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绝谷画蝶1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跟贴处

[复制链接]

1

主题

68

帖子

13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0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8-20 05: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秋丽波学号47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谦)(恭)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之 )士   11.(招)贤(纳)士  12.(不)矜(不)伐
13.(以)(诚)相待 14.(克)恭(克)顺15.屈(己)待(人)16.温(文)尔(雅)
17.以(诚)相(待)18.虚(怀)若(谷)19.虚(席)以(待)20.虚(左)以(待)
21.戒(骄)戒(躁)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
25.以(诚)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挚(亲)(深)爱
29.(举)案(齐)眉30、(母)慈(子)孝 31.开(宗)明(礼)032.(明)正(典)刑
33.(例)(行)差事 34.知(理)明(事)  35.弄(斧)班(门) 36.(震)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讲义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一条,根据释义,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扫径以待

相关成语:扫榻以待
注释:
径:小路;待: 等待 。
扫径的解释  亦作“ 扫迳 ”。清扫道路。
洒扫庭院的小路, 准备 欢迎客人的到来。
出处:
唐 白居易 《营闲事》诗:“浇畦引泉脉,扫径避兰芽。” 清 钱棻 《雪赋》:“虽扫径其何伤。”亦用以表示迎客诚意。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延接》:“待宾至,云扫迳 待的解释  待 à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以 某种 态度 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七绝•迎客
小径覆尘晨起扫,殷勤挥帚借西风。
新茶已溢清香味,故人也许正途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9

帖子

2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9
发表于 2023-8-20 13: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048-初夏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礼)贤(下)士  12.(不)矜(不)伐
13.(竭)(诚)相待 14.(克)恭(克)顺15.屈(己)待(人)16.温(文)尔(雅)
17.以(礼)相(待)18.虚(怀)若(谷)19.虚(己)以(听)20.虚(席)以(待)
21.戒(骄)戒(躁)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
25.以(礼)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
29.(举)案(齐)眉30、(父)慈(子)孝 31.开(宗)明(义)32.(明)正(典)刑
33.(文)(武)差事 34.知(书)明(理)  35.弄(斧)班(门) 36.(发)聋(振)聩

二、请从本课讲义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一条,根据释义,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咏 千里送鹅毛
路远情相系, 何应表寸心。
鹅翎曾有寄,厚意世间吟。

【解释】: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出处】: 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8-20 18: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香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谦)(恭)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之 )士   
11.(招)贤(纳)士    12.(不)矜(不)伐
13.(以)(诚)相待    14.(克)恭(克)顺
15.屈(己)待(人)   16.温(文)尔(雅)
17.以(诚)相(待)   18.虚(怀)若(谷)
19.虚(席)以(待)  20.虚(左)以(待)
21.戒(骄)戒(躁)  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  24.(相)(敬)如宾
25.以(诚)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挚(亲)(深)爱
29.(举)案(齐)眉  30、(母)慈(子)孝
31.开(宗)明(礼) 32.(明)正(典)刑
33.(例)(行)差事  34.知(理)明(事)  
35.弄(斧)班(门) 36.(震)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讲义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一条,根据释义,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精忠报国:

释义:竭尽忠诚,报效国家。
出处:《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天香
满江红·咏岳飞
热血男儿,遵母训,精忠报国,杀豺狼,勇消虎豹,豪情驱敌。立誓捐躯除贼虏,挥师北伐收疆域。战火狂,叱咤啸长空,匈奴泣。
声名赫,军民惜。奸臣怕,风波急。偏遇构昏庸,听谗从臆。一片丹心遭陷害,满怀壮志凝成墨。冲天怒,化着满江红,谁当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2258

帖子

229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299

优秀版主论坛元老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中级会员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8-20 18: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1.高山峻岭
2.悠远
3.天津清风
4.荷塘月色
5.北堂种萱
6.都一样
7.不胜凉风
8.一稻粱师
9.云水悠悠
10.山雨
11.赵绪林
12.吴铭
13.船老大
14.一池清凉
15.翰林瑞居
16.寒月
17.归荑
18.紫罗兰
19.秋丽波
20.初夏
21.天香
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0

