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尽:死。
雪晴:下过大雪后放晴。
月明:月色皎洁。
胡笳: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汉魏鼓吹乐常用之。
绝:极,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
翻译该词作:边塞的野草啊,边塞的野草!野草枯尽,戍边的兵士也已老。山南山北雪后放睛,千里万里处处月明。明月啊,明月!远处传来胡笳一声,令人悲苦愁绝。
写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戍卒思归情绪的小令,这类题材在唐诗中多得不可胜计,但在词中却很少见。盛唐时代的诗人们都向往到边塞建功立业,所以岑参等人笔下的边塞风光无比壮丽,充满乐观的情调。但到了中唐时代,情况不同了,李益的边塞诗就有一种凄凉的气氛,不少诗篇描写边地戍卒的思乡怀归和哀怨情绪。戴叔伦此词所写也是这种思想情绪,但写得非常含蓄深沉。
开头“边草”两字重叠,固是词调格律的要求,而在这里使人联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显示出空间的寥阔,同时点明边塞的地理环境,渲染了荒凉的气氛。接着“边草尽来兵老”一句,写时间之悠长。边草一次次从生长到枯萎,戍卒年年盼归,从青年到衰老。值得注意的是以“草尽”烘托“兵老”,还暗寓着统治者把戍卒当作“边草”一样看待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对统治者不管戍卒死活的斥责和抗议,寄托着对戍卒遭遇的深切同情。
中间一联对句,非常工整。“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前句写边塞冰天雪地,一片银白,“山南山北”点明白雪覆盖面之广阔,“晴”字点明飘雪已经停止,同时为下句的“月明”作铺垫。下句写白雪衬托下的月色分外皎洁,“千里万里”写月亮普照之广,同时也暗寓着边塞与家乡相隔之遥远。人隔两地,但所望之月是同一个月,所以明月是最易引起怀人思乡之景,李白著名的诗篇《静夜思》就是描绘见月思乡的情景,唐代写望月怀乡的诗篇不胜枚计。接着又按格律要求叠用“明月,明月”,使读者更体会到:戍卒面对明月,思乡怀人之情更切,似乎戍卒的思想已长着翅膀飞回了家乡。
结句“胡笳一声愁绝”,一声胡笳使戍卒从思乡梦中惊醒过来,原来自己仍旧身在边地,最后用“愁绝”二字表现出戍卒的极端忧愁苦闷,同时也起了点明主题的作用。
全词没有出现思乡怀人的字样,但句句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其特点是全用景物烘托的手法。边地将尽的枯草,积满山岭的冰雪,晴朗夜空的明月,凄凉悲切的胡笳声,所有这些景物描写,都是为了烘托戍卒的心情,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最后用“愁绝”二字点明,就显得心情特别沉重而有力。
此词的另一特点是重叠的结构形式。按照词的格律要求,全词有两对叠句,这种重叠通过重复歌咏可加强感情的抒发,同时也起了加深意境的作甩。“边草”重叠,形成一种荒凉的意境,描写了戍卒的活动背景,也烘托出戍卒空虚凄凉的心境,这就与单用“边草”二字的作用不同。“明月”重叠,一方面是上句末尾“月明”二字的颠倒,使之与上句转折呼应,这也是转应曲词调的格律要求,形成上下句勾连的格局,可产生回环往复的韵致,另一方面,“明月”二字的重叠,造成了一种明月普照的柔和氛围,烘托出了戍卒思乡怀人的强烈不安的情绪。
二、1279年3月19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投海殉国,南宋亡。就此事填词一阕《唐多令》一阕《江城子(双调)》一阕《念奴娇》
《唐多令》
一寐配三餐,生机匿处安。养瘟膘、昏晓还颠。愁闷方知窗外好,羡莺燕、近青天。
屈子有遗篇,冤深楚水寒。恨赵高、换了人间。孽畜清场终有日,唯无奈、史回还。
《江城子(双调)》
一山新绿伴花妍。雨丝绵,柳条鲜。 春露晶晶、日出闪林前。到处莺鸣归燕舞,江水碧,草青田。流云入水两重天。赏山泉,驾渔船。日暮湘江、万缕彩霞连。战疫神州烽火息,情可颂,敢争先。
《念奴娇》
凭空远望,见城庭市内,未存人迹。只看病毒狂肆虐,却恨有心无力。武汉人危,国民皆惧,华夏危急矣。泱泱中土,怎无人可救矣?猛现大褂白衫,位屈前线,圣手施神计。救助人民破国难,凭此可得民喜。必有一天,瘟君不在,医者回山匿。但民心内,定存仙手之地。
==============================================================================
国学多项集训班落月老师授课 第三十一讲布置作业及要求
作业、必作题:网上曾经流传过一幅图片:一个小女孩在地上画了一个妈妈,然后蜷缩在“妈妈”怀里睡着了。大家对此图有印象吧?你一定有很多感慨,甚至为小女孩的遭际心酸到落泪,试着以《满庭芳》的词牌形式将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好吗!
