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浅醉清风 于 2019-4-19 21:25 编辑
H27-醉清风 国学多项集训班第八讲作业(H组):
1、本节课你的学习收获是什么?写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答: 本节课学习风景成联创作的三步奏:1.百度资料,搜集资料。2.挑选并列关系的资料,如文人或历史,并剪裁出来。3.进行语言的铺展,意境与联语统一,进行写作。并以“三峡”、“蜀南竹海”、“放鹤亭”为例,详细讲解上述步骤的写作过程。
2、认真学习讲义按照作业要求写作业,风景成联西湖,句式用七四七。
答:
题西湖(杭)(成联一组) 传说 玉龙与金凤相望,依依秋水,望穿小小西泠梦; 柳浪共黄莺并织,栩栩春裳,织就双双彩蝶飞。 印象 范蠡西施共隐时,往事迢迢,几棹扁舟犁岁月; 朝云苏轼同游处,前尘历历,一泓碧水影春秋。 风韵 叠翠拥红解语花,淡妆浓抹,风荷湖月断桥雪; 舞文弄墨裁诗客,浅唱低吟,蝶舞鸾弦画舫春。
注释:
1、 玉龙、金凤。相传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了许多年,白玉变成一颗璀璨的明珠,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来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发生争抢,王母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间,变成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2、 依依。1.轻柔披拂貌。《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2.形容思慕怀念的心情。宋 倪涛 《次韵毛达可给事秋怀念归》:“微官卧江汉,素心久依依。” 栩栩。形容生动传神的样子。战国 庄子《齐物论》“栩栩然胡蝶也。”
裳。cháng,古代指下衣。《 楚辞离骚》“制 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3、 小小、西泠。苏小小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不幸幼年时父母双亡,寄住钱塘西泠桥畔的姨母家。她虽身为歌妓,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苏小小十分喜爱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辆油壁车,遍游湖畔山间。一日,沿湖堤而行,邂逅少年阮郁,一见钟情,结成良缘。但不久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派人来催归。阮郁别后毫无音讯。苏小小情意难忘,时时思念。苏小小同情书生鲍仁的贫困遭遇,慷慨解囊,资助他上京赴试。后苏小小受人陷害入狱,身染重病,临终前,向身边侍候的人嘱咐道: “我别无所求,只愿死后埋骨西泠 ”。应试登第的鲍仁后来出资在西泠桥畔择地造墓,立一石碑,上题 “钱塘苏小小之墓 ”。
4、 柳浪、黄莺。《柳浪和莺姑娘》的传说。
5、 双双彩蝶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
6、 范蠡、西施。《西施于范蠡》的传说。地点应是太湖,此处借用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意境。
7、 迢迢。形容时间久长。唐 戴叔伦《 雨》“ 历历愁心乱,迢迢独夜长。” 历历。1.清晰貌。宋 孔平仲《月夜》“更登高处望,历历见 湖山。”2.逐一。唐 韩愈《送李正字归》诗:“历历余所经, 悠悠子当返。” 扁舟。小船。宋 苏轼 《 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 相属。”
8、 王朝云、苏轼。《苏轼与王朝云》的传说。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一日,他与几位文友同游西湖,宴饮时招来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兴,舞在中央的王朝云又以其艳丽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引人注目。苏轼灵感顿至,挥毫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明写西湖旖旎风光,实际上寄寓了初遇王朝云时为之心动的感受。
9、 叠翠拥红。比喻繁花似锦,万紫千红。如用于形容女子,“红”、“翠”代指美女。 解语花。指善解人意花。喻指美人聪慧可人。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 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於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裁诗。作诗。唐 杜甫 《江亭》“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蝶舞。出自庄子《梦蝶》,像蝴蝶一样偏偏起舞。 鸾弦。琴弦的美称。因琴声如鸾鸣,故称。唐 周繇 《梦舞锺馗赋》:“不待乎调凤管,揆鸾弦,曳蓝衫而飒纚,挥竹简以蹁躚。” 画舫。指装饰漂亮、美丽的游船。清 孙枝蔚 《重游徐幼长园林》“门前增画舫,墻外落红梅。” 10、 淡妆浓抹。取意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 风荷湖月断桥雪。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泛指西湖美景。
评我:M37-红尘幽梦,E30-柳思谋,副组长-俯视苍穹,H21-意海问渡,H31-仙子,组长-山泉,H11-雁儿。 我评:E30-柳思谋,组长-山泉,H31-仙子,K06-月亮之光,F23-侠骨柔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