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绿化树 于 2023-4-3 19:30 编辑
小渔村成语典故班毕业答卷(3)
学号: 网名:绿化树
3、数语
一:一尘不染
【解释】: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出处】: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二:二龙戏珠
【解释】: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
三:三阳开泰
【解释】: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出处】: 《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四:四面楚歌
【解释】: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五:五彩缤纷
【解释】: 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六:法不传六耳
【解释】: 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话可法不传六耳。”
七:七步成章
【解释】: 称人才思敏捷。同“七步成诗”。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八: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解释】: 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九:九天揽月
【解释】: 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出处】: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十:十年寒窗
【解释】: 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出处】: 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百: 百尺竿头
【解释】: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出处】: 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千:千里共婵娟
【解释】: 婵娟:指月亮。千里范围内的人共享明月。比喻不同地域的人共同享受同一样的良辰美景。
【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万:万家灯火
【解释】: 家家点上了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八回:“万家灯火吹箫路,五夜星辰赌酒天。”
亿:亿万斯年
【解释】: 斯:语助词,无义。亿万年。形容长远的年代。旧时多用于祝国运绵长。
【出处】: 《诗经·大雅·下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数:不可胜数
【解释】: 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 《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4、动物成语 狼: 狼狈为奸 【解释】: 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 【出处】: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六:“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熊:熊罴百万 【解释】: 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出处】: 宋·王迈《观猎行》:“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 猫: 照猫画虎 【解释】: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鹿:指鹿为马 【解释】: 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鱼: 鱼肠尺素 【解释】: 指书信。 【出处】: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鱼肠尺素,凤足数行,书此谢辞,终知不尽。” 猴子: 沐猴而冠 【解释】: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比喻虚有其表。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鹅:千里鹅毛 【解释】: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出处】: 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大象:包罗万象 【解释】: 包罗:包括;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出处】: 《黄帝宅经》卷上:“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运变无形而能化物,大矣哉,阴阳之理也。” 鸭:赶鸭子上架 【解释】: 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出处】: 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赶鸭子上架,我向她解释,去看也是没用。” 鸡:鸡飞蛋打 【解释】: 鸡飞走了,蛋打破了。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霞》:“人之无良,舍其旧而新是谋,卒之卵覆鸟亦飞,天之所报亦惨矣。” 豹:管中窥豹 【解释】: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驴: 黔驴技穷 【解释】: 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出处】: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蚂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解释】: 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出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蛇:强龙不压地头蛇 【解释】: 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乌龟: 龟年鹤算 【解释】: 比喻人之长寿。或用作祝寿之词。同“龟年鹤寿”。 【出处】: 宋·韦骧《醉蓬莱·廷评庆寿》词:“惟愿增高,龟年鹤算,鸿恩紫诏。” 猿猴:心猿意马 【解释】: 心意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出处】: 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凤凰: 凤凰来仪 【解释】: 仪: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出处】: 唐·柳宗元《晋问》:“有百兽率舞, 凤凰来仪,于变时雍之美,故其人至于今和而不怒。” 鸟:百鸟朝凤 【解释】: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出处】: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仙鹤:鹤发童颜 【解释】: 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出处】: 唐·田颖《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鹰: 鹰击长空 【解释】: 指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蜜蜂: 蜂拥而至 【解释】: 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远,刚要回船,前面尘头滚滚,喊声渐近,又来许多草寇。个个头戴浩然巾,手机器械,蜂拥而至。” 狮子:河东狮吼 【解释】: 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出处】: 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狐狸: 狐假虎威 【解释】: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狸猫:花狸狐哨 【解释】: 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或比喻人浮华而不实在。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2回:“我家是清凉瓦屋,不像这个害黄病的房子,花狸狐哨的门扇!” 貂:狗尾续貂 【解释】: 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出处】: 《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豺:豺狼成性 【解释】: 象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性。形容为人残暴。 【出处】: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氏檄》:“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