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小渔村二期成语典故班第41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2-12-1 14: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1课作业: 
芝蘭

一、根据成语多种多样,下列成语的含义基本相同,请给出解释及出处
第一组
【变化不穷】
【解释】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处】清•赵起杲《青本刻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夥,层见叠出,变化不穷。

【变幻无穷】
【解释】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得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变炫无穷】
【解释】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第二组
【千形万态】
【解释】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
【出处】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千姿百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千姿万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出处】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第三组
【人多口杂】
【解释】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耑能造言诽谤主人。”

【人多嘴杂】
【解释】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人微言轻】
【解释】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二、成语具有丰富多样性,请把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写三个,解释并回答出处。


【春暖花开】
释义: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春华秋实】
释义: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三国志•魏志•刑颙传》:“而桢礼遇殊荣,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后汉书》卷五十二:“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春意盎然】
释义: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出处:季羡林《难忘的一家人》:“此时宴会厅里,必然是笑声四起,春意盎然,情谊脉脉,喜气融融。”


【夏虫语冰】
释义: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出处: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夏雨雨人】
释义: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夏日可畏】
释义: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秋高气爽】
释义: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一叶知秋】
释义: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秋风落叶】
释义: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出处:宋•洪迈《夷坚志•齐先生》:“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冬日之阳】
释义:冬天里太阳的光和热。比喻人民所向往的仁政。
出处:《逸周书•大聚解》:“王若欲求天下民,先设其利而自至,譬之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不召而民自来,此谓归德。”
【冬日可爱】
释义: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冬山如睡】
释义:形容冬天山林寂静的景象。
出处: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三、创作题
请从你喜欢的成语中找出其中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绝
(有感于春华秋实)
春发其华培幼果,秋收于实获颇丰。
周而复始皆如此,学问才情自见功。

【春华秋实】
释义: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三国志•魏志•刑颙传》:“而桢礼遇殊荣,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后汉书》卷五十二:“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认真完成,学习了!  发表于 2022-12-1 14: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50

帖子

3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2-1 14: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探花心静如水 于 2022-12-1 15:01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41课作业:  
2108-心静如水
一、根据成语多种多样,下列成语的含义基本相同,请给出解释及出处
第一组 :
1、【变化不穷】
【解释】: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处】:清·赵起杲《青本刻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夥,层见叠出,变化不穷。

2、【变幻无穷】
【解释】: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得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3、【变炫无穷】
【解释】: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第二组 :
1、【千形万态】
【解释】: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
【出处】: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2、【千姿百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3、【千姿万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出处】: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第三组 :
1、【人多口杂】
【解释】: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耑能造言诽谤主人。”

2、【人多嘴杂】
【解释】: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3、【人微言轻】
【解释】: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二、成语具有丰富多样性,请把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写三个,解释并回答出处。
(一)、春
1、【春风化雨】
【解释】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2、【草长莺飞】
【解释】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宋·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3、【姹紫嫣红】
【解释】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二)、夏
1、【沉李浮瓜】
【解释】指吃在冷水里浸过的李子和瓜。形容夏天消暑的生活。也作“浮瓜沉李”。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2、【吴牛喘月】
【解释】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3、【骄阳如火】
【解释】形容太阳很强烈,天气很好。
【出处】吴若增《翡翠烟嘴》:“七月里,骄阳似火,棒子已经长到一人多高了,钻进去锄草,又闷又热,让人喘不过气来。

(三)、秋
1 、【秋高气shuang】
【解释】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shuang。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高秋shuang气相鲜新;暗风吹乱蛩悲咽。
2、【一叶知秋】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3、【桂子飘香】
【解释】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出处】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四)、冬
1、【冰天雪地】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处】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2、【银装素裹】
【解释】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或冬天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包裹,形容雪后一片白色的世界。
【出处】《雪诗》,《雪诗》是唐代诗人张孜创作的一首五古。
3、【寒冬腊月】
【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三、创作题
请从你喜欢的成语中找出其中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绝•贺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
心静如水
十五神舟浩宇行,九天对接结深情。
英雄喜聚空间站,梦想成真世界惊。

