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小渔村豆豆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1-17讲汇总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131

帖子

19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1 23: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半点欢颜 于 2020-6-11 23:22 编辑

作业汇总蒹葭35半点欢颜

第一讲
蒹葭35-半点欢颜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诗,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以时期来看,包括诗三百(也就是《诗经》),楚辞,乐府诗、格律诗、词、曲等等,自然。
根据这个概念,格律诗、词、曲,还有现代诗都是诗的范畴。
不押韵的现代诗算不算诗?没有定论。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是格和律的统称。
格就是格式,它包括:
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
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尾联


第二讲
第二讲作业:蒹葭35-半点欢颜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2.4.6字)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葬江边。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粘:第三句粘第二句:为粘贬(仄),朝粘州(平),弊粘八(仄),平仄相同;
第五句粘第四句:横粘将(平),岭粘朽(仄),何粘残(平),平仄相同;
第七句粘第六句:汝粘拥(仄),来粘关(平),有粘不(仄),平仄相同。
对:首联第一句中的封、奏、重(平仄平)与第二句中的贬、州、八(仄平仄)平仄相对;
颔联第三句中的为、朝、弊(仄平仄)与第四句中的将、朽、残(平仄平)平仄相对;
颈联第五句中的横、岭、何(平仄平)与第六句中的拥、关、不(仄平仄)平仄相对;
尾联第七句中的汝、来、有(仄平仄)与第八句中的收、骨、江(平仄平)平仄相对。
替:第一句中的封、奏、重(平仄平)平仄交替;
第二句中的贬、州、八(仄平仄)平仄交替;
第三句中的为、朝、弊(仄平仄)平仄交替;
第四句中的将、朽、残(平仄平)平仄交替;
第五句中的横、岭、何(平仄平)平仄交替;
第六句中的拥、关、不(仄平仄)平仄交替;
第七句中的汝、来、有(仄平仄)平仄交替;
第八句中的收、骨、江(平仄平)平仄交替






第三讲作业 蒹葭35 半点欢颜


1、什么是孤平
答:孤平就是七言律句中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三不论,如果为仄,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峡,哭,伐,夕,一,蝶,惜,息,柏,八


1、请说出10个常见的今平古仄音
白,之,指,鸡,拂,握,特,凸,发,押,踢。
2、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10分/6分钟)
马蹄韵就是俩平俩仄相替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10分/10分钟)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例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第四讲
1’ 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  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上平  一   东:聪  翁  鸿  工  空  丰  隆  风  同  终
上平  十五删:删  纶  斓  患  圜  艰  娴  山  间  媛
上平  十三元:浑  温  言  轩  尊  论  痕  恩  翻  垣
上平  十四寒:韩  坛  单  安  难  籣  湍  桓  残  翰
上平  十一真:辛  身  嗔  尘  春  巾  纶  旬  均  匀
下平  八   庚:更  横  觥  英  评  惊  明  行  迎  清
下平  七   阳:阳  乡  光  堂  章  芳  妆  凉  霜  央
下平  一   先:前  千  笺  天  弦  烟  怜  年  涓  边
下平  二   萧:凋  条  聊  宵  绡  朝  娇  遥  标  乔
下平  九   青:经  形  婷  汀  萍  屏  聆  听  零  星


3、对上
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鸿雁排空我寄情(蒹葭35半点欢颜)
人生问路老前辈==客旅栖身一少年(蒹葭35半点欢颜)
我宿深山梅作伴==闲游古寺鹤知心(蒹葭35半点欢颜)
清风推浪帆行远==明月沉杯我自闲(蒹葭35半点欢颜)
无边碧海男人路==不尽乡愁客子心(蒹葭35半点欢颜)
4、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七律

未于俗艳竞芬芳,深谷娉婷伴晚凉。
已得疏条青自许,犹成淡蕊韵流长。
怜它寂寂千般静,更爱幽幽一段香。
无谓花中尊上品,几多墨客费文章


第五讲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哀 杯
阳平:回 来 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 形容词  回- 动词  来-动词; 台-名词  杯-名词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2212;2221
五言:221;212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柳线千条未补衣
2、流星承载千般愿==明月寄托万种情(今)
3、夜路清幽星伴我==林泉澄澈露沾襟
4、无悔青春征大漠==唯求春色满人间
5、花红柳绿春当道==水秀山青我忘忧


第六讲
一、什么是六相
答:
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结构相应、节奏相同、
平仄相对、意义相关。
这六个“相”,简称“六相”,
这是对仗的专用术语。
二、什么是对仗
答:
对仗是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
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
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
相互映衬的状态。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金樽酹月醉闲人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春山放笔是前身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客旅栖身恨笔衰


第七讲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颔联正对,颈联正对,借音对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答:一共有11类,分为28种。
甲:按照上下两句的关系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
乙:以调字遣词的方法,增强对仗的修辞美、工整气氛,有如下类型:
(1)借对。 又称"双关对"、"假对"。有借义、借音两种。
(2)借句对。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
     谁弄琴音一世闲


2、冷雨敲窗寒入梦
     秋霜堆鬓老成愁


3、晚风吹树留长影
     小萼开颜送暗香


4、芦花深处飞鸥鹭
    客子归时奉酒茶


5、难猜心事锁眉宇
     且把离愁付酒樽


四、创作部分
1、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常向天边排一字
忍将别绪又经年


忠贞二字由来久
伉俪深情不可违


第八讲


一,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
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正对
三月阳春花解语
七弦碧水柳知音


反对
沧桑阅尽霜堆鬓
烦恼抛开兴满怀
流水对
不教俗事心头垒
唯许高怀笔下存


第九讲


1、写出诗的起法


答:
一,以写作手法分类有:
1.明起,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4.托物起兴,
5.写景入手式,
6.引事起,
7.抒情开头起
8.引起,
9.反起,
10.开门见山,
11.问答发问式,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以形式分类
1.对仗起法,
2.比兴法,
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4.兴起.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一枕深凉愁此夜
半生落拓客他乡


天际归鸿携梦去
篱边瘦影送香来


第十讲


1、写出诗的承法
答:按内容分:
景承:意承,点题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庭外青藤初覆瓦
阶前小朵欲沾衣


桃花十里香襟抱
柳线一帘翠眼眸


第十一讲
作业
1  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承从写作手法看有:顺从,递进,并列,一问一答,逆承等手法。
2  律诗写作二选一
(1)以【冬】或者【春】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2)以【双十一】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作业格式:
学号  姓名   远洋国学律诗第11讲作业
蒹葭35半点欢颜
冬日
千山万壑净无尘,一夜西风六出匀。
揽静松亭人迹杳,通幽溪径玉枝新。
清闲添得红泥暖,自在醅成绿蚁醇。
知己相邀同一醉,不教俗事累天真。


第十二讲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寒冬有记
蒹葭35半点欢颜
远山萧瑟浑无趣,数朵新梅曳眼前。
玉蝶回旋凋竹菊,霜风呼啸冷林泉。
归鸿迹杳情难诉,客驿形单夜不眠。
一事无成同岁老,时光虚度又经年。




第十三讲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结?
答:这首诗是杜甫秋兴八首之一,因秋遣兴。合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按照内容是用的以写景作结,以景带情;按照写作手法用的是点意做结。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要求:
(1)、先景后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
(2)、起句兴起
1)紧扣主题
2)注意勿满
3)景为情生
4)符合情理
5)前后呼应
(3)、合句 A从内容上选择情合B从写作手法上选择并列承


逢秋偶记
蒹葭35半点欢颜
西风萧索斜阳暮,万里霜天橘子洲。
红蓼淒淒开岸左,白鸥寂寂立滩头。
排空雁字牵离绪,入耳弦音引别愁。
半世浮萍何所寄,一江秋水一行舟




第十四讲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秋兴八首·其二
作者: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简析:此诗依照起承转合的布局落笔,首联点出地点时间,以及隐藏的主语,颔联承接首联的望的思想感情进行铺叙渲染,表达诗人离乡孤独的凄苦心情。颈联阐述诗人求职不得,虚挂闲职,滞留荒城报国无计的忧郁悲凉,情极凄切缠绵。尾联写京华望而不见,回到眼前景物。描写夔州萧条的秋色既暗示1时间的推移,这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凄凉。一位由黄昏日落到中夜深宵,卧病山城,翘首北望,徘徊流连,夜不成眠的抒情主人、诗人形象,已塑造得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了。两句以景结情,含有无限情思。


2、因为刚过立夏,所以要求以“莲藕”或者“荷花”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6七律   藕
蒹葭35半点欢颜


熏风十里卧方塘,御洁餐留唇齿香。
媒月初成新叶小,暮商已结暗丝长。
无心亦是颜如玉,有节犹生品自芳。
修得玲珑人羡慕,浮名懒问水中藏。


此诗用起承转合法进行描写,首联写出时间地点,和藕带给人们的饕餮之美。颔联聪藕的生长过程进行描写,使人得见其变化的美妙。颈联转写藕出淤泥而自洁,虽空心而自净。尾联阐明藕恬淡自得,不慕虚名的纯真品格。


小渔村第十五讲作业
七律.燕子楼
蒹葭35半点欢颜
飞檐拱角耸汀洲,历尽兴衰千古留。
燕子双飞情自好,伊人孑立梦难酬。
惊鸿一舞霓裳曲,彩笔犹书燕子楼。
何忍红颜多薄命,平湖脉脉使人愁。


十六讲
翠屏清溪
蒹葭35半点欢颜
流翠青山接远天,山中悦耳有鸣泉。
葳蕤老树筛红日,澄澈清溪浣碧烟。
鸟跃枝头歌婉转,鱼游水底意悠然。
何妨于此抛尘俗,忘却浮名赛谪仙。


