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泉水

泉水异国他乡记

[复制链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8: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泉水 于 2015-11-24 18:52 编辑

这次来悉尼,我发现悉尼的中国人太多了,尤其儿子居住的区,大有被中国人占领的趋势,鬼佬少了很多。据说,他们不愿意和外国人居住生活在一起,陆陆续续搬走了。为此我的感受也是不好:中国人的喧哗,不拘小节的的确确让当地人适应不了。我们中国是文明大国,要处处体现文明大国人的风范才是。尤其是来澳洲带孩子的老人,一定不要丢了中国人的脸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9: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泉水 于 2015-11-24 19:06 编辑


澳洲胖女人
        今年三四月份,中国艺人在澳洲搞了一个《澳洲胖女人泥塑》展,当我看到这个宣传时,心里丝丝有点担心,澳洲人会不会以为我们在丑化她们?不曾想,澳洲人乐坏了,他们全国到处组织展览。泥塑到了哪里,哪里欢腾一片。
         前几天到朋友家做客,他家客厅里摆放一个铜塑——《澳洲胖女人》,铜塑 分四部分组成,一个座,三个大约二十厘米高的女人。很不起眼的东西竟然价格不菲,一万澳币。澳洲人崇拜胖女人吗?
        澳洲的女人大部分都很胖,瘦的极少,我们认为的标准型的也不多。据说三分之一是巨胖型的。说到胖,我们中国女人如果一米七,七十公斤就算胖了。这个身材如果在澳洲绝对是标准体型了。澳洲女人大都在一米七以上,体重在一百公斤到二百公斤之间。巨粗的胳臂,肥硕的屁股,白白的皮肤、靓丽的衣服,金发碧眼。出于尊重,我从来不去拍照她们,就是给自己家人照相,我也不会把她们收入镜头。这些胖女人很少结伴出游,逛街,极少看到夫妻双双的。可能澳洲人行道不是很宽,有的人行道还种植草。她们走路不是很笨,没有气喘的样子。甚至多数很潇洒。
         她们是英国人的后裔,为什么如此体型 ?据说,澳洲是女权国家,女人在家里享受着伊丽莎白式的待遇。澳洲的男人很惯着他们的妻子,从不敢大声呵斥妻子,几乎所有的男人下班就回家,勤勤恳恳地做着好吃的东西伺候妻子。澳洲又是美味丰富的国家,好吃的女人们,她们从来不顾及自己的体重。她们极其和蔼乐观。表面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她们做很多事情我们中国人理解不了。比方生完孩子立即喝放冰块的饮料,然后会光着脚丫子不穿鞋,穿着裙子到走廊里听抚育孩子讲座。孩子生下一周,她们用小车推着孩子到处逛,甚至出省几天旅游。我看到都是男人抱着小小的婴儿在喂奶粉,胖女人去看光景了。澳洲的妇产科医生会嘱咐产妇在一周内要到游泳馆游泳,尽快回复体质。我还看到她们在厕所给孩子换尿片,她们把孩子放在冰凉的台面上,有的人会在孩子身下放两张搽手纸,那一周的孩子,胖女人们的两只手一掐就像提小猫一样提起放下。哇,这么大的块头,生的孩子却那么小。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她们会把孩子拦腰一拢,利用她们体型的优势,让孩子半坐在她们的腰胯骨上,在大街上、公园里逛。那孩子在胖女人的腋下胯骨上一扭一扭的,我真担心孩子的骨锥 。满地跑的孩子,她们更是不在意了。我们这里有个大商场。螺旋上升的,四楼、五楼之间的走廊上放一部电视,地面铺着地毯,她们把孩子往地毯上一放,自己慢悠悠地进入各个店采购东西了。电视前没有一个大人负责看管孩子,栏杆间距很宽,会爬会跑的孩子很容易掉下去的。但是没有听说一个孩子出过事故。这里的孩子很小就可以入托,(只要提前预约)幼稚园的院子里有几个大沙坑,孩子们每天在沙坑里玩沙子,她们说,这是直接接触大自然,孩子眯了眼睛或者被伤着了,这些女人们从来不会因此计较。还有,她们的孩子在冬季,多数是男孩子穿短裤,女孩子穿裙子,上衣都很薄,甚至是短袖,我看到这些孩子白白的没有血色的脸和干柴一样的长腿,我真替他们冷。别说孩子,这些胖女人在冬季,她们穿着线衣,中长毛料衣服,几乎全部是穿着裙子或者短裤,有人穿着长袜子,大多的胖女人露着白白粗粗毛毛的小腿。