帖子

1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8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8-24 15: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礼)贤(纳)士  12.(自)矜(功)伐
13.(坦)(诚)相待 14.恭(愿)(仁)顺15.屈(意)待(之)16.温(文)尔(雅)
17.以(诚)相(待)18.虚(怀)若(谷)19.虚(左)以(待)20.虚(位)以(待)
21.戒(骄)戒(躁)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
25.以(诚)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
29.(举)案(齐)眉30、(母)慈(子)孝 31.开(宗)明(义)032.(明)正(典)刑
33.(例)(行)差事 34.知(书)明(礼)  35.弄(斧)班(门) 36.(振)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讲义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一条,根据释义,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题佳人
文/青青子佩
有位佳人水一方,婀娜婉婉素罗裳。
柔荑慢把荷花梗,便有风仪万种长。

成语:婉婉有仪,形容温文柔顺而有礼貌。出自:唐·韩愈《档喃缑氏主簿唐充妻卢氏墓志铭》:"夫人本宗氏族之后,率其先猷,令德是茂,爱旧得家,九子一田,婉婉有仪,静以和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8

帖子

14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8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8-24 20: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稻粱师  20:32:51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六课作业
文∫036一稻粱师
一、必做题
1、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触(类)旁(通)、进(德)修(业)、闭(关)锁(国)、错(综)复(杂}、
革()反正、革(面)洗(心)、诲(淫)诲(盗)、诲(盗)诲(淫)、
(继)往(开)来、数(往)知(来)、书(不)尽言、显微(阐)幽、
仰(观)俯(察)、(一)朝( 一)夕、云(起)风(涌)、应(天)顺(人)、
宗庙(社)稷、总(而)言之、庸(言)庸(行)、金(兰)契友、
辉光日(新)、承(天)之祐、与(时)消息、飞(龙)在天、
退藏(于)密、知(己)知(彼)、声(求)气应、泰来(否)往、 
(何)思何虑、经(纬)天下、眈(眈)逐(逐)、动静有(致)、
钩深(图)远、鸿(渐)之仪、(及)宾有鱼、密云(不)雨、
修(辞)立诚、一(致)百虑、精义(入)神、神(而)明之、 
(朝)乾夕惕、玄(黄)翻覆、龙战(于)野、振民(育)德。

2.《周易》中的成语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还有“信及豚鱼”的诚信精神、以及“卑以自牧”的谦虚精神,请把形容这五种精神的成语各写2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答:(1)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近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自立自强、积极向上、厚德载物、天道酬勤
反义:自暴自弃、自轻自贱、心灰意懒


①卧薪尝胆:。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近义词:励精图治、坐薪尝胆
反义词:胸无大志、自甘堕落


②发奋图强:释义:下定决心,努力进步,一般情况下与“奋发图强”通用。

——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义词:力求上进、闻鸡起舞、力争上游
反义词:纨绔子弟、自暴自弃


(2)厚德载物:释义:有大德的人,能够承担重任。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近义词:自强不息、上善若水、海纳百川、
反义词:尖酸刻薄

①上善若水:释义:上善若水意思是说最善良的人有如水的品德。

——出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 老子《道德经》

近义词:厚德载物、从善如流、尽善尽美、静水流深
反义词:无恶不作

②从善如流:释义: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近]闻过则喜。

——出处:《左传·成公八年》:“从善如流;宜哉!”

近义词:从谏如流、择善而从、闻过则喜、
反义词:怙恶不悛、拒谏饰非、刚愎自用

(3)同心协力:释义: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近义词:同心同德、同心叶力、同甘共苦、共同努力、披肝沥胆、同心戮力、风雨同舟、齐心协力、分甘共苦、同舟共济、啐啄同机、同德一心、群策群力、同心合力、
反义词:同室操戈、分崩离析

①同心同德释义: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形容大家团结一条心。

——出处:《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近义词:步调一致、协力同心
反义词:明争暗斗、三心二意

②同舟共济:释义: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同心协力,战胜困难。[近]同甘共苦。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近义词:患难与共、心心相印、同心同德
反义词:离心离德、各奔前程

