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作业汇总 采薇31-向日葵 第一讲作业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含韵(除赋之外)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古体,乐府,近体,现代诗 等,也包括了词和曲。
2、什么是格律诗? 答:简单说,就是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规则要求写出来的诗叫格律诗。
格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押韵。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颌联,对仗)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颈联,对仗)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尾联,可对可不对仗)
这是一首七言 格律诗。 第二讲作业: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答: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出句与对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粘:
为粘贬,明粘州,弊粘八
横粘将,岭粘朽,何粘残
汝粘拥,来粘关,有粘不
对:
贬对封,州对奏,八对重
将对为,朽对明,残对弊
拥对横,关对岭,不对何
收对汝,骨对来,江对有
替:
封奏重-平仄平,贬州八-仄平仄
为明弊-仄平仄,将朽残-平仄平
横岭何-平仄平,拥关不-仄平仄
汝来有-仄平仄,收骨江-平仄平。 第三讲作业
1、什么是孤平?
答:根据王力所给的解释,孤平是指律句中 韵句除末字为平声外,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 则为孤平, 单独,孤独的意思。。 但是句末连续两个平声字 则不算孤平。 即五言律句中 平平仄仄平,如果 第一字使用了仄声字,此句就被认为是孤平。七言律句中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第三字如果为仄声字,即为孤平。因为七律中 第一字可平可仄,在此句型中,第一字如果是平声字,也被认为是孤平。平仄仄平仄仄平,虽说句中 有两个在平声字,但是第三字为仄,也被认为是孤平。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雪,屋,绝,答,迪,国,竹,独,复,达,得,德
2、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马蹄韵就是在律诗中,每句的平仄按照两平两仄相替进行。
如:平平仄仄平平仄,
如:仄仄平平仄仄平
3、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句话。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仗,要求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字数相同,平仄相反,词性相同,意义相关。”如: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偶中可以允许重字,,但是在对仗中 不可以出现重字,,也不允许合掌, 第四讲作业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平起平收,正格。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仄收,变格 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平收,正格,首句入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收,变格。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律 变格: 以平起仄收,仄起仄收 为正格,以仄起平收,平起平收 为变格。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上平)
一东:东风空中红穷通宫翁雄工鸿蒙虹虫
二冬:冬重逢松浓钟龙冲踪恭胸丰从容慵
三江:双江降邦窗釭腔扛庞幢缸腔梆桩茳
四支:时诗知迟奇悲枝吹之丝师思痴儿衰
五微:微衣归飞稀非霏机晖肥违威围饥扉
(下平)
一先:先天烟田泉前边仙船眠千贤然鲜莲
二萧:逍遥桥飘绡 萧条潮招摇骄苗朝凋焦
三肴:胶肴抛茅匏郊巢嘲包梢敲娇咆咬茭爻
四豪:高劳毫毛桃曹刀骚皋袍涛韬嗷膏蒿
五歌:歌过波罗河他哥摩蓑娥蹉跎和婆娑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青鸟传书鹤冲天 人生问路老前辈==天下称雄新后生 我宿深山梅作伴== 君临寒渊月为邻 清风推浪帆行远== 细雨润花夜吐香
无边碧海男人路==有志青云夫子情 4、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五律 庚子宅思 (押尤韵) 相约觅仙境,斋居久未酬。素馨余点点,杏萼渐休休。 遥念陌头客,却怀黄鹤楼。算来惊蛰到,新月又如钩。 第五讲作业: 读诗回答问题:《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平水韵 上平十灰韵 : 哀、回、来、台、杯。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阴平: 哀、回、杯。 阳平:来、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哀:-形, 回-:动,来:动;台-:杯:名(量词)
4、看看这首诗有没有双声。没有双声,只有叠韵:潇潇,滚滚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七言: 二二二一或 二二一二 二二三
五言: 二二一或二一二 或二三
第六讲作业
一、什么是六相? 答:字数相等、词类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对、意义相关。