澳洲的孩子都是一辈带一辈的,从来没有看到,隔辈的老人带小孩子的。有时候看到很年长的人带着小孩,那一定是她自己的孩子,或者是她们收养的孩子。因为澳洲政府支持、鼓励、奖励多生多育。澳洲的女人不知道攒钱,有多少钱都要抓紧时间花完,他们的子女由国家给钱到成年。大学的费用基本上也是国家供给,不供给的那一部分学生自己申请贷款,工作后自己还贷。她们的孩子成年后都离开了家庭,几乎没有孩子再回家看看了。这是因为澳洲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关,孩子刚入学第一天开始,老师就告诉孩子,你是国家的孩子,是政府把你养大的。澳洲女人到了很年老的时候,虽然她们孤独,但是她们很会安排生活,上午她们到一些大商场,或者自助餐馆,喝着咖啡,吃着点心,就是在自助餐里,她们吃的也很简单,不像我,在自助餐里,净挑好吃的吃,直到眼馋肚子饱。这些老女人有的也会在经济上帮帮她们的孩子,比方给孩子赞助买房子等,如果她们的孩子很出息,这些老人会可劲花钱。当这些女人不能自理的时候,很多胖女人到了老年,腰腿都有毛病。她们会到老年公寓去,澳洲绝对善待这些老人,老人们干干净净,非常乐观,我每次路过公寓,窗户里的老人们会共同举手向我“哈喽”,还学我们中国人的鼓掌。有时候,她们会干点善事,比如给幼椎园的孩子们织小围巾等。
         澳洲的女人穿衣很讲究,普遍喜欢鲜艳的打扮。有时候我很幼稚,她们的巨胖,怎么买包装。澳洲人开的女店,服装专门是为澳洲人准备的。衣服的号我不知是代表什么。号的排列顺序是8、10、12、14、、、、、26、28。裤子也是这么些号码。20号以上的衣服,拿起来看是横长,袖笼像裤腰,臀围极其宽。澳洲太阳光照很厉害,中年以上的女人们皮肤虽然白但是比较粗糙,皱纹斑点很多,但是鲜艳的服装把她们显得很靓丽。让我看不出她们实际的年龄来。
         澳洲鼓励减肥,但是目前还没有法制约束,不像一些国家,超体重要额外交税。医生们鼓励锻炼减肥,提倡游泳。澳洲游泳馆八个泳道,第一、第二泳道是专门为胖子准备的,这些胖子能游起来吗?她们绝对游不起来,她们在泳道里,很笨拙地走来走去,身后掀起两条大水波。八个泳道有不同的图标和英语提示:“快游”“慢游”“走路”,哈哈。
记于2014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9: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情人港
    每次来悉尼都喜欢流连情人港,这两次来悉尼,有老公作伴,更是乐此不疲。
    情人港Darling  Harbour位于悉尼中心商业区边,是悉尼一个重要的旅游景区。天然的港湾,楼厦傍立,咖啡馆、餐馆、商店栉比麟次,绿树成荫,环海绿化,闻名遐迩的海事博物馆,水族馆,动物园各据海湾一方,动物园的设计非常独特,各种动物坐落在空间每一层,整个园占地面积不是很大。港区内有表演节目的表演台,有水上表演中心。木质阶梯坐位,大草坪,  很多很多的快艇码头和轮渡站、、、在这里坐上游轮,绕港湾一周大约三个小时,穿过悉尼大桥,各个角度近望悉尼歌剧院,细看悉尼港湾监狱,这所监狱据说曾经是英国人关押威胁英国政府的重要犯人,外观有点像碉堡,现在成了澳洲的古迹了。下了轮渡,沿着木质路漫游,不远处是悉尼赌城,上了飞架大桥,桥对岸有动力博物馆,娱乐中心,游泳馆,中国花园和唐人街,有世界著名的几家酒店、、、。随处可以找一家咖啡馆,要上一大杯上好的咖啡和点心,在凉棚里,吃着,聊着,欣赏着情人港。
       情人港弥漫着 香喷喷的咖啡味道,人群总是熙熙攘攘,但是休闲有序,各种肤色,各种民族的服装和打扮,那些万里之外到这里拥抱亲吻的,已经屡见不鲜。各种鸟类在木立的恋人周围起舞,盘旋。人们像是天外之客,漫步花草从中,喷水池旁,绿树阴下,有席地绿茵坪上观赏音乐会,杂技表演,有看水上表演。儿童们最喜欢他们的乐园,儿童乐园占地面积最大,没有门栏,没有收费处,方圆百亩的乐园,各种游乐器械,大人在一边坐着,任由孩子疯玩。澳洲的孩子在这里能够锻炼得超常顽强。
       到了晚上,华灯初上 ,情人港更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景色十分壮观,音乐悠扬,激光闪耀,人们静静地坐在海湾边的木阶上,任柔情蜜意的海风吹拂脸庞与思绪,温情地躺在情人的怀里,向往着天仙配。
