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二期成语典故班第50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2

主题

273

帖子

280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280
发表于 2023-3-16 0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7

帖子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7
发表于 2023-3-16 16: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之四海 于 2023-3-20 10:33 编辑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五十课作业
2073*放之四海

本课学习了《声律启蒙》上卷部分,《声律启蒙》里究竟藏了多少典故,请从中找出典故20条并加上注释。
答:《声律启蒙》中的典故,有注解的大约有四百多个。找出20个典故如下:
      1-2:三尺剑,六钧弓。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3-4、冯妇虎,叶公龙。
      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下》。冯妇,晋国人,善搏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人。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士人的取笑。后代便以“冯妇”指代重操旧业者。下联出自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自称喜欢龙,房屋四处都雕刻彩绘上各种龙的图案。天神听说后便现身于他家,叶公看见后吓得魂飞魄散。后来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爱好的人。
      5-6、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戏马,台名,亦称掠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南,据说项羽曾于此驰马取乐。下联出自《晋书·卷八十五·刘毅传》。蟠龙(盘龙),书斋名,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曾在南州修筑一书斋,上面绘满龙的图案,称为盘龙斋。盘、蟠在此处义同。
      7-8、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和《晋书·毕卓传》。晋人毕卓酒后曾对人说,左手擘着蟹螯,右手拿着酒杯,漂游在酒池中,就足以了此一生了。擘,分开、剥开。蟹螯,螃蟹的两个大前足,是下酒的美味。下联见于《世说新语·企羡》和《晋书·王恭传》。晋人王恭披着仙鹤羽毛做的披风,乘着轩车,在小雪中前行,孟昶在篱间窥见,说:这真是个神仙呀。鹤氅,用仙鹤羽毛制成的外套。
      9-10、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
      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后汉书·马武传》。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邦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延,请。下联出自《庄子·人间世》。桀王指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据说他十分残暴。龙逄指夏朝的贤臣关龙逄。夏桀荒淫,关龙逄屡次直言进谏,后被囚杀。
      11-12、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
      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后汉书·仇览传》。东汉仇览(一名香,字季智),先任蒲亭长,后任蒲县主簿(均为县衙的低级官员),能用道德教化民众,政绩显著。当时任考城令的王涣见到后说:荆棘之中并非鸾鸟凤凰栖身的地方。并将自己一个月的俸禄送给他表示鼓励。下联出自《三国志·蜀志》。三国时的庞统与诸葛亮齐名,做耒阳县令却治理不好一县被免了职。鲁肃向刘备推荐说:庞统不是治理小县的人才,至少让他做个治中、别架(均为州一级行政长官的助理),才能施展他千里马一样的才干。骥,千里马。
      13-14、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后汉书·马武传》。苏武为西汉武帝时人,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匈奴,曾卧冰吞雪,数日不死,后在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上牧羊,历经艰辛,十九年后才回到西汉首都长安。下联出自《庄子·物外篇》中的一个寓言。庄子(名周)在路上遇到一条鲋鱼被困在有少量水的车辙中,已经快要死了。鲋鱼向庄子求救,庄子说:我将要到吴越(今江浙一带)去,到了以后,我一定修堤坝堵住西江,让西江水倒涨过来救你。
      15-16、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战国策·赵策一》。智伯是春秋末战国初人,晋国的权臣,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利的纷争,被赵襄子联合韩、魏诛杀。此前,他曾以国士的待遇对待一位侠士豫让,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报仇。他将生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生疮,剃掉眉毛头发,吞下烧红的木炭改变自己的声音,使别人认不出自己,多次谋刺赵襄子。下联出自《晋书·羊祜传》。羊公,对晋人羊祜的尊称。羊祜主管荆州军务诸事,在任十年,勤政亲民,深得百姓爱戴,死后襄阳百姓痛哭流涕,为之停止了市场交易以悼念他。后来,其部下在羊祜生前游玩休息的地方岘山立碑建庙纪念,每年祭祀,见碑者无不堕泪。后人便称此碑为堕泪碑。
      17-18、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
      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汉书·王吉传》。王吉字子阳,西汉人,品行高洁。东邻的枣树越过了院墙伸到王吉家,其妻摘树上的枣子给王吉吃。王吉知道枣子的来历后,认为妻子这是偷盗,便将妻子赶出了家门。邻居知道原因后,就要砍掉这株枣树。后经邻里再三劝阻,坚决请求,王吉才让妻子回来。去,离开,此处是“让……离开”,即休弃的意思。下联出自《前汉纪》。公仪休,春秋时鲁国的相。他很喜欢吃其妻在后园所栽种的葵菜。后来又看见妻子亲自织布,忽然想到这是与靠种菜织布谋生的争利,便拔掉自家菜园的葵菜,并休了他的妻子。出,让……出去,即休弃的意思。葵,冬葵,一种蔬菜,籽可入药。
      19-20、出使振威冯奉世,治民异等尹翁归。
      这是两个典故。均出自《汉书》。上联出自《冯奉世传》,冯奉世为西汉武帝宣帝时人,奉命出使西域大宛国时,遇上莎车国杀了汉朝使者,他便劝说西域诸国,发兵大破莎车,杀莎车王,威名远扬,得到西域各国敬重。下联出自《尹翁归传》。尹翁归为西汉宣帝时人。曾任东海郡太守,因为政绩卓著而调迁右扶风(官名),为官清廉严正,死后家无馀财。异等,与一般人不一样、超出别人一等。

点评

问好放之四海老师!作业完成的很不错,学习了  发表于 2023-3-16 22: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9