第十七讲
1、对上下面几幅对联
    寒鸦栖老树~
    瘦马啸西风
    小月眠池底~
    轻舟挂柳梢
     风卷残云星眨眼~
     荷收余雨月开怀
     篱前设洒邀花饮~
     案上调弦对月歌
     三更落雨相思夜~
     一盏盛愁寂寞秋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幅对联
      长醉花香频过牖
      犹怜莺蝶偶来肩
3.以严寒或炎夏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最好不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以冬日暴雪,夏日暴雨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字眼,要求平水韵
炎夏
竞日无风暑气烹,高楼倦卧寐难成。
芰荷懒怠犹呆立,锦鲤慵恹不并行。
黛瓦檐头空燕语,绿杨枝上有蝉鸣。
怕流香汗湿衣袂,小扇频挥未觉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2 12: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第1讲作业   蒹葭26-东方欲晓
第1讲作业: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一种文学体裁,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韵律的要求,用凝练语言、充沛情感、丰富想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诗是一个比较大概念,以时期来看,包括诗三百(即《诗经》),楚辞,乐府诗、格律诗、词、曲、现代诗等。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通俗讲,即格式和规则。格律诗顾名思义是一类有格有律的诗体。格律诗:诗歌体裁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如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
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律绝、律诗,即所谓近体诗、今体诗。,词、曲也是有格律的,也称为格律诗。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尾联)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第2讲作业  蒹葭26-东方欲晓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答:粘:前一联下句与后一联上句对应位置字即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联间相邻两句要粘,后联粘前联,平粘平,仄粘仄。    对:律诗中同一联的上下两分句中第2、4、6位的平仄相反,即对应位置的平仄相反,遵循“对”原则。替:律诗中的平仄是按二字一组平仄交替的,就是所谓的马蹄韵。本句内要按照这个格式排列平仄,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依次交替排列。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仄平平仄仄中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中仄仄平中仄仄,仄中平仄仄平平。
答:本首作品的粘、对、替分别如下所示:、、
替:封、奏、重---平仄平,  贬、州、八---仄平仄,
为、明、弊---仄平仄,  将、朽、残---平仄平,
横、岭、何---平仄平,  拥、关、不---仄平仄,
汝、来、有---仄平仄,  收、骨、江---平仄平。
粘:为、贬~仄粘仄, 明、州~平粘平,弊、八~仄粘仄,
  横、将~平粘平, 岭、朽~仄粘仄,何、残~平粘平,
    汝、拥~仄粘仄, 来、关~平粘平,有、不~仄粘仄。
对:贬、封 ~仄对平,  州、奏 ~平对仄,  八、重 ~仄对平,
将、为 ~平对仄,  朽、明 ~仄对平,  残、弊 ~平对仄,
拥、横 ~仄对平,  关、岭 ~平对仄,  不、何 ~仄对平,
收、汝 ~平对仄,  骨、来 ~仄对平,  江、有 ~平对仄。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第3讲作业  蒹葭26-东方欲晓
1什么是孤平?
   答:孤平就是七言律句中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三不论,如果为仄,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孤平只存在于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其他句式不存在孤平。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中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平。
答:(唐) 杜甫的七言律诗,押的是萧韵,整首诗的平仄如上所标示。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1)请说出10个常见的今平古仄音
答:白,之,指,鸡,拂,握,特,凸,发,押,踢。
福,约,八,七,出,发,十,别,一,说。
2、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10分/6分钟)
答:马蹄韵就是俩平俩仄相替。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10分/10分钟)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第4讲作业  蒹葭26-东方欲晓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答: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2.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答:上平一东    东同童僮铜桐峒筒瞳中
    上平二冬    冬咚彤农侬宗淙锺钟龙
    上平三江    江缸窗邦降双泷庞撞豇
    上平四支    支枝肢移垂吹陂碑奇宜
上平五微    微薇晖辉徽挥韦围帏违
上平六鱼    鱼渔初书舒居裾琚车渠
上平七虞    虞愚娱隅无芜巫于衢癯
上平八齐    齐黎犁梨妻萋凄堤低题
上平九佳    佳街鞋牌柴钗差崖涯偕
上平十灰    灰恢魁隈回徊槐梅枚玫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红日出山月隐身    人生问路老前辈==当日吟诗小后生
我宿深山梅作伴==君游沧海浪为舟    清风推浪帆行远==素月分辉人渐愁
无边碧海男人路==千年桑田百年春
4、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首诗,律绝、题目、韵部均不限,要平水韵
            题象鼻瀑布
娲娘坐骑守泉东,神鼻千年未汲空。
溅玉喷珠情未改,腾烟漫雾意无穷。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第5讲作业  蒹葭26-东方欲晓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答:这首诗的韵部是押“上平十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答:阴平: 杯,哀         阳平:台,来,回
3、写出韵字的词性
答:哀:形容词, 回:动词, 来:动词,台:名词, 杯:名词
4、看看这首诗有没有双生
答:这首诗有双声字,分别是: 萧萧,滚滚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答:七言诗的音节是:2221  或2212 ,  五言诗的音节是:221   或212
三、应对下联(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柳线万条怎系舟
2流星承载千般愿==老酒空斟万古愁
3夜路清幽星伴我==乡关久远梦随伊
4无悔青春征大漠==将挽翠袖作遗篇
5花红柳绿春当道==燕舞莺歌凤登台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第6讲作业  蒹葭26-东方欲晓
一、什么是六相?
  答:“六相”:指“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关”,是对仗专用术语。“工对”也叫严对,要求严格遵守对仗的“六相”原则,尤其要关注的是“词类相当”,在工对当中,词类是要基本一致的。 
二、什么是对仗?
   答:对仗: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对仗如同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对仗是左右分设、相对而立的仗卫,这些仗卫对应位置所执的仗也是种类相同,形状相对的:这一边若右手执仗,那一边则是左手,两边是正好对称的,正符合律诗中间两联的关系要求。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答: 天花散彩饰晴空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生花妙笔契前贤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皓月当空随梦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2 12: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第7讲作业  蒹葭26-东方欲晓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答: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宽  对)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就句对)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流水对)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二、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答:常见的对仗的种类有两种,按工整的宽严程度分为工对、宽对;还有按其他标准来分类的常见的11种类型,分别是:1正对、2反对、3流水对、4借对、5就句对、6掉字对、7叠字对、8双声对与叠韵对、9隔句对、10错综对、11虚词对。
三、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雨拂柳丝万树幽
2、冷雨敲窗寒入梦==青灯照壁影惊心
3、晚风吹树留长影==倦鸟栖身鸣乱枝
4、芦花深处飞鸥鹭==江渡桥头放纸鸢
5、难猜心事锁眉宇==聊寄琴音遣客怀
四、创作部分
1、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答:排空雁字随秋远,
絮雪晴空锁梦寒。
----------题秋雁
一行人字排云上,
万里乡关入梦来。
----------题秋雁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第8讲作业  蒹葭26-东方欲晓
第8讲作业:
1.每人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答:正  对:阳上深秋影,畦间晚稻香。
反  对:蜂花拍档,前程似锦;
         蛇鼠同窝,后患无穷。
流水对:犹愿慈悲修广目,何妨梅鹤守初心。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水韵。
七律.荷亭唱晚
一湖碧水滋心爽,万朵仙葩别样红。
清也不输君子气,雅乎何愧圣人风。
爱莲周子情无改,吟句诸公意未穷。
荷溢清香千里外,丰姿摇曳夜空中。

1、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第9讲作业  蒹葭26-东方欲晓
1写出诗的起法
答:诗的起法有两大类,一是以写作手法分类,二是以形式分类。  以写作手法分类有:1.明起,2.借景抒情起,3.暗起,4.托物起兴,5.写景入手式,6.引事起,7.抒情开头起8.引起,9.反起,10.开门见山,11.问答发问式,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来.13陈述式,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以形式分类有:1.对仗起法:指律诗的首联采用对仗,颔联则可对、可不对(即“偷春格),颈联对仗,对仗起时,分句间相互关系要紧密。2、比兴起法:用他物兴起本意,比即喻,“借物以寓其意”;兴,是“借景以引其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可篇头起兴,可兴起兴结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的起法。4、兴起的起法: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兴起”与“引起”区别:“引起”: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兴起”: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新霜销叶绿,
露水点枫红。
寒露生凉,红枫荡韵;
噤蝉无迹,紫菊飘香。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4、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26-东方欲晓   第10讲作业:
1、写出诗的承法
      答:诗的承法是指承上、承接开头,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需要对仗,对仗的颌联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意思,这两个意思可加深话题、意境的高度、深度、广度,合起来形成对仗,共同完成“承”这个环节。诗的承法按内容分有“景承”和“意承”,景承:起写景和承写景作用不大相同,起写景主要起渲染气氛、烘托主题作用,承写景主要是对“起”的承接,顺着起句自然而然延伸;从诗脉发展上说,承具有点题作用,点题和写意不可分离。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春燕带春归,春风春雨绘满园春色;
    福猪携福至,福人福韵迎四海福星。

      燕剪三春,春正好;
      牛耕四野,景犹新。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26-东方欲晓  第11讲作业:
1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答:承按写作手法有5种:顺承、递进式承接、并列承接、一问一答承接、逆承。
1.顺承,即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递进式承接,即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并列承接,即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两件事或同一事物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需要注意两点:A.并列的几个内容各自独立,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B.并列的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
4、一问一答承接,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一问一答,流水对(流水对:指上下句是同一件事的相承关系,分成两句描述,它和合没关系它是象流水一样相接的两句整体上说一件事情,不是两个描述对象、描述体重合了。
5、逆承,指在承接起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先后顺序,而正好作颠倒。这多出现在律诗中。清代著名学者金圣叹有过精辟论述:“三四(笔者注:此指律诗第三句和第四句。下同)自来只是承之一体,不必用力太过。若上文发笔意在起句,则三四可尽承起句。若发笔意在次句,则可尽承四句。若发笔起句次句尽有意,则三四必须双承之。双承之者,或是顺承,或逆承。顺承则三承一,四承二;逆则三反先承二,四乃徐承一也。《诗法家数》中说过:“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要接破题,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无论律诗或绝句,承在诗中是四大台柱之一,作为一个要素存在,其地位决不可低估。在诗中,如果将起承转合划分为两个小组,承理所当然地应归到诗的前半部分,和起联手,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为转合提供一个坚固稳定的平台,好让转合在其上演绎出撼人心魄的诗情。在这里,我们把首联和颔联称为上半章,颈联和合联称为下半章。
2.(1)以【冬】或【春】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春         东方欲晓
寻春一望湖波静,揽胜云游驻脚嗟。
斯处年年芳草茂,此间处处画图嘉。
柳张翠色长天碧,风拂清波倒影斜。
习习柔风熏秀骨,悠然自是梦中家。
(2)以【双十一】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双十一        东方欲晓
待旦枕戈双十一,磨拳擦掌大平台。
隔空淘宝几多次,剁手抽风千百回。
今日订单联袂下,他时快递比肩来。
宅家扫码新时尚,晒帐回看不自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2 12: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26-东方欲晓   第12讲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本讲讲了六种律诗转的方法,分别是:一、由景入情转法,二、转句反转法,三、直抒扩转法,四、进一层转法,五、地点转法,六、写意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答:唐 崔曙的七律《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是景入情转法。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这是一首怀古投赠诗,描写诗人在重阳节登望仙台所见的壮美景色。全诗气象雄阔,诗人在诗的结尾慨叹神仙虚无缥缈,不如邀友人赏菊,陶然共醉,表现了诗人旷达洒脱的胸怀。 九日:指重阳节。明府,唐时对县令的尊称。   首联从望仙台的由来写起,点出诗人登高地点和登高时间。望仙台:汉文帝为观仙人河上公而建的楼台。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临望仙台,适逢朝日初出、阳光四照。颔联写的是诗人登临仙台所见之景:北面能望见三晋高耸入云,山岭蜿蜒;东面能看见淆山南北二陵,意境开阔,气势雄浑。此联为诗中的佳句。颈联写诗人远眺函谷关,联想到官员尹喜追寻老子出关西去、羽化为仙以及河上公成仙的传说。这一句点出神仙已去不会再回来。转入情句。尾联承接上句,转到节日抒怀。这两句的意思是:找不到神仙,还不如就在附近寻个像陶潜般的人,与他一起在菊丛中举杯同醉,欢乐开怀。此处的“彭泽宰”指的是诗人的朋友刘明府。诗人以陶渊明为比,旨在说明既然重九登高,而神仙不再回来,又何必欲求神仙,不如就近邀请好友刘明府来一起畅饮菊花酒吧。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过   冬
          冰凝白桦枝披玉,南国欢歌弄夕霞。
      作赋吟诗游海角,填词说笑逛天涯。
      篝炉火著逍遥酒,爨釜薪乾邂逅茶。
北往南来常住地,天寒地冻此安家。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26-东方欲晓   第13讲作业: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
答:合句是尾联,首尾呼应 以景作結。本首诗合句是“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也是尾联,该合句写秋天的寒冷。                                                                           承:指的是承接第一,二句。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要求:
(1)先景后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  (2)起句兴起
A紧扣主题B注意勿满C景为情生D符合情理E前后呼应 (3)合句A从内容上选择情合B从写作手法上选择并列承

