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楼主: 小渔村豆豆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1-17讲汇总贴

[复制链接]

4

主题

1049

帖子

104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9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3 15: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蒹葭50.二顷田
(14)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4讲作业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七律•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这首七律的布局,以起承转合法布局。
(1)首联:景起,以悲凉景色渲染和引起诗的气氛。
(2)颔联:顺承,以萧瑟的景色承接起句,和用以滚滚而来的长江之水的汹涌气势来抒发壮志难酬的胸怀感怆。
(3)颈联:以悲秋伤情转。以情转出主题。
(4)尾联:以恨壮志未酬而鬓已霜,又贫困潦倒连借酒浇愁的杯也亭了的悲伤状合上转句。
2、因为刚过立夏,所以要求以莲藕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写作题:
七律•赏荷
夏路荷塘翠叶姿,荡波摇曳正香期。
竟多蕊蓓高红色,妙有莲房隐绿帷。
初展眸前内心苦,相牵泥下并根痴。
玉身藕节情无限,常恐西风过早吹。

自评:平仄正确,章法以起承转合法布局。
起句:以景起,点明时间地点,荷塘高出水面的绿叶和花蕾在波光中摇曳着,正是娇艳欲滴的开放时期。
承句:以顺承的方法描绘出荷塘满塘绿叶上点缀着娇艳的花蕊和含苞待放的蓓蕾。以及姿态羞涩的莲蓬隐藏在绿叶间。
转句,以景过度到情,以莲子自身的苦涩,隐含光鲜背后都会有苦涩,和无法避免的将凋谢的命运。在泥下的莲藕还在痴情的牵挂着,上面的花朵和莲蓬的成长。
合句,紧扣转句,如玉般的莲藕用无限的情怀,无私的供养着它们,时常担心着秋天的西风吹的早了,会影响到它们享受炎热夏天的快乐。

(15)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5讲作业
七律 燕子楼
在网上搜集关于燕子楼的资料,以燕子楼的故事为素材写七律一首。

七律•燕子楼
二顷田
轩窗罗幕透微明,燕子双双檐角萦。
烽火小楼复失造,雕梁一景仰忠贞。
古今墨客伤残月,唱和诗文悲婉情。
不在空闺夜孤影,依山绕水满游声。

(16)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6讲作业
作业:写一首《七律 翠屏清溪》
七律•翠屏清溪
二顷田
水乡百卉罩烟霞,田迳小桥坡赏茶。
葱岭涓流苔湛染,苍林风过叶轻哗。
行人便榭幽香路,夺目郊园厚意葩。
芳草翠屏穿玉带,清溪明澈绕村家。

(17)
远洋国学17讲作业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麻雀盼新枝
小月眠池底;繁星醒夜间。
风卷残云星眨眼;雨飘大地卉迎秋。
篱前设酒邀花饮;檐下弈棋有客观。
三更落雨相思夜;一片乌云密布天。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联题:繁华蝶舞
醺风送暖繁花秀;
彩蝶寻芳翠鸟鸣。
3;以严寒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

作业
七律•冬寒新乡村
北风吹过厚冰连,畴亩挂霜枯草延。
园野疏飞鸣叫影,农庄到处设施田。
脱贫乐业争朝夕,致富安居靠背肩。
晨碌晚霞归笑语,时冬村巷自晴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

帖子

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3 19: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  第一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是格和律的统称。
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
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尾联)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  第二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1)        说说什么是 粘、对 、替
答: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句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也就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注明下首诗的平仄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仄平平仄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葬江边。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3)        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粘:3、5、7句分别与2、4、6句在2、4、6位置平仄相同
    如第3句,仄平仄,第2句,仄平
对:每一联上下句在2、4、6位置的平仄相反。
如,首联,上句;平仄平,下句:仄平仄
    替:每一句在2、4、6位置上平仄相反,即,平仄平;仄平仄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葬江边。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  第三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1、什么是孤平
答:孤平只存在于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和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除了韵字时以外,就只有一个平声字(前)了,如:仄仄仄平仄仄平和仄平仄仄平;其他句式不存在孤平。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仄仄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八、踢、薄、吃、罚、白、积、屋、十、别
4、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马蹄韵就是两平两仄相替,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5、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  第四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七律基本格式与变格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变格一: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变格二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变格三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变格四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变格一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变格二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变格三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变格: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
变格: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东平韵:东、风、工、公、红、鸿、中、空、童、红
冬平韵:冬、钟、重、龙、峰、胸、逢、封、茸、冲
江平韵:江、窗、双、缸、腔、帮、庞、扛、肛、扛
支平韵:支、知、枝、之、诗、时、丝、池、持、师
微平韵:微、薇、归、飞、肥、非、挥、衣、希、霏
真平韵:真、人、春、新、尘、身、神、蘋、匀、旻
麻平韵:麻、花、华、霞、斜、涯、嘉、家、车、槎
侵平韵:侵、心、林、森、深、阴、吟、今、参、音
删平韵:删、山、间、还、关、闲、颜、蛮、纶、斑
萧平韵:萧、宵、遥、摇、潮、朝、桥、消、飘、聊、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归燕回乡柳笑颜
人生问路老前辈==事业创思青少年
我宿深山梅作伴==兰生野谷月相依
清风推浪帆行远== 明月照人心自清
无边碧海男人路==一缕青丝女子情       
4、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咏春/清风
暖日和风里,粉墙柔水滨。
莺啼穿翠柳,鱼跃戏青蘋。
牧笛萦芳野,风鸢上碧旻。
江南逢胜日,处处踏青人。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  第五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哀、杯
阳平: 回、来、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形; 回- 动;来-动; 台-名; 杯- 名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 2/2/2/1;2/3/2;2/2/3;2/2/1/2;
五言: 2/3;3/2;2/2/1;2/1/2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柳线千条可入诗
2、流星承载千般愿==明月蕴含一片情
3、夜路清幽星伴我==野村寂静月迷人
4、无悔青春征大漠==甘将壮志付荒山
5、花红柳绿春当道==云淡天高秋此时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  第六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一、什么是六相
答:六相是对仗的专用术语,是对仗需要遵守的原则,即:
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关。
二、什么是对仗
答: 对仗是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状态。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诗书生趣洗尘心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吟诗入心慰平生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茅屋建山伴月幽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  第七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颔联、颈联属于工对,正对
尾联属于流水对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答:(1)按工整的宽严程度分为工对、宽对
(2)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有以下类型:正对、反对、流水对;
(3)以调字遣词的方法,增强对仗的修辞美、工整气氛,有如下类型:借对、借音对、就句对、掉字对
(4)用调字遣词的方法,既增强对仗修辞美又增强音律美,除上述掉字对外,还有:叠字对,又称"连珠对"、)双声、叠韵对
(5)结构特殊的对仗:隔句对、错综对
(6)虚词入对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国送医术四海情
2、冷雨敲窗寒入梦==轻霜打叶色生秋
3、晚风吹树留长影==秋月映湖吟碧波
4、芦花深处飞鸥鹭==枫叶盛时归燕鸿
5、难猜心事锁眉宇==老去光阴上鬓丝
四、创作部分
1、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千里江河鸿雁远=半峰山岭暮云长
千里家书不可寄=一行秋雁正南回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  第八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1,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1)        正对:夹岸桃花三十里=连村桑柘数千棵
(2)        反对:空山野寺无人访=古木花溪有雀来
(3)        流水对:忽闻百里春雷震=已觉一身新雨寒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水韵
春/清风
七律.真平韵
江南渐觉风光好,雨过云清山色新。
夹岸红桃迎粉蝶,拂堤翠柳醉游人。
浮生长恨欢娱少,今日偷闲感慨频。
梦短花疏颜易老,诗情酒意趁青春。经纶意气在青春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  第九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1、        写出诗的起法
答:一、以写作手法分类:
(1)        明起(2)借景抒情起(3)暗起(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6)引事起(7)抒情开头式(8)引起(9)反起
(10)开门见山(11)问答发问式(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11)陈述式(12)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以形式分类
(1)对仗起法
(2)比兴法
(3)交待时间、地点、景物
(4)兴起
2、        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1)秋雨三番芦苇瘦=断鸿一日江湖寒(正对)
(2)一任西风欺瘦菊==三秋红叶胜繁花(反对)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清明郊行/清风
七星北斗逢丁日,风暖气和天地明。
恣享芳园青野远,初装红袖翠裙轻。
兴来逐蝶穿花径,懒去观童放纸筝。
枝上莺儿声百啭,悠扬似会我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7

