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顺眼阳光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三十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0

主题

3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09-东方烛明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五律消暑
柔荑09-东方烛明
暑气入轩窗,槐荫蝉噪长。
竹席消午倦,冰饮沁心凉。
柳岸风频顾,樽前月共觞。
随萤闲漫步,惬意满回廊。

自评:格律无误,韵脚正确。首字4/4完美
首联,以“暑气”“蝉噪”点出盛夏特征,起笔即勾勒出夏日氛围。
颔联,竹席小睡驱散午后疲倦,冰饮带来沁心凉意,细节真切,尽显夏日消暑之乐。
颈联,场景转向户外,柳岸清风、月下把盏,将消暑的闲适推向更好的意境。
尾联,以随萤火虫闲步、回廊满惬意作结,将夏日消暑写得淋漓尽致。全诗紧扣“消暑”,从室内到户外,层层递进,语言清浅却意境优美,尽显夏日闲居之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4

帖子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4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02-字母宝宝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五律•竹院消夏
柔荑02-字母宝宝
竹荫覆遥天,鸣泉枕石眠。
蜩嘶高树杪,蝶匿翠筠前。
瀹茗清心界,援琴谢世缘。
忽筛千缕碧,漫落一庭弦。
自评:
首联描绘出竹林遮天、清泉漱石的清幽之景,奠定静谧基调;颔联以蝉鸣蝶隐,从声与形丰富画面,动静结合;颈联借煮茗、弹琴,传达内心宁静,超脱尘世之感;尾联一阵急雨倏忽穿过竹林,翠叶如筛网滤下雨丝,千万缕染着竹青的雨线垂落庭院。用韵格律正确,韵字阴阳平衡2/3;“眠”和“千”挤韵;首字平仄符合5/3要求。不足之处请老师指导纠正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5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7讲作业:
一、问答题
柔荑03-班玛卓玛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相重(句式合掌,句法雷同)。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就是“相重”。上尾、平头还包括句法上的雷同。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在以名词为主的律诗中,动词形容词可以连接上下,呼应左右,表达情感,震撼读者,因而特别重要。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
例:
从风似飞絮,照日类繁英。
拂岩如写镜,封杯若耀琼。
“似、类、如、若”,是其病。并四句相次,一体不异。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⑨不使用词组,⑩三主意1一4;2一5作置字的词性;⑪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或3/5的规定;⑫韵字必须阴阳平衡;⑬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⑭要求合理收放;⑮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⑯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五律·莲藕‌
柔荑03-班玛卓玛
丰盈夏正尝,消暑品应芳。
寒性疏毛脉,灵根润腹肠。
泥中真隐净,水里至清凉。
会解心烦热,安神健脑良。
自评:格律平仄及韵正确,首字平仄比6/2,韵字阴阳比为2/5。首联从时间和和空间入题,物质此时发扬的作用。第二联承句,是价值贡献。第三联写精神风尚及品性。尾联精神境界,给人们带来的利益和帮助。无有撞韵、挤韵和连韵的现象,脉络基本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

帖子

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20-清风几又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太和古洞避暑吟


柔荑20-清风几又
林壑深深暑气收,清泉漱玉径边流。
石阶盘雾通仙观,潭月沉光入夜幽。
瀑泻千寻消渴意,风摇万木送凉秋。
松庄暂驻尘心远,一枕钟声梦亦柔。


自评:


本诗作首字平仄‌3:5,符合要求,押韵阴阳3:2韵律平衡。全篇平仄协调。
恰当运用诗家语,如“清泉漱玉”“潭月沉光”“瀑泻千寻”等意象,语言凝练而富有画面感,符合古典诗词的审美表达。
从“林壑深深”的远景,到“清泉漱玉”的近景,再到“潭月沉光”的特写,最后以“一枕钟声”收尾,层次分明。
全诗以具象景物如清泉、石阶、潭月、松风等表达避暑的清凉感,形象思维鲜明,使读者如临其境。


落脚松庄钟声,心境超然,升华意境。


整体看此诗格律严谨,意象清雅,空间层次清晰,意境悠远。既有山水之趣,又含隐逸之情,是一首合格的避暑诗。


不足之处有待老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10:34 , Processed in 0.0586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