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23|回复: 8

小渔村四十五期评阅强化班凝香组第十讲作业

[复制链接]

45

主题

446

帖子

4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凡皿沐子 于 2025-7-19 20:24 编辑

第十讲作业:
一、问答题: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二、创作题:
因上次我们写过怀古诗,这次我们写一首寄远,怀远的诗。律诗绝句不限,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45

主题

446

帖子

4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0719小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凝香22-易清欢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答:怀古诗是要怀古而成诗,借古说今——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愚贤而已(方若虚语)。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写怀古诗可从古迹、古人、古事这三点任何一点入手。
在创作过程中有三点1、 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熟悉史实。怀古诗必定要用典,用典就一定要精准才能准确的表达你想表达的东西,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用典有偏颇的话,诗中之意必然会跑偏。2、 接下来就是情感的表达:对于要怀之“古”,你必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情感倾向,并由此来引发议论。要找到古人和自己之间的共同点,并以此生发情感,不能造作。3、 标新而不立异:对待许多古事,现代人的看法肯定跟古代人有所差异,那么我们在创作怀古诗的时候便会努力求新,以期与出古人没写到或者没想到的东西。但这个新不能跳出传统道德的范畴,要符合正常的、文人审美,不能一味求新而走入异路歧途。

二、创作题:
因上次我们写过怀古诗,这次我们写一首寄远,怀远的诗。律诗绝句不限,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立春于南半球怀远
文/易清欢
斗柄回寅北陆新,南溟律吕祀秋神。
故园冰解龟纹兆,久客庭招逆旅人。
素手团云承汉俗,欢颜噙翠念乡珍。
东风莫道天涯远,一席青盘总是春。
自评: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团云”以柔形写春饼制作,纤纤玉手轻揉白色面团;“噙翠”凝乡味于齿颊,将“咬春”习俗化用(“翠”借代青蔬)。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全诗以“立春”为线,贯穿:  1天地回春(首联)→ 羁旅怀乡(中二联)→ 天涯共暖(尾联)  ,意脉连贯。
尾联“一席青盘总是春”尤妙,以家常之物消解孤寂,与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异曲同工。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仄起首句入韵式七律,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真韵部(新、神、人、珍、春)五韵中三阴二阳,可行。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似无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首字平仄比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0

帖子

15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0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答:怀古迹,思古人。要用典抒情议论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古迹,古人,古事,写古迹着重今昔对比,写古人着重抒情,写古事着重议论。
七绝 怀远
文 横渠晨风
慈父久行天一涯,遥遮群岭数重沙。
山城炎酷约归晚,明月何时随到家。
首句写和善的父亲远行时间悠久去的地方也偏僻,
次句写阻隔多望而不得,相遇也困难重重,
三句写远久旅行为避暑,离回来时间也长,
尾联过段时间希望能平安归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9

帖子

1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前天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凝香08-一醉千年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答: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古迹、古人、古事(史)。



3、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总的来说,要写怀古诗需从古迹、古人、古事这三点任何一点入手都可以,在创作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1、 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熟悉史实。怀古诗必定要用典,用典就一定要精准才能准确的表达你想表达的东西,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用典有偏颇的话,诗中之意必然会跑偏。2、 接下来就是情感的表达:对于要怀之“古”,你必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情感倾向,并由此来引发议论。要找到古人和自己之间的共同点,并以此生发情感,不能造作。3、 标新而不立异:对待许多古事,现代人的看法肯定跟古代人有所差异,那么我们在创作怀古诗的时候便会努力求新,以期与出古人没写到或者没想到的东西。但这个新不能跳出传统道德的范畴,要符合正常的、文人审美,不能一味求新而走入异路歧途。


二、创作题:
因上次我们写过怀古诗,这次我们写一首寄远,怀远的诗。律诗绝句不限,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五绝.河姆渡怀远
文/一醉千年