帖子

36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16 16: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竹山 于 2023-3-16 22:40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50课作业
2093*竹山
本课学习了《声律启蒙》上卷部分,《声律启蒙》里究竟藏了多少典故,请从中找出典故20条并加上注释。
1~2.来鸿对去燕 宿鸟对鸣虫
这里再举两个与鸿相关的典故:
“鸿雁传书”: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衡阳雁”:为什么范仲淹管雁叫“衡阳雁”呢,这是有原因的,相传大雁南迁飞至衡阳就不再向南飞了,所以称为“衡阳雁”。
3~4.梁帝讲经同泰寺 汉皇置酒未央宫
梁帝讲经同泰寺:梁帝指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以帝王之尊,舍身佛事,成为千古笑谈。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他下令在皇宫庞面修建一座寺庙,取名同泰寺。同年三月,梁武帝亲赴同泰寺,脱去御服,换上法衣,于是就住在寺里,当起皇帝和尚。一住便是十天,急得臣下没办法,只好凑钱捐资同泰寺,价码达一亿万钱,三请,萧衍才过足和尚瘾,起驾回宫。人是回来了,心还在寺里,以皇帝之尊,恪守过午不食,有时公事忙到过了晌午,就只好以白开水充饥,接着做事。两年后,也就是中大通元年(公元529)九月十五日,梁武帝在同泰寺里举行了一次佛教大典四部无遮大会。拜完了佛,他又犯了当和尚的瘾,在同泰寺讲《涅槃经》七日,十一月乙未日,讲《般若经》七日。这座寺庙原来在南京,已毁。
汉皇置酒未央宫:据《汉书?高帝纪下》记载:“高帝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朝未央宫,置酒前殿。”未央宫是当时的宫殿名字,如今早已化作风尘。
5~6.冯妇虎 叶公龙 舞蝶对鸣蛩
冯妇:古男子名,善搏虎。《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攖。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赵岐注:“其士之党笑其不知止也。”宋朝王安石《虎图》诗:“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遥看亦下车。”后用以指重操旧业的人。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某乙》:“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其妻深以为惧,屡劝止之;乙遂翻然自改。居二三年,贫窶不能自堪,思欲一作冯妇而后已。”
蛩(qiong二声):古书上指蟋蟀,也叫促织:如,蛩唱、蛩响、蛩声,都是指蟋蟀的鸣声,比如岳飞的《小重山》里有“昨夜寒蛩不住鸣”的句子。
7~8.苏武牧羊 雪屡餐于北海  庄周活鲋 水必决于西江
注:苏武牧羊 雪屡餐于北海:苏武为西汉大臣,出使匈奴时被扣留,后至北海牧羊,渴饮雪水,饥吞毡毛,历尽艰辛,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庄周活鲋 水必决于西江:《庄子》载:有一次庄子外出,在一条车辙之中发现一尾鲋鱼,那鱼请求庄子给他一些水以活命,庄子慨然表示要去引西江的水过来救他存活。(看来庄子是诚心想要吃鱼干啊,呵呵!)
9~10.智伯恩深 国士吞变形之炭  羊公德大 邑人竖堕泪之碑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豫让为春秋末战国初期的刺客,曾事于智伯。赵襄子与韩魏攻灭智伯后,豫让漆身吞炭,以改变容貌音声,谋刺赵襄子为智伯报仇。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羊公就是羊祜字叔子,为西晋大臣,武帝时都督荆州诸军事,任内极得民心,死后百姓见到他的墓碑就流泪,时人称为堕泪碑。
11~12.去妇因探邻舍枣 出妻为种后圆葵
去妇因探邻舍枣:《汉书.王吉传》:汉朝王吉的邻居种有枣树,枣树生长茂盛垂挂到王吉的庭园,王吉之妻采了几个枣子吃,因此王吉欲休妻,邻居闻知后便欲砍树。后经邻里调解夫妇重归于好。
出妻为种后园葵:《史记.循吏列传》:春秋时期公仪休为鲁国相,有一天在家中吃到葵菜,又见妻子在纺织,曰:欲夺园夫红女之利乎?。为了不与园夫和织女争利,于是怒而拔去葵菜,并休妻出门。
13~14.爱见人长 共服宣尼休假盖  恐彰已吝 谁知阮裕竟焚车
注:爱见人长(音常) 共服宣尼休假盖:宣尼,就是孔子,汉朝追谥其为褒成宣尼公。《孔子家语》:孔子将出而雨,门人曰:商有盖,请假盖焉。孔子曰:商为人,短于财,吾闻与人教者,推长而违短,故久。吾非不知商有盖,恐不借而彰其过。孔子的意思是说,子夏家里贫穷,与人交往应助长避短,方能长久。
恐彰己吝 谁知阮裕竟焚车:《晋书.阮裕传》载有:晋朝阮裕,字思旷,有好车,从来没有人跟他借而借不到的。但有一次某人为了给母亲送葬想借而不好意思开口,阮裕得知后长叹曰︰“吾有车使人不敢借,何以为车!”就把车子给烧了。
15~16.金对玉 宝对珠 玉兔对金乌
玉兔:指月亮,传说月亮中有玉兔。《楚词》顾兔在腹,谓月中有玉兔。
金乌: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用为太阳的代称。《淮南子》:日中有踆乌,谓有三足金乌也。汉刘桢《清虑赋》:“玉树翠叶,上栖金乌。”唐李涉《寄河阳从事杨潜》诗:“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蓬莱光。”元武汉臣《冯玉兰》第二折:“看东溟渐升玉兔,早西山坠尽金乌。”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绝句》之二:“烛影摇红人未散,金乌腾彩已三竿
17~18.孤舟对短棹 一雁对双凫
注:孤舟:孤独的船。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宋陆游《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明高启《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短棹(音赵):也写作“短櫂”,本指划船用的小桨。五代阎选《定风波》词:“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宋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元张宪《赋松江渔者》:“短櫂轻舟白髮翁,往来常在泖西东。”清侯方域《与阮光禄书》:“僕今已遭乱无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这里指小船。唐戴叔伦《泛舟》诗:“孤尊秋露滑,短櫂晚烟迷。”宋无名氏《水调歌头?建炎庚戌题吴江》词:“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
一雁对双凫(音扶):语出“双凫一雁”。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鳧俱北飞,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鳧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故兴离别,则引双鳧一雁为喻,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
双凫:两只水鸟;两只野鸭。汉扬雄《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鳧飞不为之少。”宋黄庭坚《次韵清水岩》:“双鳧能来游,俗子跡可扫。”元虞集《苏武慢》词:“乘雁双鳧,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
另,《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唐徐凝《送李补阙归朝》诗:“駟马归咸秦。双鳧出海门 。”宋苏轼《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鳧去莫攀。”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现如今拥双鳧做宰臣,许下我五花誥为县君。”
19~20. 叔侄去官闻广受 弟兄让国有夷齐
叔侄去官闻广受:《汉书.疏广传》:疏广(字“仲翁”,汉时兰陵人)为太子太傅,侄疏受为少傅,疏广对疏受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遂同时声称年老而辞官归里。
弟兄让国有夷齐:《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在父亲去世前欲立叔齐,父亲去世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二人都不愿登位而互相推让。

点评

问好学友!作业完成得好棒啊!都是成语!  发表于 2023-3-16 2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74

帖子

4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16 20: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雨姐姐 于 2023-3-16 21:13 编辑

成语班第50讲作业:2112-心雨姐姐

本课学习了《声律启蒙》上卷部分,《声律启蒙》里究竟藏了多少典故,

一,请从中找出典故20条并加上注释。
1.白叟:指白发老人。
唐朝韩愈的《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
宋朝苏辙的《代三省祭司马丞相文》:“白叟黄童,织妇耕夫,庶几休焉,日月以须。”

2.黄童:幼童。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云为衣,重叠之冠,锋鋋之剑,从黄童百二十人。”黄童另外还有一个意思是指汉时的黄香,但该意不能用在此处,因为此处是老与少的相对,都是泛称,而不是专某人。
3.牧子:指牧童。《唐律?厩库》:“诸牧畜产,準所除外,死失及课不充者,一牧长及牧子,笞三十。”《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刘岳》:“《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

