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心晴花开

小渔村成语典故二期心晴花开作业汇总帖

[复制链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18: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三十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填空题
1、《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晋朝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2、《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三国志》,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唇齿相依
注释: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出处:《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七绝·劝兄弟不和者
文/心晴花开
姊妹弟兄本血亲,结仇反目悖天伦。
今生相聚无来世,有限情缘应倍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1: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31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晋书、宋书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答:
《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
  监修三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
 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李淳风
     拟订修史体例:敬播(注:没有流传下来。)
其他十六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另外唐太宗李世民也在宣帝(司马懿)、武帝(司马炎)二纪及陆机、王羲之两传写了四篇史论,所以有题“御撰”。
《晋书》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有“载记”三十卷。载记是记述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政权即“十六国”史事的形式,这是《晋书》在纪传体史书体例上的一个创造。早先,东汉班固曾经写过载记,但并不是用来记少数民族政权的史事,也没有把它作为一部史书的组成部分。《晋书·载记》作为全书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纪传体史书的体例,而且对于表现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历史面貌有深远的意义。


《晋书》采用世家之体而取载记之名,用高于列传的规格完整记述了各族政权在中原割据兴灭的始末,给各割据政权以适当的历史地位,较好解决了中原皇朝与各族政权并载一史的难题,这一作法大得历代史家赞赏。载记中对十六国政权只称“僭伪”,不辨华夷,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这更是我们今天阅读《晋书》时要特别注意的。晋代史事错综复杂,比两汉史都要难写一些,《晋书》用四种体裁相互配合,较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书志部分记载典章制度,编排得类别清楚,叙事详明,可以给人以较完备的历史知识。列传记载人物,编次以时代为序,以类别为辅,所立类传或合传眉目清楚,各类人员大都分配合理,使西晋近800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构成晋代历史活动的图卷。书中的载记专写与晋对峙的十六国历史,在史书写法上是善于出新的。载记之体略同于《史记》中的世家,但世家记诸侯国历史,反映的是先秦贵族社会国家紧密联系的特点。载记的名目来自《东观汉纪》,可《东观汉纪》用载记记载平林、新市及公孙述的事迹,不过是作为列传的补充。
《晋书》的十志有:《天文志》、《地理志》、《律历志》、《礼志》、《乐志》、《职官志》、《舆服志》、《食货志》、《五行志》、《刑法志》。从名目上看与《五代史志》大同小异,相差的只是加上了《舆服志》而去掉了《经籍志》。因为《隋志》与《晋志》多出于相同作者之手,修撰时间又很接近,所以在内容上有一些重复的地方。但《晋书》十志上承两汉、下启南北朝,还是具有相当高的价值的。

《宋书》的作者是沈约,字休文。历宋、齐、梁三朝。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作者根据何承天、徐爱等所著宋史旧本,旁采注纪,撰续成书。
纪传部分成于南齐永明六年,诸志当成于隆昌元年之后。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各志工程巨大,内容详备,篇幅几占全书之半。志前有《志序》,详述前代修志情况,并上溯各志所记制度源流,可为考补前史缺志之助。《州郡志》记三国以来地理沿革并及东晋以来侨州郡县情况,有补于史事考证。《律历志》全载景初、元嘉、大明三历文字,为历法学的珍贵资料。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晋书、宋书,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成语:朝闻夕改
注释: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出处:《晋书·周处传》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七绝·自勉
文/心晴花开
老来暇日无余乐,浏览经文觉味长。
择善而从多自省,朝闻夕改德才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1: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2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答:
《南齐书》,撰著者为萧子显。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
《梁书》是二十四史之一,是唐初姚察、姚思廉撰纪传体史书。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
《陈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姚思廉,字简之,陈亡后,迁家关中,为万安人。两人事迹已于本书《梁书》前言中作了介绍,可以参阅。
《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 ,北齐·魏收著,是北朝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魏书》中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李百药著,唐代李百药撰
主要内容:
《南齐书》包含:帝纪八卷,除追叙萧道成在刘宋末年的政治活动外,主要记萧齐皇朝(479—502年)二十三年间的史事。志八篇十一卷,其中有的上承刘宋,有的起于萧齐立国,断限比较明显。传四十卷,其中不少是记少数民族地区史事的,而以《魏虏传》记北魏史事,这在性质上同《宋书·索虏传》是一样的。序录一卷,刘知几都不曾见到,说明它佚之甚早,故全书今存五十九卷。
《梁书》在思想上值得称道之处不多,但它在对历史变化的看法上,阐发了一些可取的观点。姚氏父子都是历经数朝的史学家,梁、陈以至隋、唐之际历史的盛衰兴替、风云变化,促使他们进行认真的思考。
《陈书》在内容上和文字上都赶不上《梁书》,这一方面反映了姚氏父子在史学功力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出陈朝时期各方面状况的江河日下。北宋人说:陈朝的特点就是苟且偷安,它没有什么“风化之美”“制治之法”可以为后世效仿的。这话说得大致是不错的。
《北魏书》记述了我国北方鲜卑族拓跋部从四世纪末叶至六世纪中叶(即北魏道武帝至东魏孝静帝)的历史,内容涉及到它的发展兴盛、统一北方、实现封建化和门阀化的过程,以及北魏、东魏与南朝宋、齐、梁三朝关系的历史;《魏书·序纪》还追叙拓跋氏的远祖至二十余代的史事,虽未可尽信,但却大致阐述了拓跋氏的历史渊源。因此,研读《魏书》,对于认识我国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这一客观事实,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北齐书》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率土归心
注释:率土,四海之內。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
出处:《北齐书·文宣帝纪》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

