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绝谷画蝶1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1

主题

1251

帖子

125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51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6-28 20: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依雪轻寒 于 2022-6-28 20:38 编辑

小渔村二期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2065*依雪轻寒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现状。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的掌握新的知识,育分进行各种生活体验,品味细节,增加文化积淀。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是我们学习路上的大敌。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怡然自得
注释: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七绝  怡然

但觉乡村秋色好,更寻篱落菊花邻。
闲来置酒霜阶上,醉与清风赏玉轮。

点评

问好同学,小诗不错,很符合成语意境  发表于 2022-6-29 08: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7

帖子

24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6-29 07: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兰意嫣然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这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的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夜郎自大、固步自封,所以我们都要勤学苦练,活到老学到老,学以致用。
    《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高超技艺出自于于他的勤学苦练。《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人心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移心易性的。《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告诉我们要从多个角度辩证地看问题,不能主观武断、先入为主、以偏概全。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多读例作,深刻感受古人诗词作品之意境。如:“兵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读书破完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可见处理好一个“读”字,可以领悟诗歌美的旋律,融入美的情感,感受美的意境,达到审美愉悦的良好境界。吟咏诗词作品,不仅可以使人博闻强记,积累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在反复吟咏中能受到诗歌的熏陶和感染,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品位。
    2、从对古人作品之思想、精神的挖掘中学习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年的丰富积累,其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总结,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丰富全面。如《论语》《孟子二章》《爱莲说》《岳阳楼记》《陋室铭》等。先贤在修身养德方面做的远比现代人好许多许多。“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孔圣人的谦虚勤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范仲淹先人后已、天下为公的旷达胸襟;“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有刘禹锡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这些名言警语脍炙人口,对后人一直有着劝诫、启示和警示作用,有着让人刻骨铭心、感念不忘的力量。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历史上众多英雄豪杰从这些格言中汲取无穷的营养,得到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巨大力量。这样的实例真的是不胜枚举。
    3、充分拓展自己的能力。技能是无边的大海,难以穷尽。不学就会落后,落后就会被社会边缘化。我以前会用CS软件,也能写些诗词。但是如果满足这些,就会止步不前。所以尽管工作很忙,挑战不小,我还是在赋16期坚持学完。赋学完了,我没有就此停步,还要坚持把成语典故学到毕业,虽然苦点、累点,但是很充实。这些知识,在国民教育的课堂是学不到或学不全、学不好的。鉴于此,我要充分利用好小渔村这个难得的平台,不断地丰富自己、突破自己、提升自己。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感天动地:
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
出处
《列子·黄帝篇》:“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动天地,感鬼神,横六合,而无逆者,岂但履危险,入水火而已哉?
1地震残垣败壁三千里,(兰意嫣然)
  驰援兵士工人数万群。(兰意嫣然)
2疫染数城数地,(兰意嫣然)
  医援一寸一方。(兰意嫣然)


点评

第一幅成联有些词可酌。如残垣属偏正结构,兵士属并列结构。浅见。  发表于 2022-6-30 16:07
问好老师!作业完成的很棒学习了 。  发表于 2022-6-29 18: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4

主题

4192

帖子

45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571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3: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统计
1.庶陋斋主
2.2093*竹山√
3.2057-了梦√
4.2091-九月菊
5.2030一苇航√
6.2090-仰望蓝天
7.绿化树√
8。2001一点春√
9.秋水无尘√
10.2065*依雪轻寒√
11.兰意嫣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50

帖子

36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6-29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探花心静如水 于 2022-6-29 19:33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2108~心静如水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tiáo 犹掇duō》(《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还有《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告诉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
现如今关于古诗文背诵和学习,侯尤雯说了四点:一理解、二写、三对比、四背诵。
一、理解:看到一首诗后,不要忙着背,而是先去理解这首诗的全部意思。
二、写:在领会这首诗的全部意思后,试着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创作一首诗。
三、对比:将自己写的诗和原作进行一番对比,看有无重合的地方,理解同一个意思原作为什么要那样表达。这也是对写作能力极好的锻炼。
四、背诵:在经历了上述三个步骤后,你就会发现,背一首诗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侯尤雯表示,其实背一首诗花不了多长的时间,更多的时间是花在这首诗的背后。
在学习一首诗的时候,要把这首诗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全部了解到。她表示,不只是字词的意思,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诗的创作背景,最好能结合当时的历史来看,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更立体化地理解这首诗,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感天动地,意思是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出自《列子·黄帝篇》。
七律·赞红军
文/心静如水
叱咤风云驱蒋匪,长征杀寇破重围。
山高径陡人攀越,境险坡滑鸟叹飞。
草地无粮寻野菜,林峰积雪落单衣。
震天礼炮城楼响,赤帜飘扬万里晖。