遥思有稻仙,枕渡七千年。
别自香依故,幽幽骨哨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7

帖子

15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7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前天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四十五期评阅强化班凝香组第十讲
月婵
第十讲作业:
一、问答题: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答:怀古诗是要怀古而成诗,借古说今——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愚贤而已(方若虚语)。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写怀古诗可从古迹、古人、古事这三点任何一点入手。
在创作过程中有三点1、 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熟悉史实。怀古诗必定要用典,用典就一定要精准才能准确的表达你想表达的东西,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用典有偏颇的话,诗中之意必然会跑偏。2、 接下来就是情感的表达:对于要怀之“古”,你必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情感倾向,并由此来引发议论。要找到古人和自己之间的共同点,并以此生发情感,不能造作。3、 标新而不立异:对待许多古事,现代人的看法肯定跟古代人有所差异,那么我们在创作怀古诗的时候便会努力求新,以期与出古人没写到或者没想到的东西。但这个新不能跳出传统道德的范畴,要符合正常的、文人审美,不能一味求新而走入异路歧途。
二,创作题:
五律.街忆怀远
月婵
旧巷藏苔迹,斜阳印辙深。
茶烟牵客梦,槐影落初心。
几度风霜改,千年故事沉。
凭栏望远处,灯火照乡音。
自评:采用诗家语。
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 藏苔迹,印辙深,牵客梦,风霜改,落初心。
运用形象思维,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旧巷--今天的乡音。几度风霜改,千年故事沉。
意脉不可断裂。没有断裂,紧绕主题。
用韵、格律无误。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从眼见的旧巷起句,承接档时的初心。转接多少年的风霜
自古以来的故事,最后结句,凭栏望远,还是我的家乡好。灯火照乡音。
此律以“那条街”的具象风物(旧巷、苔迹、茶烟、槐影)为引,借时光流转(风霜改、故事沉)暗抒怀远之情,末句以灯火乡音收束,将街景与乡愁相融,符合五律起承转合之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4

帖子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前天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凝香25-白玫瑰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答:怀古诗是要怀古而成诗,借古说今——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愚贤而已,方若虚语。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写怀古诗可从古迹、古人、古事三方面任何一点入手。
在创作过程中有三点1、 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熟悉史实。怀古诗必定要用典,用典就一定要精准才能准确的表达你想表达的物像清晰东西
,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用典有偏颇的话,诗中之意必然会跑偏。2、 接下来情感的表达:对于要怀“古”,你必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情感倾向,并由此引发议论。找到古人和自己之间的共同点,并以此生发情感,不能造作。3、 标新而不立异:对待许多古事,现代人的看法肯定跟古代人不一样所差异,那么我们在创作怀古诗的时候便会努力立求新,以期与古人没写到或者没想到的东西。但这个新不能跳出有为传统道德的范畴,要符合正常的、文人审美,一味求新走入异路歧途。


二、创作题:
因上次我们写过怀古诗,这次我们写一首寄远,怀远的诗。律诗绝句不限,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怀远夏夜
文/凝香25-白玫瑰

月照轩窗暑未消,蛙鸣有断韵如潮。
星河见隐浮云厚,竹露轻凝瘦影摇。
旧梦相思之苦绕,诗笺欲赋意难描。
高楼遥念天涯处,仲夏情痴写玉箫。

自评: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团云”以柔形写春饼制作,纤纤玉手轻揉白色面团;“噙翠”凝乡味于齿颊,将“咬春”习俗化用(“翠”借代青蔬)。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全诗以“立春”为线,贯穿:  1天地回春(首联)→ 羁旅怀乡(中二联)→ 天涯共暖(尾联)  ,意脉连贯。
尾联“一席青盘总是春”尤妙,以家常之物消解孤寂,与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异曲同工。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自己七律如下:
此诗出自《七律 *怀远夏夜》,全诗为:
月照轩窗暑未消,蛙鸣有断韵如潮。
星河见隐浮云厚,竹
露轻凝瘦影摇。
旧梦相思之苦绕,诗笺欲赋意难描。
高楼遥念天涯路,仲夏情痴写玉箫。 ‌

诗句解析
‌月照轩窗暑未消‌:以“月”喻夏夜未退的暑气,通过自然意象暗示时间流逝与消暑需求。
‌蛙鸣有断韵如潮‌:用“断续”的蛙鸣声比喻夏夜喧嚣,呼应“韵如潮”的动态感。
‌星河见隐浮云厚:浮云遮蔽星光,暗喻思绪被外界干扰或内心烦闷。
‌竹露轻凝瘦影摇‌:竹叶上的露珠凝结,象征静谧中的微妙变化。
‌旧梦相思之苦绕‌:表达对过往回忆的追寻与无奈,引出“苦之”的深层情感。
情感表达
全诗通过夏夜景象的描写,流露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最终将情感寄托于“玉箫”这一传统乐器,暗含古典诗词常见的借物抒怀手法。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4