帖子

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7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3 19: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风三 于 2020-6-4 16:54 编辑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  第十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1、写出诗的承法
答:景承;意承;点题;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1)杨柳拂堤烟两岸=桃花带雨粉双溪
(2)日暖山川绿=气和天地明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蝶恋花/七律
文/清风
多情自小迷香国,无赖向来偏爱红。
眷恋芳园牵往复,徘徊野径好相从。
朝朝暮暮不知倦,朵朵丛丛又笑逢。
粉翅一生花里醉,世人何必问西东。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1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作业
1、  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1) 顺承:沿上句所造之 “势”,顺势延伸。
(2)递进式承接: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由不一定十分明确到比较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间是递进关系
(3)并列承接: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前后两个句子各反映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但这两个意思成横向并列,也就是说明关系的前后两句共说一个意思,是一句说明另一句)。
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上句设问,下句回答,这种问答式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顺承一般是三承一,四承二;逆则三反先承二,四承一。
2  、律诗写作二选一
(1)以【冬】或者【春】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2)以【双十一】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七律/春        
山村日暖野偏长,百里田川披盛妆。(明起;景起)
沐雨菜花金满地,含风桃李粉铺场。(顺承;景承)
蝶蜂双舞生情性,莺燕并飞穿梓乡。        
春半寻芳云碧处,农家泉井煮茶香。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  第12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        
(1)景入情转法
以抒情为主,并符合我们所遵守的规律、符合正常的情感的句子。
(2)反转法        
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但注意,其主旨还是一致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而已。同样要和承、合有联系。
了解一下交互为文?
互文就是交错为文,也称“互文见义”。“互文见义”的意思就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在运用时,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置,在解释时必须前后互为补充。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代的明月,汉代的关城,而是指现有征人所对的明月,既是秦时的明月,也是汉时的明月;现在征人所处的关城,既是秦时的关城,也是汉时的关城,这就是互文见义。
(3)直抒扩展法
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之转法。
        (4)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推进一层,是说的这样的手法,叫做层层递进。
(5)地点转法        
地点转法就是转处所写的地点,场面与起、承所写的地点场面不同。
(6)写意转法:
就是指转在意义上与承相对或者相反的,在意义表达上有所转折。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春宿左省/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这首诗诗杜甫在肃宗朝任左拾遗时所作。诗开头两联写景,描绘了左省从薄暮到夜晚的清丽景色。后两联写情。
颈联-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句意为,深夜不眠,静听宫门钥锁,晚风吹动,想起马上的玉珂。描写了作者深夜在门下省值夜,唯恐耽误第二天一早上朝时的心情。这是比较典型的“景入情转法”。
3、七律习作《过冬》
文/清风        
江南腊月见桑麻,野菜争强冒绿芽。(明起,景起)
池水无冰怜菡萏,荒山有雪恋梅花。(景承,并列承接)
浮生长恨欢娱少,冬日才知闲趣赊。(景入情转法)
晴暖巡游城郭外,寒时把酒任谁家。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  第13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        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
答:合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作用上是点意式作结;写作手法上是以景作结;与题目的关系上就题作结。
此诗的承接句:内容是景承;写作手法是并列承接。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要求:
(1)先景后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
(2)起句兴起        
七律习作《深秋感怀》
文/清风
苦雨霖霖终渐休,风枝未定鸟声啾。
江中缥缈寒烟断,岭上萧疏落木秋。
乡国云山遮不见,天涯魂梦也难留。
半生北走还南地,无尽相思泪尽流。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  第14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甾。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答:
这首诗的布局采用“起承转合法”
首联写诗人在山上静观时所见田家生活。连日阴雨后,山林潮湿烟火迟迟升起;做好了饭菜,送到村东的地头。
颔联上句承接辋川庄的自然景色,眼见:水田纵横,白鹭低飞;下句写夏日山中树荫浓密,传来黄鹂的鸣叫声。
颈联转到作者在辋川庄的隐居生活,对仗十分工整,“习静”与“清斋”,是作者的生活内容。
尾联化典作结,上句运用《庄子.杂篇.寓言》,下句化《列子.黄帝篇》“海鸥忘机典”,表明作者与世无争,淡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习静”、“清斋”的结果。

2、因为刚过立夏,所以要求以“莲藕”或者“荷花”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七律.荷花/清风
芙蕖六月立方塘,碧叶田田池满芳。
白昼十分开晓露,黄昏一拢敛斜阳。
天生玉质泥无染,神赐花魂气自香。
红浅绿深风片刻,青波月影画船凉。

自评:
我的《荷花》习作的布局采用“起承转合法”。
首联,景起,景兴,直接入题,交代时间、地点、景物,为全诗作铺设。
颔联,景承,递进式,进一步描写荷花,白日对黄昏,十分对一拢,主要写了荷花日开夜合的特性。
颈联,景入情转法,转情语,赞扬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内在品质。
尾联,抒情作结。炎炎夏日,在荷花塘中划船心境自然是清凉的。
起承转合清晰、较流畅;首联入题,中二联对仗工稳,每一句都围绕题目展开,不足之处是尾联弱了些,立意不高。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  第15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在网上搜集关于燕子楼的资料,以燕子楼的故事为素材写七律一首。
七律 .燕子楼/清风
清霜寒月已深秋,寂寞蛾眉燕子楼。
一别夫君妆泪尽,十年尘世旧情留。
雁归花谢梨云远,枕冷灯残浮梦幽。
千古几人知妾意,霓裳轻舞解谁愁。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  第16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七律.游翠屏清溪/清风
崖下曲溪溪上峰,清辉相映几千重。
山峦叠翠开屏秀,泉水澄波喧石淙。
安坐钓矶闲落子,缓行野寺醉听钟。
欲离尘世恣游远,只有浮云无客踪。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  第17讲作业
蒹葭20-清风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病马卧荒郊
小月眠池底==轻霜染屋檐
风卷残云星眨眼==寒生清月酒含情
篱前设酒邀花饮==月下吹箫留客听
三更落雨相思夜==数点流星幽梦乡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风送花香红遍岭==柳垂莺啭翠盈江
3)以严寒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
雪梅最相知/清风
江南正月草初芽,疏影几枝孤放花。
六出忽而翩碧海,癯仙只为等轻纱。
素姿好把芳姿衬,落势还同舞势斜。
斗白争青无俗艳,敢将桃李向人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8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5 23: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客 于 2020-6-5 23:50 编辑

蒹葭32-路客

第一讲作业 :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诗,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以时期来看,包括诗三百(也就是《诗经》),楚辞,乐府诗、格律诗、词、曲等等,自然。根据这个概念,格律诗、词、曲,还有现代诗都是诗的范畴。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是格和律的统称。 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答:首联: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颔联: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颈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尾联: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第二讲作业:蒹葭32-路客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2.4.6字)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葬江边。
     仄  平  仄         平  仄  平

粘:第三句粘第二句:为粘贬(仄),朝粘州(平),弊粘八(仄),平仄相同;
第五句粘第四句:横粘将(平),岭粘朽(仄),何粘残(平),平仄相同;
第七句粘第六句:汝粘拥(仄),来粘关(平),有粘不(仄),平仄相同。
对:首联第一句中的封、奏、重(平仄平)与第二句中的贬、州、八(仄平仄)平仄相对;
颔联第三句中的为、朝、弊(仄平仄)与第四句中的将、朽、残(平仄平)平仄相对;
颈联第五句中的横、岭、何(平仄平)与第六句中的拥、关、不(仄平仄)平仄相对;
尾联第七句中的汝、来、有(仄平仄)与第八句中的收、骨、江(平仄平)平仄相对。
替:第一句中的封、奏、重(平仄平)平仄交替;
第二句中的贬、州、八(仄平仄)平仄交替;
第三句中的为、朝、弊(仄平仄)平仄交替;
第四句中的将、朽、残(平仄平)平仄交替;
第五句中的横、岭、何(平仄平)平仄交替;
第六句中的拥、关、不(仄平仄)平仄交替;
第七句中的汝、来、有(仄平仄)平仄交替;
第八句中的收、骨、江(平仄平)平仄交替;

第三讲作业
1、什么是孤平
答:孤平是指在基础格律都正确的情况下,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中除了韵字时以外,前面只有一个平声字的情况。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答:白,之,指,鸡,拂,握,特,凸,发,押,踢。
5、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马蹄韵就是两平两仄相替,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6、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如“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偶而不是对仗。因为其平仄不相对,音律不太和谐,特别是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同一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对仗,不但合乎对仗原则(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而且对得极为工整明了。

