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1-2 19: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7课作业
2019*芳溶
一、填空题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但这部作品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西游记》全书(100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前奏),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灵山)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
3、《西游记》中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北俱芦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东胜身洲)。
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须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天河定底神珍铁),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5、猪八戒又叫(沙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高老庄)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6、沙僧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菩萨)。
7、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玉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龙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山门里)的擎天华表柱上。
8、《西游记》中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从(须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东海龙王)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9、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1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猪八戒背媳妇)、(真假美猴王)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大闹天宫)。
11、第八十一难是在(通天河)被老鼋翻落河中,弄湿经卷。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章目的题目是(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悟空三打白骨精)。
1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唐僧)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孙悟空)坐天下——毛手毛脚
(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
二、简答题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
答:
唐僧西行,出离大唐边界,至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赐号孙行者。
西行至高老庄,悟空擒妖,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孙悟空引他拜见唐僧,唐僧收其为徒,赐号八戒。
在流沙河,唐僧收被观音点化的沙悟净为三弟子,赐号沙和尚。
在鹰愁涧,收了小白龙,小白龙化作白马,供唐僧骑乘。
2、各举四例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西行路过的国名及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
答:
经历的四大磨难: 三打白骨精, 过火焰山、借芭蕉扇,过女儿国,通天河经书落水
四个国名:乌鸡国,朱紫国,比丘国,灭法国
四个妖怪:金池长老,黑风怪,女儿国国王,白骨精
3、《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的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答:
沙僧:大闹流沙河。猪八戒:高老庄娶亲。
4、写五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
答: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西游记·第三十二回》
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手插鱼篮,避不得腥。——《西游记·第八十六回》
5、谈谈你对这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答:
《西游记》这部小说讽刺、批判社会現实的黑暗,歌頌悟空的敢於斗争、善於斗争、不畏强权、乐观頑強的精神。同時,也告訴人們必須经历艰难才能最終获得幸福成功。
6、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作者塑造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目的。
答:在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孙悟空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奋起金箍棒,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表现了作者对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讴歌,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无能; 表达对封建等级制度的痛恨。
7、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作者塑造唐僧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唐僧正直善良,拥有慈悲、博爱之心,心容天下万物、世间苍生,同时唐僧也体现出儒家的“有教无类”、感化顽劣的典型儒家思想。唐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 意志坚强。在取经的过程中虽遇千难万险,但从不懈怠动摇,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屈服,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修成正果。
三、选作题
本课学习了西游记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绝功到自然成
文/芳溶
自古圣贤无例外,千锤百炼始诚明。
从来求德功夫处,不在生知靠力行。
成语:功到自然成
注释: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师父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