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心晴花开

小渔村成语典故二期心晴花开作业汇总帖

[复制链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6-21 21: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0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简要回答庄子的辨证思想。
答: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照庄子的逻辑,道是无分别、无界的混沌,因而它不是理性的对象:“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素有天地,自古以固存。”一方面,道是真实存在的,所谓“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所以道是有;另一方面,道又不同于具体之存在,它“无为无形”,因而道又是无。但它不是虚空之无,而是涵盖了万有的无。所以道既派生了万物,又不滞于万物中,表现出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由此也决定了人对道的认识既不能是简单的经验认识,也不能是理性的逻辑推理,而必须是物我、主客为一的内在观照,即超验的形上学的观照。

庄子曾说:“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这里的至知,就是从知进入到不知的浑池的能观照一切的知识境界。道由于其不可言说性和无限性,对道的体认实际上就是超越理性的直觉认知过程。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万物齐一的认识原则,主张人应突破自我形躯的局限而对万物加以整体性把握。因此,他对现存的各式知识系统持蔑视态度,认为仅以经验获得的知识含有极大的片面性,并把他们统统归结为“道隐于小成,而言隐于荣华”,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各囿于己见,人人自我执著,一副“喜怒哀乐,虑叹变热,姚供启态”纷争纠结之态。

二、写作题
1、出自庄子的成语一共有400多条,请选择其中的成语一条,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2、要求:请列出所有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丹心碧血
注释: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七绝·悼王伟
文/心晴花开
美帝猖狂犯我空,屡来南海逞威风。
战鹰勇猛驱强盗,碧血一腔化彩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12: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
《列子学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事情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明白了为什么能做到,以后才能做得更好。
《纪昌学射》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薛谭学讴》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学习不能骄傲自满,要虚心求教,不断前进。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任何技艺都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才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如果仅仅是浅尝辄止,就中途放弃,那永远也不能取得杰出的成就。
例如我们在学习成语典故时首先要弄懂词语的意思,正确地运用它,不要望文生义。遇到问题时要多看讲义,多请教老师。学习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鸥鹭忘机
注释: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出处:《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七绝·隐居
文/心晴花开
深山隐姓不知年,
也效陶潜学种田。
菜地栽瓜荒垄豆,
闲来酌酒似神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12: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2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简答墨子的思想及十大主张?
答:
墨子的思想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教育思想。
1)政治思想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墨子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
2)军事思想
    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3)哲学思想
    墨子在哲学方面的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墨子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唯一来源。墨子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所见所闻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墨辩和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并称世界三大逻辑学。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进行学习。
4)科学思想
    墨子凭着超常的睿智,提出了宇宙论、数学论述和物理学研究。墨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个体或局部均由这个统一的整体分离出来的,均是这个统一整体的组成部分。
   《墨子》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理性高度对待数学问题的科学家,他给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命题和定义,这些命题和定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
    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
5)教育思想
    墨子是一位教育家。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设有文、理、军、工等科的综合性平民学校,就是墨子在30岁前创办的。该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史称“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墨子的教育思想是“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并且提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目的。
    墨子的十大主张:
    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
    墨子的“非攻”与爱民,墨子主张“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墨子体察到下层的民情,代表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就这一点讲,是有积极意义的。
    ①“尚贤”在墨子看来,依靠血缘关系而取得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这种富有和高贵是“无故富贵”,有悖于他所主张的“兼爱”思想。
    ②“尚同”是“尚贤”思想的扩大,不仅一般官吏要“尚贤”,而且“天子”也要由贤者来担任。
    ③“兼爱”即是“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思想的核心。
    ④“非攻”即反对战争,是“兼相爱,交相利”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墨子反对破坏生产,保全其生命财产安全的价值主张。
    ⑤“节用”、“节葬”的思想,是墨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
    ⑥“非乐”墨子把音乐作为享乐的部分,认为统治者欣赏音乐,占用了治理国家的时间,老百姓欣赏音乐也要占用劳动生产的时间,而且浪费资源,有碍天下进步,否定对音乐于人们的调节作用,因此要废除音乐。
    ⑦“天志”、“明鬼”是他的“兼爱”学说的理论根据,即要论证“兼爱”学说是天的意志,是鬼神的意志。
    ⑧墨子主张“天志”,但是又主张“非命”。他认为强调“命”的危害性很大,如果相信天命的学说并用以指导行动,则王公大人必然懒于断案和治理政事,卿大夫必然懒于治理官府,农夫必然懒于耕种田地,妇女必然懒于纺纱织布,其结果必然是天下大乱,社会财富必然不足。

二、写作题
请从《墨子》中,选择其中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不知甘苦
注释: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出处:《墨子·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七绝·懒学者
文/心晴花开

荒唐任性浑无赖,一旦读书觉寂寥。
年少不知甘与苦,蹉跎时日且奢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12: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3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1.简答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答:
韩非的法治思想是以进化的历史观作为推行法治的理论基础,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奋斗理想和目标,以“以法治国”作为其思想学说的核心,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作为观察事物和斗争的武器,它们有机联系,浑然一体,构成了韩非比较完整之思想体系。韩非著作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韩非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体。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申商学说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其次,申、商学说的第二大缺点在于“未尽”,“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韩子•定法》)。韩非按照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术、法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韩非的“术”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合刑名”。 在法的方面,韩非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 “重罚”。他认为,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须有“势”做保证。“势”,即权势,政权,就是君主的权力和地位,可以理解为国家权威。他赞赏慎到所说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难者》),提出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难势》)的论点。韩非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2.写作题
请从《韩非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道不拾遗
注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七绝·村居
文/心晴花开
竹林四合石桥斜,篱内鸡豚篱外花。
不出门庭听犬吠,便知来客到谁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12: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4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简要回答《兵略》篇中的军事理论思想。