《满庭芳》
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今生前世难料。凝眸遥处,父母在何方?
稚子何曾忘却,却已是、两隔阴阳。音尘绝,去年一别,从此断肝肠。
============================================================================
莫夭阏 第三十二讲作业
1、熟读《满庭芳》20至30首例词,仔细体味《满庭芳》的写法。
2、预习《青玉案》。
3、都说仓央嘉措是情圣、诗神,也是最多情的活佛,试以仓央嘉措的语气 填写一阕《满庭芳》,一阕《青玉案》。
《满芳庭》
漠北高原,南山顶上,一轮玉盘蟾光。宛如心上,美丽好姑娘。鬓发额头初覆,骑竹马,还绕银床。而今却,桃花殒落,毒箭刺胸膛。
已经历了,世间百劫,梦里春天。眼中有,万行绮语诗篇。恨也不消说与,荒茫地,落尽寒烟。红尘外,若归来处,孰可问因缘。
《青玉案》
枝头初见杏苞鼓,得昨夜,醒花雨。正待那东风领舞。乍撩眉眼,脂香微泄,送递乡间路。
车人行少宅家驻。听取荧屏佳音诉。掩口初移平尺步。杏苞看我,我看杏树。泪落衣襟处。
=============================================================================
国学多项集训班落月老师授课 第三十三讲布置作业及要求
1、预习词牌《沁园春》
2、快过年了,出门在外的人,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回家的那张车票有多么难以买到,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试以盼归的心填写一阕《青玉案》一阕《沁园春》。
3、认真品鉴你楼上同学的作业,选取其中一阕作详细评阅。(最后一楼由第一楼来评。)
《青玉案》
烟花嘘响声声漫。绚彩色,星如线。去岁今朝人路满。狮灯罗汉,加油武汉。医院雷神旦。
雄关昱岭边关险,防疫守关护浙皖。庚子新冠年打乱。疫情乱窜,同心同盼。决胜攻坚战
《沁园春》
古老中华,令人神往,巍峨崛立东方。 文明国度,历史漫长,儒法礼义之邦。人文荟萃,尽妩媚,满目琳琅。古驿道,丝路洋航,涉足遥远他荒。塞外风光旖旎,雪峰冰川耸,横亘藏疆。中原大地,历经战乱,重新焕发容光。江南钟秀,物富饶,鱼米之乡。只数载,戎马兵强,小康国富民昌。
===============================================================================
国学多项集训班落月老师授课 第三十四讲布置作业及要求
大家在《喝火令》《虞美人》《风入松》《瑞鹧鸪》《雨霖玲》等几个词牌中任选一到两个填写好吗?不限题材不限韵。
《喝火令》
有小楼依旧,当时砚已荒,一杯思念入谁心。何事又来添乱,看月落星沉。独坐池亭中,孤单夜作吟,纵丝桐泉韵难禁。喜也唐风,喜也韵诗江。喜也晚秋愉度,夕暮泪同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