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期五律班第二十讲竹影组作业点评汇总: 1、 五律.清明祭鹤山无名烈士 竹影35-鹤仙草 遍访无名冢,长眠村作邻。 曾经百团战,每向鹤山民, 抗日披风雨,保家驱鬼神。 黄花沾我泪,未敢忘先人。 雪韵简评:问好同学,此律首尾呼应,其它尚可,不足处就是颔联“团”在平仄格律音节处,该仄而平出律了,致联内平仄格律失对失替,对仗不工整,虽然在本句作了拗救,但是在联内2、4、6位置上,还是不允许的,以后要尽量避免。个见勿怪。 2、五律.清明 竹影01-泊远 梨花三月雪,泼火雨伤明。 纸化飞蝴舞,烟燃悼泪茔。 空余抔土隔,一任载思倾。 待到来年日,全欺冷艳生。 雪韵简评:问好同学,全诗意虽然扣题,但是首联跟尾联,上下句有断痕,用词铺排上有凑痕,还有待提升。个见勿怪哦。 3、清明·祭祖感怀 文/晴空一鹤 置酒呈先辈,茔前默悼恩。 音容尘事远,岁月素风存。 缅忆谈今古,传承看子孙。 当怀鸿浩志,立业耀家门。 雪韵简评:问好诗友,此诗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读起来朗朗上口,佳作,学习了。 4.五律.清明节 竹影07-事去心空 雨润春分后,寻巢燕子还。 每逢寒食日,总是落花天。 梨雪魂纷若,悲思泪戚然。 杜鹃燃箔火,蝶影化成烟。 雪韵简评:问好同学,这首诗跑题了,题目要求是写清明节,而全诗是围绕寒食日来写的,虽然说寒食日跟清明节只相差一天,但很早以前他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只是现在有很多人把它们当成一个节日过了,但两个节日的意义是不同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时节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据传清明节的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而寒食节是指春秋时晋文公落难,介子推曾割自己的肉给他充饥,晋文公即位后,请介子推为官,介子推却隐居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出介子推,结果误将介子推烧死。晋文公十分痛悔,下令从今往后这一天禁火。因为禁火,人们这一天只能吃冷食,故称“寒食”。如果把题目换成是寒食节,那这将是一首不错的好诗。可惜了,个见勿怪哦! 5.清明 竹影08-怀谷 小溪岩下过,山雀谷中鸣。 水暖鸳鸯戏,花妍桃李争。 纸鸢任云拥,蜂蝶绕香盈。 苍润晴空皓,茶新沁肺清。 云儿一片云简评:问好诗友。小诗言辞通顺。首联视听结合,兼用拟人,颔联对仗工稳,写景如在眼前。颈联对仗不错,高低景物结合。尾联句子不如前三联那么流畅。小诗春意盎然,尾联用茶新点清明,力道略弱。 6.五律·清明 文/竹影06-期盼 追思逢节气,游子奔家乡。 扫墓惊乌泣,飞灰作蝶扬。 遥来倾寂寞,独立显凄凉。 细雨如流泪,归途更感伤。 云儿一片云简评:小诗写得不错。首联点题,清明游子奔乡。中二联写祭扫,一景一情,描述真切。尾联写得最感人。又照应了首联。布局合理,言辞朴素而感人。很不错的一首诗。 7·五律·清明 文/竹影蓝天 又至清明节,今来泪已贫。 纸鸢飞野陌,浊酒祭黄尘。 卅载思亲梦,三千老病身。 最怜零落雨,应是累年真。 云儿一片云简评:问好诗友。小诗首联点题,一分句扣题,二分句写情。又是,泪已贫,惊心。中二联对仗工稳。三千老病身,不太好理解。尾联,以雨收束。作者对清明祭祀有自己的思考也有自己的无奈。布局清晰,言辞流畅,继续加油! 8·五律·清明 文/坐标 寒天笼烟雨,滴滴动愁肠。 杨柳抽青玉。梨花尽白光。 茔前千语脉,音里满眸伤。 新朵铺荒冢,闵钱飞蝶长。 云儿一片云简评:问好诗友。小诗首联一分句营造氛围,二分句写情。起得不错。颔联最喜欢,色彩对比。青玉、白光,摹写形象又新颖。虽然杨柳的杨属韵字。但依然很美丽。颈联不如颔联流畅。音里满眸伤,这句是否斟酌下。尾联收得不错。以景结情。