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若隐天涯 于 2019-6-26 19:36 编辑
凤箫02-千堆雪作业汇总 词五研修班凤箫02-千堆雪第一讲作业
临江仙 立秋有寄
云收暑气秋声渐,登高一色晴空。
白莲犹素小塘中,绿萍还潋晚来风。
隔岸蝉音听不尽,倚楼望去江东。
多情欲问几时逢?谢桥明月诉初衷。
自评:
此作品采用和凝体,格律无误。
以立秋为主题亦做背景,上片实描夏末秋初景象。过片以隔岸两字衔接上片结。下片以情为主线。
个人风格不好说,随心随性为主。婉约豪放都欣赏,入眼皆是爱。
自我打分的话,合格吧。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二讲作业:
蝶恋花&听歌有感
词/千堆雪。
谁唱月光如水样。一曲萧萧,听得人儿怅。旧梦扬沙疑已忘,偏生回忆胸中撞。
底事常将心事放。凉薄流年,笑我还迷惘。不肯清欢随浊浪,唯由鬓雪说无恙。
PS听歌曲《月光倾城》/乔维怡,有感而作。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三讲作业:
感皇恩 雨夜寄思
细雨滴檐铃,秋窗夜静,兰阁珠帘半掩影,弄弦无兴,绿鬓犹妆菱镜,托腮人不冷,为谁等。
心字香沉,孤衾灯映,一缕相思系梅岭,春风若醒。约取岑溪同听,三生情意赠,可答应?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四讲作业: 江城子/千堆雪 一窗明月一窗秋, 载新愁,向东流。 曾经故事,何处可行舟。 欲叠心衣堪笑我,人物旧,枉凝眸。 当年红叶问谁收。 怨无休,恨成囚。 长安情缈,怎寄玉骚头。 褪色胭脂香帕湿,幽阁寂,冷风投。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五讲作业: 渔家傲 拟古 侠客行
文/千堆雪
仗剑天涯心未老,行来每是江湖小。瘦雁秋声迎古道,哼乱调,任他暮色烟江缈。
一向疏狂孤不傲,且留赤胆平生报。散发扁舟仰首笑。明月照,青山依旧经年好。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六讲作业: 眼儿媚
文/千堆雪。
初雪来时梦清嘉,抚笛问梅花。绿弦兰指,声声漫漫,如此无邪。
芳年唱得相思调,可有动心呀?江南故事,丝丝缕缕,明月人家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七讲作业: 忆秦娥 梅花雪影月当楼
文/千堆雪
梅花雪,幽吹楼阁窗前月。窗前月,年年相似,却难相涉。
当时人物已离别,江南情事无从阅。无从阅,孤灯残影,一些愁叠。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八讲作业: 一剪梅
一抹幽思瘦绿衫。初雪江南,寂寞江南。新妆试问却无嫌,惆对香奁,孤影香奁。
最忆当时共卷帘。笑系眉尖,情攒眉尖。经年更迭与谁谈,故事难添,心事犹添。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九讲作业: 踏莎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凤箫-千堆雪。
鬓角飞霜,眉间锁字,抱怀还有经年事。营营生计尽奔波,愁云未损风华意。
俗味如何,清歌犹是。初心更向诗情系。拼将梦想逐沧浪,凭栏远望思潮起。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十讲作业: 唐多令 凤箫02千堆雪 鬓角雪丝侵,眼纹套路深。 蓦然间、岁末光阴。 回味经年多少事,说不得、怕伤心。
风雨满衣襟,悲欢作唱吟。 幸有那、三五知音。 堪拾诗情同意气,南山对、抚焦琴。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十一讲作业: 阮郎归 闺情
斜阳慵懒洒朱栏,绿衣抚七弦。梅花三弄烙心田,相思几度怜。
女萝静,碧窗闲,托腮倩影看。萦怀滋味也清欢,檐铃风底传。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十二讲作业: 阮郎归 暖茶凤箫02千堆雪
碧螺香透玉壶匀,拈来一味春。暖风吹懒捧杯人,浑然忘俗身。
红袖短,绿衣新,笑容依旧纯。浮生若梦亦能真,悠如槛外云。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十三讲作业: 昭君怨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文/千堆雪
昭君怨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帘外雨声堆冷,眉底相思成病。寂寞问芳心,独抚琴。
