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凡皿沐子

小渔村四十五期评阅强化班疏影组第八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179

帖子

17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9
发表于 2025-7-11 10: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疏影-白雾
一、问答题
1、绝句的写作有哪些特点?
答:首先,要求通俗流畅。通俗,就是易懂,语句要浅显。流畅,就是语义要明晰,尽量不用生僻的典故。其次,七绝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其三,七绝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其四,七绝的写作同样讲究起承转合。最后,要区别七绝与竹枝词、民歌的异同。

2、熟读讲义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例如: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是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前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写总的方面,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第二句写具体的方面,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后两句转向对“八阵图”的遗址的感慨,说刘备吞吴失计,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二、创作题:

13.五律  登古寺
白雾
幽鸣同友上,峰阁面迎来。
明月从容挂,春花自在开。
闲亭吟旧事,孤枕望清杯。
残字石碑刻,依稀千载唉。

自评:
1.勇韵、格律无误。
2.首联写同友登寺,颔联写当时登上情景。颈联写登后交流, 尾联望碑感慨。
3.无撞韵,但有挤韵,无连韵。
4.首字平仄未平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77

帖子

2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16 12: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疏影16-风度

一、问答题
1、绝句的写作有哪些特点?
答:
        (1)通俗流畅。通俗就是易懂,语句要浅显。流畅就是语义要明晰,尽量不用生僻的典故。
        (2)立意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
        (3)形象鲜明。要有诗情画意。
        (4)讲究起承转合。
        (5)区别七绝与竹枝词、民歌的异同。
2、熟读讲义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
        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通过前后意境的突转形成艺术张力。

宁都翠微峰怀古
凝香-16风度
赤霞铸就势参天,万仞丹崖锁翠烟。
风送书声疑在耳,苔封石级记流年。
易堂人去空留洞,故国衣冠尽化鹃。
独立峰峦云海阔,残山剩水忆高贤。

本诗将翠微峰赤红的丹霞奇观与明末清初那段充满血性与悲情的遗民历史紧密结合。通过描绘险峻奇绝的自然风光(赤霞、丹崖、云海、石级、青苔),追忆消逝的人文遗迹(书声、易堂、岩洞),并巧妙运用典故(化鹃),营造出一种雄浑苍凉、深沉悲壮的意境。最终在“残山剩水”的壮阔背景下,突出了高贤的精神丰碑,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深沉感慨和对忠贞气节的无尽追怀。
首字平仄5/3,起转承合合理,无撞韵连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主题

449

帖子

44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9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评阅班强化班第八讲作业:
疏影28—邱一知
一、问答题
1、绝句的写作有哪些特点?
答:绝句的写作特点如下:
(1)通俗流畅。
(2)七绝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
(3)七绝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
(4)七绝的写作同样讲究起承转合。
(5)要区别七绝与竹枝词、民歌的异同。

2、熟读讲义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指在诗句推进中,通过转折、反转打破常规逻辑,使情感或意境产生突转,增强张力,常见于“转”句(第三句)。举例: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起承”:写少妇“不知愁”,春日梳妆登楼,营造轻松氛围;
第三句“转”(逆折):“忽见杨柳色”,本是赏春,却突然触发愁绪;
第四句“合”:点出“悔教夫婿”,情感从“乐”逆转为“悔”,以瞬间转折凸显思妇心。

二、创作题

拟到沈园怀古
文/邱一知
沈园情事谁能识?应听桥边老柳辞。
才羡笑依情脉脉,忽惊泣立泪盈髭。
钗头凤剧心凄恻,月下笛横思郁伊。
未有放翁频念及,丹青肯写婉伤悲?
(注一:桥边老柳,取自“沈园柳老不吹棉”、伤心桥下春波绿
注二:钗头凤、月下笛,皆为词牌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2

帖子

13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四十五期评阅强化班疏影组第八讲作业 :
疏影12-朝阳


一、问答题
答:1、绝句的写作有哪些特点?
首先,要求通俗流畅。通俗,就是易懂,语句要浅显。流畅,就是语义要明晰,尽量不用生僻的典故。
其次,七绝立意一定要新颖,以小见大,说理要隐含其中,韵味才深长。
其三,七绝形象一定要鲜明,要有诗情画意。
其四,七绝的写作同样讲究起承转合。
最后,要区别七绝与竹枝词、民歌的异同。


2、熟读讲义举例说明绝句作法的逆折法?
答:逆折法,就是在绝句中,先对相关情景、事物、情节进行描述铺垫,在后一两句中,突然转出不同或相反的意思,以反映事物发展的曲折或诗人心理矛盾,给人跌宕起伏或豁然开朗的感觉。
如: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是诗人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前两句主要写追叙自已被贬斥蛮荒,和家人音讯隔绝,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按照常情,后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诗人笔下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情更怯”与“不敢问”更能体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二、创作题
七绝   赤壁之战
文/朝阳
魏师百万视东吴,贡计连环烈火辅。
国兴今朝谋盛世,先贤骨气溢春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7 07:53 , Processed in 0.0574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