第四讲作业  蒹葭32-路客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七言: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答:上平一东
东同童僮铜桐峒筒瞳中[中间]
上平二冬
冬咚彤农侬宗淙锺钟龙
上平三江
江缸窗邦降[降伏]双泷庞撞豇扛杠腔梆桩幢跫[冬韵同]
上平四支
支枝肢移[竹移]为[施为]垂吹陂碑
上平五微
微薇晖辉徽挥韦围帏违
上平六鱼
鱼渔初书舒居裾琚车[麻韵同]渠蕖
上平七虞
虞愚娱隅无芜巫于衢癯
上平八齐
齐黎犁梨妻[夫妻]萋凄堤低题
上平九佳
佳街鞋牌柴钗差[差使]崖涯[支麻韵同]偕
上平十灰
灰恢魁隈回徊槐[佳韵同]梅枚玫媒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游子还乡柳点头
人生问路老前辈==学浅直面小少年
我宿深山梅作伴==月笼寒树雪无声
清风推浪帆行远==白日悬空影落单
无边碧海男人路==不尽愁云妻子心

4、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蜗居躲疫
路客

闲书小楷煮清茶,香绕雕窗溢紫砂。
只把禅心投笔迹,不看红雨打篱笆。

第五节作业:
蒹葭32-路客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哀\杯
阳平:回\来\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形容词
回-动词
来-动词-
台-名词
杯-名词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 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五言: 二、二、一或二、一、二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梅子千株不入诗。
2流星承载千般愿==明月捎来万里情。
3夜路清幽星伴我==竹林深邃月惊人。
4无悔青春征大漠==可悲白首负长河。
5花红柳绿春当道==燕舞莺歌日出江。

第六讲(上)作业:蒹葭32-路客
一、什么是六相
对仗的六个基本要求主: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关。这六个“相”,简称“六相”,这是对仗的专用术语。
二、什么是对仗
对仗: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诗书有韵暖寒窗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教人行善度今生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华发还家遇雨迟

第七讲作业  蒹葭32-路客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其中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宽对,又是流水对;颈联“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工对,又是正对,叠字对。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常见的对仗种类一共有十一种,分别是:正对、反对、流水对、借对、就句对、叠字对、双声、叠韵对、隔句对、错综对、虚词对。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雨伴莺声一水欢
2、冷雨敲窗寒入梦==孤灯影壁独怀乡
3、晚风吹树留长影==明月投窗听细音
4、芦花深处飞鸥鹭==杨柳岸边响琴声
5、难猜心事锁眉宇==轻看功名恋酒杯
四、创作部分
1、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一)日落西山飞雁阵,酒醒南阁对寒风。
(二)遥看雁阵云中去,忽起箫声故里催。

第八讲作业:
1,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正对:绿洲浮水双重影,白拱凌波一满圆。
反对:年年枝上花如故;岁岁阶前人未还。
流水对:渔竿钓起春一串;竹篓装回暮三山。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水韵
悉知宋绍童先生七十寿辰有寄
路客

三月春风染海棠,千年古柏念文昌。
仁心济世声名远,妙笔拈花姓字扬。
偶有往来几照面,每蒙聚散数邀觞。
悉知七十生辰日,寄语青云祝寿长。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九讲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一、以写作手法分类:1、 明起; 2、借景抒情起;3、暗起;4、托物起兴(比兴);5、写景入手式;6、引事起;7、抒情开头式;8、引起;9、反起;10、开门见山;11、问答发问式;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13,陈述式;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以形式分类:1、 对仗起法;2、比兴法; 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4、兴起;.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其一:两岸青山添杂色;一江碧水泛愁波。
其二:绵绵秋雨哀哀泣;瑟瑟寒风寞寞吹。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秋晨行

久雨初晴两岸幽,沿河渔叟钓深秋。
朝阳山外照寒水,残雾汀前回笑鸥。
自有闲情逢此景,心无杂念步桥头。
雕栏筛影如琴键,足履轻盈伴鸟啾。

第十讲作业:
1、写出诗的承法
(1)景承;(2)意承;(3)点题。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一、燕剪春风柔柳拂,莺歌旭日紫云飞。
二、鸥笑声声旋碧水,帆行片片贴斜阳。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庚子年瘟疫感赋
蒹葭32-路客
腊去春来佳节至,却生瘟疫扰神州。
风云武汉狼烟起,肝胆四川龙血流。
忍看白衣征战苦,深知素面隔离愁。
空怀壮志无能助,唯有依窗望远楼。

第十一讲作业:蒹葭32-路客
1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顺承、 递进式承接、并列承接:、一问一答、逆承.
2.二选一:
(1)以【冬】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2)以【双十一】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蒹葭32-路客  远洋国学律诗第11讲作业
七律•冬
路客

序:冬夜,校门口接高三女儿有感而作。
月挂高楼霜气重,诗城道路此时宽。
朦胧灯下轻车急,寂寞阶沿桷树寒。
一瀑银辉笼白雾,数身臃影近朱栏。
隆冬最暖校门口,堵得西风跃瓦端。

蒹葭32-路客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第十二讲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七、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颈联转到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和上联洞庭湖的汪洋浩渺相对比,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情与景互为映衬,也引出了尾联报国无门的哀伤。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冬吟
路客
衣裘拥火背生寒,刺骨指僵难握拳。
牖履霜花风亦湿,檐垂冰柱雾相缠。
隔空隐约现黄帽,高架叮当砌冷砖。
自愧同冬殊境遇,我为笼鸟他飞鸢。

蒹葭32-路客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第十三讲作业
霜降寄人
路客
过岭黄花似欲凋,傍人红叶竞森萧。
排空雁影千山渺,隔水人家两岸遥。
露重思逢车马客,风寒望瘦美人蕉。
秋心总怕谁知晓,短信频频不寂寥。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第十四讲作业
蒹葭32-路客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唐]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这首诗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别具艺术特色。布局是采用起承继转合的方法布局谋篇的。
诗一开头,诗人就选择了“报晓”和“进翠云裘”两个细节,给早朝制造气氛。这里以“鸡人”送“晓筹”报晓,突出了宫中的“肃静”。翠云裘”是绣有彩饰的皮衣。“进”字前着一“方”字,表现宫中官员各遵职守,工作有条不紊。
中间四句正面写早朝。诗人以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表现场面的宏伟庄严和帝王的尊贵。层层叠叠的宫殿大门如九重天门。“万国衣冠拜冕旒”,标志大唐鼎盛的气象。在“万国衣冠”之后着一“拜”字,利用数量上众与寡、位置上卑与尊的对比,突出了大唐帝国的威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的历史背景。
如果说颔联是从大处着笔,那么颈联则是从细处落墨。大处见气魄,细处显尊严,两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作者通过仙掌挡日、香烟缭绕制造了一种皇庭特有的雍容华贵氛围。
结尾两句又关照贾至的“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贾至时任中书舍人,其职责是给皇帝起草诏书文件,所以说“朝朝染翰侍君王”,归结到中书舍人的职责。 “佩声”,是以身上佩带的饰物发出的声音代人,不言人而言“佩声”,于“佩声”中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这首诗写了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三个阶段,写出了大明宫早朝的气氛和皇帝的威仪,同时,还暗示了贾至的受重用和得意。这首和诗不和其韵,只和其意,雍容伟丽,造语堂皇,格调十分谐和。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说:“盛唐人和诗不和韵”,于此可窥一斑。

2、因为刚过立夏,所以要求以莲藕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吟荷
蒹葭32-路客

婷婷静植淡红妆,仙子凌波送远香。
阵阵风吹青襞舞,微微雨落碧珠扬。
纵然泥黑象牙白,也是腔通玉臂长。
莫怪常常思忆起,只因近岸是家乡。
剖析:采用的布局方法是起承继转合法。首联“婷婷静植淡红妆,仙子凌波送远香”是起句,先从荷花写起,从视觉写到味觉。因为家乡的茶花是粉红色的,一枝一朵,高于荷叶,好像出水的仙女把香气远播,暗指声名远播。颔联“阵阵风吹青襞摆,微微雨落碧珠扬”是承句,从花写到叶,视觉由上写到下。阵阵风吹来,荷叶就像衣裙的折皱一样迎风摆动,这里“青襞”代指衣裙也未尝不可。要是下起微微细雨,雨落在荷叶上,碧晶莹的珠子滚动,时尔滑落水中。颈联“纵然泥黑象牙白,也是腔通玉臂长”继水上的花、叶写到水下的藕,虽然深埋在黑色的淤泥中,但挖出来就像象牙同时又具有象牙的颜色,出淤泥而不染,又像白玉一样的手臂,它的内部也是空的,代表了谦逊的品质。最后一联“莫怪常常思忆起,只因近岸是家乡”,通过否定句转,请不要怪我时常会想起它。最后一句是合,点明题旨。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十五 作业:
蒹葭32-路客

