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7-15 13: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绝谷画蝶1 于 2023-7-18 22:52 编辑
18、19075紫罗兰毕业优秀作品展示
三峡游记
自古三峡多奇观也!西起奉节,东至宜昌。奇峰陡立,峭壁相连,山壮丽而奇秀,水幽深亦清凉。唐有李白,早发白帝之城(1),今有陈毅,吴楚天地亦宽(2)。盛景绝世,天坑地缝皆存;容色倾国,深谷绝洞尽全。驰情神往,天涯梦回;画里心逐,吟边兴随。
嗟乎凡夫不得亲临,空怀遐想矣哉!游女往返,述瞿塘之险峻,少年留恋,称剑门其艰危。夜间倦怠,春首愁长;酩酊小酌,闭门徜徉。竟闻巫峡之猿啸,犹念秭归之江声。托孤刘备,(3)寄厚望与孔明;屈原报恨(4),尽枯肠在汨江。巫山神女,于陡峰而痴思(5);西陵宝剑,竖峡岸更催吟。登翠屏聚鹤,登龙圣泉;崆岭灯影,鹤梁鬼城。万州瀑布,因多而媚重山;巴东神水,缘绿更幽林深。古朴文雅,西陵彩陶;长负盛名,三峡桔橙。三苏游历,仔鸡佐酒串诗(6);曹操设宴,萝卜犒劳三军(7)。险奇雄劲,惊叹夔门剑门;秀美绝壁,.感慨清城峨眉。莜苒一梦,神游巴渝风光;良久无语,心在湘楚山乡。
备注:
1李白,绝句 早发白帝城
2陈毅 绝句 咏三峡
3三国时刘备在永安临终托孤给军师诸葛亮
4屈原报国无门,抱石投汨罗江而亡
5巫山神女,相传是西王母之小女瑶姬下凡所化
6苏轼苏辙苏洵,结伴同行,在三峡饮酒吃鸡,悠闲自在若神仙,故有神仙鸡的名菜
7曹操曾大摆萝卜宴,犒赏三军。
=====================
梅花赋
竹菊陶情,梅兰逸志。花中四友,笔下百意。常怀想之不得其味,怎遣情而不得安寐。
一元复始,四季轮回。结客邀游,驱车赴会。登楼眺望,轩窗静立其清影,侧目追寻,幽径忽来之暗香。天清和而风细,似怜玉骨;树迂僻而云轻,偏爱幽芳。淡淡乎冰心傲世,盈盈兮艳姿噙霜。不似春花,灿烂于丛林缀绿;尽随寒竹,从容于野径凝妆。
看那老树新花,疏枝冷蕊。霜侵雪压之中,烟姿素艳;雨打风吹之后,蕙质冰心。立平野而娴贞,生孤林而雅淡。欲折横枝至东消,伴香氛于暮暗。
忆乃忍饥卧雪,袁安高士;贪酒栖梅,罗浮谪仙。孤傲清高,懒问红尘之绮梦;淡荡潇洒,自在旧圃之书传。生寒枝,立幽径,居险关。自然天成,历久弥坚!
盖夫公主寿阳,酣卧檐下,梅落成妆。高士林浦,隐居西湖,植梅为妻。何逊赋梅,极尽荣宠,王冕题梅,浑然风流。
幽香沁脾,瘦骨凝愁。朔气倾城而不屈,霜花匝地而香浮。花枝错落,冷蕊噙霜,玉骨凌风而气致。清影痴情,红妆冷艳,冰肌曜日而含羞。
是故梅容色于仪形,韵行藏于风致。高洁端方,清寒宁静。卢钺有诗:梅须逊雪之白三分,雪更输梅之香一段。唐风有词:兰风应槛而入诗情,横窗画本之描梅影。独对梅而月影疏疏,犹怜花而竹篱扶扶。玉骨不畏冬之寒声,幽香无声而伴客途。
尝闻昭君出塞,香魂化梅。其舍身和亲,深明大义。为安邦而立丰功。借喻神志,草木同也!
注:
1袁安卧雪 讲洛阳大雪时,人多外出乞食,袁安却高卧家中忍饥受寒,不求助于人。
2罗浮遇仙 讲陏赵师雄迁罗浮,天寒日暮,月色微明,于松林间酒肆旁见一美人淡妆素服,芳气袭人,举止高雅,因扣家门与之共饮。师雄醉卧至晓,发现自己在大梅花树下。用这两个典故把梅花比作卧雪高士,月下美人,突出了梅花凌寒傲雪,素淡馨香的神韵。
3寿阳妆 ——“梅花妆”的典故是指寿阳公主正月初七在含章股下小卧,梅花飘落到他额上,成五瓣,拂之不不去,甚为好看,宫中美人皆纷纷仿效之。诗中运用“梅花妆”的典故,个仅说明梅花妆为女性仪仪容的修饰,它为女性增添了雅致和风韵,而且在说明女性对青春和生命的热爱...
4梅妻鹤子——指宋代著名诗人、高士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鹤子而闻名于天下的林逋,爱梅入魔,他不仅在小孤山遍增梅花,歌咏啸傲其中,而且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真正不同凡俗。林逋共写了咏梅诗七津八首,被称为“孤山八梅”,通过咏梅来表现自己品性的高洁
5何逊 就是何郎,曾做扬州法曹,在舍下种青梅树,日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因思梅心切返扬州,正值梅花盛开,于是赏玩不已,被后人称为“知梅者”。何逊有诗《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海。衔霜当路发,映雷拟寒开。”写出了海花的盎然生机及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慨叹,对后世咏梅诗创作影响很大。
6王冕墨梅
王冕画梅
元代画家王冕画梅成癖。他隐居会稽九里山中,结草庐三间,植梅千株,自题为梅花屋、梅花屋主和梅叟。他一生蔑视功名利禄,曾画梅花题诗表达不愿给元朝统治者作画的决心冰花个个团如玉,笙箫吹它不下来。他以终身坚决不出仕的气节,成就了如梅般的品格与气节。
7卢钺梅诗 出自宋代的《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王昭君 梅花之神 绝世风华的王昭君,也被说成是正月梅花的司花神。她深明大义舍身和亲,避免了战乱,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看过很多描绘王昭君的古画,多用白雪红梅作为背景,我想那是塞外冰天雪地中的梅花,那雪是塞外的雪,那红梅却是中原的花,绽放着亲情与乡愁的浓郁情思。那梅花的俏丽冷艳,让一个弱女子变得超凡脱俗,高洁无畏。我仿佛听见了描绘鸣镝的琵琶曲,我仿佛看见了边塞烽火消失后的汉宫春色,我仿佛感觉到了身世沦落的昭君香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