整体布局不错。加油! 9五律·清明 竹影15-暗香疏影 平生惟憾事,难以报春晖。 叩拜心香祭,追思雨泪飞。 水流无返覆,杜宇惯啼归。 十载空欢梦,林芳枉自菲。 天涯孤雁浅评: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对仗,这是律诗的重要特征之一,已成为公认的固定规律。为什么要对仗?因为对仗产生对称美、诗意美和韵律美 对称美是普遍存在的,是重要的审美观,在大自然中,在数学、建筑学、艺术中屡见不鲜。 诗意美指的是对仗联中,出句和对句的词性、词义相对,回旋有力,符合大众美学,故诗意盎然;韵律美指对仗联中,出句和对句结构相同、平仄相对,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这首五律颔联,心香对雨泪。看出来都是比喻,只是心香生造感,全联不够精美。颈联,水流和杜宇不对仗,无和慢不工。返覆和啼归也都不对仗。这样就是前后写得再好也不行。事实上,造词不够,得要加强。用韵全是阴平,最好阴阳对半且交替。 10、五律·清明扫墓 竹影18-依雪轻寒 寒食逢春半,梨花落满溪。 举家才扫墓,双泪已沾碑。 烧纸哀情诉,焚香旧事思。 一抔黄土祭,寂寂尽馀悲。 天涯孤雁浅评: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是个历来看重的传统节气,故而有很多寄寓可以阐发,追思悼亲是主要氛围。那么就出现个问题,在这种大氛围下,怎样写出不一样的悼诗呢,这还需要从个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去下笔,每个人情感和遭际都有一定独特性,能抓住内心最真实的情绪,再衬托以环境意像,去俗存新,此为善道。 这首小诗诗路清晰,结构布局合理,中二联对仗工整且不落俗。只是韵脚全是平声。 学习了 11五律.清明 竹影11~白丁 四月清明至,神州俗亦同。 儿孙怀父老,松菊祭英雄。 一冢荒丘卧,三春哀泪充。 思情谁与共,若此白头翁。 天涯孤雁浅评:从整首来看,是清明祭祀思亲,扣题。中二联情境很不错。颔联下句祭英雄有点偏,亦或可以说祖先是英雄,那也缺少了铺垫的。颈联哀泪充比较生硬。尾联逊色了。个见。 12.五律·清明 竹影03-镜子 涧边春草绿,微雨谷中行。 彩纸竹枝挂,菊花碑石横。 一堆黄土下,无数玉人情。 徒步年年祭,时闻鸟雀鸣。 天涯孤雁浅评:清明作为祭祀先人的日子,虽然好语为古人道尽,但不影响今人的体验和抒怀。只是今日写这种传统题材,自然要注意少陈言,方见自我。 颔联的展开颇佳。而颈联则意思较浅且有点俗,黄土下直白。也很难理解。 中二联铺景叙事抒情,结构可以,但欠工整。第四句末字横有凑韵之感。颈联,黄土下和玉人情对仗不工。结句情应该多些。 还有第二联菊花碑石横犯孤平了,四个韵脚按理应该是二阴二阳交替使用,这里全是阳平了。 13.五律·清明 文/竹影19-卓一 细雨催春茂,繁花带泪离。 千山归路阻,万里使车驰。 来向先人祭,还随往事悲。 烟光惊鸟去,翠柏倚坟痴。 蓝枫简评: 首联从时间写起;颔联写归途;颈联写祭拜;尾联抒情。 优点: 起承转合比较清楚,尾联抒情比较有意思。 瑕疵: 颔联、颈联含义略单薄,从而感觉全诗的含义稍浅显。 14.五律•清明 文/竹影27-天蓝蓝 杨花道旁哭,乌鹊绕枝啼。 飘渺汀烟处,依稀江北堤。 风和吹草绿,雨霁撒钱凄。 归客肝肠断,徘徊日渐西。 蓝枫简评: 首联从周遭氛围写起;颔联承接写地点、渲染;颈联继续写周围和祭拜;尾联抒情。 优点: 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比较充足,渲染气氛的想法不错。 瑕疵: 首联下句,总让人想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稍有种违和感。 前五句除了“哭”,其他的似乎并不仅限于清明,尾联汇总“归客”通常又指旅居外地返回家的人,从而整体来看和清明的主题不是很接近,如果再靠近清明一些也许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