(4)信及豚鱼:释义:及:达到。豚:小猪。对猪、鱼这些动物都讲信用。形容极其讲信用。
——出处:《周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5)卑以自牧:卑:谦虚。牧:养育。以谦虚的态度修养自己的德行。

——出处:语出《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近义词:卑己自牧

①卑己自牧:卑:谦;牧:养。意思是以谦逊的态度修身养性。
——出自郭沫若《再谈郁达夫》。
近义词:卑以自牧

二、创作题
 1.请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必做题)
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七绝  咏竹
荒山野岭生青竹,巷尾街头入眼瞳。
破土之初皆有节,傲然何惧有霜风。
 
2.请以“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选做题) 
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

稻粱师  20:32:51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六课作业
文∫036一稻粱师
一、必做题
1、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触(类)旁(通)、进(德)修(业)、闭(关)锁(国)、错(综)复(杂}、
革()反正、革(面)洗(心)、诲(淫)诲(盗)、诲(盗)诲(淫)、
(继)往(开)来、数(往)知(来)、书(不)尽言、显微(阐)幽、
仰(观)俯(察)、(一)朝( 一)夕、云(起)风(涌)、应(天)顺(人)、
宗庙(社)稷、总(而)言之、庸(言)庸(行)、金(兰)契友、
辉光日(新)、承(天)之祐、与(时)消息、飞(龙)在天、
退藏(于)密、知(己)知(彼)、声(求)气应、泰来(否)往、 
(何)思何虑、经(纬)天下、眈(眈)逐(逐)、动静有(致)、
钩深(图)远、鸿(渐)之仪、(及)宾有鱼、密云(不)雨、
修(辞)立诚、一(致)百虑、精义(入)神、神(而)明之、 
(朝)乾夕惕、玄(黄)翻覆、龙战(于)野、振民(育)德。

2.《周易》中的成语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有“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还有“信及豚鱼”的诚信精神、以及“卑以自牧”的谦虚精神,请把形容这五种精神的成语各写2条,释义并注明出处,同义、反义,包括例句。
答:(1)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近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自立自强、积极向上、厚德载物、天道酬勤
反义:自暴自弃、自轻自贱、心灰意懒


①卧薪尝胆:。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近义词:励精图治、坐薪尝胆
反义词:胸无大志、自甘堕落


②发奋图强:释义:下定决心,努力进步,一般情况下与“奋发图强”通用。

——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义词:力求上进、闻鸡起舞、力争上游
反义词:纨绔子弟、自暴自弃


(2)厚德载物:释义:有大德的人,能够承担重任。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近义词:自强不息、上善若水、海纳百川、
反义词:尖酸刻薄

①上善若水:释义:上善若水意思是说最善良的人有如水的品德。

——出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 老子《道德经》

近义词:厚德载物、从善如流、尽善尽美、静水流深
反义词:无恶不作

②从善如流:释义: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像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近]闻过则喜。

——出处:《左传·成公八年》:“从善如流;宜哉!”

近义词:从谏如流、择善而从、闻过则喜、
反义词:怙恶不悛、拒谏饰非、刚愎自用

(3)同心协力:释义: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周书·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近义词:同心同德、同心叶力、同甘共苦、共同努力、披肝沥胆、同心戮力、风雨同舟、齐心协力、分甘共苦、同舟共济、啐啄同机、同德一心、群策群力、同心合力、
反义词:同室操戈、分崩离析

①同心同德释义: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形容大家团结一条心。

——出处:《尚书·泰誓》:“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近义词:步调一致、协力同心
反义词:明争暗斗、三心二意

②同舟共济:释义:同坐一条船过河。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同心协力,战胜困难。[近]同甘共苦。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近义词:患难与共、心心相印、同心同德
反义词:离心离德、各奔前程

(4)信及豚鱼:释义:及:达到。豚:小猪。对猪、鱼这些动物都讲信用。形容极其讲信用。
——出处:《周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5)卑以自牧:卑:谦虚。牧:养育。以谦虚的态度修养自己的德行。