故事曾经蝇字寄,绮梦奈何如水逝。零落各天涯,怨韶华。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十四讲作业: 虞美人
文/千堆雪
荷塘栽柳难成景,缘是烟花冷。当时滋味十分真,怎奈人生遗憾向红尘。
故人已做随风客,共销胭脂迹。我寻桃坞许情怀,莫问今宵明月为谁来。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5种,反衬4种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十五讲作业: 御街行
文/千堆雪
听风看雨流年了。人物易、云涯老。
声声青鸟问春何,归去来时谁晓。
韶华如梦,海棠难约,明月曾空照。
些些往事知多少。
寂寞海、沧桑道。
相思成茧可怜谁,愁曲残词调笑。
蝇头小字,蛮笺倾色,捎去岑村到。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十六讲作业: 江城子
倚楼望远意茫茫,几思量,未曾忘。云水无涯,孤影自苍凉。别是柔怀堪可惜,心许梦,梦添霜。
千回百转怕思乡,记芸窗,共红妆。执手新眉,缱绻读诗章。惆怅前尘都往事,风掠过,已沧桑。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十七讲作业: 风入松 游十里荷塘寄怀
文/千堆雪
澄江软潋小行舟,夹岸飞鸥。
荷塘十里天青色,有歌声,吹向汀州。
掩却菱花窈窕,任凭兰棹风流。
一些思绪正悠悠,婉转柔眸。
几年人事还心上,忆当时,月满西楼。
并影珠帘夜浅,金瓶芍药香幽。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十八讲作业:
18.满江红 文/千堆雪 夜雨凄凄,檐下滴、声声低诉,听恍惚、一怀心事,几回无助。似梦非常愁味绕,如何释意经年与。想来是、借此刻消磨,相思苦。 灯花淡,眸子楚。寻小字,吟清句。问窗前残雨,那人知否。缕缕幽思堪不举。平生已向多情许,眉眼处、到底动人心,还如故。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十九讲作业:
19.行香子 晚秋 文/千堆雪
雁瘦衡阳,风冷潇湘。自离别、不尽沧桑。天涯无讯,绮梦犹茫。怎一帘月,半笺字,几思量。 浮生未歇,缱绻还长。忆当年、共剪西窗。苍桐落叶,雪鬓飞霜,叹晚秋又,心思寂,故人忘。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二十讲作业: 谢春池 春语
文/千堆雪
剪剪柔风,几处燕声轻送。杏花斜、芳心欲种。微香如是,正眉梢情动。借春时,一枝争宠。
游人陌上,拂袖寻欢堪众。却唯伊、心思难懂。韶华可约,问浮生谁共。粉衣裳、蝶儿迷梦。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21讲作业: 喝火令
文/千堆雪
落笔情生怯,题词意乱心。
几回添字不成吟。
窗外海棠香淡,风里悄浮沉。
莫道前尘旧,犹思故事深。
拟将人物惜光阴。
记得当年,记得有知音。
记得别离时候,泪湿我衣襟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22讲作业: 江城梅花引
文/千堆雪
暮烟深处隐彤云,正黄昏。
正黄昏,半盏清茶,余味亦消魂。
些是闲愁无意起,更谁诉,这相思、寄可人。
可人,可人,约芳辰。
眉眼真,笑语真。
梦也梦也,梦不尽、倩影红唇。
绿绮仙音,月下共沉沦。
一段韶华痴与你,山水处,待相逢、执手君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23讲作业: 祝英台近
文/千堆雪
日光轻,柔风软,小院海棠款。
绿鬓红窗,罗袖小妆懒。
幽绪一抹眉梢,几重心上,似凭说、相思可绻。
拟消遣,蝇字落笔千行,多情何必叹。
脉脉韶华,容易将青眼。
梦中佳客知心,明珠但赠,看天边、白云犹伴。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24讲作业: 满庭芳
文/千堆雪
岸柳垂枝,烟波坠月,画船行过湖桥。笙歌彩烛,得味正今宵。
更把琼浆尽饮,畅谈了、意气扶摇。想来是、蓬莱约赴,拂袖踏云涛。
贪杯添一阕,抒怀墨竹,寄语书刀。莫询问,平生羁旅何憔。
已是蒙尘事远,回眸处、人物飞绡。休休也,但凭幽绪,吩咐莫浮嚣。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25讲作业: 水调歌头 步苏老韵
文/千堆雪
露白至秋起,别后又霜天。
有人心事无数,弹指算经年。
倚得栏杆夕照,听取檐铃老调,一袭白衣寒。
寞寞落风底,寂寂上眉间。
翠屏半,红烛浅,更谁眠?
