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羽蝶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竹影组第七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2

主题

130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2 09: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竹影组第七讲作业
竹影组长-梅兰竹菊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就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二、创作题
七绝•雪梅
文/梅兰竹菊
朔风一夜雪花开,疑似仙姝天上来。
扑面冷香谁粉饰,池边疏影托红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10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2
发表于 2024-11-12 20: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镜子 于 2024-11-12 21:59 编辑

小渔村绝句46期第七讲作业;
竹影06—镜子

一、    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景物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    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    要求平收入韵。
3、    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南北初冬
文/竹03--镜子
野菊爆山银杏黄,黔城未见满天霜。
不知青女行何处,且看秦淮白雪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4
发表于 2024-11-13 15: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第七次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就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
【1 】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 】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 】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 】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 】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 】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第四句做回答。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要求平收入韵。
3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
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冬之乐
文/竹影组长-简乐
琼妃百媚舞长空,竹栅花田曲一同。
即景之人何所寄?围炉把酒话西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3
发表于 2024-11-13 20:1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第七次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就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 【1 】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 】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 】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 】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 】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 】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第四句做回答。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要求平收入韵。 3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 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初冬  文/竹影01—星光灿烂  霜风瑟瑟冷心头,秋尽冬来万物休。 绮梦人生何所寄,诗情尊酒乐无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

帖子

4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49
发表于 2024-11-13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6期第七讲作业:
竹影17-啁啁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七绝·雪花
竹影17-啁啁
琼花飞舞漫天来,玉屑飘飘满九垓。
试问何方能净土?银装素裹掩尘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3 22:1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竹影组23一天凉好个秋作业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就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要求平收入韵。
3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冬韵
空枝乱舞朔风中,一抹残阳分外红。
何故行人归晚急,熏炉酌酒意融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8

主题

1108

帖子

111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22: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竹影组第七讲作业接龙: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    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    要求平收入韵。
3、    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11.七绝·冬之华
竹影08-戏墨花开
西风纵笔绘奇篇,篱下黄花池上莲。
冬景瑰琦知几许?红梅映雪影娟娟。
芭可儿简评:首先问一下何为冬之华?西风?黄花?莲?还是红梅映雪?而且你这一二句写的是秋天景色啊,跟冬天关联不上的哦,上两句下两句表达的根本不是一个景象哦!所以整首有凑笔之嫌,主题并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某篇布局还需多多斟酌,继续加油!


12.冬日游山
文/竹影-13蓝天
深山木叶挂寒霜,野雀安窝储宿粮。
试问闲人能几个,平生最爱此间藏。
芭可儿简评:作业要求以冬之华为题,你这是脱离作业要求啦!一句读着生涩不够流畅,二句直白不够含蓄,转句突兀了,一二句并没有做好铺垫,结尾句进入你的正题,也就是跟你的题目关联上了,做了总结,还不错,整首看凑字痕迹还是很重的哦,特别是一二句,景物描写一定要把读着带入你所表达的画面之中,让人一读就能想象到画面中,个见,仅供参考!


13 、七绝 梅山忬怀
竹影18-依雪轻寒
寒山夕照万枝红,膝上横琴香径东。
若问今时何曲起,梅花韵落七弦中。
芭可儿简评:如果看后两句,意上还是不错的哦!弦奏梅花入曲,一种很高雅的心境,但一二句太凑啦,就像第一句,寒山、夕照、万枝红?这三景象咋给凑一起的啊!给人一种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你主题写的是梅山,所以夕照二字斟酌哦!承句跟起句关联不上哦!没有做好启上哦!转句意上是可以的,但流畅度还差了一些,还有提升空间哦!整首一二句好好修改一下,立意还是很美的哦!先写的三四句后写的一二句吧?继续加油!


14、七绝·初冬与友小聚
竹影32-清风
寒林霁日更玄律,砚友挥毫小院翩。
试问光阴谁许走?高山流水自留连。
芭可儿简评:起句读着生涩不够流畅,且玄律指冬季,那么更玄律何解啊?承句翩有凑韵之嫌,转句突兀且直白了,结尾
尚可。整首凑字痕迹较重,你题目是与友小聚,可诗内容却是表达感叹流年易逝哦!脱离主题啦!你想表达的意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哦!小诗跟作业要求无关哦!没有按要求写作业,即使写的再好也是不及格的哦!下次注意哦!继续加油!


15、七绝.雪思
竹影25-坐标
白雪皑皑锁世沉,飘零落叶点枝阴。
谁家玉笛诉情长?染就乡关一泪襟。
芭可儿简评:起句锁世沉有凑韵之嫌,承句与起句关联不上,都下雪了还落叶呢?斟酌一下哦!转句突兀了,结尾表达情感,尚可,整首凑字痕迹较明显哦!而且并没有按要求写作业,下次注意哦!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3
发表于 2024-11-14 10: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补第一讲作业:一.《过燕支寄杜拉》是古绝,《赠花卿》是律绝。
二. 《从军行》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描写将军的英勇无畏精神。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射杀敌军的一员悍将,使敌军陷于慌乱,有便于杀出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虽然战败,却体现出了豪气。
三. 李白《长门怨》平起入韵
四. (一)《晴江秋望》崔季卿,千帆一道(带风轻)
   (二)《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刘禹锡,当时朝士(已无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

帖子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3
发表于 2024-11-14 10: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第二讲作业 竹影01--星光灿烂
一、问答题
1、绝句的四种基本句式有哪些?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
2、辨别题
标出下面两租诗的平仄,然后辨别,哪首诗属于古绝,哪首诗属于律绝?
(1)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绝句(选二)   [唐]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3、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回答这首绝句属于仄起入韵式还是平起入韵式?
《七绝•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二
唐•李白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仄起入韵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诗韵九戒有哪些?
戒凑韵、落韵、重韵、倒韵、戒用哑韵、戒用僻韵、戒用同义之韵、戒用字同义异之韵、戒犯韵
二、创作题:以《秋韵》为题作七绝一首,平水韵,不限韵部。要求格律正确,首句为平起入韵式,用韵正确。
天高云淡雁南翔,霜叶斑斓绘彩妆。
万里长风送秋色,浓浓诗意染心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8

主题

1108

帖子

111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1 15: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竹影组第七讲作业接龙: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    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    要求平收入韵。
3、    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点评人:李理






16、七绝·暗香
文/事去心空
琼妃昨夜换银装,霞映千峰泛玉光。
试问寒香何处是,东风一缕过诗墙。
符合作业要求,平收入韵,三句接一二句雪落梅开之意,问香从何处?四句自答,风送梅香来!整首诗文笔流畅,结构合理!优秀学习了!


17.七绝, 初冬落叶
文/梦靥
微雨携风轻抚时,翩翩黄叶别来迟。
回眸最是苍茫处,一片痴心待碧枝


平收入韵,一二句秋景萧瑟,三句看景,四句憧憬!三四句设问,结构承接自然,不错的一首诗!


18.
七绝•雪梅
文/梅兰竹菊
朔风一夜雪花开,疑似仙姝天上来。
扑面冷香谁粉饰,池边疏影托红腮。


平收入韵,三句接一二句,雪落梅开。顺承自然合理。三四句设问,自问自答!冷香为红梅!整首诗符合作业要求!且笔法清丽,转和巧妙,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5 22:12 , Processed in 0.3611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