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望蓝天 于 2019-11-30 17:16 编辑
望蓝天第二十五讲作业:
秋思
文/望蓝天
近水远山难飞渡,托书孤雁寄乡愁。
斜烟残色催人恼,独看小洲任水流。
拍我:豆豆、乡语、月倾城、玉烟岚、雨后柳
我拍:月倾城、玉烟岚、豆豆、乡语、阳光
---------------------------------------
望蓝天第二十六讲作业: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
作者: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答;芳事阑珊、落花、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枝斜阳、子规叫都表示春之“暮”。 2、 诗中作者选取了哪些物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作者选取了落花、柳棉、斜阳、子规物象,营造了‘暮春’的意境,表达了思念的思想情感。
二、熟悉本课内容,请以“秋梧”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秋梧
文/望蓝天
雨寒秋日闪光影,几许凄凉几许竛。 梦里梧桐思华岁,奈何风间已飘零。
拍我:豆豆、乡语、月倾城、玉烟岚、雨后柳
我拍:月倾城、玉烟岚、豆豆、乡语、阳光 ---------------------------------------------------
望蓝天第二十七讲作业:
一、读下面这首诗回答相关问题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 溪上黄莺叫声少了,辛夷花事已尽,杏花飞了,表现春残之景。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前两句用细腻的笔描绘出一幅春光逝去,空寂、凋零的图景。在冷落寂寥的氛围中,后两句采用流水对来写窗前幽竹兀自翠绿葱茏、摇曳多姿,来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寄寓了诗人对幽竹不随春残、不媚凡尘的高尚节操赞美。抒发诗人浅讽俗流,不伍风尘的清新高远的志向。 二、运用所学知识,以“秋夜”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水韵,韵部不限。 秋夜 虫鸣起伏扰君眠, 点点飞萤入野田。 林静溪流轻漫石, 秋风拂柳月高悬。
拍我:豆豆、乡语、月倾城、玉烟岚、雨后柳
我拍:豆豆、月倾城、阳光、玉烟岚、乡语 -------------------------------------------------------------- 望蓝天第二十八讲作业: 一、读下面这首诗回答相关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前二句诗,突出描写了湖阴先居住环境的哪些特点?作用是什么? 答:清幽、洁净、花木整齐、品种繁多。为后两句作铺垫。 2、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用“护”、“绕”两字来表现人的亲切和自然,显得更形象。弯弯的小河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如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整洁、这么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 二、以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为意写七绝一首,至少要用今天讲义中三种表现手法,平水韵,韵部不限。 秋夜 寂寞危栏在竹楼,入衾寒气觉心忧。 夜来霜里独温酒,明月何须知客愁。
拍我:豆豆、乡语、月倾城、玉烟岚、雨后柳
我拍:豆豆、月倾城、阳光、玉烟岚、乡语
------------------------------------------- 望蓝天第二十九讲作业: 送友人(限押二十文韵) 聚散匆匆雪片纷,话长依恋不堪分。 倾樽远离多歧路,人海茫茫只念君。
拍我:乡语、月倾城、豆豆、玉烟岚、雨后柳
我拍:豆豆、月倾城、阳光、玉烟岚、乡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