隔帘月色,如梦如幻一般圆。
若问清欢何味,莫说柔怀无字,心意最齐全。
信使情长在,可以共婵娟。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26讲作业: 沁园春 秋日登山有感(陆游体)
文/千堆雪
云白如流,碧宇澄明,信步向东。探山林小径,溪泉苔石,几番曲折,别样情衷。翠鸟鸣痕,丹霞染色,杖履迎阶有野枫。凝眸处,拾秋声一管,景致无穷。
乘风欲问仙踪,却怎奈尘心不得逢。恨花花世界,千千纠结,韶华轻负,物事难同。名利休提,清欢可寄,莫道浮生似梦中。消愁了,更登高望远,极目千峰。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27讲作业: 疏影
文/千堆雪
烟波蔓远。
有轻帆一叶,借风行岸。
脉脉群山,妩媚流云,盈盈尽落眉眼。
歌声隔水如闻复,风流了、情怀千万。
更端杯、琼液倾喉,挥袖消愁一段。
来去平湖畅意,小荷初访问,游客同伴。
碧玉成盘,清露凝珠,早与蜻蜓相款。
丝丝香气留人醉,真是个、尘心堪浣。
莫辜负、此地清幽,不觉夕阳翻晚。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28讲作业:
28.永乐遇 文/千堆雪 桃雨芳菲,柳风缱绻,佳景无限。 紫陌生香,游人如织,一霎春光遍。 莺啼粉朵,蜂追绿蕊,忒是动人心眼。 又听得、声声清笛,寻思哪处迎见。
浮生未歇,偷闲惬意,选取流光成段。 放浪形骸,情怀检点,莫问为何愿。 初衷入世,初心依旧,婉转柔肠千万。 借诗酒、韶华可读,精神更满。 ================================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29讲作业:
瑞龙吟
文/千堆雪
梨花落。
庭院暮色深沉,翠帘风薄。
谁人慢捻丝桐,轻吟往事,惆杯独酌。
一灯寞。
曾是剪窗双影,晚来楼阁。
燃香沁入心扉,柳眉待画,桃腮欲托。
回味柔怀成郁,锦书无寄,梦涯难泊。
记得谢桥相逢,红药初萼。
佳客潇洒,含笑惊鸿若。
琴弦处、情丝慢引,芳华方觉。
弄曲清平乐。
海棠窈窕,丁香惜弱。
怎奈东君恶。
吹散了,前尘如烟斑驳。
徒留泪滴,几回魂灼。 小渔村词五期研修班第30讲作业:
一、基础部分
1.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
答: 诗词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等。
2.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请举例说明:①视觉与听觉间的通感。②触觉与听觉间的通感。③视觉与触觉的通感。
答:①视觉与听觉间的通感。如:苏轼的《夜行观星》“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听觉表现视觉)大大小小的星星聚集在一起,大星星似乎明亮而平静,小星星闪烁不定,在诗人笔下就成了“闹若沸”的声面,一个“闹”字在宁静的夜空中更显得其活泼自在又乖巧的意境。 比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视觉表现听觉)带露的芙蓉、盛开的兰花,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描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②触觉与听觉间的通感。如:刘长卿的《秋日登台上寺远眺》“寒磬满空林”。以触学上的寒形容磬声的深远,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衰草寒烟,十分凄凉。如: 杜甫的《夔州雨湿不得上岸》“晨钟云外湿”。清晨的钟声远扬,穿过雨幕袅袅余音穿透云层,悠远而空明,但因雨天而钟声里显“湿”,人们不得上岸的一点烦闷也表现得贴切自然。③视觉与触觉的通感。如: 李贺的《蝴蝶飞》“杨花扑帜春云热”。杨花在春风中飘落,而春云也让人产生了热的感觉春意热闹盎然的意境因“热”字而更形象。如: 石柔《绝句》“来是万缕弄轻黄”。杨花开的花色淡到若有若无,使人产生飘忽不定的感觉,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之感。 3. 苏轼在《百步洪》的开头八句写道: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诗人一口气用八个不同的形象来形容洪水的势不可挡,一往无前。从多个角度把洪流写得有声有势,蔚为壮观,从而突出行舟的快速特征,加强了惊险感,回味无穷。 请问这里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再举一例。
答: 博喻。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4. 互文的作用: ① 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② 避免词语单调重复。③ 增强文章的形象性,也能产生一种韵律美,使人回味无穷。
什么是互文手法?
