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组长——风中絮语汇总作业【二】
1---3讲复习课作业:
1.标出对联的平仄和入声字 (请不要太关注平仄失替的问题,这里我们只要你标注平仄和入声字)
l留此湖山 得此佳趣;
平仄平平 入仄平仄
召以佳景假以文章。(水月观音亭)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掬水月在手;
入仄入仄仄
弄花香满衣。(刘墉四照亭联)
仄平平仄平
l风旌不动真乘义;
平平入仄平平仄
月印常圆了悟因。(半山亭联)
入仄平平仄平平
l开张天岸马;
平平平仄仄
奇逸人中龙。(陈抟老君台联)
平仄平平平
l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
入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观音亭联)
l笔底江山助磅礴;
入仄平平仄平入
楼前风月自春秋。
平平平入仄平平
(张广楠苏东坡读书台联)
l铁石梅花气概;
仄入平平仄仄
山川香草风流。
平平平仄平平
l清风明月自来往;
平平平入仄平仄
流水高山无古今。
平仄平平平仄平
(周延延俊伯牙亭联)
l清风明月本无价;
平平平入仄平仄
近水遥山皆有情。
仄仄平平平仄平
(梁章矩沧浪亭联)
l月光千里白;
入平平仄入
秋色一天青。(君山亭联)
平入入平平
l几点梅花归笛孔;
仄仄平平平入仄
一湾流水入琴心。(枕流亭联)
入平平仄入平平
l开轩敫朗月;
平平入仄入
对弈趁清风。(高杨依山亭联)
仄仄仄平平
l偶呼明月问千古;
仄平平入仄平仄
临对青山思故人。
平仄平平平仄平
(捉月台联)
l睡至二二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
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仄仄入入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黄梁梦亭联)
l水清石出鱼无数;
仄平入入平平仄
竹密花深鸟自啼。(哈同花园联)
入仄平平仄仄平
2.对下面几个字进行分析:音(平仄),韵(韵部),义(词义),词性(名动形数量代?)有兴趣的同学找出含有这些字的古诗词句子。
如:
望(wang2 平),平声七阳韵部,远看,期望,动词
望(wang4 仄),去声二十三漾韵部,看,希望,名词。
看,(平 kān)上平十四寒韵部。
守护,看押---{动词}
看,(仄 kàn)去声十五翰韵部。
瞧,探望---{动词}
“看怎么样”的省略,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的后面,表示试一试---{助词}
忘,(平wáng)下平七阳韵部。
本义:忘记,不记得。通亡,灭亡,舍弃,无,没有---{动词}
忘,(仄wàng)去声二十三漾韵部。
本意:忘记,不记得,忘怀---{动词}
思,平声 (sī)上平四支韵部。
本义:思考,想;考虑,多思,思慕;想念,诉讼---{动词}
通“司”凡有所司捕必静思忖亦然也。——《释名》思想,思绪---{名词}
思,去声 (sī)去声四寘韵部。
鼠思,哀以思---{动词}
思,平声 (sāi) 上平十灰韵部
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多须貌---{名、形容词}
漫,平声 (mán):上平十四寒韵部。
水大貌。
漫,去声 (màn) 去声十五翰韵部。
本义:水过满向外流。漫溢,充满---{动词}
放纵:散漫,漫长---{形容词}
漫然。(随便的样子)漫言(随便地说);漫叩(随便发问)---{副词}
浪,去声 (làng):去声二十三漾韵部,
波也。水激石遇风则浪。波浪,热浪;麦浪---{名词}
浪走,踉跄,浪迹萍踪(四方漫游,行踪无定),浪汉---{动词}
放荡;放纵,浪弟子(称行为放荡、不知检束的青年人)。浪荡鬼。轻易;随便。如:浪舌(随意乱说)---{形容词}
徒然;白白地。如:浪死---{副词}
浪,平声 (láng):下平七阳韵部。
沧浪,水名。《水经注》水出荆山,东西流为沧浪之水。{名词}
胜,去声 (shèng):去声二十五径韵部。
本义:胜任,禁得起。战胜,打败。胜过;超过。通“升”。上升---{动词}
特指名胜古迹。如: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通“升”容积单位。古代妇女首饰,如:蓬发戴胜。姓。---{名词}
胜利,胜异(奇妙出众);胜情,胜致(高雅的情趣)---{形容词}
尽;完。如: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副词}
胜,平声 (shēng):下平十蒸韵部。
《说文》从力,????声。本从舟,省作月。任也---{名词}
禁,平声 (jīn) 下平十二侵韵部。
胜任,承受得起。如:禁久(经久,耐久)。忍住。如:不禁痛哭流涕;不禁失笑。折磨,使受苦。禁害(损害;折磨)---{动词}
腰带。如:禁节儿(筋节,关键)---{名词}
禁,去声 (jìn) 去声二十七沁韵部。
本义:禁忌。监狱。如:禁囚(在押犯人)禁令。通“紟”衣服的结带。---{名词}
禁止;制止。监禁。禁文。禁库。---{动词}
秘密,隐密。如:禁方(秘密的药方);禁府(秘府);禁兵。---{形容词}
听,平声 (tīng):下平九青韵部。去声二十五径韵同。
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听信,接纳。听政(执政;处理政务)听凭---{动词}
耳朵。翏翏而为穷苦愁怨之声,不啻风泉之满听矣。——清?黄宗羲《金介山诗序》马口铁罐。如:听装午餐肉;听装咖啡。亦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名词}
听,去声 (tīng):去声二十五径韵部。青韵同。
听上声 (qǐn):音龂。上声十二吻韵部。
《说文》笑貌。《史记?司马相如?上林赋》亡是公听然而笑。《杨慎》曰听,古哂字。---{名词}
过,平声 (guō)下平五歌韵部。去声二十一个韵部。
古国名,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处浇于过,处豷于戈。——《左传?襄公四年》姓,过国之后---{名词}
过,去声 (guō,guò)去声二十一个韵部。
本义:走过,经过。过,度也。过情(超过实际)过去。渡过。过继。过水(用水漂洗)吃过。读过书。---{动词}
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知过必改;过行(过失行为)。缘故。如:夏天的过(因为夏天的缘故)通“祸”(huò)。灾殃。---{名词}
过分;;过于;过爱(过分的爱)---{形容词}
遍,次。如:过儿(次;遍);一过(一遍);过子(次数;遍)---{量词}
相,去声 (xiàng) 去声二十三漾韵部。
本义:察看;仔细看。如:相尸(验尸)。相天(助成自然之道)相攸(择婚的别称)---{动词}
人的外貌,相貌。长相。形相。相辅(宰相)首相。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名词}
相,平声 (xiāng) 下平七阳韵部。
交互;互相。如:两相思,两不知。又如:相叙契阔(互相诉说分别后的情思)相唤,相牵。相差。亲自观看。如:相媳妇。---{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