        每到世界青年节,情人港会吸引全世界大学生中学生来此娱乐。每到周末节假日情人港会燃放烟花,绚丽无比的烟花把人们带进桃花源,梦一样的世界。美得让人销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9: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泉水 于 2015-12-2 17:27 编辑

        
        吃喝玩乐在悉尼
       是我适应的澳洲,还是澳洲适应了我,这次是我第四次来澳洲。我感觉很好。可以称得上吃玩享受在澳洲。
       我2004年9月第一次来这里。一个整天憋得我没有人说话,儿子给我一个空信封,信封有地址和他的电话号码,我憋在家里吃面包火腿和牛奶。后来我慢慢出去找市场,不识澳币,买了东西,捧一捧钱让收款员自己拿。现在我可不愁买东西,大超市,中国店,越南店,南韩店,鬼佬店、、、我都知道,而且我还能和店里的人稍微交流。
吃的:
       鬼佬店的菜以前很难吃,茄子像牛腿,大头菜一个10公斤,辣椒又大又美。这些东西很硬,煮不烂,肉很腥。 也许是移民们不断改良这些东西,我这次感到大头菜比国内的还好吃,个头小了一点。肉早已改良了,据说是中国移民改良的。杀完放血了。以前澳洲人电杀猪羊牛,那肉渗着红红的血。
      牛奶和牛奶产品的质量,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好的了。澳洲人说,他们的羊毛是世界一流的,因为澳洲的草好。那么牛奶和牛奶产品也是世界一流的,也是与澳洲的草好有关系吧?这些东西价格都很便宜,换算成人民币,不比国内贵出多少,甚至比国内的还便宜。我最喜欢这里的冰淇淋,酸奶,三澳币三升新鲜牛奶,这种牛奶勾兑上一半的水也比中国特伦苏又稠又香。
      不知道澳洲的面粉怎么会这么香,1元5澳币两公斤,没有任何附加剂,很吃水,调好了,很快就醒好了。我生长在中国北方,面粉还是主食,做的花样多。如果想买杂粮,豆子等要到中国店去买,但是大多都是陈粮了。澳洲的燕麦可以算作世界上最好的燕麦了,燕麦品种很多,那些夹杂着各种干果的燕麦我不大喜欢,总感觉有些干果压制成型如鸟粪,我还是喜欢简装的大颗粒的纯燕麦。
      鱼这里很多,卖店的鱼放在干冰里,我们买到鱼,卖家用雪白的大张纸包装起来,不流一点水。除此是卖鱼片的较多。三尾鱼和虾都比国内的便宜好吃。越小的鱼越贵,寸长的鱼高达10澳币一公斤。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相反了,鸡的零件却是鸡脯价格高一点,鸡腿2、30澳币一公斤,鸡翅1、70澳币一公斤。什么鸡脖,鸡架都扔了没有卖的,鸡爪子很肥大1澳币一公斤。据说,澳洲当地人不吃鸡的小零件,前些年,鸡爪子,鸡腿,鸡翅是不卖钱的,一些中国肉店会放一大箱子,任由顾客自己买完东西后,顺手拿一些。后来是越南人发现中国人爱吃这些小零件,开始卖钱,随后各家肉店都开始卖钱了。
     说说中国店吧,店里的东西都是我们在国内常见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样的包装,不一样的质量。所有的东西在这里都是比在国内好上几倍。价格也不贵,换算成人民币比国内也高不出多少来。在国内看到的广告,什么什么打入多少国际市场,实际上这些东西基本上还是中国人在用,好的东西给了国外
了,有时候我真的好想带点“Made in China“回中国去。
      以前几次来,中国店的蔬菜也很多,但是基本上是南方菜,有的南方菜还好吃,如沙隔、菜心,绝大多数的南方菜很苦,如野菜味道,我不喜欢。这次来,我看到有北方的芸豆,长条茄子,眉豆,就连大白菜也有心了。水果也有了中国北方的水果了,富士苹果,水蜜桃等。东西是适合人们生存而存的,我们住的区自然地形成了华人居住区,这几年这里的华人飞快增多,中国北方人当然也在增多,可以说在这个区中国人比当地白人要多得多了。我曾在空间写过一篇文章《渴》,是写我04年第一次来这里几天碰不到中国人,十年的功夫,到处可见中国人,那条商业街,平时的人数比以前周末还要多上几倍。这么多的中国人要吃要喝,这个大市场当然吸引了中国的果农菜农等。中国的果农和菜农必须执行澳洲法律和规定,不可以对水果和菜超标使用农药。澳洲有监管部门随时检查,如果出现不执行规定,什么情面也并没有,勒令立即停业。悉尼的中国菜农受此惩罚已经快超半了。