燕子楼
蒹葭32-路客

新建彭城燕子楼,飞檐挑角瞰芳洲。
山青水秀晴空碧,树绿花红往事悠。
舞妓德才传后世,骚人诗赋赞孤愁。
几经重整为何意?来此众生频仰头。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十六讲作业:写一首《七律 翠屏清溪》
蒹葭32-路客

翠屏清溪
路客

远隔葱茏听水流,循声入境鸟轻啾。
清溪瘦石潺潺响,翠幄繁枝寂寂幽。
最是闲情无处释,从来野兴与人游。
素心同拾童年趣,折纸为船放小舟。

却步林间闻水流,循声入境鸟惊啾。
清溪瘦石泠泠响,翠幄繁枝澹澹幽。
最是闲情无处释,从来野兴与人游。
素心相拾童年趣,折纸为船放小舟。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十七讲作业
蒹葭32-路客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夕阳落荒村
小月眠池底==新蛩闹岸边
风卷残云星眨眼==月移疏竹客愁心
篱前设酒邀花饮==月下留诗抱树眠
三更落雨相思夜==一枕堆书独卧人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春暖花开铺锦绣
莺飞燕舞绕楼台
3;以严寒或炎夏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夏日暴雨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
蒹葭组

夏日偶成

烈日炎炎竹影斜,路空人去尽居家。
池前飞鸟无留意,树上鸣蝉泣坠桠。
纸扇轻摇除暑气,素宣舒展点梅花。
声声叫卖忽传耳,疾步村头买夏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0

帖子

2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6 21: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角天涯 于 2020-6-6 21:14 编辑

蒹葭—43海角天涯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1-17讲汇总贴
第一讲作业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2、什么是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七律  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一、1. 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是格和律的统称。 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连,颔联,颈联,尾联。
七律 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首联也做起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颌联也做承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颈联也做转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尾联也做合联


第二讲作业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粘:2分句与3分句,4分句与5分句,6分句与7分句,各自2,4,6位置的字相粘。
对:4组分句中,每组2,4,6位置的字相对。
替:8个分句中,每句2,4,6位置的字依次相替。


第三讲作业


1、什么是孤平
王士祯解释:孤平就是七言律句中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三不论,如果为仄,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寥。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白,峡,节,约,昨,七,八,学,独,读,菊,出。
4、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马蹄韵就是两平两仄相替。
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5、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如:有客如擒虎,无钱请退之。


第四讲作业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七言正格:仄仄仄平平仄平
七言变格:仄仄仄平仄仄平
五言正格:平平仄仄平
五言变格:平平仄平仄
五言正格:平平平仄仄
五言变格:平平仄平仄
七言正格:仄仄平平平仄仄
七言变格:仄仄平平仄平仄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一先  田、年、天、圆、川、泉 、贤 、千、篇  、连


二萧  标、摇、 凋、苗、条 、萧、 招、桥、腰 、飘


一东  中、穷、忠、梦、洪、戎、功、通、笼、匆


二冬  凶、胸、农、庸、逢、从、雍、恭、龙、容


四支  皮、诗、丝、随、伊、基、 枝、思、持、谁


五微  微、围、辉、飞、肥、衣、挥、机、稀、归


十三元   昏、村、温、盆、门、原、言、暄、鸳、反


十四寒 观、完、餐、叹、鸾、漫、难、团、攒、欢


十一真   伦、身、辰、真、臣、民、春、人、新、贫


十蒸   应、承、胜、仍、蝇、绳、鹏、鹰、登、能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紫燕回门柳画眉
青史留名客定心
沧海临溪叶有根


人生问路老前辈==白发知年别后身
岁月回头旧昔贤
世景寻真少故交


我宿深山梅作伴==他临秀水竹同眠
燕回故里月相陪
君逢喜事画承欢


清风推浪帆行远==皎月乘舟夜破空
白鹭飞天路望遥
游子归乡夜已深


无边碧海男人路==有限人生岁月情
几度红尘紫陌歌
空谷深山宝刹风


4、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七律【乡情】
天高雾薄和风煦,水秀山明境地悠。
一拱引桥藏朗镜,几行垂柳钓长洲。
牧牛老汉欢情去,漫步娇娃惬意留。
野陌乡间辉碧色,田园丰采韵无休。


第五讲作业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韵
答:韵角字是哀,回,来,台,杯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 哀,杯
阳平: 回,来,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 形容词  回- 动词  来—动词
台-  名词  杯- 名词
4、看看这首诗有没有双生
有: 萧萧,滚滚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 2212,2221
五言:212,221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柳线千条可系诗
2流星承载千般愿==逝水存藏万古情
3夜路清幽星伴我==山门淡雅月邀君
4无悔青春征大漠==不闻白发荡平川
5花红柳绿春当道==水碧山青燕啄香


第六讲作业


一、什么是六相
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节奏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关。


二、什么是对仗
诗文中按照字音 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语法结构相同做成对偶的语句。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丹青有色绘宏图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题文作著诉平生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华发归田叹日长


第七讲作业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使东川 江楼月(唐·元稹)
嘉陵江岸驿楼中,江在楼前月在空。
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
诚知远近皆三五,但恐阴晴有异同。
万一帝乡还洁白,几人潜傍杏园东。
答:颌联工对,正对。
     颈联宽对,流水对。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答:诗词格律专家王力教授,将对仗分为11类,28种。
(1)按工整的宽严程度分为工对、宽对。
(2)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有以下类型:
正对、反对、流水对;
(3)以调字遣词的方法,增强对仗的修辞美、
工整气氛,有如下类型:借对、借音对、就句对、掉字对
(4)以调字遣词的方法,即增强对仗修辞美又增强音律美的方法:叠字对、(双声、叠韵对)
(5)结构特殊的对仗:隔句对、错综对、虚词对虚词对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日照新村万里明
2、冷雨敲窗寒入梦==东风破壁翠粘衣
3、晚风吹树留长影==望月过亭见白光
4、芦花深处飞鸥鹭==柳絮林边宿水云
5、难猜心事锁眉宇==巧遇春风放襟怀
四、创作部分
1、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无边落叶萧萧下;
不断哀鸿点点来。


残阳已远愁心杳;
独雁空飞去日寒。


第八讲作业


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正对:山清水秀和风煦;
         鸟语花香丽日长。
反对:山清水秀和风煦;
         路窄车多尾气寒。
流水对:山清水秀和风煦;
             酒烈鱼肥饭菜香。


第九讲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1)、 对仗起法
是指律诗首联采用对仗,一反律诗首联不对仗格律要求,故这种手法改变了正常律诗格律。
2)、比兴法:
即用他物兴起本意,诗的起很多采取比兴起,即用他物兴起本意。
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
交代时间、地点、景物的方法
4)、兴起
兴起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柳絮飘飞霜入梦;
芦花落尽雁悲情。


一夜西风凋尽瘦;
满山残叶落深寒。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七律 清明有感
文/海角天涯
清明节至雨临村,小巷萧萧欲乱魂。
孤雁无声风漠漠,子规啼血影昏昏。
香燃纸着鲜花祭,祷告鸣哀迟日温。
山冷天悲怜后世;春凄人叹敬先尊。


第十讲作业


1、写出诗的承法
答:景承;意承;点题;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燕子穿林舞;
桃花绽蕾忙。


梨花带雨春粘露;
柳絮含云宿远村。


第十一讲作业


1 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答:顺承,递进式承接,并列承接,问答承接,逆承


2 二选一
(1)以【冬】或者【春】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七律 暮春
文/海角天涯
柳絮飘飞乘客梦,乡间又是暮春时。
桃红李白迎风笑,水秀山清盛景怡。
紫燕穿林梳玉叶,黄莺拂羽卷金丝。
一轮暖日村溪照,触石云泉浅入诗。


(2)以【双十一】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七律  双十一感怀
文/海角天涯
单身节至欲疏狂,可叹囊中闹大荒。
一夜寒风萧更瑟,十年劲雨冷还凉。
天涯总恨家乡远,游子难追岁月长。
守得云开终出彩,前行依旧沐骄阳。


第十二讲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有七种转法,分别是: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七、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秋兴八首其一》
唐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转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都是以景入情,表述作者的心理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 过冬
文/海角天涯
寒风过径凛冬凉,白雪封城蕴久藏。
远看山林描素彩,近观楼落换新装。
孩童笑闹时无尽,客旅欣欢夜未央。
又是一年中瑞景,举杯倾盏共容光。


第十三讲作业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
合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按内容分是景承,按写作手法来说,是并列。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要求:
(1)、先景后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
(2)、起句兴起
1)紧扣主题
2)注意勿满
3)景为情生
4)符合情理
5)前后呼应
(3)、合句
1)从内容上选择情合
2)从写作手法上选择并列承