4渔翁:指老渔人。唐朝杜甫的《秋兴》诗之七:“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5.濯足:语出《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比如晋朝夏侯湛的《东方朔画赞》:“退不终否,进亦避荣。临世濯足,希古振缨。”宋朝张孝祥的《水调歌头?泛湘江》词:“濯足夜滩急,晞髮北风凉。”

6.打头:即顶头。谓风浪阻碍前进。唐朝李涉的《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居知言》诗:“去年腊月来夏口,黑风白浪打头吼。”宋朝范成大的《泊长沙楚秀亭》诗:“舟行风打头,陆行泥没鞍。”

7.汉皇置酒未央宫:据《汉书?高帝纪下》记载:“高帝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朝未央宫,置酒前殿。”未央宫是当时的宫殿名字,如今早已化作风尘。

8.绿绮:“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9.野渡:荒落之处或村野的渡口。唐朝韦应物《滁州西涧》诗:“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宋朝吴潜《海棠春?郊行》词:“云梢雾末,溪桥野渡,尽是春愁落处。”清朝沉自友的《平沙滩》诗:“野渡伤归客,斜阳冷钓船。”

10.尘虑:即俗念。唐朝刘禹锡的《游桃源一百韵》:“道芽期日就,尘虑乃冰释。”金朝元好问的《少林雨中》诗:“重羡禪栖客,都无尘虑侵。”清朝李渔的《怜香伴?狂喜》:“我劝你,左手持螯、右举觴,把尘虑尽皆涤盪。”

11.冀北:大致为现在的河北、山西两省以及辽宁省辽河以西、河南省黄河以北的一片区域。
可以泛指游牧地区。比如明朝夏完淳的《大哀赋》:“徙帐幕南,空羣冀北。”

12.广寒宫:神话里称月亮中的宫殿为广寒宫。《锦绣万花谷》卷一引东方朔《十洲记》: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宫。唐鲍溶《宿水亭》诗:雕楹彩槛压通波,鱼鳞碧幕衔曲玉。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13-14.三尺剑 六钧弓
注:两种武器。是长度和重量相对,钧是古代重量计量单位之一,一钧相当于30斤,六钧即180斤,用来比喻强弓,比如唐罗隐《登夏州城楼》诗:“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15..这里再举两个与鸿相关的典故:
“鸿雁传书”: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16.衡阳雁:为什么范仲淹管雁叫“衡阳雁”呢,这是有原因的,相传大雁南迁飞至衡阳就不再向南飞了,所以称为“衡阳雁”。

17.“晚照”就是傍晚的阳光,比如红杏尚书宋祁的《玉楼春》中有“且向花间留晚照”的词句。

18.颜巷陋:是说孔子的短命弟子颜回的,孔子认为他虽然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是为贤。在《论语?雍也》中有:“子曰:‘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句子。本指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比如唐朝的许浑《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诗:“颜巷雪深人已去,庾楼花盛客初归。”明朝朱权的《卓文君》第一折:“静守芸窗,僻居颜巷。”

19-20.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后汉书·马武传》。苏武为西汉武帝时人,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匈奴,曾卧冰吞雪,数日不死,后在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边上牧羊,历经艰辛,十九年后才回到西汉首都长安。下联出自《庄子·物外篇》中的一个寓言。庄子(名周)在路上遇到一条鲋鱼被困在有少量水的车辙中,已经快要死了。鲋鱼向庄子求救,庄子说:我将要到吴越(今江浙一带)去,到了以后,我一定修堤坝堵住西江,让西江水倒涨过来救你。

点评

问好学友。作业用心,只是感觉里面有些不是典故,比如前四个的人称,这些只是在某些词中用来做人的称呼,而不能说是典故,个人观点,不一定对  发表于 2023-3-18 1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92

帖子

12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47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18 12: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舞倾城 于 2023-3-18 12:29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50课作业
2103*倾城

本课学习了《声律启蒙》上卷部分,《声律启蒙》里究竟藏了多少典故,请从中找出典故20条并加上注释。
1.三尺剑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2.六钧弓
《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3.颜巷
《论语·雍也》,颜指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学生。孔子称赞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吃一竹筐饭食,喝一瓢凉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这种贫穷,颜回不改变他快乐的心情。颜回呀,真是个贤人!)


4.阮途
《晋书·阮籍传》。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晋时代人,博览群书,好老庄之学,为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记载,阮籍经常驾车信马由缰地乱走,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便大哭而返。


5.梁帝
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经常和高僧们在同泰寺研讨佛经。


6.汉皇
汉朝的开国之君刘邦。他曾宴请群臣于长安的未央宫,接受群臣的朝贺。


7.冯妇
出自《孟子·尽心下》。冯妇,晋国人,善搏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士。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士人的取笑。后代便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者。


8.叶公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自称喜欢龙,房屋四处都雕刻彩绘上各种龙的图形。天龙听说后便现身于他家,叶公看见后吓得魂飞魄散。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爱好的人。


9.戏马
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戏马,台名,亦名掠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南,据说项羽曾于此驰马取乐。


10.蟠龙
出自《晋书·卷八十五·刘毅传》。蟠龙(盘龙),书斋名。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曾在南州修筑一书斋,上面绘满龙的图案,称为盘龙斋。盘、蟠在此处义同。


11.毕卓
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和《晋书·毕卓传》。晋人毕卓酒后曾对人说,左手剥着蟹螯,右手拿着酒杯,漂游在酒池中,就足以了此一生了。擘(音bî),分开、剥开。蟹螯(音aï),螃蟹的两个大前足,是下酒的美味。


12.王恭
见于《世说新语·企羡》和《晋书·王恭传》。晋人王恭披着仙鹤羽毛做的披风,乘着轩车,在小雪中前行,孟昶在篱间窥见,说:这真是个神仙呀。鹤氅(音chǎng),用仙鹤羽毛制成的外套。


13.陈后主
南朝陈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陈叔宝字元秀,昏庸荒淫,被隋所俘,死于长安。


14.汉中宗

汉宣帝刘询。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在位 25年,很有作为,班固称之为“功广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

15.绣虎
指三国时魏国曹操的儿子曹植,他文章出众,当时人称绣虎。


16.雕龙
指南朝梁的刘勰(字彦和),他曾作《文心雕龙》一书,十分出名。


17.世祖
出自《后汉书·马武传》。世祖,指光武帝刘秀,因其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东汉,恢复了刘姓的天下,故被称为中兴之主。马武字子张,骁勇善战,刘秀在一次宴会后,曾独自与马武一起登上丛台,延请马武为将军,率领其精锐部队渔阳上谷突骑。马武十分感激刘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战争中功勋卓著。刘秀称帝后,马武被封为捕虏将军扬虚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延,请。