     悉尼 集中了全世界各地的风味餐饮。中国的粤菜在这里早已扎根落户,广州的早茶很受欢迎。川菜在这里也多见,鲁菜和北方的风味在这里几乎不见。全部风味相比,我由衷的喜欢越南风味的菜肴。不过各种风味换换也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20: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泉水 于 2015-11-24 20:31 编辑

   记澳洲“树顶漫步”旅游
   时间:2011年12月27日,地点:澳大利亚中东部一个城镇。
   这个旅游景点英文叫Illawarra Fly treetop walk ,翻译中文是:树顶漫步。
   我们全家六口人坐在儿子的车里,爬上一个十分陡峭的山坡。山坡的柏油路很窄,路两旁是非常茂密的森林。两旁的大树叶子甚至把天都封闭起来。车上坡大约半个多小时了,谁也不说话,我隐隐地感觉老公和儿媳都不安。我几次都想和儿子说,找一条路回去吧,但是始终没有张开嘴,我知道没有回去的路,如果说出来会影响儿子的情绪的。迎面没有一辆下山的车,我只有吊起那颗心坚持,那颗心很累。大约一个多小时,我们看到明亮的天,路开始宽敞,爬上顶了,前方是广阔的平台,那里停放着几辆车。
   儿子去买门票,票价很昂贵,我想了一下,很有理由,这里只有冒险家才来,而冒险家为数又少,不乘机高价门票是入不敷出的。儿子说这样的景点主要靠政府补贴,门票太微不足道了。
   孙子当然还是坐着小推车,我推着他,孙女撅着小嘴让抱,儿子背着她,儿媳背着大包,老公独立而行,我们一家进了“树顶漫步”大门。
   我先上了天桥,桥在颤抖,身边雾云缭绕 ,往下看,万丈深渊,平看,参天大树盖顶,有的树木曾是恐龙年代的树木,而蔓延至今的。往前看,模糊地看不到天桥有多长。汗水顿时流了下来,膝盖也发软了,我开始犹豫,向前还是后退?继续向前不知前方还有什么险情,后退对不起儿子和儿媳,他们就是为了我们才携儿带女来旅游的。低头看看小孙子,他丝毫不害怕,两手扎撒还哼呀着无名曲。突然听到前方几个孩子的笑声,我的勇气来了,看来前方至少还有一家在桥上。回头看看,儿子和儿媳他们都跟上来了。儿媳还是背着大包,儿子领着孙女,这时我也不希望儿子抱着她,抱着孩子重心更在上面,老公走在最后面。我和儿媳说,包给我吧。她却说,妈呀,我就是要靠这个包压着我,我怕飘起来了。看她那个可怜样,我知道她一定比我更害怕。我喊着让他们吃巧克力,儿媳说他们已经吃过了。我吃了一块,犹豫一下没有给孙子,腿开始硬朗起来了。儿子追上我了,他把孙女给了我,他推着孙子。我估计是儿媳安排的吧。此时别说孙子很乖,就是他哭闹,我也不会抱起他来的。桥还是很长还是在颤抖,大概是走到了桥的中间部位吧,桥承五星分别伸向几个方向,平台很宽敞,圆型的,相比桥不是那么颤抖,平台的中间是一个高高的塔楼。我看到有一家人从上面下来了,白种人,三个孩子,最小的比我孙女还小,没有大人领着,全部自立。果真西方人的孩子挑战困难和艰险的勇气比我们的孩子强。我要带我的孙女上塔楼,让这个娇气的孙女闯一下。似乎她也被那一家人感染,她更愿意和我上塔楼。一边爬那窄窄的、陡峭的、旋转的楼梯,一边说,宝宝更勇敢。上来塔楼顶了,哇!如九霄云天,这时正当午,我想如果是夜晚我会摘星揽月的,高处不胜寒,这里凉飕飕的,我似乎在找天上人谁能和我共语。我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了,我端详这一方平台,够我们一家住的了,想入非非。儿子上来了。他要给我们拍照,照了几张,我们都是被云层包裹,我们在等太阳,太阳出来只是短暂的停留,趁此机会啪啪留影,那远方的景色,像是另一个星座。正在兴头上突然老公一声大吼,下来吧!他一定也是觉得我们在高高的天上,敞开大嗓门喊叫,吓了我们一跳。我们下来塔楼,我们要看孙子,让他们也上去玩玩,他们坚决不上去,胆小的顽固分子。
     下山时,全家都变得轻松愉快,我感到路也没有上山的路那么长,时间也是一个多钟头,下山儿子不会开快的。一路上我又一次观察路的另一边,这一边也没有可以倒车的地方,澳洲人的精明之处呀,你既然上来这条路,是绝不会让你返回的。出乎意外的是山下竟然是艳阳高照。这真是山顶一重天,山下一重天。儿媳说:心呀,可放到肚子里去了。 我不也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21: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泉水 于 2015-11-26 10:24 编辑

