。《北齐书》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注释: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出处:《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七绝 · 文天祥赞
文/芳溶
天祥宋瑞世人颂,正气常存宇宙间.
取义成仁终不悔,丹心永驻照河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1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1-2 19: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3课作业
2019*芳溶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答:
1、二十四史之《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之一,记载了周书四卷为天像地之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
《周书》,唐代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令狐德棻与岑文本、崔仁师负责撰北周史,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周书》共五十卷,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而史论多出于岑文本之手。贞观十年与《北齐书》《梁书》《陈书》《隋书》同时进呈皇家。本书记载了北朝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
《周书》不只是记述西魏及北周皇朝的史事,内容兼顾了同时代的东魏、北齐、梁与陈等四朝的重大史事,对于帝位更迭、重大动乱,皆详加载明,反映了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及纷繁的历史事件。
2、二十四史之《隋书》,是唐代魏征主编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此书。参加隋书编修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人。《隋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纪传部分,由魏徵主编,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另一部分为史志部分,始修于贞观十五年(641年),成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是由长孙无忌监修的。
3、二十四史之《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著,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南史》记载了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
4、二十四史之《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李君威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北史》记载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六个皇朝的历史。
5、二十四史之《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旧唐书》作者张昭远、贾纬、赵熙、王伸、吕琦、尹拙、崔棁、郑受益、李为先(一作光)。《旧唐书》记载了唐初至唐代宗时期的历史事件。
6、二十四史之《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不仅记载了唐朝的历史,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

二、创作题
请根据本课学习内容,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内容不限!
要求:作品须列出相关的成语,包括注释及出处。

成语1:以古为鉴
注释: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出处:《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按《旧唐书·魏徵传》鉴”作镜”。

七绝•以史为鉴
文/芳溶
子长史记垂天地,千古兴亡尽此中。
鉴戒人间成败事,便知进退变穷通。

司马迁,字子长,司马谈之子,左冯诩夏阳人,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1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1-2 19: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34课作业
2019*芳溶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1、《旧五代史》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由薛居正、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七人同修。
《旧五代史》记载的是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的这段历史。
2、《新五代史》的作者是欧阳修。《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3、《宋史》的作者有两位,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宋史》修撰。《宋史》中《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列传》,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很大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宋史》还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道学》四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道学人物所作的传记。
4、《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作者共八人,其中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辽史》记载的是辽朝自建立到灭亡近210年的历史(西辽历史过于简略,不算入)。辽朝是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前期契丹族在我国北部、东北部以至西北部辽阔地区建立的强大王朝。
5、《金史》由元朝脱脱等主持编修,是宋、辽、金三史中编撰得最好的一部,具体参加修纂的有沙剌班、王理、伯颜、赵时敏、费著、商企翁,铁木尔塔识、张起岩、欧阳玄、王沂、杨宗瑞等,其中欧阳玄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制订《金史》撰修的发凡举例,书中的论、赞、表、奏皆他属笔。《金史》不但记载了金建国以后120年的历史,而且为了专门叙述金太祖先世的生平事迹,回顾了女真族建国前的历史,从而保存了女真族早期历史的珍贵材料,备受今人重视;在各《本纪》的末尾,设立了《世纪补》一篇,专门记述了几位未曾即位称帝,而被后代追认的几位皇帝的事迹。此外,《金史》在最末尾专立《金国语解》一篇,用汉语标出了表示在官称、人事、物象、姓氏等等之中的女真语称谓,是参照释读《金史》及研究女真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金史》还根据具体需要,创立了《交聘表》,以编年体表格的方式记述了金朝与邻国(如宋、西夏、高丽)的和战及来往关系,形式新颖,内容清晰。
6、《元史》作者为宋濂(1310-1381)和王袆(1321-1373)。
《元史》中的本纪,以记载忽必烈事迹的《世祖本纪》最为详尽,有十四卷之多,占本纪篇幅的三分之一;其次是《顺帝本纪》,有十卷之多。《元史》的志书,对元朝的典章制度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保存了大批珍贵的史料。其中以《天文》、《历志》、《地理》、《河渠》四志的史料最为珍贵。
7、《明史》作者: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明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
二、创作题
请根据本课成语的学习,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内容不限!
要求:作品须列出相关的成语,包括注释及出处。