七律 秋
文/海角天涯
云淡风轻岁月扬,枫红恰恰染金黄。
芦花已见乡山色,丹桂仍闻草木芳。
父喜田间耕硕果,子欢家里谷盈仓。
秋来春去意无尽,暑后凉初寄物长。


第十四讲作业


陆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
颌联交代了山外景色。
颈联则由自然入事,进一步交代了民风的纯朴。
明月夜,即游兴一天的心情。
全诗结构明朗,主线分明,以白描的手法写游山西村,而诗中无一处游字,又句句切游,表现出诗人
有很高的文学水平。


2、因为刚过立夏,所以要求以莲藕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七律 荷花
文/蒹葭43-海角天涯
一丛花色漫池塘,入目荷开翠欲芳。
根植浊泥身弄影,茎存英气自生香。
风云在水行朝暮,岁月无声韵久长。
但使清廉舒洁雅,得来神圣美名扬。


首联直接入题。
颌联交待了荷花虽出身污泥之中,却给世人
留下了美好的香味。
颈联进一步交代了荷花虽生活在水中,但无声的岁月确韵味长久。
尾联笔锋一转在清廉中知雅意,得神圣而名自扬。


第十五讲作业


七律  关盼盼
文/海角天涯
燕子楼中看落花,几经风雨苦无涯。
骊珠且喜霓裳曲,绣锦不闻绮账纱。
尚记红尘同夜月,难留白首共朝霞。
十年一度光阴负,但有来生再续华。


第十六讲作业


七律 翠屏清溪
文/海角天涯
远眺青山接碧霄,谁铺画卷绘今朝。
花开万树无穷媚,鸟舞千家不尽娇。
十里烟波云气褚,一溪岫色日华雕。
乡间物貌风光好,地角天涯别世嚣。


第十七讲作业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野鹤隐苍山
小月眠池底==流莺醉竹间
风卷残云星眨眼==波摇曲水月开颜
篱前设酒邀花饮==舍下留书纵诗欢
三更落雨相思夜==一夏摇风寂寞身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锦簇花团欢蝶舞,
如云芳草喜莺飞。


3)以严寒或炎夏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夏日暴雨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


七律 夏雨
文/海角天涯
乌云密布笼窗前,电闪雷鸣巷路边。
盛夏时临风带雨,当村渐入水连天。
潇潇洗尽尘中色,落落携归境里烟。
淅沥由来消暑意,清凉伴我午休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12
发表于 2020-6-8 15: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墨池作业总汇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5讲作业
蒹葭27墨池
七律  燕子楼
文/墨池
风凄秋夜雁声长。一枕心愁思断肠。
燕子楼前曾诺许,红笺笔下话凄凉。
罗纱卷起当年影,镜里已无往日妆。
歌尽芳华眉不展,任由鬓角挂银霜。


蒹葭27墨池
远洋国学律诗第十六讲作业
七律·翠屏清溪
文/墨池
柳动晨风鸟抖翎,山间早露映翠屏。
层层云碧逐波去,缓缓清流敲石听。
润得松花香两岸,抛开俗物醉烟汀。
莫寻世外桃源梦,醉卧泉边不肯醒。


作业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
小月挂新枝
小月眠池底==
新荷出水中
风卷残云星眨眼==
水敲浅岸浪回头
篱前设酒邀花饮==
柳下抚琴对客弹
三更落雨相思夜==
一树飞花寂寞心。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莺歌缭绕响山谷,
蝶舞轻盈醉翠屏。


3;以严寒为题意,作一首七律。


七律·雪
文/墨池
一夜北风吹乱城,琼妃漫舞悄无声。
枝头又现梨花白,小院谁添竹叶横。
点点梅红寒玉裹,柔柔诗笔醉盈轻。
围炉把酒话年趣,应是来年春物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2
发表于 2020-6-10 13: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洋国学连升班第一讲作业(周五截止)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
格律,通俗讲,就是格式和规则。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答: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答: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答: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答:尾联


第2讲作业:




1. 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答: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粘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仄平平仄仄中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中仄仄平中仄仄,仄中平仄仄平平。
粘是:
为粘贬,明粘州,弊粘八
横粘将,岭粘朽,何粘残
汝粘拥,来粘关,有粘不
对是:
贬对封,州对奏,八对重
将对为,朽对明,残对弊
拥对横,关对岭,不对何
收对汝,骨对来,江对有
替是:
封奏重-平仄平,贬州八-仄平仄
为明弊-仄平仄,将朽残-平仄平
横岭何-平仄平,拥关不-仄平仄
汝来有-仄平仄,收骨江-平仄平


第三讲作业
1、什么是孤平?
孤平就是七言律句中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三不论,如果为仄,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白,滴,笛,竹,哭,出,独绝,缺,得。


4、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马蹄韵就是像马蹄一样滴滴答答有规律的平平仄仄两两交替
马蹄韵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5、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仗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对仗是诗词歌赋中的一种构句手段,外延没有对偶大
对仗举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偶举例:
春天繁花开遍峡谷,
秋天果实压满山腰


第4讲作业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一冬:东中同童丛翁虹聪穷冲
二冬:冬彤浓从钟供松容丰踪
四支:支枝肢施知思迟驰时诗
五微:微薇晖辉挥围违非妃菲
六鱼:渔鱼书舒居书如余誉疏
八齐:齐梨黎犁妻凄西兮迷鸡
九佳:佳鞋崖街柴差牌排怀乖
十灰:灰恢回梅玫媒煤雷催陪
一先:先千前天坚贤弦肩连田
七阳:阳扬杨香乡光妆藏芳房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
老友回乡柳点头


人生问路老前辈==
学业求知小少年


我宿深山梅作伴==
花开枝上雪埋香


清风推浪帆行远==
玉泪垂腮目送迟


无边碧海男人路==
几度痴情少女心


4、此项作业完成后请在小组内进行写作作业接龙,安排评阅。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七绝/瞬间


二月东风日日来,沿堤杨柳已微裁。
草芽破土隔帘问,临岸桃花哪日开?


第五节作业: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 哀,杯
阳平: 来,台,回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形容词, 回- 动词,来-动词; 台- 名词,杯- 名词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 2221,2212
五言: 221,212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岸柳千条不系舟
2流星承载千般愿==皓月常牵两地情
3夜路清幽星伴我==街灯暗淡影无踪。
4无悔青春征大漠==常愁白发愧双亲
5花红柳绿春当道==燕舞莺啼客满街


第六讲作业


一、什么是六相
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
结构相应、
节奏相同、
平仄相对、
意义相关。
这六个“相”,简称“六相”,这是对仗的专用术语。
二、什么是对仗
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语言与文字》:“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
对仗: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功名有望步青云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警句连篇效先人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珠泪盈眸随水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09