答:
《兵略》篇代表了西汉初期的军事理论水平,其主要军事理论思想如下:
(1)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政治上的得失。《兵略》认为,军事上甲坚兵利,车固马良,畜积给足,士卒殷轸(众多)等物质条件,以及奇谋诈术的巧妙运用和良臣猛将的合理任用等主观条件,虽然是克敌制胜不可缺少的条件,但皆佐胜之具也,并不是保证战争必然胜利的根本条件。军事上的必胜之本在于政治上的强大,即德义足以怀天下之民,事业足以当天下之急,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谋略足以知强弱之势。
《兵略》认为:政胜其民,下附其上,则兵强矣;民胜其政,下畔其上,则兵弱矣。《兵略》指出:地广人众,不足以为强;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兵略》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兵略》明确提出:全兵(获得彻底胜利的军队)先胜而后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思想,主张制胜于未战。《兵略》说:善用兵者,先弱敌而后战者也,这样可费不半而功自倍也。《兵略》主张先以德胜敌,然后再与之战,可以获得全胜。《兵略》指出: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万乘之国好用兵者亡。《兵略》反对穷兵黩武。
(2)比较精辟地论述了军事行动中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兵略》认为,军队出击要如神出而鬼行,运于无形,出于不意,使敌人无法察觉,莫知其所之、莫知其所集,以达到出敌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兵略》同时认为,军队不动则已,动则应发如疾风,疾如骇龙,若从地出,若从天降,使敌人未见其发,固已至矣。因此《兵略》十分注重兵贵神速的思想,指出一旦抓住敌之虚,就要乘而勿假也,要以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及掩目之势,迅速发起进攻,并穷追猛打,使敌人静不知其所守,动不知其所为,完全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兵略》强调军队采取行动前一定要在思想上、装备上、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出击,就当以生击死,以盛乘衰,以疾掩迟,以饱制饥,这样就如同以水灭火,以汤沃雪,何往而不遂,何之而不用达。为了保证兵出而不徒归,《兵略》还指出,善于指挥作战的军事将领,必须掌握三势(气势、地势、因势)、二权(知权、事权)。
(3)为将帅具体提出了一些统兵、用兵之要。

a.将帅必须使部下与自己同心齐力。
b.将帅要善于利用天道、地利、人和及兵势。
c.将帅要威义并用,要能与士卒同甘共苦。
d.将帅必须具备三隧、四义、五行、十守等能力或品质。
e.将帅要善于利用己方之实,攻敌方之虚。

二、写作题
1.请从《淮南子》中,选择其中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2.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动不失时
注释: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
七绝·讽某网红者
文/心晴花开
涂脂抹粉着红装,搔首弄姿扮伪娘。
本是风情流浪子,屏前自诩好儿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13: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5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填空题
1.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2.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3.《文子》一书阐明了(文子)的哲学思想,它发展了(道家)的学说,同时又吸收了同期其它(学派)的某些思想,进一步完善了(老子)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文子、管子,请从中找出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涸泽而渔
注释: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出处:《文子·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七绝·劝造假者
文/心晴花开
商人谋利本寻常,造假坑蒙遭曝光。
诚信皆无难立世,不如本分守规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14: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26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填空题
1.《吴子》又称(《吴子兵法》)、(《吴起兵法》),是一部兵法著作。全书分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和(《励士》)等6篇。
2.孙武,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子兵法》阐述了(战争中)制胜敌人的规律,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二、写作题
本课的成语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兵家思想,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与军事题材有关,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
①作品必须与军事题材有关,必须具有正能量。
②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出奇制胜
注释: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出处:《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七绝·田单复国
文/心晴花开
即墨被围心似焚,临危受命布防勤。
离间之谋除乐毅,火牛攻阵破燕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15: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7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填空题
1.《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关令尹喜内传》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用以修心修身。《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2.《鹖冠子》是先秦典籍,其说大抵本于黄老而杂以刑名。其中的(易学)与(数术学)等学术思想,体现了先秦时期(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其所提 “ 元气” 思想, 上承(老子)道气关系论, 下启(两汉)“ 元气” 论思潮, 中与《列子》 、《吕氏春秋》 (互相)印证, 成为先秦黄老学派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3. 《文中子说》系王通和门人的问答笔记,体仿(论语)敷衍成书,由王氏家人定为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10篇行世。提出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为后世所重视。在哲学上此书提出以(气)、(形)、(识)分别作为天、地、人的特点,含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
4.《邓析子》相传为春秋时代名家的(邓析)所作,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二、创作题。
请从本课成语中找出一条,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激浊扬清
注释: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
出处:《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五言·网络乱象
文/心晴花开
骗子满天飞,谣言混是非。
平台须出手,方能正气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15: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28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填空题
1、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按照各史所记朝代的先后排列,分别为:《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2、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近(四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载的国家和民族。
3、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史记》,请从中找出的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之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抱薪救火
注释: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出处:《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七言·多药治新冠
文/心晴花开

国民困扰是新冠,来势汹汹寝不安。
多药加强齐上阵,既伤肾脏又伤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3 18: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二期第29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一、填空题
1.《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3.《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

二、写作题
本课学习了汉书、后汉书,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春华秋实
注释: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三国志·魏志·刑飆传》而桢礼遇殊荣,飆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后汉书》卷五十二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七言·赞果农
文/心晴花开

鸭梨柿子满枝干,采摘园中笑语欢。
春日开花秋结果,耕耘不辍觉心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11:25 , Processed in 0.0722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