2014年4月18日
        今天是我家一个重要的纪念日,又是西方国家的复活节。孩子放假五天,带我们一起出去玩,儿子开车四十分钟到达市中心,我带着老公没有目的的逛,最后找了长条宽凳子坐下来看光景。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节日里,人们集中在情人港玩,来来往往什么肤色的都有,什么穿戴都有,我两享受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蓝天白云,享受着清凉凉的小风。不远处有杂技表演,我们看到东南亚不知哪个国家低劣的杂技表演赢得阵阵掌声,十分可笑。他们大概没有见过中国和前苏联的杂技吧。小山坡下那张有靠背的椅子空了下来,我从山坡草坪过去,跳下墙抢占上了,老公远远拐弯过来,我们两偷笑成一团,还是有靠背的椅子舒服。可是舒服没有几分钟,手机响了。儿媳指挥我们带孙子去儿童游乐园玩。儿子带孙女去了水族馆,儿媳一定是一个人管不住她儿子。
       几年前,悉尼政府出资,在情人港西侧建了儿童游乐场,占地面积我目视至少有500x150平方米。从幼儿到少年所有儿童玩的器具,都有,免费供孩子们玩。我那淘气的孙子刚刚满三岁,他什么都敢上。那个最高的滑梯有7米高,不是一般的梯子上,上的地方分两部分,下面是两米高的小山包,上一部分是很陡山壁,山壁上有很窄斜斜的阶梯,脚是站不住的,两边是绳索。不论多大的孩子都必须借助于绳索才能登上顶。第一蹬台阶离地面就有半米高,孙子在拉绳索,老公瞪着眼睛喊我快抱走孙子。看孩子的熟练劲我觉得他曾玩过。咱也学一把老外,让孩子闯吧,反正地面是木杂,山包也不是石土材质的,很粗糙。估计澳洲人设计时考虑了安全因素。只见我那孙子爬半腰已经累得趴在哪里歇息呢,当他看到后面的大孩子上来了,他又一次用力终于登上了顶,坐在那里一小会,转身滑下去了。还有那个滑轮座,孩子坐在半空,两只手把住绳索,滑轮自山坡往下加速冲大约25米,滑轮被挡住,反作用力再冲回来,我那孙子一下子上了梯子,在梯子上面的围栏里等待。老公反复做工作,他就是要玩这个。看来只有我带他冲了。我胖老太太把住他,冲下坡,又冲回来。哈哈!前面还有好玩的,引诱走他。当过那几条人造小河,他要玩这个,看看水里今天大多是白人的孩子,已经是秋天了,水温很低了,白人的孩子还是抗造牌,一个一个都光着,带着尿不湿,在水里玩呢,这几条小河从高处至低处。最高处放水,经过好多弯曲的台阶和水湾,每个台阶都有闸门,孩子们用力可以打开闸门,也可以关闭闸门积水,在水里扑腾。最低处是一个圆地,有好多高矮不等的喷水,孩子们有爬的,有跑的。孙子要脱鞋玩,我在想办法、、、不远处几只大鸟,嘴巴有一尺长,我说大鸟来了,孙子一看,吓得"No""No",扯着我就跑了。哈哈哈!这孩子多大的狗他不怕,怎么会怕大鸟?孙子跑到那片草坪,草坪中间有围栏,里面是高空杠子荡人,上面有大约十岁左右的孩子在玩。他们身上有保险钢丝扣,下面是一张大大的弹簧蹦蹦床。孙子转进去了,我只好说妈咪来了,骗了他一把。他才出来到处找儿媳。
       晚上儿子上海交大的同学要在赌城自助餐请我们。这个女孩99年那年我见过。她和我聊,提起鱼馅饺子。儿子的朋友见到我很多会与饺子联想到一起,我那年在上海,她吃过我包的饺子了,她说喜欢鱼和韭菜馅的饺子,后来他们全家来我们大连旅游找鱼饺子,说饭店的鱼饺子不好吃。这倒是真的,可能我们大连鱼饺子就是我们兄妹做的才是一流吧。交大好几个孩子想吃我做的鱼馅饺子。
       几年来悉尼的各种风味餐馆我差不多吃遍了,但是我还是改不了我大连人的习惯和口味。悉尼赌城老公是第一次来,自助餐里面大概有几百种食品,但是我只喜欢几样,所有带肉类的,带黏糊糊奶酪类的,烧烤煎炸类,甜香小点心类的我都不喜欢。我只吃螃蟹,大虾,海蛎子,青菜,水果,咖啡,冰淇淋。老公也同样不喜欢那些洋菜,他们让我们各种来一点点尝尝,这里拿多了不吃没有人会指责,服务员照样和蔼地给拿走垃圾盘子,扔了不吃他们会认为自己做的不好。但是我们还是保持中国的习惯,不喜欢的东西,绝对不拿。拿多少吃多少,不给人家浪费。孩子们说我们很吃亏。每个人60多澳元,合人民币300多元的自助餐。自助餐隔壁是赌场,这次我们没有进去看。