帖子

18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1 11: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至17课汇总
蒹葭37碧天如水
第一课
一、简答题:1、什么是诗?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格律:通俗讲就是格式和规则。
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尾联
第二课
一、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粘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二、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粘的字:为粘贬 明粘洲 弊粘路  横粘将  岭粘朽 何年残    汝粘拥  来粘关  有粘不
对的字:对封对贬  奏对洲  重对八  为对将  明对朽 弊对残 横对拥 岭对关 何对不
汝对收  来对骨  有对江
替的字  封 奏 重 ;     贬 洲 八 ;   为 明  弊 ;   将 朽 残 ; 横、岭、何;
拥、关、不;汝、来、有;收、骨、江;
第三课
1、什么是孤平?
孤平就是七言律句中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三不论,如果为仄,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孤平就是七言律句中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三不论,如果为仄,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八捌擦插锸答搭褡耷瘩发刮杀煞刷塌褟挖瞎鸭压剥鸽割搁胳摘。
4、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马蹄韵指对联的平仄声韵像马蹄声那样双双成对。 马行走的蹄声总是“踢踢踏踏踢踢踏踏”,用平仄表示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5、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对偶上下句可以有相同的字,对仗上下联不可以有相同的字。对偶上下句不讲究平仄相对,对仗上下联必须平仄相对。
第四课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1、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一东:东同翁公宫通穷功雄工
二冬:浓鐘从[服从]封蓉宗逢胸鍾冬
三江:窗双邦降[降伏,降下]缸幢腔庞[高屋,又姓]撞扛
四支:时诗知枝期迟之奇悲丝
五微:归飞衣[衣服]微稀非机扉违晖
六鱼:书馀鱼居如疏庐初虚车除
七虞:无图湖夫孤珠都隅壶徒殊
八齐:西啼低溪迷兮栖泥齐题鸡堤
九佳:怀佳阶斋谐乖排埋淮钗骸鞋街
十灰:灰恢魁隈回徊槐梅枚玫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流水生烟竹点头
人生问路老前辈==世事寻真多后生
我宿深山梅作伴==君行平野鸟相随
清风推浪帆行远==明月逐云星愈遥
无边碧海男人路==不尽银河帝国天
2、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思  乡
黄花傍柳日渐长,夕照梅红露暗香。雀叫几声枝激荡,春来长醉望家乡。
第五课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十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 哀;台; 阳平: 来;回;杯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形容词; 回- 动词;来-动词; 台- 名词;杯- 名词
4、有无双生  有:滚滚  萧萧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2221,2212  五言: 221,212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柳絮漫天能入诗
2、流星承载千般愿==鹊桥寄托万年情
3、夜路清幽星伴我==云台寂静月辞君
4、无悔青春征大漠==多艰岁月渡边关
5、花红柳绿春当道==水秀山青霞满林
第六课
一、什么是“六相”呢?
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关。
二、什么是对仗
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三、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丹青弄色绣新庭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千言传道忆前贤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柳岸行云归客遥
第七课
一、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对仗句:正对: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对仗句正对: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叠字对:龙蛇戢戢风雷后,虎豹斑斑雾雨馀。
正对: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反对: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双声、叠韵对: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虚词对:岂有危巢尚栖鹘?亦无陈迹但飞鸥。
句中对: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答:共十一种分别是(一)正对(二)反对。(三)流水对。(四)借对。(五)就句对。(六)掉字对。(七)叠字对。(八)双声、叠韵对。(九)隔句对。 又称"扇面对"。(十)错综对。(十一)虚词对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风带鸟声万壑鸣
2、冷雨敲窗寒入梦==荒烟拂柳鸟惊心
3、晚风吹树留长影==斜照临湖映碧波
4、芦花深处飞鸥鹭==大海尽头荡孤舟
5、难猜心事锁眉宇==易老浮名释襟怀
四、创作部分
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北雁南飞思故里==天高地远念亲人
雁鸣振翅冲天际==花舞垂枝入雨中
第八课
1,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正对
鸟鸣黄叶落=风起乱花迷
反对
田间野色供吟兴=此处风光合断肠
流水对
雨停山鸟乐=天朗浦松知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水韵  :没写
第九课
一、律诗有那几种起的方式呢?
1、 对仗起法
是指律诗首联采用对仗,一反律诗首联不对仗格律要求,故这种手法改变了正常律诗格律。但就写作技巧来说,它却是一种有利于表现的手法。
2、比兴法:
即用他物兴起本意,诗的起很多采取比兴起,即用他物兴起本意。
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
交代时间、地点、景物的方法
没有用多少优美的辞藻,可是只要读了这个开头,就知道下文主要写什么。
它就能起到渲染气氛,自然引人入胜的效果,为全诗的铺设。
4、兴起
或兴起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亦或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
二、秋景
千里朝霞绵不尽,一山紫树趣无穷。
    莺语清风花谢日,鸥飞绿水草黄时。
第十课
一、1、景承:
起写景和承写景作用不大相同。
起写景主要是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作用,承写景则主要是对起的承接,是顺着起句自然而然延伸。
2、 意承:
3、 点题;就是从诗脉发展上说,承具有点题作用。事实上点题和写意是分不开的。
二、以春天为题做两副律联
风吹柳绵千嶂醉=霞红青草万峰春。
江面清晨细雨落=山中秀色画屏香。
第十一课
一、承的写作方法
1、顺承
2、 递进式承接。
3、 并列承接:
4、问答式承接
5、逆承:
二、写一律诗春或冬。
春  湖
新湖草木似仙图,摇曳霞光镜毯铺。
杨柳依依千重醉,波心澹澹半湖珠。
每思盛况临花海,欲诉离愁对嫩蒲。
若是伴君天际走,几回梦里有新湖。
第十二课
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景入情转法把自己的那种情绪,糅合在了景色中,使读者也超越具象,获得蕴含丰富的哲理性的启迪。
反转法;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
直抒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之转法。
进一层转法。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地点转法;转处所写的地点,场面与起、承所写的地点场面不同的。
写意转法:就是指转在意义上与承相对或者相反的,在意义表达上有所转折。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官舍竹》 王禹称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声拂琴床生雅趣,听觉写声音拂动琴床,咋一看是写景,实则写情,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视觉影子侵扰棋局助清欢。是写主人,平时不爱热闹。在琴棋中度日。
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冬天败荷
荷梗亭亭北海中,挺胸沐浴日光红。
不堪香逝花飘际,难赖冰清月冷空。
雪压犹闻豪气在,霜严更见壮心雄。
盛衰仙骨依然现,冬去春来又转蓬。
第十三课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
合句为: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写作手法为并列,景承。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秋  思
亲培弱柳已幽幽,独倚阑干满目愁。
老雀含烟临别渚,新帆伴雨落孤舟。
丝丝竹韵惊红叶,滚滚乌云接旧楼。
一去三年无处觅,晚来入梦意为酬。
第十四课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起
东风日暖闻吹笙。承
花须柳眼各无赖,承
紫蝶黄蜂俱有情。承
万里忆归元亮井,转
三年从事亚夫营。承
新滩莫悟游人意,转
更作风檐夜雨声。合

2、因为刚过立夏,所以要求以“莲藕”或者“荷花”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荷   花
荣耀秋兰掩翠微,起
华盛春柏比宓妃。承
衣香被蕊含朝露,承
玉色流枝泽夕晖。承
纤弱荷苞初吐秀,承
雅芳华盖欲翻飞。承
氤氲灯影侵孤枕,转
志洁冰清震四围。合
起句用比喻句写荷花荣耀秋兰。二句承接,比喻华盛春柏,要比曹植笔下的宓妃还动人心弦。接下来三四句平铺直叙,衣香被蕊含朝露,指早起欣赏荷花。还是叙述水中掩漾玉色衬托着枝条被夕晖照耀。五六句继续平铺直叙写荷苞吐秀,华盖翻飞,展开写景。第七句转写灯影侵孤枕,结句合写,用志洁冰清点题,提高了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本诗前面无论是用秋兰或用春柏做比喻,抑或叙述铺展荷苞吐秀华盖翻飞都为结句对荷花冰清玉洁的品质做铺垫。
第十五课
燕子楼故事
圣地寻贤觅名流,徐州盛景燕子楼
几经沧海多年毁,历尽烽烟数度修。
仲素不知歌女恨,墓前半月冷啾啾。
孤燕衔爱兼衔泪,不是同声不为俦。
第十六课
七律·翠屏花溪寄游子
蒹葭37-碧天如水
翠屏山上听溪流,泉水缠绵意境幽。
满目参差花绪尽,蜿蜒饶足鸟颜愁。
千层怪石千层绿,百丈垂杨百丈忧。
但愿疫除灾灭日,丹心游子坐归舟。
第十七课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孤鹤望归舟
小月眠池底==残星卧海边
风卷残云星眨眼==浪摇暴雨雾层生
篱前设酒邀花饮==夜半题诗对月歌
三更落雨相思夜==一片残花别恨时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锦绣繁花陪蝶舞=碧天如水
烟霞落日照莺飞=碧天如水
3、以严寒或夏天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
一首诗,不能完全理解,找不准诗眼,吃不准精华所在。
七律/夏  风
边城迢递起黄沙,飒飒薰风岸柳斜。
枝带繁花栖白鹤,覆云乱草藏鸣鸦。
少才莫赋愁如海,眠浅难将梦到家。
隔海晨星勤问觅,鬓边几缕发生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8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1 21: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七月浅夏 于 2020-6-11 21:28 编辑

第一讲作业(蒹葭60-七月浅夏)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诗
格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
格律,通俗讲,就是格式和规则。
顾名思义,格律诗是一类有格有律的诗体。

二,分别指出以下首,颔,颈,尾联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尾联)

2020-2-17 21:08:03

远洋国学连升班第二讲作业:蒹葭60--七月浅夏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粘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

第四讲作业(七月浅夏)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答: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一,十五删
删关湾还环班山,闲弯。
二,六麻
麻花霞纱沙家华斜崖芽。
三,四支
枝支移奇皮儿之芝丝司。
四,一先
先前千陈天弦连田肩。
五,十一真
真因茵辛新辰人仁尘匀。
六,十一尤
秋舟州洲头愁仇尤牛刘。
七,一东
工功公空弓东中同红攻
八,七阳
阳扬杨香光乡长王方良。
九,八庚
丁盯叮经京争筝清青名。
十,十二侵
沉深寻林临沈心琴吟今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白云过岭松招手==
细雨巡山笋展腰
人生问路老前辈==
尘事不羁青少年
我宿深山梅作伴==
舟浮远水鹭相随
清风推浪帆行远==
碧柳生烟莺啭娇
无边碧海男人路==
一袭红衣女子心