点评

问好心静如水老师!作业完成快且好,写作题符合格律要求。学习了。  发表于 2022-6-29 2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1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6-29 21: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2019*芳溶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
《论语》开篇第一章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其实《论语》的每一章都告了诉我们一个道理,而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这个道理在里面。我们读圣人书,就要知道圣人之教,圣人能够穷理尽性,这是至善之理。如《大学》中所说的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我们要在事事物物上追求至善之理,并在自己的身心上体悟出来。一旦有得于身心,就自然喜悦、快乐。有快乐,就会有进步、有日新之效,就能够像洗涤身体一样洗涤心灵。我们有这种效果,自然就会感觉到喜悦。一旦有喜悦真正的快乐,自然不会停歇。就像《大学》解释新民的传文中所说:“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成语:管鲍之交
注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出处:《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
七绝 知音赞
文/芳溶
管饱之交众口传,同舟共济荐君贤。
强兵富国终成霸,义薄云天日月悬。

点评

七绝用管鲍之交的注释意义写了知音赞符合题意,主题鲜明突出,寓意深刻。  发表于 2022-6-30 22:34
你好!简答题简明扼要,主旨重点回答出来了。且有自已的体会和认识,很好!学习了!  发表于 2022-6-30 22:29
师妹的饱字笔误了。  发表于 2022-6-30 1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主题

3574

帖子

415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5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2-6-30 16: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统计
01庶陋斋主√
02竹山√
03了梦√
04九月菊
05一苇航√
06仰望蓝天
07绿化树√
08一点春√
09秋水无尘√
10依雪轻寒√
11兰意嫣然√
12心静如水√
13芳溶√

注:带√的为完成作业并互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951

帖子

11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7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2-6-30 22: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还有《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告诉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学习也是这样要日积月累增加储备量,知识无止境要求更新,勤学苦练用心研究,弄懂每个问题,求进步。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28.自私自利
注释: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出处:《晋书·潘尼传》忧患之接,必生于自私,而兴于有欲。”《列子·杨朱》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

五律—浅说自私自利
作者:丝雨
大智懂平逵,昏愚爱自私。
便宜休去占。快乐近来为。
重利知音少,多情众友随。
俗尘浑不染,怀澈得安怡。

点评

回答很准确,诗词写的很形象,赞  发表于 2022-7-4 17: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0

帖子

3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7-1 14: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列子》里面的先秦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中不乏有教益的作品。如《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犹掇》(《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还有《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告诉我们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学习也是这样要日积月累增加储备量,知识无止境要求更新,勤学苦练用心研究,弄懂每个问题,求进步。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成语:管鲍之交

管鲍之交
出处:《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
注释:春秋时,齐国的管仲和鲍叔牙相知为友,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古体  管鲍之谊
红光照满室,彩云蔽青天。
齐风尤重礼,鲁地更颂贤。
友情谊话长,山高水流涓。
人本随波逐,心如磐石重。
浅饮三杯暖,深交四海通。
单丝不成线,共襄辅桓公。
春秋列五霸,始于管鲍中。


点评

第二题诗写得很棒,能多加点事例就更有说服力。学习了  发表于 2022-7-1 17:51
问好学友。第一题回答很好,如果能有例子就更完美了。  发表于 2022-7-1 17: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92

帖子

124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47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7-1 17: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21课倾城作业
2103*倾城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列子学射》告诉我们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它的规律,那么就可以触类旁通。比如知道一个典故的意思,还要追根究底,看看出自哪里,与谁有关。知道某个修辞的解释, 还要多看例词,具体应用到文章中。
《纪昌学射》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做一件事情,通过刻苦学习之后,终成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汉代孔敬 ,头悬梁的主人公,常读书到深夜 ,唯恐打瞌睡 ,把头发用绳子 系住 挂在屋梁上,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薛谭学讴》告诉我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要虚心学习,追求多学多问。不要浅尝辄止的学习,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不要看到一点成绩就以为很厉害,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绕梁三日
注释: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听琴
独坐深宵未有风,忽闻别院水流淙。
清凉一曲催山枕,几日房梁不绝踪。

点评

倾城同学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了!  发表于 2022-7-1 2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1

帖子

29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9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2-7-1 19: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鹰击长空在 于 2022-7-1 20:02 编辑

二期成语典故班第21课作业
2012*鹰击长空
一、简答题
《列子学射》(《列子·说符》)、《纪昌学射》(《列子·汤问》)和《薛谭学讴》(《列子·汤问》)三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需要如何学习,请简要回答,可加入自己的感慨,能举例说明更好。
答: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的本领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知识技能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只学到一点就满足了。又如《承蜩tiáo 犹掇duō》(《列子·黄帝》)告诉我们,曲背老人捕蝉的如神技艺源于他的勤学苦练;还有情节更离奇的《妻不识夫》(《列子·汤问》)说明一个人是可以移心易性的。

二、写作题
请从《列子》中,选择其中的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14.废寝忘食
注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寢食者。”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南黄钟•画眉序】山西榆次全员核酸检测
文/2012*鹰击长空
     核酸查,父老儿童抢参加。见白衣天使,细入(喉)咙搽。(为防)疫情出闾里辛劳,绩载获居民夸诧。更青年自行合作,(众志)成城定(夺取)新冠罢。
谱式:〔南黄钟•画眉序〕(摘自《钦定曲谱》)
去平平△,去上平平上平平△。去平平平上,去入平平△。去平入平上平平,入上去平平平去△。去平平去平平入,平平去平平去△。


谢谢点评老师!

点评

很漂亮的曲,写出了全员核酸的现状跟无奈。  发表于 2022-7-1 2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09:11 , Processed in 0.081296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