成语:心驰神往
心驰神往【解释】驰:奔驰。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出处】《隋书·史祥传》:“身在边隅,情驰魏阙。”




点评

问好同学,作业很认真,诗也不错,看来很关注国发展趋势  发表于 2022-12-1 1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2-1 19: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1课作业:
兰意嫣然
一、根据成语多种多样,下列成语的含义基本相同,请给出解释及出处
第一组
变化不穷
解释: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处:清·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夥,层见叠出,变化不穷。”
变幻无穷
解释: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得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变炫无穷
解释: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第二组
【千形万态】、【千姿百态】、【千姿万态】
千形万态
解释: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
出处: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第三组
【人多口杂】、【人多嘴杂】、【人微言轻】
人多口杂
解释: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耑能造言诽谤主人。”
人多嘴杂
解释: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人微言轻
解释: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二、成语具有丰富多样性,请把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写三个,解释并回答出处。

春成语:春山如笑、春回大地、雨后春笋
春山如笑:
【解释】: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出自】: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春回大地:
【解释】: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出自】: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雨后春笋:
【解释】: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和蓬勃发展。
【出自】:宋·张耒《食笋》诗:“荒林春雨足

夏成语:五黄六月、挥汗如雨、蝉不知雪
五黄六月:
【解释】: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七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挥汗如雨:
【解释】: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蝉不知雪:
【解释】:知了夏天生,秋天s,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出自】:汉·桓宽《盐伯论·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

秋成语:五谷丰登、秋风落叶、寒蝉凄切
五谷丰登:
【解释】: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自】:《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秋风落叶:
【解释】:原指秋风扫尽了落叶,一片凄凉的场景,现多比喻为一扫而光。
【出自】:宋·洪迈的《夷坚乙志·齐先生》:"虽蹇驴亦无有矣,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寒蝉凄切
【解释】: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出自】: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冬成语: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岁暮天寒
冰天雪地:
【解释】: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自】:出处 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luo而泣者无栖所。"
滴水成冰:
【解释】: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自】: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岁暮天寒 :
【解释】:指年末时候的寒冷孤寂景象。
出处
【出自】:《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岁暮天寒,且归休息,以俟再举可也。”


三、创作题
寒蝉凄切
【解释】: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出自】: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咏蝉
   兰意嫣然
泥中三五载,一夜入凡尘。
解脱俗衣嫩,修来双翼新。
树高凭翅振,天朗任声呻。
尽日饮清露,深谙风雨辛。

点评

我的点评不代表也不影响楼下同学的正常点评。  发表于 2022-12-2 12:26
写作题的五律写出了秋蝉从出土到秋天的生存过程,文字清丽。新与辛同音,如避开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22-12-2 12: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2-12-3 07: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庶陋斋主 于 2022-12-3 07:30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41课作业:
落叶子   
一、根据成语多种多样,下列成语的含义基本相同,请给出解释及出处
第一组
【变化不穷】、【变幻无穷】、【变炫无穷】
变化不穷释义: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处:清•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夥,层见叠出,变化不穷。”
变幻无穷
释义:变幻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变炫无穷
释义: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出处:《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第二组
【千形万态】、【千姿百态】、【千姿万态】
千形万态
释义: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出处: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千姿百态
释义: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千姿万态
释义: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出处: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第三组
【人多口杂】、【人多嘴杂】、【人微言轻】
人多口杂
释义: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人多嘴杂
释义:指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
人微言轻
释义:是指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二、成语具有丰富多样性,请把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写三个,解释并回答出处。
春暖花开
释义:说春景美丽,现在常用来比喻有利于工作或学习的大好形势。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春意盎然
释义:意:意味。盎然:形容气氛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息十分浓厚。
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三章:“四月的北方还残冬未尽,四月的南方已春意盎然。”
万紫千红
释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多指繁盛的春色,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出处:成语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骄阳似火
释义:形容强烈的阳光像火一样灼热地照射着人们。
烈日炎炎
释义:形容非常炎热
出处:施耐庵《水浒传》
火轮高吐
释义:比喻火轮喷出的火焰,或气流,或声音,像吐的样子。
秋高气爽
释义: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秋毫无犯
释义: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百姓的利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金风玉露
释义:金风指秋风,玉露就是秋天的露水。泛指秋天的景物。
出处: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天寒地冻
释义: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出处:宋 王十朋《南州春色》词:“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
滴水成冰
释义: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冰天雪地
释义:形容雪漫天盖地。
出处: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三、创作题
请从你喜欢的成语中找出其中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五谷丰登
释义: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
七绝  秋天
黄蝶飞飞硕果香,西风过处正农忙。
无情汗水无声下,喜看家家谷满仓。