        回来的路上,情人港灯火辉煌,人比白天少了许多,有年轻人,壮年人,老年人。但是看不到如同我家三代人在一起的。情人港飘着奶香点心味,咖啡味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21: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泉水 于 2015-11-26 10:31 编辑

孙女游泳课
        澳大利亚的小孩子全部会游泳。澳大利亚的教育软性规定,小学生要学会游泳。目的是强身健体和自救。
        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正式参加游泳训练,每堂课半个钟头,十元澳币。我的孙女七岁已经到升级游泳班了。每个周四下午我要陪她上游泳课。游泳教练一点也不马虎,她教自由式,她的胳臂翻上来擦着耳朵直线向前,简直像长臂猿,我恍然,原来我多年的动作是错误的,我的自由式胳臂没有直,打弯了,像太极的动作了。自由游,手和臂保持直线,速度一定快,太极打弯是为了能攻能守。我自以为善于动脑,却多年忽略这个了。
      她每次在课程要结束的时候,让她的学生比赛自由式和仰游。我那漂亮的娇滴滴的孙女一点也不示弱,每次都霸先第一,拉下那些比她高半个头的鬼老男孩子。 我坐在池边,望着池子里的孩子们,他们个个都十分顽强,个个都像小鱼,刷刷打水的声音格外好听,换气时那个小红嘴格外好看。
     下课了,教练最喜欢和我孙女拍手,她的手举得高高,我孙女要用力跳起来才能拍到,然后教练向我微笑点头。她和其他的孩子拍手看出来只是应付。看得出来,教练很得意这个中国的孩子。
     我孙女的手小,大概遗传 了我,当年我被省队游泳教练挑上,但是他嫌我手小。看来孙女也不会是游泳运动员的料子。作为业余爱好吧。下课后,我带她去儿童浅水池继续训炼她。浅水池里的水温照样低于体温,有成年人带两岁至五岁孩子游泳的,还有抱更小的孩子边走边扑打水的。很多两三岁的孩子游泳不错,还会潜水呢。这些高大的鬼佬们随便就把孩子举过头顶,再用力大头朝下把孩子扔到水里。还有的大人带三、四个孩子游泳,大人玩累了,坐在阶梯上,往水里远远抛硬币,她的孩子们齐声转进水底捞硬币游回来。那一景好看极了。渐渐地,我孙女能快速游几十米了,她想去大人游泳池去练习。
    大人游泳池不允许小孩玩,但是管理人员看到我带着,也就默许了。我和孙女霸占一个泳道,再游一个钟头,孙女十分开心,那些鬼佬也十分羡慕,不断地夸我们“母女”。他们想不到我们是祖孙,因为这里的鬼佬绝不会带孙子的,凡是看到带孩子玩的,不论他们有多大年纪,他们带的孩子一定是儿女,不会是孙子孙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1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泉水 于 2015-11-26 10:22 编辑

        出关与进关
      我们终究脱离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我像所有亚洲人一样每次到澳洲去都要带一些国内的干食品,如木耳,紫菜,香菇,海裙菜,海米和调味香料等东西,孩子们每次都强调不要带任何违禁品。免得被海关检查没收麻烦。可是我的胆子越来越大,一次比一次带得多。几次进关,我也总结了经验。老老实实报单,清清楚楚用英语标明带来了几种违禁品。我把这些东西单独装在一个大包里,这样不但显得东西少,可能海关看我精明会有好感,违禁品的包里还放一两个幼童玩具。海关看到玩具会联想到孩子,心会软乎的。
     澳洲是一个大的岛国,海关检查可能在全世界数第一难。据说,曾检查出带有蛋黄的月饼,罚款不说,还让那个留学生坐牢,遣送回国。检查出包里吃剩的一个苹果,会罚款,让担保人领人。因为苹果里有种子。还曾有一个笑话,一个印度女人行李包装着一块扁扁的花岗岩石板。海关大吃一惊问“什么东西”印度女人回答“压香料的石板”海关左翻右看半天,最后还好还给了印度女人。女人放松一口去走了,海关和同伴说“这些亚洲人,怎么把墓碑都带来了”。饮食习惯不同,口味不同,他那里知道石板的用处?我那次去,带的擀饺子皮的小擀面杖,他不是举起擀面杖来,蓝眼珠盯着它转动老半天吗?