18.桀王
出自《庄子·人间世》。桀王指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据说他十分残暴。龙逄(音páng)指夏朝的贤臣关龙逢(“逄”为“逢”的俗字,这里的“逢”也应该读作páng)。夏桀荒淫,关龙逢屡次直言进谏,后被囚杀。


19.辛纣
即商纣王,商代的亡国之君。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原来同属商朝的八百诸侯也同时起兵造反,与武王会于盟津,在牧野决战时,商王自己的军队也阵前哗变,商纣王兵败,在鹿台自焚而死。


20.子婴
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据《史记·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死后,其少子胡亥继位,称秦二世;后赵高杀胡亥,立子婴,去帝号,称秦王。子婴继位刚 46天,刘邦的军队即攻至秦都咸阳附近的灞上,子婴便素车白马在道旁向刘邦投降,后被项羽所杀。



点评

问好倾城老师!作业真是用心,也很见功底。一个个典故解释得清晰明了,且排版整齐美观,太优秀了!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23-3-18 14: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36

帖子

2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36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18 14: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50课作业
2109*心晴花开

本课学习了《声律启蒙》上卷部分,《声律启蒙》里究竟藏了多少典故,请从中找出典故20条并加上注释。

答:
《声律启蒙》中大约有四五百条典故,内容丰富多彩。
1.颜巷陋 阮途穷
颜巷陋:是说孔子的短命弟子颜回的,孔子认为他虽然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是为贤。在《论语?雍也》中有:“子曰:‘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的句子。本指颜回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比如唐朝的许浑《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诗:“颜巷雪深人已去,庾楼花盛客初归。”明朝朱权的《卓文君》第一折:“静守芸窗,僻居颜巷。”
阮途穷:这个是说三国时候的阮籍的,是历史上有名的的竹林七贤之一。他生性好酒,常常独自驾着牛车,载着一坛好酒,边行边喝,有时前面没路了,阮籍便痛哭一场,再转向其它道路继续前行。一日来到山颠,曾感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典出《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古诗中一般喻指令人悲哀的陌路。

2.梁帝讲经同泰寺 汉皇置酒未央宫
梁帝讲经同泰寺:梁帝指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是南北朝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以帝王之尊,舍身佛事,成为千古笑谈。大通元年(公元527年),他下令在皇宫庞面修建一座寺庙,取名同泰寺。同年三月,梁武帝亲赴同泰寺,脱去御服,换上法衣,于是就住在寺里,当起皇帝和尚。一住便是十天,急得臣下没办法,只好凑钱捐资同泰寺,价码达一亿万钱,三请,萧衍才过足和尚瘾,起驾回宫。人是回来了,心还在寺里,以皇帝之尊,恪守过午不食,有时公事忙到过了晌午,就只好以白开水充饥,接着做事。两年后,也就是中大通元年(公元529)九月十五日,梁武帝在同泰寺里举行了一次佛教大典四部无遮大会。拜完了佛,他又犯了当和尚的瘾,在同泰寺讲《涅槃经》七日,十一月乙未日,讲《般若经》七日。这座寺庙原来在南京,已毁。
汉皇置酒未央宫:据《汉书·高帝纪下》记载:“高帝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朝未央宫,置酒前殿。”未央宫是当时的宫殿名字,如今早已化作风尘。

3.台高名戏马 斋小号蟠龙
戏马:指(项羽)戏马台。在江苏铜山县南。《南齐书》宋武帝在彭城,九日游项羽戏马台。
蟠龙:指蟠龙斋。恒温为东晋大将,所居斋室画有龙,因此人称蟠龙斋。后来东晋的刘毅也曾在此居住,刘毅字蟠龙。

4.手擘蟹螯从毕卓 身披鹤氅自王恭
毕卓:晋人,好酒,因酒而废职。其以左手掰蟹螯,右手执酒杯为人生乐事。擘同掰。
王恭:也是晋人,他经常披着鹤氅在雪地上行走,孟昶见到说:此真神仙中人也。鹤氅即用羽毛制作的衣裘。

5.五老峰高 秀插云霄如玉笔  三姑石大 响传风雨若金镛
五老峰:在庐山,是庐山最峻峭的山峰,因状似五位老者而得名。李白有:“五老峰为笔,洋澜做砚池。”的诗句。
三姑石:在江西星子县,因击之声如洪钟而得名。镛:大钟。

6.世祖中兴延马武 桀王失道杀龙逄
世祖:这里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是东汉开国皇帝。
马武:字子张,东汉开国名将,曾破王寻、攻王郎、败刘永、击“武陵蛮“及羌人,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延:邀请、引进、依仗任用之意。
桀王:夏朝末代皇帝。
龙逄:即关龙逄。夏桀之忠臣,直言敢谏,不幸为桀所杀。

7.阵上倒戈辛纣战 道旁系剑子婴降
阵上倒戈辛纣战:《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伐商,在牧野会战中,商朝兵士在阵前起义,倒戈反击,商纣王被迫登鹿台自焚。辛纣:商纣王。
道旁系剑子婴降:《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率军逼近咸阳时,秦朝末代国王子婴,以绳系颈,系剑于道旁,素车白马投降。

8.苏武牧羊 雪屡餐于北海  庄周活鲋 水必决于西江
苏武牧羊 雪屡餐于北海:苏武为西汉大臣,出使匈奴时被扣留,后至北海牧羊,渴饮雪水,饥吞毡毛,历尽艰辛,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庄周活鲋 水必决于西江:《庄子》载:有一次庄子外出,在一条车辙之中发现一尾鲋鱼,那鱼请求庄子给他一些水以活命,庄子慨然表示要去引西江的水过来救他存活。

9.智伯恩深 国士吞变形之炭  羊公德大 邑人竖堕泪之碑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豫让为春秋末战国初期的刺客,曾事于智伯。赵襄子与韩魏攻灭智伯后,豫让漆身吞炭,以改变容貌音声,谋刺赵襄子为智伯报仇。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羊公就是羊祜字叔子,为西晋大臣,武帝时都督荆州诸军事,任内极得民心,死后百姓见到他的墓碑就流泪,时人称为堕泪碑。

10.去妇因探邻舍枣 出妻为种后圆葵
去妇因探邻舍枣:《汉书.王吉传》:汉朝王吉的邻居种有枣树,枣树生长茂盛垂挂到王吉的庭园,王吉之妻采了几个枣子吃,因此王吉欲休妻,邻居闻知后便欲砍树。后经邻里调解夫妇重归于好。
出妻为种后园葵:《史记.循吏列传》:春秋时期公仪休为鲁国相,有一天在家中吃到葵菜,又见妻子在纺织,曰:欲夺园夫红女之利乎?。为了不与园夫和织女争利,于是怒而拔去葵菜,并休妻出门。