落英化壤三秋序,别叶辞枝一树稀。
老圃残荷歇蜓翅。东篱黄蕊艳陶扉。
秒弦弥野开新境,爽气盈斋入小闱。
黍稷盈畴秋色老,渎川滂沛饮之归。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26-东方欲晓   第14讲作业: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答:   登金陵凤凰台    唐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起)凤去台空江自流。
(承)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转)长安不见使人愁(合)。
本首诗充溢着浑厚博大之气,“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开头2句写凤凰台传说,14字中连用三“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优美。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由眼前之景进一步生发,联想到六朝的繁华。三国时期的吴以及后来的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先后在金陵定都,所以金陵有“六朝古都”之称。六朝时期,金陵达到空前繁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超过百万城市;绵长的秦淮河横贯城内,两岸汇聚六朝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及市民居住中心,其繁华可见一斑。可是,六朝虽繁荣却也短命,每个王朝的寿命平均大约55年,轮转之速、令人恍惚;如今看来,吴国曾经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时代的风流人物也早已作古,六朝的繁华也如凤凰台一样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由抒情转为写景。诗人并没有一直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而抽出思绪将目光投向了眼前的河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峰并列,矗立在缥缈云雾之中,若隐若现,好似落在了青天之外;秦淮河西入长江,被白鹭洲横截,江水一分为二,形成两条河流。此二句气象壮丽,境界阔大,透过巨大立体时空,”三山半落”之混茫与“二水中分”之辽阔,为末联“不见长安”作铺垫。“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所在,日是帝王象征,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情十分沉痛。“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用韵意到其间,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
2、因为刚过立夏,所以要求以莲藕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答:   莲   藕   
爱杀江南夏日长,碧莲花胜水宫凉。
玲珑多窍同心藕,白嫩鲜甜名久扬。
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莲分惠带湖香。
试牵后叶下寻藕,动影游鱼茎间藏。
自评:起句“爱杀江南夏日长,碧莲花胜水宫凉”点题,指出藕是在枯荷时才有,藕花春末夏初开始发芽;承句“玲珑多窍同心藕,白嫩鲜甜名久扬”讲藕外观同心多窍,藕味道白嫩香甜;承转句“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莲分惠带湖香。”杨柳牵动诗人意绪,藕莲全身是宝,带满湖香气,转合句“试牵后叶下寻藕,动影游鱼茎间藏。”说采藕方法:从后叶下寻藕,采藕发现:游鱼茎间藏,一动一静,构成了生物界动人画面。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26-东方欲晓   第15讲作业:
七律  燕子楼
在网上搜集关于燕子楼的资料,以燕子楼的故事为素材写七律一首。

七律    燕子楼
合欢榻卧枕前冷,缱绻几多燕子楼。
意结梨园仙侣散,琴哀桂阙女萝愁。
画眉人去痴成恨,守节情深泪淹留。
天岂教伊违夙愿,红颜红粉念公侯。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26-东方欲晓   第16讲作业:
写一首《七律 翠屏清溪》
七律 翠屏清溪
云生危磴峭岩悬,叠翠峰峦气万千。
一路清溪声悦耳,满坡碧树影浮烟。              
呼风唤雨知松劲,绕树穿林识鸟妍。
回望履痕堪自喜,诗情汹涌漫云天。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26-东方欲晓   第17讲作业:
1.对以下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古道见衰翁
小月眠池底==早莺鸣树间
风卷残云星
眨眼==晓迎红日浪点头
篱前设酒邀花饮==灯下观书共月吟
三更落雨相思夜==四目传情别叙吟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东风吹绿千丝柳,看莺飞蝶舞,青山着色;
丽日熏红万里春,听鸟语花香,碧水扬波。
3.以严寒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
              七律. 暴雪
青女轻阑柳絮飞,璇花已届一时期。
焦先卧雪冷风急,唐祖送寒冰魄奇。
散落峰峦林莽舞,飘扬白粒玉岩痴。
净莹剔透雪花节,秀丽皎晶鹤羽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54

帖子

4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9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2 16: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悠远 于 2020-6-12 16:24 编辑

远洋国学连升班第一讲作业:
蒹葭36-悠远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是格和律的统称。
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
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尾联)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2讲作业:
蒹葭36-悠远

作业: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答: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答:
粘:
为粘贬;明粘州;弊粘八。
横粘将;岭粘朽;何粘残。
汝粘拥;来粘关;有粘不。
对:
贬对封;州对奏;八对重。
将对为;朽对明;残对弊。
拥对横;关对岭;不对何。
收对汝;骨对来;江对有。
替:
封奏重-平仄平;贬州八-仄平仄。
为明弊-仄平仄;将朽残-平仄平。
横岭何-平仄平;拥关不-仄平仄。
汝来有-仄平仄;收骨江-平仄平。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3讲作业
蒹葭36-悠远

1、什么是孤平
答:孤平只存在于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除了韵字时以外,就只有一个平声字(前)了,如:仄仄仄平仄仄平和仄平仄仄平;其他句式不存在孤平。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八、出、薄、七、发、白、积、伯、十、别

4、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答:马蹄韵就是两平两仄相替,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5、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对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第四讲作业:

蒹葭36--悠远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答: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上平一东
东红风童穹桐峒空中蒙
上平二冬
冬咚彤隆拢龙烘淙锺钟
上平三江
江缸窗邦降双泷庞撞幢
上平四支
支枝肢移垂吹词诗奇时
上平五微
微薇晖辉徽飞肥归挥韦
上平六鱼
鱼舒初书舒居裾蕖车渠
上平七虞
虞愚娱隅无珠巫于都沽
上平八齐
齐黎犁梨妻萋凄堤低题
上平九佳
佳街鞋牌柴钗差崖涯偕
上平十灰
灰恢魁隈回徊槐梅枚玫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
绿柳依堤水映容
人生问路老前辈==
书本学知少小时
我宿深山梅作伴==
杯盈明月酒邀朋
清风推浪帆行远==
白鹭栖枝日落迟
无边碧海男人路==
有恨青天女子心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
第五讲作业 :
蒹葭 36-悠远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韵
答:哀,回,来,台,杯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 哀,杯
阳平: 回,来,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答:哀-形,,回-动,,
来-动, 台-名,,杯-名,,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2221
五言:221
三、对下面几条对联
1、
榆钱一树难沽酒==
野草三春也报晖
2、
流星承载千般愿==
明月升沉一夜思
3、
夜路清幽星伴我==
香风温婉柳垂丝
4、
无悔青春征大漠==
欣慰暮岁忆经年
5、
花红柳绿春当道==
云淡风轻月上台

第六讲作业:蒹葭--36悠远
一、什么是六相
答:
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结构相应、节奏相同、
平仄相对、意义相关。
这六个“相”,简称“六相”,
这是对仗的专用术语。
二、什么是对仗
答:
对仗是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
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
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
相互映衬的状态。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诗茶有味伴流年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拈词成句写今朝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白日依山共暮迟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7讲作业
蒹葭36-悠远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对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对仗)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答:对仗分为11类,每一类中又分若干种,共28种。
下面分别介绍按不同标准分类的常见的十一种类型:
(一)正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是同一方向并立的,相互补充,相互烘托。
(二)反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反向并立,具有强烈对比、映衬作用。
(三)流水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是延续的,两句只可连贯起来理解,不可分割,次序不可颠倒,像水顺流而下,故称流水对。
(四)借对。 又称"双关对"、"假对"。有借义、借音两种。借义对:一字多义的,诗中用甲义,同时又借其乙义或丙义跟联句中相应的字相对。
(五)就句对。 也叫"当句对"、"句中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的词语自成对仗,同时又与另一句成对。
(六)掉字对。 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作对仗。这种对仗也是古诗中常见的,杜甫的七律中掉字对很多,用得很精妙。
(七)叠字对。 又称"连珠对",就是在联句中用叠字。
(八)双声、叠韵对。 声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双声词,韵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叠韵词
(九)隔句对。 又称"扇面对"。四句组成的两个对仗,与一般结构不同,它第一句跟第三句相对,第二句跟第四句相对。
(十)错综对。就是在一联中相对称的字或词错了位。
(十一)虚词对 虚词入对,古来不乏佳篇。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蝶舞芳枝一院香
2、冷雨敲窗寒入梦==孤灯照壁寂留痕
3、晚风吹树留长影==明月来窗诉深情
4、芦花深处飞鸥鹭==鹦鹉洲头泛水波
5、难猜心事锁眉宇==总见枫笺落墨行

四、创作部分:
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1、落叶萧萧天变冷==      白云淡淡影飞遥
2、别意悠悠晴空影==
     悲啼阵阵满耳声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8讲作业
蒹葭组36-悠远

1、正对:树上黄鹂啼恰恰
                花间彩蝶舞翩翩

2、反对:彩灯楼外喧嚣夜
                残酒桌前寂寞人

3、流水对:柳絮无踪春已走
                   荷尖有意夏初来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9讲
蒹葭36-悠远
一、写出诗的起法
     1.对仗起法:
     2.比兴法;
     3.交待时间,地点,景物,
     4.兴起法。

二、写出两联深秋对联
1.菊老篱边花不落=
   霜重瓦上月还临

2.荻花落尽千波冷==
  月影凝成一地寒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
律诗第十讲作业
蒹葭 36--悠远
1、写出诗的承法
答:按内容分:
景承:意承,点题

2、以春归为题做两副律联
烟生柳里迷人眼
鸭戏溪中荡浪花

暗有柔风开杏眼
争来群鸟唱晴窗

远洋国学连升班 第十一讲作业:
蒹葭36--悠远
1•  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答1)、顺承,(2)、递进式承接,(3)、并列承接,(4)、一问一答,(5)、逆承。

2,  律诗写作二选一
(1)以【冬】或者【春】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2)以【双十一】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为接暖风重入门,柳丝披绿杏开唇。
柔情共舞飞娇色,惬意同吟赋翠茵。
鹂鸟枝头欢唱曲,鸳鸯水里漫祛尘。
合将碧色连天远,更向青山看换新。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2讲作业(周五截止)
作业

蒹葭36--悠远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景转情。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过冬
悠远
一夜萧萧百草哀,山河失色雪飘来。
银装万件穿琼树,素裹千姿扮玉台。
美妙风情当意解,欣然景色令颜开。
梅花有待清香送,报得澄明不染埃。

小渔村国学连升班第十三讲作业:
蒹葭36-悠远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
上分别说明是什么结?
答:合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按照内容是用的就题作结,结于主题之内;
按照写作手法用的是抒情作结。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
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秋感蒹葭36-悠远
篱畔潇潇几落英,云中塞雁一声声。
山河暗淡寒霜染,草树枯黄哀气生。
已共流年颜鬓老,何曾秃笔墨章成。
殷勤还向书中觅,案上悠悠到月明。

连升班第十四讲作业.    蒹葭36-悠悠
一.从唐诗中选一首七律,简要分析 其布局。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起,写地点,总体描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承,写具体景物,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续承,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转合。
二、以“莲藕”或者“荷花”为题材写一首七律。



荷花
蝴蝶无踪草叶长,高蝉枝上叫声忙。
田田碧叶铺清水,艳艳荷花秀粉妆。
凝露含珠流雅秀,摇风映日散馨香。
浮尘不染因高品,自古文人多墨章。


自我分析:起句,从描写景物入笔,来交代时令。属于景起。承句,转入对主题对象的情态描写,续承继续从不同的侧面对主题对象进一步描写,转合句,转入对品质的描写,最后用衬托方法,总结突出人们对主题对象的喜爱与赞美。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十五 作业:
蒹葭36-悠远