点评

原来是微信写的作业在作祟。微信写完的很难编辑。我的一个文友写诗用微信,发给我后我改不了他的格式。微信真牛啊!以后不要用微信写作业了。  发表于 2022-12-3 11:22
这个作业十分诡异,编辑了15次才发上来。每到变化二字处再怎么编辑也不显示后面的内容。以后用电脑写吧,不要给代发作业的人添乱了。  发表于 2022-12-3 07: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2-12-3 10: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1课作业:
吾谷丰登   
一、根据成语多种多样,下列成语的含义基本相同,请给出解释及出处
第一组
【变化不穷】、【变幻无穷】、【变炫无穷】

变化不穷
【解释】: 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处】: 清·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夥,层见叠出,变化不穷。”

变幻无穷
【解释】: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 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得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变炫无穷
【解释】: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 《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第二组
【千形万态】、【千姿百态】、【千姿万态】

千形万态
【解释】: 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
【出处】: 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千姿百态
【解释】: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 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千姿万态
【解释】: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出处】: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第三组
【人多口杂】、【人多嘴杂】、【人微言轻】

人多口杂
【解释】: 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耑能造言诽谤主人。”

人多嘴杂
【解释】指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人微言轻
【解释】指地位低,言论主张不受人重视。
【出处】《后汉书·孟尝传》:“臣前后七表;……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二、成语具有丰富多样性,请把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写三个,解释并回答出处。

春意阑珊
【解释】: 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出处】: 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春风得意
【解释】: 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出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万紫千红
【解释】: 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处】: 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吴牛喘月
【解释】: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汗如雨下
【解释】: 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十七:“三冬汗如雨。”

挥汗如雨
【解释】: 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一叶知秋
【解释】: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金风玉露
【解释】: 泛指秋天的景物。
【出处】: 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秋高气爽
【解释】: 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出处】: 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冰天雪地
【解释】: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处】: 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天寒地冻
【解释】: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出处】: 宋·王十朋《南州春色》:“莫限春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花傍一阳开。”

日长一线
【解释】: 指冬至以后白昼渐长。
【出处】: 唐·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诗:“何人却忆穷愁日,日日愁随一线长。”

三、创作题
请从你喜欢的成语中找出其中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虞美人•抒怀
——学成语“惜墨如金”
吾谷丰登
遣词造句先研墨,自诩清谈客。素描譬喻笔轻拈。秋月春华陪我、试云蓝。
晴耕雨读何曾改。出字求精彩。绪年诗意佐情深。纵有回肠满腹、惜如金。
2022.12.03.