11. 青眼对白眉
青眼:晋朝王藉为青白眼,对有礼法的来访者就以青眼相看,若否则以白眼面之。
白眉:指三国马良,字季常,眉有白毛。他的兄弟五人均有才名,但马良最杰出。因此民间有曰:马字五常,白眉最良。

12.张骏曾为槐树赋 杜陵不作海堂诗
张骏曾为槐树赋:《十六国春秋》:张骏为西晋凉州官员,移植柳树于凉州而不活,仅有酒泉宫西北生有少量槐树,因而作《槐树赋》。
杜陵不做海棠诗:《诗话》:杜陵母亲因名叫海棠,为表示对自己母亲的尊敬,因此不作海棠诗。杜陵就是诗人杜甫。陆放翁曰:老杜不应无海棠诗,意思为必定是失传。

13.晋士特奇 可比一斑之豹  唐儒博识 堪为五总之龟
晋士特奇 可比一斑之豹:《晋书.王羲之传》:晋朝王羲之有子名王献之,小时看人玩樗蒲,便知胜负,其父门人称赞他为: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唐儒博识 堪为五总之龟:龟每二百岁生出二尾称一总,至千岁生出五总称一聚,五总之龟无所不知。《唐书》载有:殷践猷博通经籍,问无不知,贺知章称其为五总龟。看来说人是龟不一定就是骂人的话!

14.出使振威冯奉世 治民异等尹翁归
出使振威冯奉世:西汉冯奉世曾出使西域,率军击破莎车,后封为关内侯。
治民异等尹翁归:汉代尹翁归曾先后为东海、扶风守令,他治民有方,赏善刑奸,除盗罢税,政绩卓然。

15.伯乐马 浩然驴 弋雁对求鱼
伯乐马:伯乐是春秋时期秦国人,姓孙名阳,以善相马著称。
浩然驴:浩然就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据说他往往骑着驴子在风雪之中,诗兴因此大发。
弋雁(音亦):射雁。弋是带有绳子的箭,用以射鸟。这里用作动词,射。《诗经》:弋凫与雁。
求鱼:《孟子》:缘木求鱼。

16.分金齐鲍叔 奉璧蔺相如
分金齐鲍叔:《史记.管晏列传》载:春秋时,齐鲍叔与管仲友好,两人一起经商,每次分利,管仲因家贫而多取,鲍叔不以为意。
奉璧蔺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有载: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秦昭王得知赵国有和氏之璧,表示愿以十五座城与赵交换和氏璧,蔺相如奉使入秦,当廷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17.掷地金声孙绰赋 回文锦字窦滔书
注:掷地金声孙绰(音辍)赋:孙绰是晋代官吏,博学善文,曾作《天台山赋》,范元称:掷地当作金石声。
回文锦字窦滔书:晋代窦滔为秦州刺史,因宠妾,其妻苏蕙(字若兰)织锦成“回文旋图”诗,计八百四十字,寄给窦滔使其回心转意。

18.未遇殷宗 胥靡困傅岩之筑  既逢周后 太公舍渭水之鱼
注:未遇殷宗 胥靡困傅岩之筑:《史记.殷本纪》有载:商朝时傅说(音越)受牵连获罪,在傅岩筑墙。殷高宗武丁夜梦天神予以辅佐良才,绘其相貌访求天下,貌与傅说相合,遂立傅说为相,商朝中兴。胥靡:古代服劳役的刑徒。
既逢周后 太公舍渭水之鱼:太公就是太公望,名姜尚,也就是姜太公。他曾经在渭水边钓鱼,周文王遇到他,立其为国师,与之同载后车。

19.爱见人长 共服宣尼休假盖  恐彰已吝 谁知阮裕竟焚车
注:爱见人长(音常) 共服宣尼休假盖:宣尼,就是孔子,汉朝追谥其为褒成宣尼公。《孔子家语》:孔子将出而雨,门人曰:商有盖,请假盖焉。孔子曰:商为人,短于财,吾闻与人教者,推长而违短,故久。吾非不知商有盖,恐不借而彰其过。孔子的意思是说,子夏家里贫穷,与人交往应助长避短,方能长久。
恐彰己吝 谁知阮裕竟焚车:《晋书.阮裕传》载有:晋朝阮裕,字思旷,有好车,从来没有人跟他借而借不到的。但有一次某人为了给母亲送葬想借而不好意思开口,阮裕得知后长叹曰︰“吾有车使人不敢借,何以为车!”就把车子给烧了。

20.青衣能报赦 黄耳解传书
注:青衣能报赦:据说晋朝时期符坚有一次独自在家中起草有关赦免的文告,这时有一只苍蝇飞进室内赶走又来。很快的就有人知道了将有赦免,符坚问从何得知,都说是有一个穿青衣服的人在街上这样叫喊,原来是苍蝇飞出后化作一个穿青衣的人传呼大赦的喜讯。
黄耳解传书:相传陆机在洛阳时有了一条叫做黄耳的狗,这只狗能给家里寄信。

21.庭畔有人持短剑 门前无客曳长裾
注:庭畔有人持短剑:《史记.刺客列传》:战国时,荆轲受燕国太子丹所托出使秦国,假献地图的名义以匕首藏于地图中谋刺秦王,事败被杀。
门前无客曳长裾:《汉书.邹阳传》:西汉吴王刘濞(音辟)欲谋反,其门客邹阳上书谏止,书有“使臣饰固陋之心,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也”之句。曳:拖、拉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4

帖子

74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4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3-3-19 09: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典故班第50课作业
2006一戈平
本课学习了《声律启蒙》上卷部分,《声律启蒙》里究竟藏了多少典故,请从中找出典故20条并加上注释。
答:

1.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豫让刺赵襄子。语出《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豫让为了报达智伯的知遇之恩,不惜改头换面,吞炭变声,伺机刺杀赵襄子,两次刺杀,两次都失败了。
赵襄子钦佩豫让是一位义人,第一次放了他,第二次拿一件衣服让他刺了三剑,满足了豫让为主报仇心愿,豫让最终伏剑自杀。豫让死的那天,赵国的志士皆为之痛哭!
2、青衣能报赦
前句语出《晋书·载记第十三》。前秦国君符坚正打算大赦天下,在集市上突然出现了一只大青蝇,盘旋着嗡嗡直叫,赶也赶不走。后来忽然有很多人奔走相告说皇帝要大赦天下了,别人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都说,是一个瘦小的青衣人在集市上大喊“官欲大赦”的,后来那个青衣人不见了……估计是大青蝇所化。
3.黄耳解传书.
语出《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机养了一条黄狗,名叫黄耳,聪明伶俐,深得主人欢心。当时兵荒马乱,消息不畅,陆机很久都没和家人书信联系了。一次他开玩笑的对黄耳说:“你能给我送信吗?”没想到黄耳连连摇尾巴,似乎表示没问题。陆机很奇怪,抱着试试看的目的写了一封信,系在黄耳颈上。没想到黄耳真的跨越千山万水把信送了回去,又捎来了家人的回信。如此好几次,从没有失误过。
4.桃林牛已放
典出《书·武成》。武王姬发灭掉商朝后,就“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也就是表示以德服人,给那些还未归降的人看。
5.叔侄去官闻广受
典出《汉书·传第四十一》。汉代舒广作太子太傅,他的侄儿舒受作太子少傅,广对侄子说:我听说人要是懂得满足就不会受辱,如果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困顿,“功成身退”是天道,如今咱俩身居高位,功成名就,如果还赖着不走,恐怕有祸,不如早点急流勇退。侄子深表赞同,于是双双辞官而去。
6.弟兄让国有夷齐.
语出《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是殷商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王要立叔齐为君,他死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同意,说这是父亲的意思,并且逃走了。叔齐不愿为君,也逃走了。后来二人双双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7.徐稚榻
语出《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六》。徐稚是豫章南昌人,当时陈蕃是那里的太守。陈蕃性格很是严厉固执,从来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的时候,才会设下一榻,徐稚走后立刻命人撤掉。“下榻”就是由此而来。
8.鲁班梯
出自《墨子·公输〉。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曾经制造过攻城梯,为了展示效果,拿来攻击宋国。没想到墨子却来守城,二人斗法,鲁班使出百般手段,最后无计可施,可是墨子守城还是绰绰有余。
9.掷地金声
晋 孙绰 作《天台山赋》成,对友人范荣朞说:“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 范起初不信,打开来一读,果然赞不绝口。事见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晋书·孙绰传》。
金石,钟罄之类的乐器。后以“掷地金声”形容辞章优美。
10.回文锦字
【出典】《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
【释义】窦滔妻苏蕙因思念丈夫织回文诗锦,诗句婉转循环皆可读。后人以“回文锦”,比喻表达爱情的诗篇。
11.颜巷陋
“颜巷陋”说的是孔子门生颜回,孔子认为其虽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是为贤。语出《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就是指的颜回。
12.阮途穷
“阮途穷”说的是三国魏晋时的著名隐士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他生性好酒,常常独自驾着牛车,载着一坛好酒,边行边喝,有时前面没路了,阮籍便痛哭一场,再转向其它道路继续前行。一日来到山颠,曾感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后来鲁迅和毛泽东都对这句话爱不释手,反复引用。典出《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13.冀北
冀北指河北、山西、辽宁地区。有一个比喻善用人才的“马空冀北”典故。故事说:善识良马的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无所遗漏。[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云:“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14.辽东
辽东指辽河以东的地区,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有一个比喻少见多怪的“辽东白豕”典故。故事说:有一户人家,母猪产下一头“白头豕”,十分惊喜,以为是罕见之宝,想要进贡给皇上。他路过河东,见到这样的“白头豕”遍地皆是,于是败兴而归。(见《后汉书·朱浮传》)。
15.绣虎
比喻才思敏捷的人。三国魏文帝曹丕,嫉妒弟弟曹植的文才,欲加害之,逼弟于七步之内作诗一首。植应声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大急?”竟成诗章。《玉箱杂记》云:“曹植七步成章,号‘绣虎’。”
16.雕龙
比喻善于文辞的人。战国时,齐国阴阳家代表人物驺衍,“言天事,善宏辩”,人称“谈天衍”。驺奭“采驺衍之术(善辩)以纪文(写文章)”,文辞极美,人称“雕龙奭”。[汉)刘向(别录》云:“驺奭修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
17.五老峰
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为帝王授《河图》《洛书》而名。在《周易》成书之前,五老峰是河洛文化早期的传播地和北方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七鉴道书》称之为“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民间有“晋北拜佛五台山,晋南问道五老峰”“北有五台观庙宇,南在五老看风光”及“东华山”之说。
古代研经传道的五老,在史话被称为天神或天尊,在星象卦说之中,他们分别是青灵始老天尊,代表东方、木、青色;丹灵真老天尊,代表南方、火、红色;黄灵元老天尊,代表中方、土、黄色;浩灵素老天尊,代表西方、金、白色;一灵玄老天尊,代表北方、水、黑色。五老祠所祭的正是这五老天神。由此而知五老山,是五老携《河图》《洛书》藏经授典的隐身之所,研卦修行,传经布道的地方,是易学文化创元时期的传播之地,河洛文化的摇篮之地。
18.庄周活鲋:
出自《庄子》中的一则寓言,说车辙中有一条快死的鲫鱼向庄子求救。庄子说,等我南游吴越回来后,挖开西江,用江中的水来救活你。鲫鱼说,等你回来时,只能到卖干鱼的集市上找我了。
19.冯妇虎:
出自《孟子·尽心下》。冯妇,晋国人,擅长博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士。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士人取笑。后代便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者。
20.叶公龙:
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自称喜欢龙,房屋四处都雕刻彩绘上各种龙的图形,天龙听说后便现身于他家,叶公看见后吓得魂飞魄散。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喜欢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3