——出处:语出《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近义词:卑己自牧

①卑己自牧:卑:谦;牧:养。意思是以谦逊的态度修身养性。
——出自郭沫若《再谈郁达夫》。
近义词:卑以自牧

二、创作题
 1.请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必做题)
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七绝  咏竹
荒山野岭生青竹,巷尾街头入眼瞳。
破土之初皆有节,傲然何惧有霜风。
 
2.请以“同心协力”的团结精神为主题创作一首作品,诗词曲赋体裁不限。(选做题) 
中华民族一向对团结统一有着深刻的认识,自古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
发表于 2023-9-1 10: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上往来 于 2023-9-1 11:13 编辑

059*水上往来的作业三期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慎   10.谦恭(下)士   11.(敬)贤(礼)士  12.(不)矜(不)伐
13.(以)(诚)相待 14.(克)恭(克)顺15.屈(己)待(人)16.温(文)尔(雅)
17.以(诚)相(待)18.虚(怀)若(谷)19.虚(位)以(待)20.虚(左)以(待)
21.戒(骄)戒(躁)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
25.以(礼)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
29.(举)案(齐)眉30、(母)慈(子)孝 31.开(宗)明(义)032.(明)正(典)刑
33.(例)(行)差事 34.知(书)明(理)  35.弄(斧)班(门) 36.(振)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讲义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一条,根据释义,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执经叩问: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形容虚心向他人学习。
出处: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五律/咏筷子/文:水上往来
前世深篁里,今修餐桌边。
时尝人苦乐,暗悟世方圆。
箕子忧王箸,何侯食海钱。
黎民安稳否,不必卜询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6

帖子

34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4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0-8 22: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五课作业:029-一缕风
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7.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礼)贤(下)士12.(不)矜(不)伐
13.(竭)(诚)相待 14.(克)恭(克)顺15.屈(己)待(人)16.温(文)尔(雅)
17.以(礼)相(待)18.虚(怀)若(谷)19.虚(己)以(听)20.虚(左)以(待)
21.戒(骄)戒(躁)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24.(相)(敬)如宾
25.以(诚)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
29.(举)案(齐)眉30.(父)慈(子)孝 31.开(宗)明(义)32.(明)正(典)刑
33.(文)(武)差事 34.知(书)明(礼)35.弄(斧)班(门)36.(振)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讲义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一条,根据释义,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相关成语“礼贤下士”
释义: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出处:《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礼贤下士,圣人垂训;骄多矜尚,先哲所去。”《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七绝  “礼贤下士”一词有感
   文/一缕风
泱泱大国几千年,重礼尊仪世有传。
记载当时昭烈帝,为兴汉室纳良贤。

点评

一题正确,二题符合要求,,学习了  发表于 2023-11-27 12: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1970

帖子

197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7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1-26 18: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期成语典故班第5课作业
一、请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1.(精)(忠)报国  
2.破釜(沉)(舟) 
3.(闻)鸡(起)舞 
4.三顾(茅)(庐)
5.(卧)薪(尝)胆 
6.指鹿(为)(马) 
7. 文质(彬)(彬)
  8.(彬)(彬)有礼
9.谦虚(谨)慎   
10.谦恭(下)士  
11.(礼)贤(下)士  
12.(不)矜(不)伐
13.(以)(礼)相待
14.(克)恭(克)顺
15.屈(己)待(人)
16.温(文)尔(雅)
17.以(礼)相(待)
18.虚(怀)若(谷)
19.虚(位)以(待)
20.虚(位)以(待)
21.戒(骄)戒(躁)
22.自知(之)明
23.洗(耳)恭(听)
24.(相)(敬)如宾
25.以(礼)相待
26.推(心)置(腹)
27.与(人)为善
  28.尊(老)爱(幼)
29.(举)案(齐)眉
30、(父)慈(子)孝
31.开(宗)明(义)
32.(明)正(典)刑
33.(例)(行)差事
34.知(书)明(理)
35.弄(斧)班(门)
36.(振发)聋(发)聩

二、请从本课讲义中取出文明礼仪成语一条,根据释义,创作一首作品,体裁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七绝 暮年
半生戎马铁衣寒,白发将军独倚栏。
昨夜梦中归故里,儿孙膝下正承欢。

告老还乡
释义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2:27 , Processed in 0.0821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