成语:程门立雪
注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七绝 尊师重道
文/芳溶
尊师重教古为贵,立雪程门一脉延。
但得世人宗孔孟,何忧圣道后无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1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1-2 19: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5课作业
2019*芳溶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3、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刘姥姥)。
4、《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贾宝玉)、(林黛玉)、(晴雯),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5、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冷子兴演说中曾谈到贾赦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贾琏),次子则是(贾琮)。贾府中还有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是(贾赦)、(贾琏)。
6、《红楼梦》中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贾宝玉写的(《芙蓉诔》)。
7、《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
8、《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薛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还泪之说”。
9、来自于《红楼梦》的著名故事有(木石前盟)、(元妃省亲)、(湘云醉眠)、(宝钗扑蝶)、(黛玉葬花)、(金玉良缘)、(李代桃僵)、(晴雯撕扇)。
二、简答题
1、简答《红楼梦》的作者及主要思想内容。
答:
《红楼梦》的作者,一般认为前八十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相传后四十回由高鹗续书。
《红楼梦》的主要思想内容: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红楼梦》的巨大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2、简答《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的特色。
答: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诗词曲赋数量多且质量不俗。曹雪芹多才多艺,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杂学旁收,三教九流,无所不晓。《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的特色如下:
第一、文体齐备,丰富多彩
《红楼梦》除小说的主体文字本身也兼收了“众体”之所长外,其他如诗、词、曲、歌、谣、谚、赞、诔、偈语、辞赋、联额、书启、灯谜、酒令、骈文、拟古文等等,应有尽有。以诗而论,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sao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有限题的、限韵的、限诗体的、同题分咏的、分题合咏的,有应制体、联句体、拟古体,有拟初唐《春江花月夜》之格的,有仿中晚唐《长恨歌》、《击瓯歌》之体的,有师楚人《离sao》、《招魂》等作而大胆创新的……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这是真正的“文备众体”,是其他小说中所未曾见的。
第二、借题发挥,伤时骂世
《红楼梦》并非像它开头就宣称的那样是一部“毫不干涉时世”、“大旨谈情”的书,只不过把“伤时骂世之旨”作了一番巧妙的遮盖掩饰罢了。诗词曲赋中可以说些小说主体描述文字中不便直说的话,借题发挥、微词讥贬。比如薛宝钗所讽和的《螃蟹咏》,其中有一联说: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第三、组成情节,融为一体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也是有别于其他小说的一个特点。它的极大多数诗词曲赋都是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的。有些词赋,表面看游离于情节之外,但细加寻味,实际上仍与内容有关。《警幻仙姑赋》是被脂评认为近乎一般小说惯用的套头的闲文,小说写警幻仙姑不也是写宝玉与秦氏暧昧关系的托言吗?在《不了情撮土为香》一回中,宝玉曾说:“古来并没有个洛神,那原是曹子建的谎话……今儿却合我的心事,故借他一用。”这些话正可帮助我们窥见作者拟古的用心。总之,此赋原有暗示的性质,非只是效颦古人而滥用俗套的。可惜深悉作者用意的脂砚斋,没能体会出来。
第四、社会风俗,尽现其中
《红楼梦》中通过赋诗、填词、题额、拟对、制谜、行令等等情节的描绘,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封建阶级的文化精神生活。我们从小说本文的暗示,特别是脂评所说“借省亲事写南巡”等话,可以断定在有关元春归省盛况的种种描写中,有着康熙、乾隆南巡,曹家多次接驾的影子。这样,写宝玉和众姊妹奉元春之命为大观园诸景赋诗,也就可以看作是作封建时代臣僚们奉皇帝之命而作应制诗的情景的一种假托。人们于游赏之处,喜欢拟句留题、勒石刻字的,至今还被称为“乾隆遗风”。可见,这种风气在当时上行下效,是何等盛行!这方面,小说中反映得也相当充分。此外,如制灯谜、玩骨牌、行酒令,斗智竞巧,花样翻新,也都是清代极流行的社会风俗。
第五、按头制帽,诗即其人
曹雪芹深恶那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的“佳人才子等书”。可知他自己必不如此。被评为压卷之作的《咏菊》诗说:“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大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味道,只是已女性化了而已。这样幽怨寂寞的心声,则非出自林黛玉笔下不可。作者让史湘云的《咏白海棠》诗“压倒群芳”(脂评语),让林黛玉在《菊花诗》诸咏中夺魁,让薛宝钗所讽和的《螃蟹咏》被众人推为“绝唱”,以吟咏者的某种气质、生活态度与所咏之物的特性或咏某物最相宜的诗风相暗合,足见作者精心之安排。
《红楼梦》诗词曲赋的明显的个性化,使得后来补续这部小说的人所增添的诗词难以鱼目混珠。
第六、诗作谶语,预示将来
《红楼梦》中诗词曲赋在艺术表现上另有一种特殊现象,是其他小说中诗词所没有的,那就是作者喜欢预先隐写小说人物的未来命运,而且这种暗中的预示所采用的方法是各式各样的。
三、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红楼梦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绝 圣贤之道
文/芳溶
圣贤道义穷今古,了悟遵循万事通。
尽把春秋收笔下,还将仁孝记心中。