帖子

1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3
发表于 2023-3-19 11: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50课作业
落叶子
本课学习了《声律启蒙》上卷部分,《声律启蒙》里究竟藏了多少典故,请从中找出典故20条并加上注释。
答:①颜巷陋
说的是孔子 门生颜回,孔子认为其虽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是贤人。
(2)阮途穷
说的是魏晋时的著名隐士阮籍,他生性好酒,常常独自驾着牛车,载着一坛好酒,边行边喝,有时前面没路了,阮籍便痛哭一场,再转向其它道路继续前行。
③冯妇虎
出处:《孟子.尽心下》意思是冯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立志成为善人,不再博虎,但受不了众人怂恿,又重操故技而为士者所耻笑。后常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如“又作冯妇”、“重作冯妇”。
④叶公龙
是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⑤世祖中兴延马武
西汉末王莽
篡权,天下大乱,起义军林立,马武最初是绿林军的麾下将领,后来归顺光武帝刘秀也就是文中的“世祖”,屡立奇功。
(6)绣虎
三国时曹操的儿子曹植诗文写得非常精妙,当时人称他为绣虎,后世以“绣虎”称擅长诗文、词藻华丽的人。
⑦雕龙:比喻善于修饰文辞或刻意雕琢文字。
⑧桀王失道杀龙逄
夏朝末年的忠臣关龙逢,暴君夏桀,有一天让龙逢陪他观看炮烙之刑,桀看的兴高采烈,龙逢看不下去,冒死劝谏,结果触怒了夏桀,惨遭炮烙。
⑨阵上倒戈辛纣战
武王伐纣时的一场决定性的一场大战,后世被称为牧野之战,两君交战时纣王的士兵阵前倒戈,把兵器对着自己人,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纣王登鹿台自焚。
(10)道旁系剑子婴降
典故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二世嬴胡亥》和《史记•李斯列传》,实际应为“道旁系颈子婴降”。秦二世胡亥死后,子婴继位,子婴是秦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先称帝,后改称秦王。刘邦攻入咸阳后,秦王子婴和妻子儿女脖子上系着丝带在轵[zhǐ]道亭旁向刘邦投降。
(11)苏武牧羊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苏武传》:“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后归汉,官拜典属国。”苏武牧羊赞扬了苏武面对威逼利诱忠心耿耿,不畏强权,忠贞爱国且不向挫折屈服的精神,后多用于赞扬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
(12)庄周活鲋
 是讽刺那些见死不救,而假仁假义的伪善者。
(13)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漆身吞炭的典故。据《战国策·赵策一》记载:智伯是春秋末期晋国的权臣,被赵襄子杀死了。智伯的门客豫让谋划着要刺杀赵襄子,却被认了出来。于是豫让就在身上涂上生漆,剃去胡须和眉毛,割破脸皮,改变容颜。做了乞丐去行乞。他的妻子也认不出他了,说:“您的长相面貌不像我的丈夫,说话的声音怎么这么像我丈夫啊。”豫让又吞咽木炭,使自己的声音变得沙哑。豫让想找机会刺杀赵襄子,可惜后来事情败露而死。
(14)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羊公:指羊祜,晋时南城人,字叔子。晋武帝时镇守荆州,务修德,吴大怀之。他死后,民为立碑岘山,看见他墓碑的百姓都会流泪,所以称之为堕泪碑。
(15)四目颉
指仓颉,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据说他“四目灵光”,创造文字后,“天雨粟、鬼夜哭”。
(16)一足夔
夔:相传为舜时乐官,可以制乐,指有夔一个人就可以制乐,形容只要是专门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16)出妻为种后园葵
《史记·.循吏列传》写道,春秋时期公仪休为鲁国相,有一天在家中吃到美味的葵菜,又见妻子在纺纱织帛,说:“我已有俸禄,你还要与园夫红女争利益吗?”为了让其不与园夫和织女争利,于是怒而拔去后园葵菜,并休妻出门。
(17)张俊曾为槐树赋
西晋张骏曾往凉州移植柳树,但都没能成活,只有酒泉宫生有槐树,因此作《槐树赋》。
(18)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
《晋书;王羲之传》:晋朝王羲之,有子名王献之,小时看人玩樗蒲,便知胜负,其父门人称赞他为:管中窥豹,时见一班。
(19)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龟每二百岁生出二尾称一总,至千岁生出五总称一聚,五总之龟无所不知。《唐书》载有:殷践猷,博通经籍,问无不知,贺知章,称其为五总龟。
(20)周臻大定一戎衣
《尚书·武成》说周武王一穿上打仗服装,就消灭了商纣王,使天下得到安定。

点评

作业完成的好,学习了  发表于 2023-3-20 2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77

帖子

47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77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20 11: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绿化树 于 2023-3-20 16:08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50课作业
绿化树

1、三尺剑: 古剑长凡三尺,故称。《史记·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2、六钧弓:谓强弓。   《左传·定公八年》:“士皆坐列,曰:‘ 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
3、颜巷陋: 本指 颜回 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论语·雍也》:“子曰:‘贤哉, 回 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 也。’
4、阮途穷:指令人悲哀的末路。唐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茫然 阮籍 途,更洒 杨朱 泪。”
5、濯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语出孟子·离娄上》:“ 沧浪 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 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6、未央宫:汉朝立国后,吕后怀疑功臣韩信会谋反,于是将韩信骗进“未央宫”杀掉。 雍裕之 《宫人斜》“应有春魂化为燕,年来飞入 未央 栖。”
7、冯妇虎:冯妇,古男子名,善搏虎。后从事儒业,成为读书人的师表。孟子·尽心下》:“ 晋 人有 冯妇 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 冯妇 ,趋而迎之; 冯妇 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8、叶公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9、五老峰:得名于白云缭绕之时,其形状酷似五个须发皆白的老人翘首遥望茫茫大海。位于福建厦门东南隅,海拔185米,因为自西向东五座山峰凌空而立,远望如五位老髯面天盘座,丛树若须,云雾似袖,故名五老凌霄
10、三姑石: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与福建光泽县交界处,属于武夷山脉, 其风景犹如阿凡达里场景,风景极好,犹如人间仙境。
11绣虎比喻文采优美,才气横溢的人,一般指曹植。宋·曾慥《类说》卷四引《玉箱杂记》:三国曹植才思横溢,号为绣虎
12、道旁系剑:秦二世胡亥死后,子婴继位,子婴是秦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先称帝,后改称秦王。刘邦攻入咸阳后,秦王子婴和妻子儿女脖子上系着丝带在轵道亭旁向刘邦投降。
13苏武牧羊 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4庄周活鲋干涸的车辙中有一条鲫鱼,只需要一升半斗的水即可救活,却需要先去南方游说吴、越的国王,引西江水来救活它。意指远水解不了近渴。出战国庄子《庄子·外物》。
15智伯恩深:《战国策·赵策一》记载:智伯是春秋末期晋国的权臣,被赵襄子杀死了。智伯的门客豫让谋划着要刺杀赵襄子,却被认了出来。于是豫让就在身上涂上生漆,剃去胡须和眉毛,割破脸皮,改变容颜。豫让又吞咽木炭,使自己的声音变得沙哑。豫让想找机会刺杀赵襄子,可惜后来事情败露而死。
16、羊公德大:《晋书·羊祜传》记载:羊祜镇守荆州时,勤政爱民,深受民众爱戴。羊祜去世后,他的部下为他在岘山立碑建庙,每年祭祀。因为人们一见到羊祜的墓碑就会难过流泪,所以这个墓碑也被称作“堕泪碑”“羊碑”“羊公碑”。17、三弄笛:《晋书·桓伊传》“(桓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日:‘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据胡床,为伊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咏吹笛。清王士稹《秋柳四首》之一:“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谁论。”
18、一围棋:《述异记》里讲述了一个“观棋烂柯”的传奇故事,一个人在山中观两童子下棋,一童子告诉他斧柄已将烂了,他才惊觉,回家发现已经过了一百年。19、冯奉世:冯奉世为西汉武帝宣帝时人,奉命出使西域大宛国时,遇上莎车国杀了汉朝使者,他便劝说西域诸国,发兵大破莎车,杀莎车王,威名远扬,得到西域各国敬重。
20、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点评

问候学友作业棒棒哒  发表于 2023-3-21 09: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49