七律 登燕子楼有感
蒹葭36-悠远
昔日彭城燕子楼,达官名妓谱风流。
吟诗数首才情漾,寄意千般岁月悠。
却看楼存人作古,遥思世迭利何求。
平生莫为烦忧扰,山水风花好映眸。

远洋国学连升班十六讲作业

写一首《七律 翠屏清溪》

翠屏清溪
蒹葭36-悠远

雨洗青山叠翠屏,闲闲群鸟放歌声。
一帘风过花香染,几股溪流水色盈。
浸透清凉依小路,开成艳丽展深情。
人生若可长于此,何必浮尘累俗名。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7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36-悠远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孤月照幽窗
小月眠池底==轻风绕柳间
风卷残云星眨眼==荷开碧水月留情
篱前设酒邀花饮==盏里吟风共日斜
三更落雨相思夜==满目含愁寂寞人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小院繁花浓似锦,双双蝶舞
长堤翠柳密如帘,对对莺啼
3;以严寒或炎夏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夏日暴雨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

炎夏
榴绽枝头看似燃,忍听耳畔总鸣蝉。
清茶时饮难消暑,小扇频挥也受煎。
何故凉风今不继,无由汗水此常还。
蛙声又扰三更夜,辗转床中岂得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3

帖子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2 23: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点黑 于 2020-6-12 23:33 编辑

小渔村连升班兼葭组第一讲作业:


32-一点黑




一、 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是格和律的统称。
格就是格式,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
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尾联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2讲作业:
蒹葭付组长-一点黑


作业: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粘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粘:
为粘贬,明粘州,弊粘八,横粘将,岭粘朽,何粘残,
汝粘拥,来粘关,有粘不。


对:
封对贬,奏对州,重对八,为对将,明对朽,弊对残,
横对拥,岭对关,何对不,汝对收,来对骨,有对江。


替:
封-奏-重,贬-州-八;为-明-弊,将-朽-残。
横-岭-何,拥-关-不;汝-来-有,收-骨-江。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3讲作业
蒹葭组长-一点黑
1、什么是孤平?
孤平就是七律句子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还有五律句子中,平平仄仄平句式,如果七律第三字不论写成仄,五律第一字写成仄,不算押韵的那个字,剩下的句子里只有一个平,就叫孤平。孤平不是正规的格律。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仄 仄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一,七,八,竹,织,
发,节,屋,桌,缺。


4、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马蹄韵就是两个平两个仄交替如马蹄交换,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5、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常见赋,词牌。要求两个文句,字数相同,结构相同,节奏一致,词性相当,意思相关。对仗常见律诗和对联,除了对偶,还要词性一致,平仄相反。


兼葭组长-一点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4讲作业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上平,一东:
忠工空洪鸿风匆宫虹
二冬:
冬农宗封供凶逢松龙重
四支:
支枝垂奇皮离施知池诗
五微:
微辉菲飞非扉稀衣威匪
八齐:
齐凄堤低提蹄啼兮倪霓迷溪


下平,十二侵:


侵林深心琴禽擒吟今森
十一尤:
流油悠牛修秋周收休眸
九青:
青型亭庭玲叮形经伶囹
八庚:
盲英平明京盟生宏生卿笙
七阳:
香芳长央藏荒洋防凰装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
古道缠峰柏攀头
人生问路老前辈==
我宿深山梅作伴==
雪飘疆域白成宣
清风推浪帆行远==
无边碧海男人路==
一点孤帆赤子心
4、此项写作作业完成后请在小组内接龙,安排评阅。
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早春》


粉妆初现花还小,蝶舞起时姿更窈。
偶有孤莺树上啼,似言春步姗姗少。
国学连升班第五讲作业:


蒹葭组长-一点黑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 哀、杯


阳平: 回、来、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 形容词;回- 动词;
来- 动词;台- 名词;
杯- 名词。


4、看看这首诗有没有双生


有: 滚滚、萧萧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2221;2212。


五言: 221;212。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
翠柳鹅黄亦入禅


2流星承载千般愿==
小月悬挂一念怀


3夜路清幽星伴我==
峰山影寂月陪心


4无悔青春征大漠==
赤怀热血报家国


5花红柳绿春当道==
蝶舞蜂飞语不微


小渔村连升班第六讲作业:
葭组长一点黑


一、什么是六相
六相是:
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
结构相应、
节奏相同、
平仄相对、
意义相关。
这六个“相”,简称“六相”,这是对仗的专用术语。
二、什么是对仗
对仗是左右分设、相对而立的仗卫,这些仗卫对应位置所执的仗也是种类相同,形状相对的。这一边若右手执仗,那一边则是左手。两边是正好对称的。正符合律诗中间两联的关系要求。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银毫冶水沁心芳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飞虹结彩暖平生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素墨连云随日熏


小渔村国学连升班第七讲作业:
蒹葭组长-一点黑


第七讲作业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答: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四联全用的是对仗。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答:一共有11种。
甲:按照上下两句的关系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
乙:以调字遣词的方法,增强对仗的修辞美、工整气氛,有如下类型:
(四)借对。 又称"双关对"、"假对"。有借义、借音两种。
(五)结句对。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
       桨荡轻舟万水还


2、冷雨敲窗寒入梦
       山菊开落尽随风


3、晚风吹树留长影
      鸦雀空啼唱斜阳


4、芦花深处飞鸥鹭
       野渡浅滩起饮烟


5、难猜心事锁眉宇
       苦对郁愁消锦幡


四、创作部分
1、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离愁最是征鸿远
白发偏执少醉心


遥遥雁影人何去
郁郁花香笆墙中


远洋国学连升班第8讲作业!


蒹葭组长一点黑作业:


1,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流水对:
入定山听海,
参华翼赴瑶。
反对:
邻处花开香我院,
潭中月落郁芙蓉
正对:
坡前羊啃绿,
野渡凤求凰。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韵。


春色渐深


春风引近相思雨,漠上飞花为侣题。
相笑香宵裹入梦,香魂相韵缎绫兮。
花花竞紫千红好,树树还舒万绿迷。
四月无虚山上火,罗纱递透似汹霓。


远洋国学连升班第9讲作业:


蒹葭组长-一点黑


1.写出诗的起法。
2.以深秋为题写出两幅律联。
远水远山浮远影;
秋风秋雨满秋亭。


契楚契凄赢契港;
长寥长惘掩长廊。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雨中细丝》


文/一点黑


箭飘茫绪阻憔悴,平写湖江多少泪。
隔岸香花雨莫倾,此情一烈何为瑞。
岭提千画寂无声,醉里又消伊阿媚。
姿影乘风轻倩绫,婉如花曳许红寐。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0讲作业


蒹葭组长-一点黑


1、写出诗的承法。
承,即文章的第二次延伸。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春回大地:
回眸一笑莹千树;
自在升温洁万缨。
满园春色:
蝶蜂釆尽花丛瑞;
园主平舒喜悦声。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春归拾不住》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回眸一笑莹千树,自在升温洁万缨。
蝴蝶集来花影瑞,园人拾得喜丰耕。
山山水水皆逢绿,岁岁年年叠晓莺。
笔落诗成胸郁闷,两行醇酒坠旗旌。


蒹葭组长-一点黑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1讲作业:


作业
1 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答:这一讲承的写法有:顺承,递进式承接,并列承接,一问一答,逆承等五种写作手法。
2 律诗写作二选一
(1)以【冬】或者【春】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2)以【双十一】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雪中情影》


玉蝶翩翩轻曳舞,梅花款款立风头。
白衫裹尽茫茫路,红袂拖开片片愁。
千里林山归一色,万倾莹海撒何由?
平生几战云和雨,唯把经年慢慢收。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
第12讲作业:
蒹葭组长-一点黑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
【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被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
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
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
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冬》
文/一点黑
寸草无生万木稀,恶寒咆哮语何辉。
冰封瑟瑟一湖水,霜集凄凄满目围。
四野得藏多少事,漫天无鸟雪翻飞。
婉儿一笑梅红在,它已乖风报紫菲。


《春》
文/一点黑
一滴冰晶非是泪,满怀冷艳赴和声。
暖风唤起川山醒,细雨邀来花瓣盈。
蜂蝶舞飘心不语,子规啼过蕊无惊。
不经春岁事时老,还把歌喉一路鸣。


小渔村国学连升班第十三讲作业:
蒹葭组长-一点黑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
上分别说明是什么结?
答:合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按照内容是用的就题作结,结于主题之内;
按照写作手法用的是抒情作结。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
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要求:
(1)、先景后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
(2)、起句兴起
1)紧扣主题
2)注意勿满
3)景为情生
4)符合情理
5)前后呼应
(3)、合句
1)从内容上选择情合
2)从写作手法上选择并列


《冬》
文/一点黑
寸草无生万木稀,恶寒咆哮语何辉。
冰封瑟瑟一湖水,霜集凄凄满目围。
四野得藏多少事,漫天无鸟雪翻飞。
婉儿一笑梅红在,它已乖风报紫菲。


渔村远洋连升班14讲作业
蒹葭组-一点黑
《睡莲》
文/一点黑


身躯横卧隐泥城,疏以青裳不溺晶。
斜雨孤风欺冷色,幽魂隔岸自成清。
花开花落随流水,月满月亏书故盈。
静过悠闲天地影,餐华吟露一生行。


小渔村国学连升班第十五讲作业
蒹葭组长-一点黑
燕子楼
文/一点黑
风雨愁情燕满楼,几经华兴暗香游。
谁闻孤影抚弦语,还作词章节不休。
传世飞檐倾四野,傲然述表德贞留。
花开花谢清凉里,今自仰于水更幽。


蒹葭组长-一点黑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6讲作业


七律·翠屏清溪
文/一点黑
水怀隐隐翠屏山,山悦清清溪水潺。
两向相迎迎一曲,同筹帷幄幄人寰。
平生难得此灵境,月下酌如花锦颜。
魂入境中轻倚梦,桃源本自在人间。


蒹葭组-一点黑
远洋连升班律诗第17讲作业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
落叶伴幽禽
小月眠池底==
轻风过竹林
风卷残云星眨眼==
夜来古堡烛提神
篱前设酒邀花饮==
月下弹琴忆古人
三更落雨相思夜==
九月开花独惜春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万紫千红风里笑;
鸢飞蝶舞艳中寻。
3;以严寒或炎夏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夏日暴雨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


《夏日午后的那阵暴雨》
文/一点黑
骄阳如火鸟声埋,午后山头云漫排。
瞬息遮天还铺地,不堪霹雳令传牌。
盆浇还倒雷和电,积怨能招恶似豺。
飙过心中狂泛雨,作留苍宇湛胸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

帖子

6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6 13: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晶韵味 于 2020-6-17 13:43 编辑

蒹葭~22紫晶韵味  1~17讲作业汇总
第1讲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
格律,通俗讲,就是格式和规则。格律是格和律的统称。
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尾联)

第2讲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粘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替:      
封奏重,贬州八。   
  为明弊,将朽残!      
横岭何?拥关不。      
  汝来有,收骨江              
   对:
封对为,奏对明,
重对弊, 贬对将,
州对朽,八对残,
横对汝,岭对来,
何对有, 佣对收,
关对骨,不对江               
粘:
  横粘为,岭粘明,
何粘弊, 佣粘将,
关粘朽,不粘残   