     这次带了这么多东西,我还是担心进关麻烦,没有想到我这次出关却碰到了麻烦。
     广州白云机场安检时,她在离我三米多远的距离就打开了我的挎包,另一个人在检查我的身体,我的挎包里装着护照,相机,茶镜和防晒霜。她拿出防晒霜等我,告诉我“我知道这个东西是防晒霜、、、”她在显示她懂英语“但是,航空公司有规定,必须没收”我说“航空公司有规定不让带防晒霜,没有标明出来就不应该没收。”她说“规定不会这么具体,就是你的防晒霜是液体”我一听更有信心了。我说“你们规定液体不可超过一百毫升,我的防晒霜顶多是五十毫升,你们的x光可以看清楚的”她说“我们不管你的瓶子里装有多少,只看瓶子标注,你的瓶子标注是一百五十毫升”她告诉我“你就是剩一毫升也不行”我告诉她,我特意拿的一个瓶子底,为了路上用。我告诉她,我严重的紫外线过敏,一天要涂多次的。她说“有医院证明吗?拿出来。”她欺负我没有,一连说了几遍要出示医院证明。我来了气,我说“上飞机还要开个诊断书,和法医鉴定?我的脸你还不足以看出我已经过敏了嘛?你如果看不出来,请机场的医生马上来看我!我还不信,我在自己的国家会受到如此刁难!你看我是华人是不?你在欺负自己的同袍!”我在强烈要求请机场医生来。她看到我来了火而且要求的合理,马上缓和口气陪上笑脸,说给我想想办法,不要让录像镜头录下这不愉快的场面,她让我出去托运,我说,如果我路上不需要,我都可以扔。她又说,你拿个瓶子倒出来可以上飞机。她耐心地给我倒到一个瓶子里,一面倒一面夸奖外国人从不这样,没收他们的东西一声不吭。此时我不知是憎恨恐怖分子,还是不满航空公司的死规定,海关女人藐视华人,欺软怕硬,一副奴才相让我难以忍受。我点着她说“你也是个中国人,以后你少藐视华人,欺软怕硬!我在国外都受到尊重,你反而奴才起来”气得她环视左右,抬头看录像视频,但是没有反驳我。
    悉尼机场,海关在我们护照上盖完章,我们下了电梯我就看到我们的行李包转过来了。装上行李车,拿出违禁品的包拉开拉链放放里面的味道,落落大方边和海关的人哈罗边走进红色通道。动作十分麻利,把行李包一个一个送进安检通道,台面上最后摆着整整齐齐两个大包。那个高个子海关笑脸问候我,我当然也是客气问候他,他翻动每一样东西,在问我,我早已背熟了那几个英语句子了,对答如流,顺利通过。另一个女人翻动老公的包,我告诉她,我们是一起的,东西是一样的,她马上微笑地说“谢谢”这两个人非常友好和我们再见。老公乐坏了,笑出声来了。他第一次看到我和外国人用英语交流,我可怜的英语对话能力呀,在此派上了用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10: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泉水 于 2015-11-26 11:07 编辑

话说空气
      回国带点什么东西,我的行李托运可以带三十公斤,随身背包可以带八公斤。买点澳洲奶粉、燕麦、鱼油?可是我最想带的是悉尼的空气!
      虽说空气不值钱,但在我看来,空气很值钱。
     记得04年,我刚从悉尼机场出来,迎面而来的空气清凉透了我的肺腑,就感觉是吃了雪糕,我在寻找记忆,久违了。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少年时期我的可爱家乡-大连。
     那年我年底回国,在广州白云机场转机。南航要把我们拉到了他们的旅行社。就在机场大门外等车功夫,我不知怎么的,走来走去,总是想离开这个地方,行李就在跟前,哪里能走远?想想为什么烦躁,原来是空气让我憋得慌。我突然理解了,中国申请2000年北京奥运会时,一些国家的代表提出北京的空气。我那时觉得是这些代表在找毛病,我心里在埋怨他们,难道空气能影响你们运动员发挥?我也想起了儿子03年第一次回国,我们在大连机场接的他,路上那个司机问儿子,感觉大连有什么变化,儿子说:感到呼吸困难。我那时就惊讶大连机场周围的空气算是相当不错的了。白云机场离广州市中心很远,空气不也是很好嘛?现在,我亲自体验了空气的值钱。
     我从来认为中国人是爱国的,但是中国人为什么糟蹋自己的家园?就我们大连来说,能把一个炸弹px抱到怀里,这个热怀里有你还有多少你的亲人呀!