附:惜墨如金
【解释】: 惜:爱惜。爱惜墨就象金子一样。指不轻易动笔。
【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卷八:“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近义词】: 言简意赅、一字千金、惜墨若金
【反义词】: 连篇累牍、拖泥带水
【歇后语】:
【灯谜】: 最吝啬的文人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轻易动笔

点评

问候学友作业棒棒哒  发表于 2022-12-4 1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49

帖子

54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9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2-4 10: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爱 于 2022-12-9 12:29 编辑

成语典故班心中有爱第41课作业:   
一、根据成语多种多样,下列成语的含义基本相同,请给出解释及出处
第一组
【变化不穷】
【解释】: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自】:清·赵起杲《青本刻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夥,层见叠出,变化不穷。”
【变幻无穷】
【解释】: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自】: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得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变炫无穷】
【解释】: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自】:《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第二组
【千形万态】
【解释】: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
【出自】: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千姿百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自】: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千姿万态】
【解释】:意思是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自】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第三组
【人多口杂】
【解释】: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耑能造言诽谤主人。”
【人多嘴杂】
【解释】: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人微言轻】
【解释】: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自】: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二、成语具有丰富多样性,请把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写三个,解释并回答出处。

1、春回大地
【解释】: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出自】: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2、春光明媚
【解释】: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出自】: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3、春和景明
【解释】: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夏日可畏
【解释】: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自】:《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2、五黄六月
【解释】: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七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3、火伞高张
【解释】: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自】: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1、一叶知秋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diao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自】:《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2、秋高气肃
【解释】:形容秋ri晴空高朗,气候凉shuang宜人。
【出自】:宋·张抡《醉落魄·咏秋》词之四:“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3、秋风过耳
【解释】: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1、冰天雪地
【释 义】 近代成语,中性词。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 处】 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2、白雪皑皑
【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自】: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
3、寒冬腊月
【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自】: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三、创作题
请从你喜欢的成语中找出其中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律·大雪
文/心中有爱
谢罢银河赞九天,寒云叫阵洒迷团。
遥观万羽封门户,近捧一棱靓眼帘。
瀑纳白花潭笑朵,风扬软絮麦夸棉。
江山片片叠新页,你舞春潮我过年。

白雪皑皑
【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自】: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



点评

问好心中有爱同学!1题2题无误。3题七律《大雪》题目最好另起一行。  发表于 2022-12-4 1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77

帖子

17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7
发表于 2022-12-4 18: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放之四海 于 2022-12-6 15:20 编辑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四十一课作业
2073*放之四海

一、根据成语多种多样,下列成语的含义基本相同,请给出解释及出处
第一组【变化不穷】、【变幻无穷】、【变炫无穷】
第二组【千形万态】、【千姿百态】、【千姿万态】
第三组【人多口杂】、【人多嘴杂】、【人微言轻】
    答:第一组
    【变化不穷】
    【解释】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处】清·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夥,层见叠出,变化不穷。”
    【变幻无穷】
    【解释】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得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变炫无穷】
    【解释】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第二组
    【千形万态】
    【解释】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
    【出处】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千姿百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千姿万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出处】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第三组
    【人多口杂】
    【解释】指谈论的人很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耑能造言诽谤主人。”
    【人多嘴杂】
    【解释】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人微言轻】
    【解释】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二、成语具有丰富多样性,请把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写三个,解释并回答出处。
    答:1、描写“春”的成语
    (1)【春华秋实】
    【解释】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三国志·魏志·刑顒传》:“而桢礼遇殊荣,顒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礼贤不足,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后汉书》卷五十二:“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2)【春风化雨】
    【解释】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3)【春风得意】
    【解释】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迁升顺利。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描写“夏”的成语
    (1)【夏日可畏】
    【解释】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2)【夏虫语冰】
    【解释】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出处】语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3)【夏雨雨人】
    【解释】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3、描写“秋”的成语
    (1)【一叶知秋】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2)【秋水伊人】
    【解释】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秋风过耳】
    【解释】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在意。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4、描写“冬”的成语
    (1)【寒冬腊月】
    【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2)【秋收冬藏】
    【解释】秋季为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3)【冬扇夏炉】
    【解释】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出处】东汉·王允《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佑之有乎。”

三、创作题
请从你喜欢的成语中找出其中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答:【成语】开卷有益
    【注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收获。读书总有好处。
    【出处】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卷六:太宗日阅《御贤》三卷,因事有阀,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七绝 读书偶得
    作者:放之四海
    惯向书香问圣贤,疑开水润解心田。
    黄金或是颜如玉,怎及文房自在仙。