第3讲
1、什么是孤平
答:孤平是指在基础格律都正确的情况下,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中除了韵字时以外,前面只有一个平声字的情况。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答:白,之,指,鸡,拂,握,特,凸,发,押,踢。
5、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马蹄韵就是两平两仄相替,
七言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是: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6、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如“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偶而不是对仗。因为其平仄不相对,音律不太和谐,特别是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同一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对仗,不但合乎对仗原则(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而且对得极为工整明了。         

  第4讲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答: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一东:童虫桐弓匆蒙戎忠珑隆
二冬:封蓉宗逢胸冬鍾农慵筇
三江:缸幢腔撞庞淙扛艭厖釭
四支:时知奇池移宜随持衰儿
五微:归飞衣威霏薇挥希妃徽
六鱼:书鱼疏庐余虚除舒驴誉
七虞:无图湖夫孤俱芜符胡乎
  八齐 西低啼迷兮泥蹊畦跻闺
九佳 怀佳阶斋崖乖排钗挨差
十灰 来开台材猜裁栽胎灾腮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 暴雨拍舟浪摆头   
人生问路老前辈==异想奇思数稚童
我宿深山梅作伴==云游穹碧鸟同行
清风推浪帆行远==国强民富人心安
无边碧海男人路==锅后灶前女子天  
4、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只要求平水韵              
              陪读
  题满梧桐只为愁, 案前陪读又深秋。
冬寒夏热休言苦, 衣锦归来福满楼。     

    第5讲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答:上平十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 哀,杯
阳平: 回,来,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 形容词。 杯_名词。 回- 动词。 来-动词。 台- 名词。   
4、看看这首诗有没有双声
答: 独登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2221,2212  五言: 221,212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 丹桂满园好入眠
  2流星承载千般愿== 清梦寄托万种情   
3夜路清幽星伴我== 长河浩荡波随舟
4无悔青春征大漠== 莘莘学子为强国
5花红柳绿春当道==  云淡天高蝶绕梁              

       第6讲
一、什么是六相
答: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 结构相应、 节奏相同、 平仄相对、 意义相关。 这六个“相”,简称“六相”,这是对仗的专用术语。  
二、什么是对仗
  答: 对仗是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   群星映月粉天空   
2点墨进书留后世==   寒梅摆案散幽香  
3兰舟入海与天近==彩霞托星同月明   
     第7讲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如: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四联全用的是对仗,其中中二联是正对。
2、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常见的对仗分为11类,共28种.
①按工整的宽严程度分为工对、宽对。
②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
③以调字遣词的方法,有借对、就句对、掉字对、叠字对、双声、叠韵对。
④结构特殊的对仗有隔句对、错综对。
⑤虚词对。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日照山头万里晴
2、冷雨敲窗寒入梦==残灯摇曳孤成仇
3、晚风吹树留长影==丹桂摇枝送暗香
4、芦花深处飞鸥鹭==杨柳岸边会好友
5、难猜心事锁眉宇==且将闲愁付笔端
四、以秋雁为题意,写两幅成联
群雁传情年年寄 佳人入梦日日来  
但凭秋雁相思寄, 好托锦书入梦来。   

第8讲
正对:花间明月照清影。           江上孤帆划波横。
反对:月下湖边人影双。           夜深窗外孤灯明。
流水对:门前红豆深深种,               心上佳人暗暗藏。         

第9讲
1、写出诗的起法
答:  一,以写作手法分类有:
1.明起,
2.借景抒情起,
3.暗起,
4.托物起兴,
  5.写景入手式,
  6.引事起,
7.抒情开头起  
8.引起,
9.反起,
10.开门见山,
11.问答发问式,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以形式分类
1.对仗起法,
  2.比兴法,
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
4.兴起.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枫竹摇曳残花谢,    独倚楼头观月明。      
百花落尽菊当时,   风水轮流运正鸿   

     第10讲作业
  1、写出诗的承法: 承是承接于起,是起的推进,它从属和辅佐起,加深起的深度、力度,更进一步。 承法按方法分为:一,写景承,二,意承,三,点题。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院内两畦葱韭绿, 门前十里麦苗青。  杨柳抽丝日渐暖, 桃梨吐蕊燕双旋。     

第11讲
1  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答:(1) 顺承: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是在 “起’’基础上的发展.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递进式承接。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
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由不一定
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 并列承接: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
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
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
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这多出现在律诗中。清代著名学者金圣叹有过精辟的论述:“三四(笔者注:此指律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
下同)自来只是承之一体,不必用力太过。若上文发笔意在起句,则三四可尽承起句。若发笔意在次句,
则可尽承四句。若发笔起句次句尽有意,则三四必须双承之。双承之者,或是顺承,或是逆承。
顺承则三承一,四承二;逆则三反先承二,四乃徐承一也。

2 (1)以【冬】或【春】为题
(2)以【双十一】为题
       《七律·春》
杨柳抽丝麦浪长,桃梨吐蕊杏花黄。
轻盈紫燕筑新房,嬉闹群蜂课蜜忙。
郊外踏青人似潮,彩筝田野尽情翔。
一年最美数春季,日暖风清云素装。
第12讲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 (1)景入情转法
以抒情为主,并符合我们所遵守的规律、符合正常的情感的句子。
(2)反转法,
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但注意,其主旨还是一致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而已。同样要和承、合有联系。 了解一下交互为文? 互文就是交错为文,也称“互文见义”。“互文见义”的意思就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在运用时,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置,在解释时必须前后互为补充。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代的明月,汉代的关城,而是指现有征人所对的明月,既是秦时的明月,也是汉时的明月;现在征人所处的关城,既是秦时的关城,也是汉时的关城,这就是互文见义。
(3)直抒扩展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之转法。
(4)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推进一层,是说的这样的手法,叫做层层递进。
(5)地点转法
地点转法就是转处所写的地点,场面与起、承所写的地点场面不同。
(6)写意转法:
就是指转在意义上与承相对或者相反的,在意义表达上有所转折。
(7)抒情转法:
就在承的基础上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这个特征是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2、在唐诗中找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就是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首先借风急、天高、猿啸、渚清、鸟飞、落木一系列景物描写,然后万里悲秋常作客,开始入情转出,百年多病独登台,更深的转接非常连贯。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万分悲情结句,展现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由景入情,非常到位。
3、以(过冬)为题
严冬苦读
百花凋落尽枯黄,万树纷纷裹素妆。
雄雁南飞寻暖处,蛇蛙洞里避寒凉。
雾弥霜降不足惧,雪虐风号也不妨。
发奋苦读因有梦,来年展翅促国强。

    13讲:
读诗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
(1)合句是尾联。
(2)按內容和写作手法是“并列”承。
2、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
《秋》/七律
万里晴空嵌暖阳,风携丹桂送幽香。
枝牵桃李比装俏,鹊立梢头赞杏黄。
藤吊紫晶随众乐,柿摇红果迎宾忙。
老翁对酌慨当慷,喜叹年丰福禄长。

第14讲作业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起)  
初闻涕泪满衣裳。(承)
却看妻子愁何在,(承)  
漫卷诗书喜欲狂。(承)  
白日放歌须纵酒,(转)  
青春作伴好还乡。(承)  
即从巴峡穿巫峡,(转)  
便下襄阳向洛阳(合)
首先,这首诗的题目交代了写作的背景,首句写了作者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喜极而泣的心情,三四句承接前两句写出了妻子和儿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表现,以及自己喜欲狂的样子,一个读了万卷书的诗人对书肯定是诗若珍宝,此处用了“漫卷”两个字,写出了作者当时高兴的样子,五六句依然是承这两句从另一个方面写出了作者高兴的场景,尾联是转合,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就开始规划自己的回家路线,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归心似箭,欣喜若狂的心情   
2、以“莲藕”或者“荷花”为题
   梦中所见
七律/蒹葭22-紫晶韵味
一轮圆月水中明,(起)
织女牛郎目传情。(承)
朵朵芙蓉风里醉,(承)
枝枝莲叶舞姿轻。(承)
与君牵手指相扣,(转)
眉诉柔肠双泪横。(承)
惟恨鸣鸡惊梦醒,(转)
独斟香茗压余酲。(合)
分析:
月亮在诗句中多有相思之意,所以在写景的过程中选了月亮这个景物。诗的第二句,由天上织女牛郎星在天空中眨眼从而联想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来对这首诗的气氛进行一个渲染。以此来表达后面五六句的相思之意。第三四句的芙蓉和莲叶。芙蓉即荷花。承接第一二句的景,进一步描绘出一个浪漫的约会场所。诗中的五六句中“河岸”承前四句景物的地点。描绘出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的温馨、浪漫的场面,诗中刻画了两人十指相扣,互诉衷肠,“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液”的场景,。尾联借用鸡鸣将梦境带回到现实,独酌一杯清茶,来缓解昨日的宿醉,“独”字介绍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一个人,宿醉无人问,只能将心事托于梦中。整首诗采用起承,承承,转承,转合的方法。
       第15讲
独坐燕子楼头(七律)
群山含黛浸漪凉,环水楼台雕画廊。
紫燕南飞抛旧巢,斯人已去留余殇。
空中孤月引惆怅,案上陈觞催断肠。
舞乐诗词无意顾,秋来十载为君长。

            第16讲
          翠屏清溪/七律
翠屏山顶笼丝烟,溪水卷龙上九天。
鸟啭深林争暖树,鱼翔浅底戏石边。
赏春大队人如潮,闲钓老翁态若仙。
细品清茶景入韵,心宽愁远意悠然。

第17讲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紫燕建新巢
小月眠池底==群星入眼帘
风卷残云星眨眼==水推落叶鱼欢跃
篱前设酒邀花饮==碗內盛茶引月来
三更落雨相思夜==腊月飞花寂冷东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院内黄蝶翩翩舞
枝头紫燕恰恰啼
3;以严寒或炎夏为题意
                炎夏
        七律/紫晶韵味
红日欲燃比火狂,世间何处不蒸房。
路旁蝼蚁焦尸现,池底鱼虾踪影藏。
黄狗闲趴舌冒汗,行人忙走手遮阳。
安心静待晚霞飞,风送荷花满院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3

帖子

30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0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6 13: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点黑 于 2020-6-16 13:37 编辑

蒹葭31-松之乐
第一课作业: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诗?
              答:诗是是按一定音节、声调和韵律要       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及丰富的想像来表现社会
       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载体。中国习惯上把除韵赋以
       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 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是由格和律组成的。
        格: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押韵。


连升班蒹葭31-松之乐第二讲作业。
一,说说什么是粘对替?
      答: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句中
第2.4.6位上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对:是指律诗一联前后两分句中2.4.6位
上的平仄音相反。
     替:是律诗每一句音节处(2.4.6字)平仄相反。


二,找出例诗中的粘对替。
       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儿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粘:贬/为,州/明,八/弊;将/横,朽/岭,
       残/家,拥/汝,关/来,不/有;
对:封/贬,奏/州,重/八;为/将,明/朽,弊/残;
      横/拥,岭/蓝,何/不;汝/收,来/贵,有/江。
替:封/奏/重,贬/州/八;为/明/弊,将/朽/残;
       横/岭/何,拥/关/不;汝/来/有,收/骨/江。


松之乐
2020-2-27 21:30:06
连升班蒹葭31-松之乐第三讲作业。
1,什么是孤平?
   答:孤平是指律诗句式在基本格律正确
情况下,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句
平平仄仄平句式中,除了尾字为平韵字外,
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的,称为孤平 。


2. 给下列例诗标注平仄。
                杜甫《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3. 写出十个常见的今平古仄字:
   吃、博、夺、发、合、拉、茗、石、抒、玩。