七绝·大唐盛世
文/心晴花开

唐王骁勇拓疆勤,四海来归赖战勋。
边塞军民多少泪?荒山野岭起新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2: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3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答:
1)《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之一,记载了周书四卷为天像地之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
《周书》,唐代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令狐德棻与岑文本、崔仁师负责撰北周史,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周书》共五十卷,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而史论多出于岑文本之手。贞观十年与《北齐书》《梁书》《陈书》《隋书》同时进呈皇家。本书记载了北朝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
《周书》不只是记述西魏及北周皇朝的史事,内容兼顾了同时代的东魏、北齐、梁与陈等四朝的重大史事,对于帝位更迭、重大动乱,皆详加载明,反映了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及纷繁的历史事件。
2)《隋书》,“二十四史”之一。是唐代魏征主编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此书。参加隋书编修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人。《隋书》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纪传部分,由魏徵主编,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另一部分为史志部分,始修于贞观十五年(641年),成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是由长孙无忌监修的。
3)《南史》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著,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南史》记载了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
4)《北史》,“二十四史”之一。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述从北魏登国元年(386(丙戌年))到隋义宁二年(618)的历史。《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李君威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北史》记载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六个皇朝的历史。
5)《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旧唐书》作者张昭远、贾纬、赵熙、王伸、吕琦、尹拙、崔棁、郑受益、李为先(一作光)。《旧唐书》记载了唐初至唐代宗时期的历史事件。
6)《新唐书》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不仅记载了唐朝的历史,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

二、创作题
请根据本课学习内容,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内容不限!
要求:作品须列出相关的成语,包括注释及出处。
成语:休牛归马
注释: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出处: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书弗服。”《隋书·薛道衡传》于是八荒无外,九服大同,四海为家,万里为宅。乃休牛散马,偃武修文。”
七绝·俄乌战争
文/心晴花开
俄乌战火久难休,他国调停也未流。
涂炭生灵终是罪,不如弃甲解前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23: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4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简答题
请简答《二十四史》之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它们的作者是谁,各史记载的主要内容。
答:
1、《旧五代史》成书于北宋,原名是《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由薛居正、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七人同修。
《旧五代史》记载的是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的这段历史。
2、《新五代史》的作者是欧阳修。《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3、《宋史》的作者有两位,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宋史》修撰。《宋史》中《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共四百九十六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志》共有十五志(天文、五行、律历、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选举、职官、食货、兵、刑、艺文),约占全书三分之一,仅次于《列传》,份量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很大的,《职官志》详细地记述了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僚机构的组织情况,《食货志》、《兵志》亦编得好,叙述之详,为二十四史中所仅见。《宋史》还有《奸臣》四卷、《叛臣》三卷,为蔡京、黄潜善、秦桧、张邦昌、刘豫等所作的传记;另有《道学》四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等道学人物所作的传记。
4、《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作者共八人,其中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辽史》记载的是辽朝自建立到灭亡近210年的历史(西辽历史过于简略,不算入)。辽朝是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前期契丹族在我国北部、东北部以至西北部辽阔地区建立的强大王朝。
5、《金史》由元朝脱脱等主持编修,是宋、辽、金三史中编撰得最好的一部,具体参加修纂的有沙剌班、王理、伯颜、赵时敏、费著、商企翁,铁木尔塔识、张起岩、欧阳玄、王沂、杨宗瑞等,其中欧阳玄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制订《金史》撰修的发凡举例,书中的论、赞、表、奏皆他属笔。《金史》不但记载了金建国以后120年的历史,而且为了专门叙述金太祖先世的生平事迹,回顾了女真族建国前的历史,从而保存了女真族早期历史的珍贵材料,备受今人重视;在各《本纪》的末尾,设立了《世纪补》一篇,专门记述了几位未曾即位称帝,而被后代追认的几位皇帝的事迹。此外,《金史》在最末尾专立《金国语解》一篇,用汉语标出了表示在官称、人事、物象、姓氏等等之中的女真语称谓,是参照释读《金史》及研究女真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金史》还根据具体需要,创立了《交聘表》,以编年体表格的方式记述了金朝与邻国(如宋、西夏、高丽)的和战及来往关系,形式新颖,内容清晰。
6、《元史》作者为宋濂(1310-1381)和王袆(1321-1373)。
《元史》中的本纪,以记载忽必烈事迹的《世祖本纪》最为详尽,有十四卷之多,占本纪篇幅的三分之一;其次是《顺帝本纪》,有十卷之多。《元史》的志书,对元朝的典章制度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保存了大批珍贵的史料。其中以《天文》、《历志》、《地理》、《河渠》四志的史料最为珍贵。
7、《明史》作者:冯铨、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明史》记载了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

