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802|回复: 31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竹影组第七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378

主题

1108

帖子

111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7 21: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    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    要求平收入韵。
3、    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0

主题

83

帖子

8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83
发表于 2024-11-8 12: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讲作业
竹影10—秋天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就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要求平收入韵。
3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冬游
文/秋天
隆冬遍野着轻妆,疏影含苞有隐香。
试问琼妃何日到,好携文友觅诗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4
发表于 2024-11-8 15: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6期第七讲作业:
竹影20-水清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七绝·霜花
竹影20-水清
凝成素粒溢清光,绘就林花山水长。
青女匆匆何故去,玉容不肯媚朝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

帖子

5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0
发表于 2024-11-8 17:3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中听竹 于 2024-11-8 17:41 编辑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竹影组第七讲作业贴
一、    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汇。经过观察审视,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向或其他感官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重现出来,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一是利用动态的动作为意向,少点静态的陈述。二是利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三是通感的手法,使意向鲜明逼真。四是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住细小的景物。五是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手法给读者以外明确的印象。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要点,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词,第四句答之。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贯,万不可断裂。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    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    要求平收入韵。
3、    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小渔村46期7讲作业
七绝  初冬夜漫步
文/竹影35—雨中听竹
初冬独步雪初晴,霜满枝头月半明。
何处暗香盈袖至,寒梅点点小桥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5
发表于 2024-11-8 23:07: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羽蝶 于 2025-6-3 14:01 编辑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就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要求平收入韵。 3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冬之叶
一半枝头一半尘,绿衣已被褐涂匀。
丹青出自谁之手,泼色玄冥本领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3
发表于 2024-11-8 23: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辣椒。 于 2024-11-8 23:31 编辑

渔村绝句班第七讲作业
竹影33-辣椒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就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要求平收入韵。
3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踏雪寻梅
文/辣椒
皑皑白雪晓风凉,湿滑石阶初照阳。

叫问山翁欲何往,笑言寺里正梅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2

帖子

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9 19: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月满楼 于 2024-11-9 19:36 编辑

小渔村46期第七讲作业:
竹影09-月满楼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注意这句话 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重现出来。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七绝.初冬
文/月满楼
秋尽陵城草未凋,青黄木叶自逍遥。
小春何日绽花信,始引浮香浸碧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1

帖子

7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1
发表于 2024-11-9 20: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竹影组第(七)讲作业
文/竹影06-期盼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1)多利用动态的动作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绝句创作组织意象常用有以上六种手法。
3、渔详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以假设或设问转换,要在1、2句那个时空环境中提升高度,将主题点岀。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用渔详绝句第三法。
2、要求平收入韵。
3、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梅赞
文/竹影06-期盼
朔雪纷飞万里时,寒风料峭日迟迟。
群芳尽隐谁安在?尚有梅花绽满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8

帖子

22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28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9 23: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竹影组第七讲作业
一、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意象就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 ,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1)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
(2)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3)利用通感的手法,使意象鲜明逼真。
(4)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
(5)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
(6)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二、创作题
七绝•腊梅
竹影27-天蓝蓝
北风吹破雁门关,暮雪纷纷堆满山。
一缕幽香何所寄,红梅几朵断崖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3

帖子

1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3
发表于 2024-11-10 07: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竹影组第七讲作业
竹影29-怀谷

一、    问答题:
1、什么是意象?
答: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汇。经过观察审视,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向或其他感官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重现出来,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
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有几种常用的手法?
答:
一是利用动态的动作为意向,少点静态的陈述。
二是利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
三是通感的手法,使意向鲜明逼真。
四是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住细小的景物。
五是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手法给读者以外明确的印象。
3、渔洋绝句第三法关于第三句的要求是什么?
答:要点,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词,第四句答之。 关键是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贯,万不可断裂。

二、创作题: 以《冬之华》为主题,题目自拟,作七言绝句一首。
要求: 1、    用渔洋绝句第三法。
2、    要求平收入韵。
3、    第三句必须用设问转换要求且与1、2句做到若即若离,将主题点出。第四句抱紧问句回答。

七绝·初冬感怀
初冬霜落满山川, 寒水轻摇映月天。
诗意何来心上绕, 咏梅当引寄情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5 22:09 , Processed in 0.0700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