4. 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两个七字联
马蹄韵的正格。
   答:马蹄韵指的一个律句中,两平两仄相替。
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5.简述对偶和对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两个字句,
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对仗则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
同一结构位置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对偶句: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对仗句: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松之乐
2020-3-5 23:49:55
国学连升班蒹葭31-松之乐第四次作业。
1. 写出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
  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2. 选写出平声韵十个韵部的各十个韵字。
  一.上平十一真
     因.新.人.神.身.宾.春.贫.伸.甄。
  二.十二文
      文.云.分.坟.群.军.勤.荤.耘.熏。
  三.十三元
      原.暄.园.言.轩.翻.门.盆.魂.昏。
  四.十四寒
       韩.丹.安.难.坛.餐.叹.盘.般.干。
  五.十五删
       关.弯.环.还.蛮.颜.山.闲.殷.潺。
  六.下平一先
       前.天.千.贤.连.鲜.烟.溅.便.年。
  七.二萧
       挑.迢.调.超.饶.嚣.飘.了.娇.聊。
  八.三肴
       交.包.梢.苞.敲.坳.教.凹.跑.咬。
  九.四豪
       劳.操.刀.萄.猱.曹.高.逃.袍.毛。
  十.五歌
       多,罗,河,阿,科,荷,磨,跎,娑,驮。
3. 对对联
   白云过岭松招手//大海无垠浪起歌
   人生问路老前辈//技艺求精学士心
   我宿深山梅作伴//蜂追百卉蝶相随
   清风推浪帆行远//金榜提名酒醉醒
   无边碧海男人路//频抑鲛珠内子情
四.按格律要求作一首诗。律绝、题目、韵部不限。
       习作:《七绝,踏春》
追燕呢喃林鸟啾,草花漫赏野郊游。
景光不逮风翻雨,且避茅亭罨画留。


松之乐
2020-3-10 23:24:35
连升班蒹葭-31松之乐第五讲作业。
一,读杜甫读《七律.登高》回答问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容,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写出这首诗的部部:
       ----上平十灰部
2. 标出韵字的阴平与阳平:
       阴平字:哀、杯。
       阳平字:回、来、台。
3. 写出韵字之词性:
       哀(形容词),回(动词),来(动词),
       台(名词),    杯(名词)。
4. 看诗中有没有双声词。
       答:有。
              萧萧,滚滚,艰难,潦倒。


二, 写出七言、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诗音节:2212或2221.
        五言诗音节:212或221.


三, 对下联
        榆钱一树难沽酒 ~ 饮者无觞不著诗。
        流星承载千般愿 ~ 明月弯成一段情。
        夜路清幽星伴我 ~ 晓风湿润雾缠山。
        无悔青春征大漠 ~ 堪磨戾气集豪英。
        花红柳绿春当道 ~ 地僻人茫梦倚空。


松之乐
2020-3-19 21:19:45
本帖最后由 松之乐 于 2020-3-19 22:32 编辑


小渔村连升班第六讲蒹葭31-松之乐作业。
   一. 什么是六相?
        答:六相就是写作格律诗时要求遵守
    的六个相关原则。
       1. 字数相等;2. 词类相当;3. 结构相应;
       4. 节奏相同;5. 平仄相对;6. 意义相关。
  二. 什么是对仗?
         答:对仗是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是同类
     或对立槪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位置上,使之
     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亦是一种骈偶。
  三. 对下联。
      1. 翰墨生香妆陋室//流光溢彩动盛春
      2. 点墨进书留后世//挑灯苦读为前程
      3. 兰舟入海与天近//紫燕穿林贴地飞


松之乐
2020-3-26 01:31:09
小渔村连升班蒹葭31-松之乐第七讲作业。
一,找一首律诗,对中二联对仗句,简述其对仗方法。
      答:例如,杜甫《蜀相》中二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工对)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宽对)
   颔联:映//隔(动词);阶//叶(名词);碧//黄(颜色词);
自//空(方位词);春色//好音(可直接看成宾语相对)
  词性相对,则为工对。
    颈联:前四字工对。天下计三字与老臣心词性未对,
但三字连读可成名词对,故曰宽对。


二,常见对仗有多少种类,都是什么?
       答:常见对仗有11种:
   1. 正对;2. 反对;3. 流水对;4. 借对;5. 就句对;6.掉字对;
7.叠字对;8.双声对;9.叠韵对;10.隔句对;11.错综对。


三,应对部分。
    1. 春留花色千山绝//谷响鶯声三月倾
    2. 冷雨敲窗寒入梦//惠风抚野暖消岚
    3. 晚风吹树留长影//春雨连江映碧霄
    4. 芦花深处飞鸥鹭//柳色轻浮闪燕翎
    5.难猜心事锁眉宇//频为乡愁疑雁书。


四,以秋雁为题意,拟两副七言对句。
       1. 秋催雁字排云去//情寄姮娥盼梦成
       2. 空有雁声惊逆旅//当斟诗句寄乡愁


松之乐
2020-4-2 00:57:50
小渔村连升班蒹葭31-松之乐第八讲作业。     一. 各做一对正对、反对、流水对联句。
          1.  正对
  风吹霁色千山润,雨复堪舆四季明。
           2.  反对
  光阴荏苒庸人少,春野葳蕤芽草多。
           3.  流水对
  一样春光流水席,几番宴客烂斧柯。


     二,试写一首七律。
         习作:《七律. 三月喜讯传》
   日光胜似春光媚,天意己随人意明。
   闾巷和风弥翠嶂,布衣漏夜喜新声。
   川濡霁色浮沤去,燕剪柳林花草萦。
   听得江干人吊嗓,踽游兴奋盼连晴。


本帖最后由 松之乐 于 2020-4-9 18:41 编辑


小渔村连升班第九讲蒹葭31-松之乐作业。
      一.诗有哪些起法?
    答:1.对仗起。2.比兴起 。3.兴起。
           4.交待时间、地点、景物起。


      二. 以深秋为题写两付律联。
       1. 风扫湖滩枯菡萏,心生郁闷上厖眉。
       2. 一群雉雊荆丛瑟,几阵秋风夕照凉。


      三. 试写七律一首。
         《七律.昨雨今晴踽足游》
    天放晴光霁色悠,江干十里好邀游。
    路濡岚气青樟列,水起縠纹野鸭泅。
    跨倚石栏观耍戏,推离花径上钟楼。
    探身惊见飞机线,碧宇翻风头挤头。


松之乐
2020-4-15 23:26:17
小渔村连升班蒹葭31-松之乐第十讲作业
        一,熟悉并写出律诗之承接法。
   1. 景承法。2. 意承法。3. 点题承接法。


        二,以春日为题,写两对律联。
   1. 烟莎乱象弥初日//兰浦葆真敛柳风。
   2. 破冻乘时开柳眼//合澌暴谷起雷声。


         三,拟写一首七律
               习作:《七律.暮春》
    才赞江花争日艳,就睢桃李卸红妆。
    金阴无味谁知觉,杏子怯生叶底藏。
    穹碧杳茫云点缀,灵台何计世无常。
    晚天霞起和风暖,蚕月应添日脚长。松之乐
2020-4-23 23:24:29
蒹葭31-松之乐小渔村连升班十一讲作业  一.写出这一讲承的写作手法。
  1.顺承;2.递进式承接;3.并列承接;
   4.一向一答式承接;5.逆承接。


  二.以春或冬为题材选写一首七律。
                 习作《春暮抒怀》
   江岸溜湾人渐多,一时雨洒瞬间过。
   凉凉空气白驹引,渺渺乾坤苍狗拖。
   风挤霓霞融脚步,云敷山嶂复春歌。
   不追芦叶菩提度,颐养天年同乐呵。


松之乐
2020-5-3 02:08:37
本帖最后由 松之乐 于 2020-5-3 02:10 编辑


蒹葭31-松之乐
小渔村连升班十二讲作业。
一,本讲讲了哪些转的方法?
  答:1.景入情转法;2.反转法;3.直抒扩转法;
      4.进一层转法;5.地点转法;6.写意转法。


二,从唐诗中找一首“景入情转法”的七律,并
     简述转句写法。
            例诗: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滾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简述:诗的前二联写登高所见所闻之景。以转联
    起,用登高悲秋,叹老嗟病,带出诗人不得志
忧时愤世之情。用得是景入情转法。


三,以“冬“或“春”为题言,拟一首七律,要求用景入
    情转法。
               习作:《七律.喜春》
   江海桑田一望新,惠风舔脸更知亲。
   滩涂漫水层层绿,川野传声点点淳。
   雨后岚烟盈瓦滑,日前冻土瀑澌频。
   荆丛青发黄雏跳,抖扇绒翎昂叫春。


松之乐
2020-5-9 21:48:50
蒹葭31-松之乐
小渔村连升班十三讲作业:
细阅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一.找出合句,并就诗的内容和写作手法上,说明
     是什么承?
   答:诗的合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此诗按内容分,颔联为景接;按写作手法上分:为并
列景承接。


二,参闽上诗,以秋或冬景色为题,拟写一首七律。
    要求:1.先景后情。
                2.起为兴起。
     1)紧扣主题。2)注意勿滿。3)景为情生。
     4)符合情理。5)前后呼应。
                3.合句:
     1)从内容上选择情合。2)从写作手法上选择并列承。
                  习作:《七律.秋风吟》
      秋风残树损枝条,衰草浥尘黄叶飘。
      常叩门庭凝早露,兼融雨色噪狂蜩。
      晨昏霓淡桑榆纪,川野菊香黎杖跷。
      非是多情兴感叹,一年快似一年了。


松之乐
2020-5-15 23:15:35
蒹葭31-松之乐
连升班第十四讲作业.
一.从唐诗中选一首七律,简要分析
      其布局。
                 唐 杜甫《狂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人老更狂。
分析:此诗按起承转合顺序布局。前四句
以细致的愉悦的笔触描写了优美宜人的草
堂环境。
  首联点明了地点,大致的时间和境况。
  颔联承接首联百花潭,取红蕖和翠筱
加以叠声词进行具体描绘。气韵愉悅。
  颈联拓展到人事上描写,改用淒凉的
笔调,表达的是世态炎凉与生活的艰难
清苦。从而与前四句欢快气氛形成反差
对比,从而使诗作更具有摄人心魄的触动。
  合联气氛与颈联同出,以自嘲的口吻,
伤感地强作疏放,佯装狂人,发泄对世
情不公平的怨气。


二.刚过立夏,以莲藕或荷花为题,写
     一首七律。可用任何一种布局。
     但须对作品布局加以剖析。(200字)
           习作:《七律.夏日赏荷》
   馨香阵阵夏炎融,莲叶清圆出水丰。
   高矮相谐姿绰约,妖娆不媚竞玲珑。
   不猜白蒻穿泥发,更喜蜻蜓啜蕊攻。
   乡里亲朋邀避暑,溓湖养眼绿妆红。
自评布局:我学用起承转合的布局。采用
     的是以一点起笔拓展开写的思路,并衬
     以画面感进行物情描写,表现莲荷的洁
     净外形和清高品格。
    首联:以冉冉散香可溶化暑热这点起笔,
   点出时间,物事。并以莲叶出水清圆,更
   进一步深化赞美其与众不同。
      颔联:承接起联,从远观视觉上着墨,
   写它们参差相谐为伍的绰约和推想其互
   相戏谑是在亮相玲珑之品格。
       颈联:宕开一步,用人为猜想其根茎
   穿生淖泥而成长状,并加以蜻蜓组画,
   显其精气神。
        尾联上句是补上赏荷说明,并以此为
   引导,着下句照应起并推进一步概以全貌,
   顺势点出地点。