二、创作题
请根据本课成语的学习,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内容不限!
要求:作品须列出相关的成语,包括注释及出处。
成语:胡作非为
注释:胡乱;非不对。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出处:《旧五代史·张瓘传》:“汝车渡村百姓刘开道下贼惯作非为,今须改行,若故态不除,死无日矣。”

七绝·唐山打人事件
文/心晴花开

聚众斗殴乱纪纲,无辜施暴更疯狂。
人如作恶天来惩,一网收监悔断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04: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5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填空题
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等。该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鹗)所作。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3、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刘姥姥)。
4、《红楼梦》中,“绛jiàng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贾宝玉)、(林黛玉)、(晴雯),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5、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冷子兴演说中曾谈到贾赦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贾琏),次子则是(贾琮)。贾府中还有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是(贾赦)、(贾琏)。
6、《红楼梦》中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是贾宝玉写的(《芙蓉诔》)。
7、《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
8、《红楼梦》中所说的“金玉良缘”的象征是薛宝钗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木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还泪之说”。
9、来自于《红楼梦》的著名故事有(木石前盟)、(元妃省亲)、(湘云醉眠)、(宝钗扑蝶)、(黛玉葬花)、(金玉良缘)、(李代桃僵)、(晴雯撕扇)。

二、简答题
1、简答《红楼梦》的作者及主要思想内容。

答:《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
2、简答《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的特色。
答: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之特色

第一、文体齐备,丰富多彩。其他如诗、词、曲、歌、谣、谚、赞、诔、偈语、辞赋、联额、书启、灯谜、酒令、骈文、拟古文等等,应有尽有。以诗而论,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sāo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即事诗、即景诗、谜语诗、打油诗,有限题的、限韵的、限诗体的、同题分咏的、分题合咏的,有应制体、联句体、拟古体,有拟初唐《春江花月夜》之格的,有仿中晚唐《长恨歌》、《击瓯歌》之体的,《招魂》等作而大胆创新的……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这是真正的“文备众体”,是其他小说中所未曾见的。

三、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红楼梦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安身乐业
注释:指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出处:《红楼梦》第六五回倘或一日他知道了,岂肯干休?势必有一场大闹。你二人不知谁生谁死,这如何便当作安身乐业的去处?”

七绝·疫情隨感
文/心晴花开
疫霾密布锁神州,封控频添社稷忧。
但使国人能乐业,只身事佛有何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05: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6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填空题
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水淹七军)、(败走麦城)等。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空城计)、(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qiāng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周瑜)、(曹操)。
7.(《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失街亭)一事。
8.下面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成语,请在括号内填上对应的人物。

三顾茅庐:(刘备)         苦肉计:(周瑜打黄盖)

草船借箭:(诸葛亮)         胆大心细:(张飞)

回天无力:(曹操)         过关斩将:(关羽)

乐不思蜀:(刘禅)         望梅止渴:(曹操)

舌战群儒:(诸葛亮)         超群绝伦:(马超与张飞)

七擒七纵:(诸葛亮)        刮目相待:(吕蒙)

六出祁山:(诸葛亮)         初出茅庐:(诸葛亮)

锦囊妙计:(诸葛亮)        羽扇纶巾:(诸葛亮、周瑜)

单刀赴会:(关羽)         如鱼得水:(刘备)

刮骨疗毒:(华佗、关羽)         出言不逊:(郭图诬陷张郃)

妄自菲薄:(诸葛亮)         大意失荆州:(关羽)