这六个“相”,简称“六相”,这是律诗对仗的专用术语。
二、什么是对仗? 答: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两两相对。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语言有味著奇书
2点墨进书留后世==片言落纸愧前贤
3兰舟入海与天近==白鹤排云趁雨斜 第七讲作业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答: 例如 北宋林逋的《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起联)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工对:后两字为连绵词双声对)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工对:动物门,虚词类,动词对,名词对)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结联)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答: 一、 对仗按其工整程度分为:工对与宽对。
工对要求对仗得工整严谨。不仅要求同类词相对。而且相对的词范畴越小、关系越亲近、字面越对称,则对仗越工。 宽对只要求词性相同,门类不必相同;意义基本相对,不要求逐字相对。 二、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有以下类型:
1、正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是同一方向并立的,相互补充,相互烘托。 2、反对。 出句、对句的意思反向并立,具有强烈对比、映衬作用。 3、流水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是延续的,两句只可连贯起来理解,不可分割,次序不可颠倒,像水顺流而下,故称流水对。
4、借对。 又称"双关对"、"假对"。有借义、借音对两种。
5、就句对。 也叫"当句对"、"句中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的词语自成对仗,同时又与另一句成对。
6、掉字对。 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作对仗。 7、叠字对。 又称"连珠对",就是在联句中用叠字。 8、双声、叠韵对。 声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双声词,韵母相同的连绵字叫叠韵词
9、隔句对。 又称"扇面对"。在词中常见
10、错综对。就是在一联中相对称的字或词错位对仗。
11、虚词对 虚词入对。古来不乏佳篇。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日映草光一片明
2、冷雨敲窗寒入梦==轻风吹柳漫牵情
3、晚风吹树留长影==枯叶绕庭过短墙
4、芦花深处飞鸥鹭==碧野尽头隐雁鸿
5、难猜心事锁眉宇==亦防身病放襟怀
四、创作部分
1、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秋雁两行江上雨==春莺几只树间鸣 雁叫声声心欲碎==帆飞片片梦相随 第八讲作业 1,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正对: 黄鹤楼头惊泣泪,玄龟山下起魔妖。 反对: 临危逆袭三江水,决胜回归万里桥。 流水对 始见窗前花烂漫,方知户外柳飘摇。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水韵。 练笔:七律 清明祭 黄鹤楼头惊泣泪,玄龟山下起魔妖。
临危逆袭三江水,决胜回归万里桥。
始见窗前花烂漫,方知户外柳飘摇。
清明时节祭英烈,谨防毒氛再返潮。 第九讲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答:以写作手法分类,有14种起法: 1、明起;2、借景抒情起;3、暗起,不点题字,题意暗藏;4、托物起兴5、写景起;6、引事起;7、抒情起;8、引起;9、反起;10、开门见山;11、问答发问;12、兴起(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13、陈述式;14、今昔对照,虚实交错。 以形式分类,有4种起法:1、对仗法;2、比兴法;3、叙事法;4、抒情法。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露沁黄花山月寂===霜摧红叶水云寒 灞桥衰柳随风落===野岸孤舟逐水流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咏燕子 万里迁居携子别,春来结伴趁时归。
乌衣巷口寻陈迹,朱雀桥边舞落晖。
几见雕梁埋白骨,频惊沧海蔓青薇。
花开花落难常在,尔去尔还终不违。 第十讲作业: 1、写出诗的承法
答:承,就是承接起句。一般为颌联。诗的承法,就是在起句的基础上,对起的内容进行深化。用两个对仗句表达两个既独立又关连的意思。让起句显得更有力度。并且加深话题、提升意境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同时为接下来的转联作好铺垫。承可以以景承:起写景和承写景作用不大相同。起写景主要是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作用,承写景则主要是对起的补充,展开,是顺着起句自然而然延伸。也可以意承:也可以点题;事实上点题和写意是分不开的。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野径山花堪迷眼===河堤嫩柳不藏莺。 雨润风和开柳眼===香柔日丽放桃腮。 暮春 黄莺千啭弄蔷薇,青草池塘燕子飞。 麦穗吐花豌豆白,杜鹃频唤几时归。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柳絮 三月杨花趁嫩晴,随风摇荡舞萦盈。 路边芳草犹沾雪,池上新荷疑绽英。 碧玉吹绵春意老,纤绒弄影暖云轻。 欲将浅薄遮明镜,终被春流掩土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