答:互文,也叫互辞,是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 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 “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2、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 这类句子比较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理解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向哪一方,也不能把它割裂开来理解。
请举出两个使用互文这一修辞手法的诗词句子。
答: (1)“秦时明月汉时关,”唐·王昌龄《出塞》。
(2)《木兰诗》北朝民歌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扩展资料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
5. 课上老师分几讲讲述了诗词修改之法,请列出都有哪些?
答: ① 炼词眼,炼警句。② 让形象说话。③ 化美为媚。④ 力求悦耳顺口。⑤ 用色彩去抢眼。⑥ 删去一切多余的东西。⑦ 让诗情生化。⑧ 诗歌要有韵味。⑨ 掏出新东西来。⑩ 恰到好处。
6. 写好一首词,首要考虑的便是词的结构,也即词的每部分应该安排什么内容。请列出长调词常用的几种结构模式,并举例。答:① 上景下情、并列模式、递进模式。例: 宋·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宋·周邦彦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② 对比模式、时间模式。例: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蒋捷《虞美人·听雨》。③ 顺逆、错综模式。例:南唐·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7. 什么是三叠词?什么是双拽头?试举一例。
答:词的三段而成一调的词,叫着三叠词。在三叠的长调、中调词中,第一段与第二段句数和字数相同,第三段与它们不同,长调、中调的第一段与第二段句数和字数相同。如 宋 周邦彦 《瑞龙吟》词“章臺路,还是褪粉梅梢,试华桃树。愔愔坊阳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佇,因记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朱彝尊 注引 黄叔旸 曰:“此词自‘章臺路’至‘归来旧处’是第一段。自‘黯凝佇’至‘盈盈笑语’是第二段。此之谓‘双拽头’,属正平调。”这样的词构成形式,就叫双拽头。
叠字词,在宋词知识中的定义是指词中相临的句子部分,相同的字或词的反复使用,从而在声韵上反复吟唱,情感表达上起到递进,加强,转折等作用。如黄庭坚之《喝火令》下片:“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 连续三句用叠字“晓也“做领。
二. 命题创作部分:
【1】、中调:
定风波 道情 文/千堆雪 九曲回廊隐翠帘,绿萝心事待谁探。槛外流云空自白,沉默,无非人物忆江南。 小字斑斑难寄读,眉蹙,愁思轻易一些添。寂寞生香何赖我,幽坐,红笺风月又重簪。
【2】、长调:
瑞龙吟 文/千堆雪 梨花落。 庭院暮色深沉,翠帘风薄。 谁人慢捻丝桐,轻吟往事,惆杯独酌。 一灯寞。曾是剪窗双影,晚来楼阁。燃香沁入心扉,柳眉待画,桃腮欲托。 回味柔怀成郁,锦书无寄,梦涯难泊。记得谢桥相逢,红药初萼。佳客潇洒,含笑惊鸿若。琴弦处、情丝慢引,芳华方觉。弄曲清平乐。海棠窈窕,丁香惜弱。怎奈东君恶。吹散了,前尘如烟斑驳。徒留泪滴,几回魂灼。 【3】、 满庭芳 拟赠满庭芳老师 文/千堆雪 词海吟梅,诗山采菊,漫听韵事横箫。清欢清味,倾顾亦妖娆。五柳堂前论志,性情处、肆意挥毫。暖新酒,千杯不醉,为是有君邀。 休提山水远,心生一念,揽尽迢迢。更难得,渔村明月今宵。每每欢言共识,舒胸臆、一曲渔樵。浮生梦,当同知己,千里共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