4、   《残梅》

瘦枝交错傲山中,一点残香抱岭风。
雪里曾经开极致,庐边总是
韵无穷。
三千骚客为伊醉,四海贤人避世同。
待到来年花又发,还期节气映苍穹
8楼七月浅夏

2020-3-10 08:14:51

第五节作业:《蒹葭60-七月浅夏》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 哀,杯
      阳平: 回,来,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 形容词。杯_名词。回- 动             词。来-动词。 台- 名词。

4、看看这首诗有没有双声
      滚滚,萧萧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2221,2212
     五言: 221,212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
  花雨半帘可润诗

2流星承载千般愿==
   明月牵连万里思

3夜路清幽星伴我==
  群山浩渺月披纱

4无悔青春征大漠==
  不羁热血战平沙

5花红柳绿春当道==
  月白风清酒送歌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6讲作业
(蒹葭60-七月浅
一、什么是六相

答: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
    结构相应、
    节奏相同、
    平仄相对、
    意义相关。
这六个“相”,简称“六相”,这是对仗的专用术语。

二、什么是对仗

答:
对仗是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门庭有德出贤人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空山傍竹远前尘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野陌栖松同鹤邻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8讲作业
(蒹葭60-七月浅夏)

1,每人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一帘风月听残漏
半案琴书飞落花(正对)

宁为山外客
不做宦中人(反对)

春溪慢送浮花去
玉牖闲吟一赋成(流水对)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水韵

《回家》

半世风尘羁旅中,一临故土泪迷濛。
村头老柳迎归客,篱畔小禽惊草丛。
座上双亲添发白,心头乱绪落杯空。
人生颠沛难由我,明日启程又驾鸿。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8讲作业
(蒹葭60-七月浅夏)

1,每人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一帘风月听残漏
半案琴书飞落花(正对)

宁为山外客
不做宦中人(反对)

春溪慢送浮花去
玉牖闲吟一赋成(流水对)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水韵

《回家》

半世风尘羁旅中,一临故土泪迷濛。
村头老柳迎归客,篱畔小禽惊草丛。
座上双亲添发白,心头乱绪落杯空。
人生颠沛难由我,明日启程又驾鸿。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9讲作业
(蒹葭60-七月浅夏)

1、写出诗的起法。
答:
一,以写作手法分类有:
1.明起,2.借景抒情起,3.暗起,4.托物起兴,5.写景入手式,6.引事起,7.抒情开头起,8.引起,9.反起,10.开门见山,11.问答发问式,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来,13陈述式,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以形式分类
1.对仗起法,2.比兴法,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4.兴起.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丛菊经霜篱上笑
     支荷饮露水中残

     一江秋色遥飞雁
     几点离愁寄玉箫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七律.  《清明遥思》

无边春雨潇潇下,几许思愁酒盏倾。
远处青烟纷杂草,他乡游子咽悲情。
一坯黄土离人恨,半世天涯乱梦惊。
待到某年羁旅尽,冢前一诉慰生平。

第十讲作业:
【蒹葭60-七月浅夏】

1、写出诗的承法

   诗的承法,就是在起的基础上,对起的内容进行深化。它是用两个句子(颔联)表达两个既独立又关连的意思。让起显得更有力度。同时对接下来的转作好铺垫。
   按内容分:1、景承:2、 意承,3、 点题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春风乍起平湖皱
     细雨初沾新柳柔

      一径微红香玉牖
      几行初燕啭新诗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七律.  《缘》

   一朝人海骤相逢,恰似前生共篛篷。
   半语已知心上意,久交不觉梦乡同。
  忽忽四月千花放,渐渐清词几笔终。
  流水高山当别去,一蓑烟雨载孤鸿。

蒹葭60-七月浅夏
远洋国学律诗第11讲作业

一,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答:按写作手法分有
1,顺承
2,递进式承接
3,并列承接
4,问答承接
5、逆承

二,二选一写一首七律

七律.  《雪思》
蒹葭60-七月浅夏

一夜梨花裹满枝,千重雪色远山披。
推窗小犬梅频画,出户稚童岭竞嬉。
恍惚重回年少趣,依稀又拾岁寒诗。
人生几叹如驹过,抚笛空庭怨暮迟。

远洋国学律诗班第十二讲作业;
  (蒹葭60-七月浅夏)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本讲讲了六种转法,分别是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七、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登柳州城楼(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转句: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岭树,千里目。江流,九回肠,由景入情,体现了作者的望乡思乡之情,为合句做了铺垫。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七律.  《过冬至节》
蒹葭60-七月浅夏

一年白雪又封林,万水千山着素衾。
窗外红梅迎客笑,庭中白发抚弦吟。
他人座上杯盘沸,我处心中愁绪深。
忽忽异乡三十载,叫人怎可不伤心。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组)律诗第13讲作业
蒹葭60-七月浅夏

作业: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

答:合句为“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承为景承。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七律.   秋思

岭外音书几载无,空中飞雁又成孤。
千山秋色云收尽,一河晴光鸟唱枯。
老酒三杯篱畔叹,新愁几缕鬓中呜。
何时乘月摇舟去,小院言欢拾井梧

小渔村远洋国学律诗班第十四讲作业
蒹葭60-七月浅夏

一,《春雨》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起句,交代季节,地点)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承句,承寥落之景,红楼仍在,故人离去)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转句,暮春浓浓的思念之情,期盼借梦相聚)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合句,一片思念之情,希望云雁送达)

二七律.  《咏荷》
蒹葭60—七月浅夏

五月平湖菡萏香,几行小鸭水中央。
远山叠翠风光好,近棹犁云烟色茫。
身出淤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十五 作业:

蒹葭60-七月浅夏

七律. 《燕子楼寄情》

蒹葭60-七月浅夏

五月初登燕子楼,飞檐挑尽半湖秋。
秦砖经雨苔痕碧,汉瓦承风日影幽。
好景贪尘终逝水,佳人守志不言愁。
当学痴女梅兰品,抛尽繁华隐一洲。

蒹葭60-七月浅夏
小渔村远洋国学律诗班第十六讲作业

七律.  游翠屏清溪感怀

乘风独步翠屏山,壑下清溪入海关。
天上碧云驮白鹤,舟中老叟划银湾。
几帆摇尽红尘累,半盏斟来余世闲。
小我应如尘外客,一抛名利驾宇寰。


小渔村远洋国学诗律班十七讲作业
蒹葭60—七月浅夏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
残照落空山

小月眠池底==
千蛙沸稻乡

风卷残云星眨眼==
舟摇夜水月移形

篱前设酒邀花饮==
月下拨琴催鸟眠

三更落雨相思夜==
一案书文缱绻心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十里桃花成画卷
一波蝶影入诗行

3;以严寒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为题

七律.   《雪后山景》
蒹葭60----七月浅夏

一夜银装裹万川,千般颜色俱无妍。
松亭白鹤随云逸,山坳野村覆雪眠。
炉上香茶呵冻墨,窗台苍竹韵残笺。
推门独钓寒溪畔,幽谷屏中一老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1 22: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2-11 11:23:08
远洋国学连升班第一讲作业蒹葭11—百里湖山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词,曲,押韵的现代诗均属于诗。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是格和律的统称。
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押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
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尾联)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第二讲
作业。蒹葭11~百里湖山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答:粘是指韵句的后一句,与前一句韵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联内两句要对。
      替就是律诗中的平仄是按2字一组平仄交替。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答:一、粘:
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
为粘贬。明粘州。弊粘八。
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
横粘将。岭粘朽。何粘残。
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
汝粘拥。来粘关,有粘不。
二:对: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封对贬,奏对州,重对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为对将,明对朽,弊对残。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横对拥,岭对关,何对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汝对收,来对骨,有对江。
三、替:
封、奏、重相替;贬、州、八相替;为、明、弊相替;将、朽、残相替;
横、岭、何相替;拥、关、不相替;汝、来、有相替;收、骨、江相替;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律诗第3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11-百里湖山
1、什么是孤平: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和平平仄仄平这两个句式中除了尾字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就叫孤平。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仄仄)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白,得,握,不,伯,弗,佛,拂,一,八。之,鸡,指。
4、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马蹄韵只一句诗词或对联中平仄两两交替,形同马蹄声。
七字联马蹄韵正格:
其一: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其二: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5、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对偶,是一种修词手法,指两个文句之间字数相等,词性、结构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对仗,是指上下句之间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反,结构相似。
举例: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因平仄不相对,只能算对偶。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则因上下句平仄相对,词性相同,结构相似,是对仗。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6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11—百里湖山
一、什么是六相
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
结构相似
节奏相应
平仄相谐
内容相关
二、什么是对仗
对仗本意是指相对而立的仪仗,常指律诗中具有六相的对偶。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诗书有味养高怀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将情应事慰平生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白鹭翔波同水平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举报
百里湖山