草船借箭:(诸葛亮)        千里走单骑:(关羽)

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关羽)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

二、简答题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

答:
三顾茅庐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赤壁之战
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继阖闾破楚之后 的又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三、选作题

本课学习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以私废公
注释: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晃回顾众将,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公惊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

五言·谏为官者
文/心晴花开
为官当自洁,不得讲人情。
规则常遵守,无私博政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2: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7课
2109*心晴花开

一、填空题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但这部作品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西游记》全书(100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前奏),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灵山)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
3、《西游记》中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北俱芦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东胜身洲)。
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须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天河定底神珍铁),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5、猪八戒又叫(沙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高老庄)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6、沙僧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菩萨)。
7、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玉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龙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山门里)的擎天华表柱上。
8、《西游记》中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从(须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东海龙王)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9、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1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猪八戒背媳妇)、(真假美猴王)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大闹天宫)。
11、第八十一难是在(通天河)被老鼋翻落河中,弄湿经卷。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章目的题目是(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偷吃人参果)。

二、简答题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
答:
唐僧西行,出离大唐边界,至五行山下,救出孙悟空,赐号孙行者。
西行至高老庄,悟空擒妖,经观音收伏,赐名猪悟能。
在流沙河,唐僧收被观音点化的沙悟净为三弟子,赐号沙和尚。
在鹰愁涧,收了小白龙,小白龙化作白马,供唐僧骑乘。

2、各举四例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西行路过的国名及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
答:
经历的四大磨难: 三打白骨精, 过火焰山、借芭蕉扇,过女儿国,通天河经书落水
四个国名:乌鸡国,朱紫国,比丘国,灭法国
四个妖怪:金池长老,黑风怪,女儿国国王,白骨精

4、写五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
答: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西游记·第三十二回》
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手插鱼篮,避不得腥。——《西游记·第八十六回》

5、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答:
西天取经里面出现了许多作怪的妖精。这些妖精来历虽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阻挠取经事业的进行。着重表现了这样的思想:要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要完成一种伟大的事业,定会遭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而且必须战胜这些困难。换句话说,说中任何成功都需要辛勤付出,想不劳而获成就一番事业是徒劳的。

6、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作者塑造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目的。
答:
“大闹天宫”中的叛逆者孙悟空在花果山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帜,并且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十万天兵天将望风而逃,天宫统治摇摇欲坠,以致玉皇大帝不得不向外求援。这些虚构和幻想的情节是以现实中的农民起义、农民战争作为基础的。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民的反抗,反映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摧毁社会上一切邪恶势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心。

7、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作者塑造唐僧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
唐僧是集封建儒士迂腐和佛教信徒虔诚为一身的高僧,他一遇妖魔就涕泪交流,一路上见佛就拜,当危险来临时毫无招架之办,同时又真假不辨,昏庸顽固,多次对听信猪八戒的谗言,对孙悟空百般发难,甚至到了严重影响西天取经事业能否成功的程度,但是他有毅力,有恒心,心中充满了善念,行动也从无退缩,无论环境多么险恶,无论前面的道路上多么困难,他都坚定不移。唐僧属于较弱的主,虽然弱,但始终处于领导和被保护地位,这也说明无论是哪一个团队,服从领导和拥护领导的重要性。在师徒四人中,唐僧处于绝对的领导核心位置,他虽然本领低微,甚至连沙僧都有所不如,但也正是因为有他的凝聚力,才让经历了无数磨难的其他几人仍然能够仅仅地维系在一切。在现实生活当中,“唐僧”代表着某个公司、企业、团队的领导角色,他们可能在某一项专业领域中,没有自己的队员出色,但他们有明确的目标,有强大的核心凝聚力,以及管理团队的方式方法,而这才是一个团队能够进步,能够成功的重要保障。

三、选作题
本课学习了西游记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趁哄打劫
注释:犹言在混乱中劫掠。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云步,径转山洞而去。