点评

一二题回答清楚。写作题,思路新颖,别开生面。  发表于 2022-12-5 17: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92

帖子

12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47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2-5 17: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1课作业:   
倾城
第一组:
【变化不穷】
【解释】: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自】:清·赵起杲《青本刻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夥,层见叠出,变化不穷。”
【变幻无穷】
【解释】: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自】: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得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变炫无穷】
【解释】: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自】:《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第二组
【千形万态】
【解释】: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
【出自】: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千姿百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自】: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千姿万态】
【解释】:意思是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自】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第三组
【人多口杂】
【解释】: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自】:《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耑能造言诽谤主人。”
【人多嘴杂】
【解释】: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人微言轻】
【解释】: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自】: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二、成语具有丰富多样性,请把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写三个,解释并回答出处。

1、春回大地
【解释】: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出自】: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2、春光明媚
【解释】: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出自】: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3、春和景明
【解释】: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出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夏日可畏
【解释】: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自】:《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2、五黄六月
【解释】: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七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3、火伞高张
【解释】: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自】: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1、一叶知秋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diao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自】:《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2、秋高气肃
【解释】:形容秋ri晴空高朗,气候凉shuang宜人。
【出自】:宋·张抡《醉落魄·咏秋》词之四:“秋高气肃,西风又拂盈盈菊。”
3、秋风过耳
【解释】: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1、冰天雪地
【释 义】 近代成语,中性词。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 处】 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2、白雪皑皑
【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出自】: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
3、寒冬腊月
【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自】: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三、创作题
请从你喜欢的成语中找出其中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一叶知秋
【解释】:从一片树叶的diao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自】:《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七绝.听秋
是夜凉风竟不宁,翩然一叶落花屏。
披衣惊觉秋来访,倚杖窗前独自听。

点评

问好学友!写作题句子流畅,只是有个疑问探讨一下,在夜里,叶子落到花屏能看到吗?  发表于 2022-12-5 2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2-12-5 17: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1课作业: 
2091九月菊
  
一、根据成语多种多样,下列成语的含义基本相同,请给出解释及出处
第一组
【成语】:变化不穷
【解释】: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处】:清·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夥,层见叠出变化不穷。”
【成语】:变幻无穷
【解释】: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得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成语】:变炫无穷
【解释】: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第二组
【成语】:千形万态
【解释】: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
【出处】: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成语】:千姿百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成语】:千姿万态
【解释】: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出处】: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第三组
【成语】:人多口杂
【解释】: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耑能造言诽谤主人。”
【成语】:人多嘴杂
【解释】: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成语】: 人微言轻
【解释】: 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 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二、成语具有丰富多样性,请把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写三个,解释并回答出处。
【一】描写春的成语:
【成语】: 春和景明
【解释】: 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成语】: 桃李争妍
【解释】: 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
【出处】: 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二折:“春花艳艳,看红白桃李争妍。”
【成语】: 春山如笑
【解释】: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出处】: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二】描写夏的成语:
【成语】: 流金铄石
【解释】: 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像金石都要熔化。
【出处】: 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
【成语】: 焦金流石
【解释】: 将金属、石头烧焦、熔化。形容天气极度干旱、炎热。
【出处】: 南朝·刘孝标《辩命论》:“放勋之世,浩浩襄陵;天乙之时,焦金流石。”
【成语】: 火伞高张
【解释】: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处】: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三】描写秋的成语:
【成语】: 金风玉露
【解释】: 泛指秋天的景物。
【出处】: 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成语】: 秋高气肃
【解释】: 形容秋日晴空高朗,气候凉爽宜人。
【出处】: 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成语】: 林寒涧肃
【解释】: 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出处】: 北朝·后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四】描写冬的成语:
【成语】: 雪窖冰天
【解释】: 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
【出处】: 《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成语】: 山寒水冷
【解释】: 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八:“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
【成语】: 折胶堕指
【解释】: 极言天气寒冷。
【出处】: 宋·苏轼《磨衲赞》:“折胶堕指,此衲不寒,烁石流金,此衲不热。”宋·周密《齐东野语·曝日》:“《冬日初出铭》曰:‘折胶堕指,梦想负背。’”
三、创作题
请从你喜欢的成语中找出其中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 寄雁传书
【解释】: 指传递书信。
【出处】: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七律寄远   
作者/九月菊
故园作别近三年,江北江南隔远天。
云路雁行疏又密,青城丝雨止还连。
相酬拙笔无佳句,独对银屏缀短篇。
寄语迟迟莫催促,为君吟罢复酣眠。