松之乐
2020-5-23 21:19:41
小渔村连升班第十五讲作业。
蒹葭31-松之乐
       习作:《七律.燕子楼》
  悠悠千古卷蛮荒,燕子传奇何感伤。
  朝市繁荣翻梦里,风尘弥起动衷肠。
  诗文托记识名士,才德相承从谢娘。
  大浪淘沙堪化石,各成佳话意绵长。


松之乐
2020-5-29 22:10:18
小渔村连升班第十六讲作业
蒹葭31-松之乐。
           习作:《七律.翠屏清溪》
   屏中可是飞来景?溪水相携谐共行。
   倒映蓝天敷罨画,叠成林樾似军营。
   风声两割阴阳合,雨色一调浓淡盈。
   不忍欣欣自陶醉,招谣更添好心情。


蒹葭31-松之乐
小渔村连升班律诗17讲作业。
1.对下联
寒鸦栖老树//残月下西天
小月眠池底//兰舟系渡头
风卷残云星眨眼//月穿天镜水无流
三更落雨相思夜//四海无垠不系舟
篱前设酒邀花饮//醉后空樽脱手扔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拟一对联。
花团锦绣莺歌啭//蝶舞繁春林樾新


3.以冬日飞雪或夏日暴雨写一首七律:
     习作:《七律.夏日暴雨》
一阵雷奔动地耕,万方云合斛珠倾。
过山催济琼林翠,入海连翻骇浪惊。
才没翔阳频虐野,乱开疆域密攻城。
忽操颓势风穷尽,渐复炎光天又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04

帖子

5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6 19: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庆瑞 于 2020-6-22 07:38 编辑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作业汇总
蒹葭41-孟庆瑞

小渔村律班第一次作业
1. 什么是诗。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
格律是格和律的统称。
格就是格式。
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
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尾联)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二讲

蒹葭41-孟庆瑞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替:律诗中的平仄是按二字一组平仄交替的,就是所谓的马蹄韵。句内要按照这个格式排列平仄。
对: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联内两句要对。
粘: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联间相邻两句要粘。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粘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替)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替)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骨马不前。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替)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替)

第三分句和第二分句:为粘贬  明粘州  弊粘八
第五分句和第四分句:横粘将  岭粘朽  何粘残
第七分句和第六分句:汝粘拥  来粘关  有粘不

第一分句和第二分句:贬对封 奏对州 重对八
第三分句和第四分句:将对为 朽对明 残对弊
第五分句和第六分句:拥对横 骨对家 不对何
第七分句和第八分句:收对汝 骨对来 江对有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三讲作业
蒹葭41-孟庆瑞
1、        什么是孤平
孤平就是七言律句中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三不论,如果为仄,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1.七言律句;2.在殿试取状元的情况下3.仅指“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4.在基础格律(音律、声律、韵律)都正确的情况下5.在韵句中6.在挑无可挑,必须鸡蛋里挑骨头的情况下后来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1、请说出10个常见的今平古仄音
白,之,指,鸡,拂,握,特,凸,发,押,踢。
一,峡,八,食,熄,桌,植,淑,说,忽。
2、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10分/6分钟)
马蹄韵就是俩平俩仄相替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3、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10分/10分钟)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对仗则是格律诗词独具的一种特殊创作技法。兴起于隋唐的格律诗,严格要求律诗中的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四讲作业
蒹葭41-孟庆瑞
1、        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        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一东平声 风 中 空 红  蓬 终 融 僮 癃 芃 茸
二冬平声 峰 龙 容 松 封 蓉 宗  茸 凶 供
四支平声 时 知 诗 枝 疲 芝 规 资 施 差
四豪平声 高 劳 豪 涛 毛  膏 髦 滔  叨 糕 羔
六鱼平声 书 居 如 鱼 疏蔬 渔 徐 舆 诸 胥
六麻平声 花 家 华 斜 霞 涯 沙 裟 些 娃
九靑平声 靑 星 亭 经 停馨 萍 零 腥 龄
九佳平声 怀 佳斋 崖 谐 乖 排 埋   街  牌
十三元平声 言 园 源 喧 原 樽 坤 吞 奔 盆
十五咸平声 岩 衫 帆 衔 凡 杉 咸监 喃 函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翠柳亲花水迎天
人生问路老前辈==云雨无言小后生
我宿深山梅作伴==卿辞翠林影相随
清风推浪帆行远==小月绕云夜渐深
无边碧海男人路==深夜苍穹我梦知
3、        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想花香
文/孟庆瑞
料峭无花天气寒,凄凉少绿树枝干。
为何清冷难寻暖?只想赏花倚木栏。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五讲作业
蒹葭41-孟庆瑞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韵: 哀- 回- 来-; 台- 杯-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哀- 杯
阳平:回- 来-; 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形容词; 回-动词; 来-动词; 台-名词;杯- 名词
4、看看这首诗有没有双生
有: 萧萧  滚滚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二二二一 或二二一二
五言:二二一或二一二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茶水三杯好品诗
2流星承载千般愿==孤月担当万种愁
3夜路清幽星伴我==流水自在影随人
4无悔青春征大漠==有知白练懂一生
5花红柳绿春当道==杯水茶香世间情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六讲;对仗(上)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六讲作业
蒹葭41-孟庆瑞
一.        什么是六相
1.字数相等、
2.词类相当、
3.结构相应、
4.节奏相同、
5.平仄相对、
6.意义相关。
二、什么是对仗
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苍松黛绿画寒窗。(孟庆瑞)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行云流水去天边。(孟庆瑞)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碧水朝阳同云亲。(孟庆瑞)

第七讲作业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七讲作业
蒹葭41-孟庆瑞
一、阅读部分
1、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月夜
作者: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对仗句宽对)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甲.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有以下类型:
(一)正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是同一方向并立的,相互补充,相互烘托。
(二)反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反向并立,具有强烈对比、映衬作用。
(三)流水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是延续的,两句只可连贯起来理解,不可分割
(四)借对。 又称"双关对"、"假对"。有借义、借音两种。
(五)就句对。 也叫"当句对"、"句中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的词语自成对仗

按不同标准分类的常见的十一种类
1正对
2反对
3流水对。
4借对
借音对
5就句对
6掉字对
7叠字对
8双声、叠韵对
9隔句对
10错综对
11虚词对 虚词入对,古来不乏佳篇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风过柳绦一树翩
2、冷雨敲窗寒入梦==晨风舞剑冻成联
3、晚风吹树留长影==明月不眠照无声
4、芦花深处飞鸥鹭==湖水下面戏鲤鱼
5、难猜心事锁眉宇==没有桃花空树枝
四、创作部分
1、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秋风瑟瑟南归雁=红叶飘飘下落花
大雁离家何处去=愁菊住户几时来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八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七讲作业
蒹葭41-孟庆瑞

1,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正对
出句:春风天暖桃花粉
对句:烟雨山寒柳叶青。
反对
出句:朦胧烟雨江南色
对句:锦绣河山塞比春
3,流水对
出句:恰因芳草带香气。
对句:唯有春风招雨声。
5、难猜心事锁眉宇==不是桃花空树枝

远洋国学班第九讲作业
蒹葭41-孟庆瑞
一.写出诗的起法
1、 对仗起法
2、比兴法:
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
4、兴起
二、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出句:大雁匆忙回故里
对句:秋菊寂寥在红尘
出句:残荷虚度芳华去
对句:憔悴寒凉枯草来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第十讲 承(上)
蒹葭41-孟庆瑞
1、写出诗的承法
承,即承上,就是承接开头的意思,
承接的一联往往是颌联,颌联是要对仗的。
也就是说承从属并辅佐于起,这一目的就是让起显得更有力度。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菊开秋风无闲事=雁走蓝天觅故人
枫叶飘零独自冷=秋风轻过留孤愁
桃开东风无闲事=燕来蓝天觅故人
可平可仄平平仄
柳絮飘零何处去=春风轻过几时来
玉兰素雅增春韵==燕子轻盈无雨声
柳絮飘零何处去==春风远去几十归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柳絮飘零何处去=春风无力不重来(星空老师)
蒹葭21-24 :星空老师
本次对联作业题春日

蒹葭41-孟庆瑞
桃开东风无闲事=燕来蓝天觅故人
上下联都失替了,唯一的是对上了题:"春日”。
柳絮飘零何处去=春风轻过几时来
来字用的不妥,因为春风都经过了,代表来了又去了应设问号那时回?建议改成:
柳絮飘零何处去=春风无力不重来


请老师有时间评阅好吗?
玉兰素雅增春韵==燕子轻盈无雨声
柳絮飘零何处去==春风远去几时归
很喜欢老师的对句谢谢您
柳絮飘零何处去=春风无力不重来(星空老师)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第十一讲 承(上)
作业1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1. 顺承:
2.递进式承接。
3.并列承接:
4.一问一答:
5.逆承:
6.承的讲究,重视律诗的层次与结构。
7.注意起如果是急的起,那么承宜纡缓,起如果是缓的,那么承宜坚挺赴之。
8.一般颌联后分句的最后三个字要为颈联做铺垫和准备。

2(1)以【冬】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23冬
作者/孟庆瑞
枝空闲荡晓晨寒,昏暗忧愁视物难。
四外凋零生落寞,无人孤冷起心酸。
迷茫无助浓香远,缥缈凄清薄影单。
素雪欺人天地冻,不如暖室里头安。
蓝色星空简评:这首诗有几处需要注意,晓和晨,忧愁和视物难和四处凋零,一旁萧瑟,转句是写冬,还是写人,合句的下句太白。小诗再重新组合吧。

23冬
作者/孟庆瑞
枝空闲荡冷风寒,夜色幽深视物难。
四外凋零生落寞,身边孤寂起心酸。
迷茫无助弯月远,缥缈凄清薄影单。
素雪欺人天地冻,香茶暖室古琴弹。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第十二讲作业
蒹葭41-孟庆瑞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访妙玉乞红梅
清代:曹雪芹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景入情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过冬
作者/孟庆瑞
枝空闲荡冷风寒,夜色幽深举步难。
四外凋零高月小,身边孤寂起心酸。
人生孤寂不如意,往事凄清自反观。
面对迷失寻帮助,如今不语最平安。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第十三讲  合作业:
蒹葭41-孟庆瑞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
合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作者/孟庆瑞
秋水悠悠映晚霞,香山枫叶火枝丫。
芙蕖荡荡别芳草,大雁匆匆找靓花。
往事悲欢寻故里,红尘落寞去天涯。
如今孤寂无需怕,自在清新品淡茶。
注:香山位于北京海淀中部。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第十四讲  合作业:
蒹葭41-孟庆瑞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早雁》(唐代杜牧作品,七律,选自全唐诗)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
2、因为刚过立夏,所以要求以莲藕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作者/孟庆瑞
轻风伴柳小湖边,碧水映天几朵莲。
红鲤匆匆偷吃瓣,粉花淡淡不为然。
心平雅静无尘扰,叶静清幽了世缘。
此景开怀烦恼弃,拿来笔墨写诗篇。
夏日里风轻轻的吹着,湖边的柳条悠悠的舞着。碧绿的湖水掩映着蓝天,那边还盛开着几朵荷花。
一条红色的鲤鱼突然跳出水面,偷吃着粉色的花瓣。荷花高贵圣洁不以为然 不予理睬。
心里平静没有乱七八糟的念头 没有繁杂事情干扰,荷叶青青出污泥而不染,了却尘缘。
这里的景色优美,让人忘掉烦恼。很想划着小船去采莲,就这么想想就比神仙的日子还美。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第十五讲  合作业: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第十五讲  合作业:
蒹葭41-孟庆瑞
盼盼
作者/孟庆瑞
盼盼多才名美传,专情痴恋念无缘。
云龙湖畔扬佳话,燕子楼头入赋篇。
短短人生花早谢,匆匆一世过寒烟。
红颜易老芳枯了,独守相思不肯眠。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第十六讲  合作业:
平起首句入韵 〇平〇仄仄平平,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说明:〇表示可平可仄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6讲作业
蒹葭41-孟庆瑞
听闻皖处景宜人,绿树葳蕤水碧粼。
嫩草罗裳花艳好,青袍白练露珠新。
清溪旖旎多新客,古木苍然不老春。
欣喜悠悠观图片,闲时前去躲红尘。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7讲作业
蒹葭41-孟庆瑞