成语:古圣先贤
注释:圣品德智慧极高。贤有才能有道德。古代的圣人贤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刚才二奶奶说的古圣先贤,我们也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2-11-2 19: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6课作业
2019*芳溶
一、填空题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赔了夫人又折兵)、(身在曹营心在汉)。
6、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周瑜)、(曹操)。
7、(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失街亭)一事。
8、下面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成语,请在括号内填上对应的人物。
三顾茅庐:(诸葛亮)         苦肉计:(周瑜打黄盖)
草船借箭:(诸葛亮)         胆大心细:(张飞)
回天无力:(曹操)          过关斩将:(关羽)
乐不思蜀:(刘禅)          望梅止渴:(曹操)
舌zhan群儒:(诸葛亮)       超群绝伦:(马超与张飞)
七擒七纵:(孟获)          刮目相待:(吕蒙)
六出祁山:(诸葛亮)         初出茅庐:(诸葛亮)
锦囊妙计:(诸葛亮)         羽扇纶巾:(诸葛亮)
单刀赴会:(关羽)          如鱼得水:(刘备)
刮骨疗毒:(关羽)          出言不逊:(郭图诬陷张郃)
妄自菲薄:(诸葛亮)         大意失荆州:(关羽)
草船借箭:(诸葛亮)         千里走单骑:(关羽)
身在曹营心在han:(关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

二、简答题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草船借箭,舌zhan群儒。
答:
1、桃园三结义:
东han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2、三顾茅庐:
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第三次拜访才见到诸葛亮。在这一过程中,刘备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诚恳。

三、选作题
本课学习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绝 蜀相叹
文/芳溶
旷世逸才横空出,三分割据展经纶。
运移han祚终难复,千载英雄寂寞身。

成语:
旷世逸才
注释:旷世绝代;空前。逸才超人的才智。当代少见的出众的才能。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han史,诚为盛事。”
大展经纶
注释: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国家,也指政治才能。充分施展政治才能。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2-11-2 19: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7课作业
2019*芳溶
一、填空题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但这部作品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西游记》全书(100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前奏),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灵山)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
3、《西游记》中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北俱芦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东胜身洲)。
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须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天河定底神珍铁),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5、猪八戒又叫(沙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高老庄)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6、沙僧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菩萨)。
7、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玉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龙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山门里)的擎天华表柱上。
8、《西游记》中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从(须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东海龙王)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9、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1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猪八戒背媳妇)、(真假美猴王)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大闹天宫)。
11、第八十一难是在(通天河)被老鼋翻落河中,弄湿经卷。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章目的题目是(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悟空三打白骨精)。
1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唐僧)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孙悟空)坐天下——毛手毛脚
(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

二、简答题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
答:
唐僧西行,出离大唐边界,至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赐号孙行者。
西行至高老庄,悟空擒妖,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孙悟空引他拜见唐僧,唐僧收其为徒,赐号八戒。
在流沙河,唐僧收被观音点化的沙悟净为三弟子,赐号沙和尚。
在鹰愁涧,收了小白龙,小白龙化作白马,供唐僧骑乘。
2、各举四例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西行路过的国名及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
答:
经历的四大磨难: 三打白骨精, 过火焰山、借芭蕉扇,过女儿国,通天河经书落水
四个国名:乌鸡国,朱紫国,比丘国,灭法国
四个妖怪:金池长老,黑风怪,女儿国国王,白骨精
3、《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的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答:
沙僧:大闹流沙河。猪八戒:高老庄娶亲。
4、写五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
答: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西游记·第三十二回》
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手插鱼篮,避不得腥。——《西游记·第八十六回》
5、谈谈你对这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答:
《西游记》这部小说讽刺、批判社会現实的黑暗,歌頌悟空的敢於斗争、善於斗争、不畏强权、乐观頑強的精神。同時,也告訴人們必須经历艰难才能最終获得幸福成功。
6、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作者塑造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目的。
答:在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表现了作者对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讴歌,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无能; 表达对封建等级制度的痛恨。
7、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作者塑造唐僧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唐僧正直善良,拥有慈悲、博爱之心,心容天下万物、世间苍生,同时唐僧也体现出儒家的“有教无类”、感化顽劣的典型儒家思想。唐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 意志坚强。在取经的过程中虽遇千难万险,但从不懈怠动摇,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屈服,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修成正果。