帖子

5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3-21 09: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典故班第50课作业
心中有爱
本课学习了《声律启蒙》上卷部分,《声律启蒙》里究竟藏了多少典故,请从中找出典故20条并加上注释。
答:《声律启蒙》中的典故,有注解的大约有四百多个吧。

1.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
豫让刺赵襄子。语出《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豫让为了报达智伯的知遇之恩,不惜改头换面,吞炭变声,伺机刺杀赵襄子,两次刺杀,两次都失败了。
赵襄子钦佩豫让是一位义人,第一次放了他,第二次拿一件衣服让他刺了三剑,满足了豫让为主报仇心愿,豫让最终伏剑自杀。豫让死的那天,赵国的志士皆为之痛哭!
2、青衣能报赦
前句语出《晋书·载记第十三》。前秦国君符坚正打算大赦天下,在集市上突然出现了一只大青蝇,盘旋着嗡嗡直叫,赶也赶不走。后来忽然有很多人奔走相告说皇帝要大赦天下了,别人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都说,是一个瘦小的青衣人在集市上大喊“官欲大赦”的,后来那个青衣人不见了……估计是大青蝇所化。
3.黄耳解传书.
语出《晋书·列传第二十四》,陆机养了一条黄狗,名叫黄耳,聪明伶俐,深得主人欢心。当时兵荒马乱,消息不畅,陆机很久都没和家人书信联系了。一次他开玩笑的对黄耳说:“你能给我送信吗?”没想到黄耳连连摇尾巴,似乎表示没问题。陆机很奇怪,抱着试试看的目的写了一封信,系在黄耳颈上。没想到黄耳真的跨越千山万水把信送了回去,又捎来了家人的回信。如此好几次,从没有失误过。
4.桃林牛已放
典出《书·武成》。武王姬发灭掉商朝后,就“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也就是表示以德服人,给那些还未归降的人看。
5.叔侄去官闻广受
典出《汉书·传第四十一》。汉代舒广作太子太傅,他的侄儿舒受作太子少傅,广对侄子说:我听说人要是懂得满足就不会受辱,如果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困顿,“功成身退”是天道,如今咱俩身居高位,功成名就,如果还赖着不走,恐怕有祸,不如早点急流勇退。侄子深表赞同,于是双双辞官而去。
6.弟兄让国有夷齐.
语出《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是殷商时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王要立叔齐为君,他死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同意,说这是父亲的意思,并且逃走了。叔齐不愿为君,也逃走了。后来二人双双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7.徐稚榻
语出《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六》。徐稚是豫章南昌人,当时陈蕃是那里的太守。陈蕃性格很是严厉固执,从来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稚来的时候,才会设下一榻,徐稚走后立刻命人撤掉。“下榻”就是由此而来。
8.鲁班梯
出自《墨子·公输〉。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曾经制造过攻城梯,为了展示效果,拿来攻击宋国。没想到墨子却来守城,二人斗法,鲁班使出百般手段,最后无计可施,可是墨子守城还是绰绰有余。
9.掷地金声
晋 孙绰 作《天台山赋》成,对友人范荣朞说:“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 范起初不信,打开来一读,果然赞不绝口。事见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晋书·孙绰传》。
金石,钟罄之类的乐器。后以“掷地金声”形容辞章优美。
10.回文锦字
【出典】《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窦滔妻苏氏》:“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
【释义】窦滔妻苏蕙因思念丈夫织回文诗锦,诗句婉转循环皆可读。后人以“回文锦”,比喻表达爱情的诗篇。
11.颜巷陋
“颜巷陋”说的是孔子门生颜回,孔子认为其虽生活困顿但乐观豁达,是为贤。语出《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就是指的颜回。
12.阮途穷
“阮途穷”说的是三国魏晋时的著名隐士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他生性好酒,常常独自驾着牛车,载着一坛好酒,边行边喝,有时前面没路了,阮籍便痛哭一场,再转向其它道路继续前行。一日来到山颠,曾感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后来鲁迅和毛泽东都对这句话爱不释手,反复引用。典出《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13.冀北
冀北指河北、山西、辽宁地区。有一个比喻善用人才的“马空冀北”典故。故事说:善识良马的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无所遗漏。[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云:“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14.辽东
辽东指辽河以东的地区,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有一个比喻少见多怪的“辽东白豕”典故。故事说:有一户人家,母猪产下一头“白头豕”,十分惊喜,以为是罕见之宝,想要进贡给皇上。他路过河东,见到这样的“白头豕”遍地皆是,于是败兴而归。(见《后汉书·朱浮传》)。
15.绣虎
比喻才思敏捷的人。三国魏文帝曹丕,嫉妒弟弟曹植的文才,欲加害之,逼弟于七步之内作诗一首。植应声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大急?”竟成诗章。《玉箱杂记》云:“曹植七步成章,号‘绣虎’。”
16.雕龙
比喻善于文辞的人。战国时,齐国阴阳家代表人物驺衍,“言天事,善宏辩”,人称“谈天衍”。驺奭“采驺衍之术(善辩)以纪文(写文章)”,文辞极美,人称“雕龙奭”。[汉)刘向(别录》云:“驺奭修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
17.五老峰
五老峰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为帝王授《河图》《洛书》而名。在《周易》成书之前,五老峰是河洛文化早期的传播地和北方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七鉴道书》称之为“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民间有“晋北拜佛五台山,晋南问道五老峰”“北有五台观庙宇,南在五老看风光”及“东华山”之说。
古代研经传道的五老,在史话被称为天神或天尊,在星象卦说之中,他们分别是青灵始老天尊,代表东方、木、青色;丹灵真老天尊,代表南方、火、红色;黄灵元老天尊,代表中方、土、黄色;浩灵素老天尊,代表西方、金、白色;一灵玄老天尊,代表北方、水、黑色。五老祠所祭的正是这五老天神。由此而知五老山,是五老携《河图》《洛书》藏经授典的隐身之所,研卦修行,传经布道的地方,是易学文化创元时期的传播之地,河洛文化的摇篮之地。
18.庄周活鲋:
出自《庄子》中的一则寓言,说车辙中有一条快死的鲫鱼向庄子求救。庄子说,等我南游吴越回来后,挖开西江,用江中的水来救活你。鲫鱼说,等你回来时,只能到卖干鱼的集市上找我了。
19.冯妇虎:
出自《孟子·尽心下》。冯妇,晋国人,擅长博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士。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士人取笑。后代便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者。
20.叶公龙:
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自称喜欢龙,房屋四处都雕刻彩绘上各种龙的图形,天龙听说后便现身于他家,叶公看见后吓得魂飞魄散。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喜欢的人。

点评

还是同学答题更准确,学习欣赏!  发表于 2023-3-22 0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10:13 , Processed in 0.09118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