作业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喜鹊落鲜花
小月眠池底==清风醉画中
风卷残云星眨眼==花枯弯月夜无眠
篱前设酒邀花饮==屋外携客赏月吟
三更落雨相思夜==一路小风孤寂人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平起首句入韵
香飘走远芳龄美=蝶趣归来夏日花

3;以严寒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


作在/蒹葭41-孟庆瑞
清馨召唤去寻芳,叶落空枝怎有香。
古刹静心来殿外,腊梅淡雅在门旁。
皮囊着意塞名利,净土离尘卸伪装。
念句弥陀谁是我,常参了悟早还乡。
注: 弥陀,南无阿弥陀佛 或 阿弥陀佛。
常参,禅宗离参话头。
还乡,去清凉无忧脑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

帖子

10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0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6 21: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一讲作业
蒹葭-18月亮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一定的音节,声调,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就是格式。
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
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尾联)

第二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二讲作业
蒹葭18-月亮
作业: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答: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粘:
为粘贬,明粘州,弊粘八
横粘将,岭粘朽,何粘残
汝粘拥,来粘关,有粘不
对:
贬对封,州对奏,八对重
将对为,朽对明,残对弊
拥对横,关对岭,不对何
收对汝,骨对来,江对有
替:
封奏重-平仄平,贬州八-仄平仄
为明弊-仄平仄,将朽残-平仄平
横岭何-平仄平,拥关不-仄平仄
汝来有-仄平仄,收骨江-平仄平

第三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3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18-月亮

1、什么是孤平
答:孤平就是七言律句中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第三个字不论,如果为仄,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夜
仄仄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答:石,级,黑,白,逐,别,发,答,出,漆
4、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答:马蹄韵就是一句诗或联中字的平仄交替出现,如
1)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5、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第四讲: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4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18-月亮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答: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①一东:  空虹红烘踪风龙宫公中
②二冬:  冬松翁龙珑钟浓封重穷
③三江:     邦双江窗腔降旁庞缸岗
④四支:    思丝鹚词诗时脂师姿枝
⑤八齐:  奇丽梨妻凄栖题啼西迷
⑥十灰:  灰回枚杯开台才栽来灾
⑦十一真:真人仁神亲身尘春民纯
⑧十二文:军文纹云氛纷群裙君勤
⑨十三元:存元原源沅温孙门尊论
⑩一先:  烟仙前弦鲜怜填年泉先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绿竹摇风莺啭歌
人生问路老前辈==若谷虚怀贤圣人
我宿深山梅作伴==鸟飞江渚花为邻
清风推浪帆行远==细雨润枝花绽芳
无边碧海男人路==浩瀚长空鹏鸟心


4、此项作业完成后请在小组内进行写作作业接龙,安排评阅。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迎春花
                文/月  亮
串串连枝朵朵开,春风一夜巧心裁。
东君传命百妍待,先遣黄花一色来

第五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五讲作业
蒹葭18-月亮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 哀   杯
阳平: 回  来   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 形容词   回- 动词   来-动词;
台- 名词  杯- 名词
4、看看这首诗有没有双生
有: 潇潇  滚滚   艰难   潦倒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 2221   2212
五言: 221     212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菡萏千株可采莲
2流星承载千般愿==轻棹划出万缕情
3夜路清幽星伴我==秋田金色稻含香
4无悔青春征大漠==多情将士战蓝天
5花红柳绿春当道==菊馥兰芬秋做台

第六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第6讲作业:
蒹葭18-月亮
作业:
一、什么是六相
指律诗或骈文中,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平仄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同,意义相关等六个要素。
二、什么是对仗
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即:    左右分舍、相对而立的仗卫。
            指旧体诗文的词句相对偶。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琼花舞韵浸寒梅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善德与众慰平生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梅树迎风接春来



第七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7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18—月亮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宽对流水对)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工对正对)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工对  正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宽对正对)
此首诗每一联都对仗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答:从对仗的宽严来分
工对:指词类都相对。
宽对:意对,一般只词性相对。
从对的方式来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
正对是并列的,但上下联意义并不相同或相近,而是相关的不同内容。
反对是上下联内容相反,互相对比映衬。
流水对是上下联上流下接,意义顺承,上下联合起来说一个事,不可分割。
另外还有就句对(就是句中对),借义对,借音对、双声对,叠韵对、错位对等等。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雨润人间万户春
2、冷雨敲窗寒入梦==残灯照壁愁萦心
3、晚风吹树留长影==晨露伴人行月弓
4、芦花深处飞鸥鹭==孤棹塘边鸣蛰虫
5、难猜心事锁眉宇==不解闲愁诉笔端
四、创作部分
1、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千里云山鸿雁去
百重秋水双鱼来

芦花飞雪寒风起
渔叟泛舟秋雁惊

第八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8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18-月亮

正对:
春风一夜绿江岸
桃蕊千枝红半坡

正对:
细雨千山绿
春风万里红

反对:
春风有意谱新曲
流水无心念旧情

流水对:
敲窗秋雨寂凉夜
卷幔西风愁煞人


第九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9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18-月亮
1、写出诗的起法
一,以写作手法分类有:
1.明起,2.借景抒情起,3.暗起,4.托物起兴,5.写景入手式,6.引事起,7.抒情开头起,8.引起,9.反起,10.开门见山,11.问答发问式,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来,13陈述式,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以形式分类
1.对仗起法,2.比兴法,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4.兴起.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红枫似火云霞燃
银叶成蝶黄雨飞

声声南雁鸣秋冷
片片荻花飘暮寒

一夜秋风吹舍冷
满庭梧叶落阶寒

秋叶凋零枝影瘦
芦花飞散风雪寒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第十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0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18-月亮
作业:1、写出诗的承法。
意承,景承,点题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燕剪春风堤岸柳
莺啼丝雨路边花

燕飞庭院翩翩舞
莺啭山林恰恰啼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第十一讲:
远洋国学律诗第11讲作业
蒹葭18-月亮
1  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答:按写作手法分有
1,顺承
2,递进式承接
3,并列承接
4,问答承接
5、逆承
2  律诗写作二选一
(1)以【冬】或者【春】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2(1)以【冬】或者【春】为题,作一首七律,              
                     谷雨
                   文/ 月 亮
雨生百谷应天时,一夜催妍复润枝。
国色牡丹凝玉露,如烟杨柳涤青丝。
鱼翔浅底浮沉影,花映清溪摇曳姿。
盛景眼前无再赏,埯瓜点豆正当宜。


第十二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2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18-月亮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     过冬
            文/月 亮
萧瑟北风天地寒,乱纷轻羽覆川峦。
江河十里积冰冻,松竹千枝压雪繁。
素裹银装仙境醉,红泥绿蚁画堂干。
人生四季轮回几,淡泊功名心自安。

第十三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3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18-月亮

作业: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
答:合句为“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承按内容为景承,按写作手法为并列承。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要求:
(1)、先景后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
(2)、起句兴起
1)紧扣主题
2)注意勿满
3)景为情生
4)符合情理
5)前后呼应
(3)、合句
1)从内容上选择情合
2)从写作手法上选择并列承
                   秋思
               文/月  亮
萧瑟西风落叶黄,澹然空水对斜阳。
孤帆远影寒云尽,荒草枯丛日暮凉。
漂泊经年公务事,朱颜悠忽鬓成霜。
光阴流转三秋过,梦里常闻故土香。

第十四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4讲作业(周五截止)
作业蒹葭18-月亮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野望(唐·杜甫)1.无题
文/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起)
东风无力百花残。(承)
春蚕到死丝方尽,(承)
蜡炬成灰泪始干。(承)
晓镜但愁云鬓改,(转)
夜吟应觉月光寒。(转)
蓬山此去无多路,(合)
青鸟殷勤为探看。(合)

2、因为刚过立夏,所以要求以“莲藕”或者“荷花”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咏荷
                   文/ 月 亮
水波潋滟晴方好,莲叶接天风曳摇。
翠伞参差擎玉盖,羞花迢递绽容娇。
根生泥沼心犹洁,枝濯清涟身不妖。
品洁德淳千古颂,愿成人世一孤标。

                     布局分析:
水波潋滟晴方好,(起)
莲叶接天风曳摇。(承)
翠伞参差擎玉盖,(承)
羞花迢递展容娇。(承)
根生泥沼心犹洁,(转)
枝濯清涟身不妖。(转)
品洁德淳千古颂,(合)
愿成人世一孤标。(合)

分析:
首联写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水波潋滟,接下来写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接天碧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虽未言荷莲,但明眼人一看便能看到眼前的一片绿色荷塘,给人以较强的画面感。
颌联接下来并列承写,浑圆翠绿的荷叶大如伞盖,高低错落擎在一枝枝茎杆上,娇羞的荷花则向世人一一展露着她们美丽的娇容。
颈联开始转,由荷的外形,联想到它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并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
合句把这种品格总结出来,用品洁德高,人世孤标点名咏荷的题旨。

第十五讲:
蒹葭18-月亮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5讲作业(周五截止)
七律  燕子楼
在网上搜集关于燕子楼的资料,以燕子楼的故事为素材写七律一首。
                   燕子楼
                   文/月 亮
云龙园内此相逢,寂寂唐楼一水空。
残漆回廊千朽木,旧砖檐瓦几哀鸿。
霓裳衣羽声何在,枯草黄花衰半丛。
地角天涯萧瑟远,佳人含泪倚秋风。

第十六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6讲作业(周五截止)
作业:写一首《七律 翠屏清溪》
蒹葭18-月亮
翠屏清溪
               文/ 月 亮
烟波十里雾空濛,隐隐峰峦层锁中。
渐起金乌溪水绿,尽消纱幔远山葱。
百花带露开林野,千树擎枝向碧穹。
玉镜画屏描不尽,石叽鱼钓做仙翁。

第17讲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律诗班17讲作业
蒹葭-月亮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钩月挂霜天
小月眠池底==轻风弄窗前
风卷残云星眨眼==鸟飞乱树花摇枝
篱前设酒邀花饮==池畔听蛙对月眠
三更落雨相思夜==百事忧心辗转人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繁华似锦春光美,蝶舞莺飞好景长。
3;以严寒或炎夏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夏日暴雨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
         夏日
     文/ 月 亮
烈日炎炎大地烧,少稀路客树慵条。
庭蝉叶底哑嘶噪,家犬屋头辗转焦。
人静诗书一二卷,扇轻茶韵两三摇。
纸香翰墨染心醉,暑气清凉自在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09:00 , Processed in 0.0756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