帖子

2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64
发表于 昨天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顾名思义,怀古诗是要怀古而成诗,借古说今——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愚贤而已(方若虚语)。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古迹、古人、古事(史),那么咱们就从这三个切入点来说说怀古诗的写法。
二、创作题:
因上次我们写过怀古诗,这次我们写一首寄远,怀远的诗。律诗绝句不限,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寄远
石涧飞凉溅玉声,松涛卷翠四山清。
幽蹊野卉蝶迷影,烈晷高柯蝉沸声。【宾语前置】
目接层峦悬远道,心随飞鸟没蓬瀛。
人生有地相安好,风物愉人逐日更。

点评:自评:
. 诗家语变形标注:  
   - "溅玉声"(通感变形):将涧水声比作玉碎声,听觉向触觉转移。  
   - "卷翠"(动态变形):静态的松色以"卷"字赋予浪涛的动势。  
   - "蝶迷影"(主宾倒置):正常语序为"影迷蝶",倒置后突出蝶与光影的交融。  
   - "蝉沸声"(比喻变形):蝉鸣如沸水翻滚,强化夏日的燥烈感。  
2. 形象思维运用:  
   全诗以"石涧-松涛-野卉-层峦"为纵向空间,"飞鸟-蓬瀛"为横向拓展,形成立体画卷。蝉蝶的微观动态与山峦的宏观静势相映。
3. 空间设计:  
   首联仰视(飞涧)、平视(松涛),颔联俯察(幽径)、聚焦(高柯),颈联由近及远(目接-心随),尾联转入虚境(人生-风物),完成物理到心理的空间转换。

4. 意脉连贯性:  
   "溅玉声"启"清"境,"蝶影"承"翠"色,"蝉沸"转喧闹,"远道"引遐思,"蓬瀛"结超然,末句"逐日更"呼应首句"飞凉"的时间流动感。

格律自查:  
   平水韵八庚部,无撞连挤韵。  
首字平仄比5:3(石仄/松平/幽平/烈仄/目仄/心平/人平/风平),合变格要求。   中二联"幽蹊-烈晷""目接-心随"虚实相生,颔联工对,颈联流水对,转句"悬/没"二字将实景推向虚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62

帖子

3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讲作业:醉舞可乐作业
一、问答题: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二、创作题:
因上次我们写过怀古诗,这次我们写一首寄远,怀远的诗。律诗绝句不限,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一、问答题
1、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形式标志
    标题:常常带有古迹、古人相关的名称,如《蜀相》《乌衣巷》《赤壁》等,直接点明所怀的对象或地点。
    意象:多运用与历史相关的特定意象,像荒台,废殿,断碑落日,秋风,等,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沧桑、凄凉的氛围,暗示着历史的变迁。
    用典:频繁引用历史故事、人物事迹,以古喻今,使诗歌内涵更丰富。例如李商隐《贾生》中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用汉文帝与贾谊的典故,寄寓诗人对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内容特点
    对历史的反思: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回顾,思考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教训。如杜牧《阿房宫赋》(虽为赋,但有怀古诗的特质)中“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揭示了统治者骄奢淫逸导致灭亡的道理。
    借古伤今:借历史上的兴衰成败来感慨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以昔日繁华的金陵城如今的荒凉,抒发对唐王朝国运衰微的忧虑。
    对古人的追慕或惋惜: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情或惋惜之情。如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创作入手方面
   选好题材:选择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丰富内涵的古迹或历史事件、人物。可以是著名的历史战场、宫殿遗址,也可以是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事迹。比如要写关于三国的怀古诗,可选取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事件,或者曹操、周瑜等人物。
    融入情感: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题材相结合,或感慨历史兴亡,或借古讽今,或表达对古人的敬仰。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孙权、刘裕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抒发自己抗金复国的壮志和对朝廷偏安的不满。
    运用艺术手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如用典可以使诗歌更具文化底蕴;对比可以突出历史与现实的差异,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将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象征可以使诗歌更含蓄,如用落日,象征王朝的衰落。
鉴赏步骤
    了解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所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等。比如鉴赏杜牧的怀古诗,要了解晚唐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背景,这有助于理解诗人借古讽今的意图。
    分析意象和用典:找出诗中的意象,分析其象征意义;解读诗中的典故,理解其与诗歌主旨的关系。如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的意象象征着历史的流逝,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用周瑜的典故,塑造了周瑜的英雄形象。
    把握情感和主旨: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明确诗歌的主旨。是感慨历史兴亡,还是借古伤今,或者是对古人的追慕等。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通过描绘金陵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二、创作题
七律·寄远
天涯羁客梦魂牵,雁影云踪岁序迁。
旧巷苔痕凝别泪,荒村月色冷离弦。
风摇落木愁肠断,雾锁寒江苦绪绵。
遥念故园桑梓处,归期未有意难全。