点评

非常好,写作题一气呵成。跟成语相辅相成  发表于 2022-12-8 15: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13

帖子

2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1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12-8 15: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语典故班第41课作业:  
2005*听云


一、根据成语多种多样,下列成语的含义基本相同,请给出解释及出处


第一组
【变化不穷】、【变幻无穷】、【变炫无穷】
1、变化不穷
【解释】: 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出处】: 清·赵起杲《青本刻<聊斋志异>例言》:“编中所述鬼狐最夥,层见叠出,变化不穷。”
2、变幻无穷
【解释】: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 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但是‘作家’之变幻无穷,一面固觉得是文坛之不幸,一面也使真相更分明。”
3、变炫无穷
【解释】: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出处】: 《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


第二组
【千形万态】、【千姿百态】、【千姿万态】
1、千形万态
【解释】: 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出处】: 梁启超《慧观》:“各自占一世界,而各自谓世界之大,已尽于是,此外千形万态,非所见也。”
2、千姿百态
【解释】: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 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举例造句】: 当然,千姿百态的生活本身又为这种竞赛提供了根本的条件。 ★秦牧《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
3、千姿万态
【解释】: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出处】: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望不尽,千姿万态独秀峰。”


第三组
【人多口杂】、【人多嘴杂】、【人微言轻】
1、人多口杂
【解释】: 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耑能造言诽谤主人。”
2、人多嘴杂
【解释】: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3、人微言轻
【解释】: 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出处】: 宋·苏轼《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及因修廨宇书》:“某已三奏其事,至今未报,盖人微言轻,理当自尔。”


二、成语具有丰富多样性,请把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写三个,解释并回答出处。


(一)形容春天的成语:春暖花开  春和景明 鸟语花香
1、春暖花开
【解释】: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
【出处】: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2、春和景明
【解释】: 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3、鸟语花香
【解释】: 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 宋·吕本中《紫薇·庵居》:“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二)形容夏天的成语: 炎天暑月 挥汗如雨 烁玉流金
1、 炎天暑月
【解释】: 指炎热的夏天。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这八句诗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藉避暑,尚兀自嫌热。”
2、挥汗如雨
【解释】: 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3、五黄六月
【解释】: 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二七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三)形容秋天的成语: 秋行夏令 秋风过耳 秋风落叶
1、 秋行夏令
【解释】: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出处】: 鲁迅《阿Q正传》:“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
2、秋风过耳
【解释】: 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Gui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3、秋风落叶
【解释】: 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论功》:“夫以智谋愚,以义伐不义,若因秋霜而振落叶。”《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四)形容冬天的成语:冰天雪地 滴水成冰 天寒地冻
1、冰天雪地
【解释】: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处】: 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2、滴水成冰
【解释】: 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出处】: 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3、天寒地冻
【解释】: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出处】: 宋·王十朋《南州春色》:“莫限春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花傍一阳开。”


三、创作题
请从你喜欢的成语中找出其中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一尘不染
释义:意思是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出处: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


山花子
听云
风到虚斋送晚凉,紫铃绿蔓曳云窗。悄自吟边观望后、齿噙香。
浮盏乳花还未谢,和烟清意已先飏。未若拈来收入纸、遇时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5 23:00 , Processed in 0.10079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