    儿子很早就要给我在澳洲排队办理“依赖”移民,这种移民是不用向政府交钱的,只是排队,那时如果我同意排队,不用几年我就会排上的,(现在这种移民太多了,排队需要十年),当时我立即拒绝了,因我爱自己的祖国,我爱自己的家乡,我爱我的亲朋好友呀。我更爱孩子,我希望他们有机会能回大连住上一段时间。
    可是他们每次回家,都全家 咳嗽,气管发炎,甚至发烧打吊针。那是06年的春天,他们回家举行中国传统的婚礼,我家当时住在舰艇学院大院里,离马路有一段距离,汽车尾气不是很重,但是是在老虎滩的入海口,那条清溪河早已臭气熏天了。什么语言可以形容这个臭呢?中华词典里找不到!报纸上登了一段父女对话,女儿问父亲:老虎滩这么美,怎么这么臭呀?父亲答:因为老虎放屁。 难道这条河是屁味吗?我要说比屁味要难闻N倍了。春夏秋三个季节,涨潮与南风重合时我们最难受了。那年为了孩子们,我们不得已全家坐上车到沃尔玛地下超市呆上大半天,躲避这个臭。臭气里都有什么分子,我不知道。我只能看到水上浮着厚厚的亮亮的绿色的凸凹不平的漂浮物,像是一张大海绵  。曾几年大连对本市区肝癌进行了调查统计,舰艇学院肝癌几率最高。这个学院大都住着高级知识分子,是他们不懂科学?我看是那条河脱不了干系。那些臭分子里定有致癌物。河沿路有好几个工厂,(还有化工厂)我在的工厂就曾往下水道里倒入盐酸等。
      学院几次盖得安居工程住房,我们都没有要,我们要离开那条‘清溪河’。终于在07年学院在海军广场为我们盖了房子。这些老干部高兴坏了,终于不闻那个臭了。我们房子地势很高,离马路较远,依山看海,环境十分优美,我曾在这里写了一篇文章《大连和悉尼比美》。这个题目大了点,只能说,海军广场一带和悉尼比美。盼望整个大连和悉尼比美倒是主要的。海军广场与大连市委相连,的却形象很好。
     08年我二次从悉尼回国,来到这个新家,感觉还是喘不过气来,老公说,是因为夏天气压太低,过一段时间就会好了。可是我越来越感到嗓子痒,总是不断咳嗽,无论吃什么药,用什么偏方,按摩都不起作用,直到后来我的气管像是一堆软软的东西堵在哪里。非常担心晚上不小心憋死了。我难受时常常站在我家的北窗前,遥望开发区,Px你究竟要把我们害到什么地步去?市委大楼的父母官们你们就喘气顺溜?难道你们的气管是钢铁铸成的?市委大楼外那成群的警察们,你们欢迎PX吗?我们整天生活在原子弹的周围呀!!!人民给的权利呀!
    空气是属于全人类的,我带不回悉尼的空气。如果能带回来,我将把悉尼的空气永远布满中国的天空。我们反对破坏家乡的空气。我盼望家乡的空气回到我的少年时期时的新鲜、凉爽。
    何年!何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41

帖子

136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6 12: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泉水 于 2015-11-29 13:19 编辑

    澳洲的活雷锋
    中国六十年代出了雷锋,他做好事,至今他的形象留在我们心间。经过了文革动荡,中国的活雷锋少了许多。但是澳洲的活雷锋却在不断地涌现。
    澳大利亚的当地人,热情助人为乐。几个列子可见一斑。
   儿子住的楼有好几个门洞,一个门洞只住三户人家。第二个门洞有一户是当地人,独身老太太,我第四去的时候,她已经九十岁了。
   这个楼不论谁家有什么事情,有什么难处,她知道了都帮忙。谁家要卖房子,她给联系买家和拍卖行,还亲自参加拍卖活动。我看到,中国的移民抱着老太太亲吻,感谢她的帮助。谁家的钥匙忘记在信箱上,她给送到家。政府有什么通知,她不仅上门写条子贴在门上,还常常深夜上门告诉,要知道,这个楼除了她自己以外,其他的住户都是侨胞。
   孩子学校前那条马路。几十年了,每到上下学时间,总有一位中老年妇女举着”T“牌子,在指导车运行。风雨不误。她是义务为孩子们服务的,有时她身体不适或者急事脱不开,她会安排她的儿子老公来站岗。我每看到她都肃然起敬。
  中国中老年人去澳洲,如果不会一点英语,又很自信,往往会迷路的,(我不会迷路)这些迷路的老人,有的走到半夜了,也找不到人问问路,马路上很少见到步行的人。他们如果拦住汽车,那汽车司机会开车带上迷路人,满处慢行。直到迷路人认出家为止。时间和劳务在澳洲是那么珍贵,但是此时的司机会望着迷路人欣慰的招手“ok”,开车走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11:12 , Processed in 0.0667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