诗家语变形标注及说明
雁影云踪:将大雁的影子和云朵的踪迹组合在一起,是一种意象的叠加。雁,常常象征着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书信传递,“云”则给人一种飘忽不定、遥远的感觉,二者结合,强化了游子漂泊天涯、行踪不定的孤独感。
苔痕凝别泪:把青苔上的痕迹想象成凝结的离别之泪,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苔痕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了离别的悲伤和难以忘怀。
冷离弦:冷,本是形容温度的,这里用来修饰,离弦,将听觉上的,弦声,与触觉上的冷相结合,通感的手法使离别的哀伤更加具体可感。

三、自评
这首《寄远》在格律上,严格遵循七律的平仄要求,押韵使用的是“先”韵,韵脚分别为牵,迁弦,绵,全,没有出现撞韵、挤韵、连韵的情况,韵字阴阳平衡,读起来朗朗上口。首字“天”为平声,符合5/3的要求。

起承转合,
首联天涯羁客梦魂牵,雁影云踪岁序迁”为起,点明了游子漂泊天涯、思念远方的主题,
通过梦魂牵,直接抒发情感,雁影云踪和,岁序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行踪的不定。
颔联:旧巷苔痕凝别泪,荒村月色冷离弦为承,从不同的场景进一步渲染离别的悲伤,旧巷,荒村,营造出一种荒凉、寂寞的氛围,苔痕凝别泪,和冷离弦,将情感具象化。
颈联:风摇落木愁肠断,雾锁寒江别绪绵”为转,通过“风摇落木”和“雾锁寒江”的描写,使情感更加深沉,愁肠断,和别绪绵将游子的痛苦和思念推向高潮。
尾联“遥念故园桑梓处,归期未有意难全”为合,回到对故园的思念上,归期未有,点明了游子的无奈,
意难全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表达了无法回到故乡的遗憾和惆怅。

在形象思维方面,运用了“雁影云踪,苔痕凝别泪,冷离弦,等意象和手法,使诗歌的画面感更强,情感更加真挚。空间设计上,从天涯的羁旅之地到旧巷、荒村,再到寒江,最后遥念故园,空间不断转换,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意脉连贯,没有断裂。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格律、章法、情感表达等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要求,但在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度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7

帖子

33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37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凝香11-洗尘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答: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怀古诗的内容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感怀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因此,怀古诗的切入点主要有三:古迹、古人、古事(史)。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创作怀古诗主要从古迹、古人、古事(史)这三方面入手。
怀古诗创作与鉴赏步骤及要求如下:
(1)熟悉史实。怀古诗必定要用典,创作时用典要精准,才能准确表情达意,引起共鸣。用典有偏颇的话,诗中之意必然会跑偏。鉴赏怀古诗,也只有熟知用典相关史实,才能情通作者,把握作品主题。
(2)情感主题明确。对于要怀之“古”,必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情感倾向,并由此来引发议论。要找到古人和自己之间的共同点,并以此生发情感,不能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3)标新而不立异。对待许多古事,现代人的看法肯定跟古代人有所差异,在创作怀古诗的时候便会努力求新,以期言人之所未言。但这个新不能跳出传统道德的范畴,要符合正常的文人审美,不能一味标新立异而走入异路歧途。

二、创作题:
因上次我们写过怀古诗,这次我们写一首寄远,怀远的诗。律诗绝句不限,韵部不限。
五律•寄远
文/洗尘
客路蝇营久,家山入梦迟。
登高空伫望,玩水更迷离。
徒羡严陵乐,岂堪王粲悲。
归鸦披落日,携伴过南枝。

三、自评:
这首五律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韵字阴阳比例2/2,完美,无挤韵撞韵连韵现象。格律无误,首字平仄比例5/3,和谐。
诗题“寄远”,诗写羁旅乡思,归隐无望。首联赋笔对起点题,羁旅离思奠定凄怆情感基调。颔联以登高、玩水寄托离思,反而空伫望、更迷离。颈联用典情转,抒发归隐不得之憾。尾联景结,以暮鸦携伴而归,反衬思乡人的孤独凄苦,从而深化思乡之情,推进一层收结。
全诗起承转合布局,脉络清晰,表达顺畅,情感饱满,含蓄蕴籍,意达言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3 22:45 , Processed in 0.0629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