三、选作题
本课学习了西游记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绝功到自然成
文/芳溶
自古圣贤无例外,千锤百炼始诚明。
从来求德功夫处,不在生知靠力行。

成语:功到自然成
注释: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师父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1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1-8 10: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8课作业:
2019*芳溶
一、填空题
1.《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元未明初)人,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版块结构)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共有(108)将,天罡(gāng)星共有(36)人,地煞(shà)星共有(72)人。
2.《水浒传》是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农民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解释了当时的(阶级)矛盾,暴露了统计阶级(的腐朽残暴),歌颂了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梁山好汉的宗旨是(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3.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九纹龙)。《水浒传》中主张招安的将领是:(宋江)、(卢俊义);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李逵)、(晁盖)。
4.宋江手下五虎将是(关胜)、(林冲)、(呼延灼)、(秦明)、(董平),《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5.梁山好汉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朝廷中是(关胜)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连山好汉中(徐宁)破了“连环马”。
6.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杀人者武松也)。宋江在(浔阳楼)上倚阑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词),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7.《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是(豪shuang)、(重情)、(重义),《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梁山水泊)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8.“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宋江)。《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晁盖)、(吴用)、(公孙胜)、(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白胜)。
9.梁山好汉中共有夫妻3对:(孙新和顾大嫂)、(王英和扈三娘)、(张青和孙二娘),梁山好汉中有主仆关系2对:(卢俊义和燕青)、(李应和杜兴)。.《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在景阳岗打虎的是(武松)。征方腊时,曾穿龙袍乱闯的人是(阮小七)。梁山伯义士在最后一次zhan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武松)。
10.梁山五绝技是戴宗的(神行术)、张清的(飞石子)、花荣的(射箭术)、燕青的(相扑)、安道全的(医术)。宋江最后是被(高俅等奸臣)毒死。死前他用同样的方法毒死了(李逵)。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绝 壮气凌云
文/芳溶
浮云遮眼阻归路,万物萧条草木枯,
但使心中豪气壮,便教坎坷变通途。

壮气凌云
注释:豪壮的气概高入云霄。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第六十一回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1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1-15 20: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芳溶成语典故 于 2022-11-15 20:56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39课作业
2019*芳溶
一、请根据成语的修辞手法,对下列成语进行归类(夸张、譬喻、借代)。
爱财如命(夸张) 挥金如土(比喻) 青黄不接(比喻) 度日如年(夸张) 小家碧玉(比喻) 胆大包天(夸张) 如花似锦(比喻) 天衣无缝(夸张) 一见如故(比喻) 惊天动地(夸张) 震耳欲聋(夸张) 门庭若市 (比喻) 骨瘦如柴(夸张) 无孔不入(夸张) 一步登天(夸张) 一手遮天(夸张) 口似悬河(借代) 万古长青(借代)  八斗之才(借代) 气吞山河(夸张) 名落孙山(比喻) 固若金汤(比喻) 观者如云(夸张) 二八佳人(借代)  冷若冰霜(借代) 心如刀割(借代) 扭转乾坤(夸张) 迫在眉睫(夸张) 梁上君子(借代) 吴下阿蒙(比喻)   初出茅庐(比喻) 两袖清风(借代) 大海捞针(借代) 羞花闭月(夸张) 道貌岸然(比喻) 书香门第(借代)

二、请从今晚所学的成语里,找出你喜欢的成语5条,说明出处、近义词、反义词,并选择其中一条成语,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
喜欢的成语:
1、名正言顺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近义词:理直气壮、光明正大、
反义词:师出无名、理屈词穷

2、莘莘学子
出处:林语堂《机器与精神》:“今日的莘莘学子,想读书都没有地方,一个完备的图书馆也没有。”
近义词:芸芸学子

3、风调雨顺
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近义词:五谷丰登,十年九涝

4、悬梁刺股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近义词:囊萤映雪、凿壁偷光
反义词:不思进取、不求上进

5、两袖清风
出处:最早出自于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近义词:洁身自好、廉洁奉公
反义词:野心勃勃、贪得无厌  

七绝·莘莘学子赞(莘莘学子)
学子莘莘怀远志,寒窗苦读圣贤书。
博文约礼勤修己,成就功名绝不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09:07 , Processed in 0.0600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