0


主题       
18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18
4楼
发表于 2020-3-9 21:58:51 | 只看该作者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5讲作业(周五截止)蒹葭11—百里湖山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 哀,杯
阳平: 回,来,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 形容词,回- 动词,来-动词; 台- 名词,杯- 名词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 1.《山行》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五言: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柳线千条不补衣
2、流星承载千般愿==明月捎来一段情
3、夜路清幽星伴我==家山隐约月陪君
4、无悔青春征大漠==有情白发守边疆
5、花红柳绿春当道==燕舞莺歌鸟踏枝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7讲作业(周五截止)


答题:蒹葭11—百里湖山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毛主席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这是流水对,上下联有顺承关系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答:从对仗的宽严来分有工对和宽对两种,工对指词类都相对,宽对是意对,一般只词性相对。
从对的方式来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正对是并列的,但上下联意义并不相同或相近,而是相关的不同内容。反对是上下联内容相反,互相对比映衬。流水对是上下联上流下接,意义顺承,上下联合起来说一个事,不可分割。
还有就句对(就是句中对),借义对,借音对、双声对,叠韵对、错位对等等。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福至人间万户欢
2、冷雨敲窗寒入梦==残灯照影寂萦心
3、晚风吹树留长影==竹笛传空奏短音
4、芦花深处飞鸥鹭==藻草旁边见贝虾
5、难猜心事锁眉宇==许是他乡念友朋
四、创作部分
1、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一望云山排雁字=
遥闻短笛递秋风     

数阵雁声惊远浦=
一场秋雨起微凉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8讲作业(周五截止)
作业:
蒹葭11—百里湖山


1,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流水对:大字书成含雅气              
                 贫居挂后显高情

反对:贫无半点俗
            富有数箱书
正对:早起持桩知雾重
           迟眠读帖觉书香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水韵
发表于 2020-4-6 21:4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百里湖山 于 2020-4-8 20:20 编辑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9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11—百里湖山


1、写出|诗的起法


答:
一,以写作手法分类有:
1.明起,
2.借景起,
3.暗起,
4.托物起兴,(比兴)
5.写景入手式,
6.引事起,
7.抒情开头起
8.引起,
9.反起,
10.开门见山,
11.问答发问式,
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来.
13陈述式,表达真实的客观事实。
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以形式分类
1.对仗起,
2.比兴起,
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
4.兴起.(如颂扬之类)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蛙鼓愈觉四野静
稻香犹喜一年丰




经霜犹有菊
傲雪岂无梅


蒹葭组~46号~一凡菩提心第2讲作业(周五截止): 第一题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平     仄   平 夕贬潮州路八千。      仄    平    仄 欲为圣明除弊事,      仄    平    仄 肯将衰朽惜残年!      平    仄    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      平    仄    平 雪拥蓝关马不前。      仄     平    仄 知汝远来应有意,      仄     平    仄 好收吾骨瘴江边。     平    仄    平 粘! 23句    为粘贬 明粘州  弊粘八   分别是 仄平仄  45句   横粘将  岭粘朽  何粘残    分别是 平仄平  67句  汝粘拥  来粘关  有粘不    分别是仄平仄 对! 12句  封对贬  奏对州 重对八  34句  为对将  明对朽 弊对残  56句  横对拥 岭对关 何对不  78句  汝对收 来对骨 有对江 替! 1句~2句 、 3句~4句、 5句~6句 、7句~8句中第2、4、6位置上的字平仄相互交替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举报
百里湖山


0


主题       
18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18
24楼
发表于 2020-2-18 16:08:36 | 只看该作者
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第二讲
作业。蒹葭11~百里湖山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答:粘是指韵句的后一句,与前一句韵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联内两句要对。
      替就是律诗中的平仄是按2字一组平仄交替。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答:一、粘:
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
为粘贬。明粘州。弊粘八。
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
横粘将。岭粘朽。何粘残。
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
汝粘拥。来粘关,有粘不。
二:对: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封对贬,奏对州,重对八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为对将,明对朽,弊对残。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横对拥,岭对关,何对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汝对收,来对骨,有对江。
三、替:
封、奏、重相替;贬、州、八相替;为、明、弊相替;将、朽、残相替;
横、岭、何相替;拥、关、不相替;汝、来、有相替;收、骨、江相替;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18
2楼
发表于 2020-4-13 21:2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百里湖山 于 2020-4-14 05:12 编辑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0讲作业(周五截止)
作业:


蒹葭11-百里湖山


1、写出诗的承法:承是承接于起,是起的推进,它从属和辅佐起,加深起的深度、力度,更进一步。
承法按方法分为:一,写景承,二,意承,三,点题。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桃花飞绿水
野竹占春宵




诗含桃李三分艳
笔带梅花一段香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1讲作业(周五截止)
作业
1  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承从写作手法看有:顺从,递进,并列,一问一答,逆承等手法。
2  律诗写作二选一
(1)以【冬】或者【春】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2)以【双十一】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作业格式:
学号  姓名   远洋国学律诗第11讲作业
七律    庚子春即事
百里湖山
庚子新春何惨淡,只因病毒忽成灾。
一时万国皆封闭,几月孤身未往来。
户外萧条花失色, 心中郁闷我穷才。
听闻江汉多亡者,  未染流瘟已幸哉。
蒹葭11—百里湖山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2讲作业(周五截止)
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答: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简析:颈联,继续接白云千载写景,由天上转写地上的景,含有萋萋之情感,此即景入情转法也。为尾联愁字做了铺垫。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蒹葭11—百里湖山


小渔村国学连升班第十三讲作业: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结?
答:这首诗是杜甫秋兴八首之一,因秋遣兴。合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按照内容是用的以写景作结,以景带情;按照写作手法用的是点意做结。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要求:
(1)、先景后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
(2)、起句兴起
1)紧扣主题
2)注意勿满
3)景为情生
4)符合情理
5)前后呼应
(3)、合句
1)从内容上选择情合
2)从写作手法上选择并列承
5 小时前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4讲作业(周五截止)作业
蒹葭11—百里湖山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昔人已乘黄鹤去  起:直接平起写黄鹤已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承:顺承点出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承:承写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承:写仰视
晴川历历汉阳树    继:写远观
芳草萋萋鹦鹉洲   继:写近景
日暮乡关何处是   转:跳转写思乡
烟波江上使人愁     合:合写楼江之烟波愁景,升华全诗主题。


2、因为刚过立夏,所以要求以“莲藕”或者“荷花”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剖析内容不少于200字。
七律、曾国藩故居观荷
曾相故居何处寻  起:入题以设问点出故居
双峰城外郁而沉  起:作答指出故居地点
堂前荷叶无边阔   承:承写堂前景物
院内厢房一径深   承:写院房屋深幽   
莲叶品高无俗气   转:转而赞扬荷的高洁品质
国藩志大有雄心    转:继赞国藩志向远大
励精图治当从早   合:以议论人要及早立志
勒马收疆报国恩    合:纵马杀敌,报效国家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举报
百里湖山


0


主题       
18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18
15楼
发表于 2020-5-21 21:2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百里湖山 于 2020-5-21 21:27 编辑




蒹葭11—百里湖山
七律.燕子楼
佳人已随燕子去
此地空余燕子楼
燕子去时犹有返
佳人一去空悠悠
三秋寂寂厅前草
四处萧萧槛外洲
自古真情成绝唱
知春岛上使人愁






七律.翠屏清溪
蒹葭11—百里湖山
邻县有村曰长寿,闲暇周末得成行。
一溪婉转绕山走,万树葱笼向眼横。
泉水甘甜犹益寿,山峰幽静更怡心。
愿为个里桃源客,舍得生前身后名。
前天 21:54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7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11—百里湖山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流水瘦西风
小月眠池底==春风上树稍
风卷残云星眨眼==雨敲朱户月藏身
篱前设酒邀花饮==醉里题诗对竹吟
三更落雨相思夜==一地残花落寞天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满眼繁花,似我胸中锦绣
一园舞蝶,疑它梦里庄周
3;以严寒或炎夏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夏日暴雨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
七律.夏季暴雨百里湖山—蒹葭11
长空噼呖响雷鞭,雨注倾盆起白烟。
积水横流街似海,浊波肆虐水如天。
上苍不解民生痛,政府能筹灾涝钱。
大禹当年思善策,如今希望更无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6 09:04 , Processed in 0.0730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