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晴空一鹤 于 2023-12-19 20:14 编辑
46期五律班第8讲幽兰组作业点评汇总:
1.
五律 初冬感怀
幽兰组02-秋水长天客第八讲作业
丹枫摇落尽,残菊已成尘。
鸿雁飞天外,垂杨瑟水滨。
斑斑霜染鬓,冷冷病侵身,
凛冽风初至,篱边梅未春。
风雨人生简评:起承描景,转合抒情为主,最后景结,结构合理,且景结留有余味。中二联对仗也不错。建议:感觉最后的韵字再琢磨一下,这才初冬,到梅花开还早着呢,不宜时间跨度太长,即时景即时情的表达即可。
2.
五律 入冬感怀
文/幽兰23-一诚
骤觉西风老,城中暮色长。
庭空栖冻雀,纸冷浸梅香。
徒扰三更梦,羞看两鬓霜。
天寒微雪至,小酌试温凉。
风雨人生简评:起承合三联写的不错,在苍凉的暮色下,有雀有梅有雪有酒,画面有立体感,色彩比较统一。转联感觉写的与整体不协调,首先时间不合理,合句还在暮色下,转联怎么又跑到三更去了?再就是什么扰梦?羞的感觉从何而来?前面没类似的铺垫,看不出来。建议修改转联。
3.五律•入冬感怀 幽兰08飘雪千山
岁寒藏万物,山水复凄清。
天雪看花落,暮风纵酒迎。
行来堪染鬓,醉去总关情。
难禁梅香远,南枝照眼明。
风雨人生简评:这首也整体不错,首联总起,中二联情景交融且呼应,尾联景结,结构紧凑,语言比较优雅。建议:对于初冬,凄字用的稍微过了些,有种凄凉的感觉。结句还是跳不开梅,梅香、南枝都应该与梅花有关,初冬时节梅花的出现的是不是太早?
4.山城冬吟
文/幽兰22-大道至简
未觉隆冬季,行来秀色融。
苔痕青漠漠,草地绿蓬蓬。
似雨轻寒湿,如烟薄雾濛。
宛然倾水墨,人在画图中。
风雨人生简评:首联总写,中间二联分承,尾联抒情,结构安排不错。中二联对仗优雅且句子好看,挺不错的一首五律。建议:看你整篇都是初冬且是暖冬的景,起句的隆冬这个词就用的不合适,隆冬的时间是三九天到五九天之间,也就是1月份—2月份之间,一般来说,北方没这个景吧,所以这个词要换一下。承句的草地用绿蓬蓬来形容也不恰当,深秋大多数的草就枯黄了,何况是初冬。整体看,不像初冬,更像是春天的景。
5.
五律.初冬感怀
文/幽幽
秋色已收尽,薄凉渐入场。
寒风催日短,宿雨报更长。
窗外柿初熟,阶前橘泛黄。
心期天更冷,情畅绿梅香。
同学好,格律上“凉”孤平了;“薄凉”多指秋凉吧,与冬似乎有所出入;首字平仄比例稍失衡;“期”当为“心”之期,故“心”有些多余;中二联对仗还好,只是节奏均为212了;总体看扣题较紧,物象合理,经过学习还会有大的提升,加油哦!枭之个见勿怪。
6. 入冬感怀
文/花草缘
冻霜金叶枯,风袭树芳无。
瑞雪裹原野,层冰覆深湖。
月寒萧瑟冷,云暗路人孤。
岁末曙光蓄,春征万物苏。
同学好,少了“五律”2字;入声字9个多了;“深”似乎出律了;平仄阴阳比例尚好;“风袭树芳无”似与实际有所出入,建议再酌:“云暗路人孤”与冬有啥必然联系呢?“覆深湖”?浅湖呢?河呢?等等;“萧瑟”与“路人”词性不同,对的迁强;结联与主题似乎隔的远了点;再多加研磨,会好的。枭之个见勿怪。
7. 第八讲作业
幽兰18—剑心
五律.仲冬感怀
今冬天气好,风景胜春光。
桂树青青立,枫林焰焰张。
邀朋自远道,把酒对斜阳。
复问家山事,梅花可倚墙。
同学好,格律上首联下句三平尾;转联上句三仄尾;平仄阴阳比例还好;“桂树青青立”何止冬季呀;“邀朋自远道,把酒对斜阳”与冬何干?对仗还行;再多打磨打磨,会好的。枭之个见勿怪。
8、五律 入冬感怀
幽兰组~亦可
褪去缤纷色,群山蕴黛余。
清风空野逸,林木北枝疏。
雁鸟无踪影,霞光照旧庐。
人生平淡处,静以觅心书。
同学好,格律正确;平仄阴阳比例正常;“蕴黛余”费解,有自造之嫌;“空野逸”指意欠清;“空野”与“北枝”感觉难以对仗;“雁鸟无踪影,霞光照旧庐。”并非冬之物象哦;总体看该五律无大的亮点,确实平淡了些,建议再多打磨哦。枭之个见勿怪。
9·五律·入冬感怀
文/月影儿
万象萧疏季,故园难复寻。
风威荒径菊,霜厚脆山林。
病体时轻重,诗情自浅深。
忽惊人已老,不舍废光阴。
浅评:韵脚阴阳比例为2:2,比例完美。首字平仄比例为4:4,比例完美!点赞!
起句破题准确。但是衔接有悖常理。既然是入冬以后,万象萧疏,何来难复寻?难道不应该满眼都是萧条吗?这里表意疏忽。本意是想说葱郁的植物再也看不到了吧。可惜语言组织疏忽,事与愿违。
中二联对仗工整,词语结构错落有致。由实入虚,由物及人。铺设合理稳妥。动词形容词:荒,厚,脆,用得非常准确,炼字基础不错。物像铺设画面感强烈,代入感很足。
美中不足是下联,既然说到病体,那么诗情就显得过轻,压不住上一句。这里更适合进一步卖惨,为七转八合蓄势。
七转中,忽惊可以改为直接抒发感叹,从而照应题目的感怀二字。结尾含蓄蕴藉,符合诗词要求。不舍用的偏软。可以加深语气,从而增强渲染性。
总结:文字的音律尚好,中二联对仗扎实,炼字基本功扎实。可圈可点!建议继续加强炼句炼意,让诗词的感情能够随着诗词走向逐渐加强。要善于利用惨而博取别人的同情和共鸣。继续加油!
10五律~冬日感怀
幽兰33/北国红叶
寒潮带朔风,大雪似鹅绒。
槐柳枝头白,霞光夕照红。
青云浮峻岭,啼鸟入林丛。
凛冽严冬至,梅开又岁终。
浅评:韵脚阴阳比例为2:3,基本平衡。首字平仄比例为6:2,比例失调。整体音律存在瑕疵。
诗词采用分分分总的写法。前三联存在四平头,词语结构错落有致。动词形容词:带,浮,入,用得不错,炼字基本功扎实。
其中第四,五,六句,描写的并非冬天特有的景色,物像选择不符题目要求。脉络紊乱,铺设布局需要调整。比如槐柳是树木,林丛也是树林。中间却穿插了山岭,云,霞光,夕阳,缺乏归纳和条理性,时空布局不合理。
七转八合,总结+景结。但是没有完全扣题,说好的感怀呢?写景为了抒情,没有抒情的诗词,显得苍白无力。
总结:脉络紊乱,布局没有遵循时间和空间布局,物像选择随意了,没有抓住冬日的特点来渲染。基本功不扎实,尤其是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继续加强炼字炼句炼意,争取让诗词更有诗意。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