七绝·愤哄抬物价者
文/心晴花开
病毒漫延来势凶,各行停业道遭封。
商家肆意价飞涨,民众惊惶物断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2: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8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填空题
1.《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共有(108)将,天罡(gang)星共有(36)人,地煞(sha)星共有(72)人。
2.《水浒传》是以(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解释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统计阶级(腐朽与残暴),歌颂了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梁山好汉的宗旨是(替天行道)。
3.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九纹龙)。《水浒传》中主张招安的将领是:(宋江)、(吴用);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李逵)、(武松)。
4.宋江手下五虎将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5.梁山好汉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朝廷中是(呼延灼)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连山好汉中(徐宁)破了“连环马”。
6.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宋江在(浔阳楼 )上倚阑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7.《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是(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8.“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宋江)。《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晁盖)、(公孙胜)、(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白胜)。
9.梁山好汉中共有夫妻3对:(王英与扈三娘)、(孙新与顾大嫂)、(张青与孙二娘),梁山好汉中有主仆关系2对:(卢俊义与燕青)、(李应与杜兴)。《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在景阳岗打虎的是(武松)。征方腊时,曾穿龙袍乱闯的人是(阮小七)。梁山伯义士在最后一次战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武松)。
10.梁山五绝技是戴宗的(神行术)、张清的(飞石子)、花荣的(射箭术)、燕青的(相扑)、安道全的(医术)。宋江最后是被(高俅等奸臣)毒死。死前他用同样的方法毒死了(李逵)。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不避水火
注释:指不畏凶险。
出处:《水浒传》第五八回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但请尽说不妨,便当不避水火,力为解救,与汝相助。”

七绝·赞蓝天搜救队
文/心晴花开
夏日炎炎冬日寒,赴汤蹈火不辞难。
舍家歇业多慷慨,为保一方百姓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2:5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39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请根据成语的修辞手法,对下列成语进行归类(夸张、譬喻、借代)。
答:
爱财如命(夸张)、挥金如土(夸张)、青黄不接(借代)、度日如年(夸张)、

小家碧玉(譬喻)、胆大包天(夸张)、如花似锦(比喻)、天衣无缝(夸张)、

一见如故(夸张)、惊天动地(夸张)、震耳欲聋(夸张)、门庭若市(譬喻)、

骨瘦如柴(夸张)、无孔不入(夸张)、一步登天(夸张)、一手遮天(夸张)、

口似悬河(譬喻)、万古长青(夸张)、八斗之才(夸张)、气吞山河(夸张)、

名落孙山(借代)、固若金汤(譬喻、夸张)、观者如云(夸张、譬喻)、二八佳人(借代)、

冷若冰霜(譬喻)、心如刀割(譬喻、夸张)、扭转乾坤(借代)、迫在眉睫(夸张)、

梁上君子(借代)、吴下阿蒙(譬喻)、初出茅庐(借代)、 两袖清风(借代)、

大海捞针(夸张)、羞花闭月(夸张)、道貌岸然(譬喻)、 书香门第(借代)、



二、请从今晚所学的成语里,找出你喜欢的成语5条,说明出处、近义词、反义词,并选择其中一条成语,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
1、成语:
1)峰回路转:回,曲折环绕。指山峰、道路曲折环绕。后多比喻事情经过挫折失败后出现了新的转机。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近义:
柳暗花明   、触底反弹、绝路逢生、绝地逢生
反义:死路一条、山穷水尽
2)赴汤蹈火
释义: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近]出生入死
出处: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近义:两肋插刀、历尽艰险、不避汤火、奋不顾身、冲锋陷阵、粉身碎骨、马革裹尸、探汤蹈火、出死入生、赴蹈汤火、赴火蹈刃、出生入死、肝脑涂地
反义:贪生怕死、坐视不救
3)高屋建瓴
释义: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在高高的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近义:高层建瓴、建瓴高屋、居高临下、居高不下
反义: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4)高瞻远瞩:
释义: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目光远大。[反]鼠目寸光。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二回:“遂把这些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近义:深谋远虑、明察秋毫、登高望远、鉴往知来、远瞩高瞻、目光如炬、眼观六路、发愤图强、开阔眼界、目光远大、更进一步、志存高远
反义:鼠目寸光、焚林而猎、井蛙之见、杀鸡取卵、目光如豆、不识大体、苟且偷安、坐井观天、急功近利、目光短浅、饮鸩止渴、管窥蠡测、一孔之见、急功近名
5)刚正不阿
释义:阿:曲从,迎合。刚强正直,不徇私迎合。也作“刚直不阿”。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有正大不阿,不行私谒者,便以为不贤。”
近义:持正不阿、执法如山、奉公不阿、浩然之气、刚直不阿、铁面无私、公正不阿、无偏无党、守正不阿、不吐不茹、一身正气、风清气正、公正廉明
反义:不识好歹、阿意取容、点头哈腰、掇臀捧屁、卑躬屈节、拍马溜须、卑躬屈膝、官官相护、婢膝奴颜、摧眉折腰

2、创作
成语:刚正不阿

七绝·包拯
文/心晴花开
青天之誉赞其行,刚直奉公不徇情。
铡刀之下有权贵,魑魅焉能肆意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11:29 , Processed in 0.07167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