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613|回复: 7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梁组第六十三讲作业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发表于 2023-7-16 21: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1.分析评价高欢七友。

2.你怎么看湘东王萧绎王僧辩的关系。




3

主题

1836

帖子

18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36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7-17 12: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梁组02一点春讲作业
分析评价高欢七友。
:高欢在怀朔结交的朋友有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孙腾、侯景、尉景、蔡俊,可以简称为“高欢七友”或“高欢旧友”,其中他与司马子如、刘贵和贾显智三人关系更为密切,史称为“奔走之友”。与另外五人,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朋友结交于怀朔,同是怀朔镇低级军官或官吏,深切感受北魏迁都洛阳后怀朔的衰落,军中无事,便聚在一起,或饮酒高论,或外出狩猎,情投志合。高欢七个朋友中,贾显智升官最早,贾显智父兄皆在六镇军中任职,父亲是沃野镇长史贾道监、兄为薄骨律镇别将贾显度,史书载《魏书》卷六十八《贾显度传》记载“弟智,字显智,少有胆决。孝昌中,告毛谧等逆,灵太后嘉之,除伏波将军、冗从仆射,领直斋。”六镇起义后,贾显度兵败南下,路经秀荣,被尔朱荣留下。贾显智追随哥哥,投靠尔朱荣, 以军功累迁金紫光禄大夫,封义阳县伯。
2.你怎么看湘东王萧绎王僧辩的关系。
:湘东王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大都督,率巴州刺史丹阳人淳于量、定州刺史杜龛、宜州刺史王琳、郴州刺史裴之横等向东进攻侯景,徐文盛以下的将领一并受王僧辩指挥。梁太宗简文帝大宝二年四月戊申(初五),王僧辩等人率军抵达巴陵,见郢州已经陷落,于是就在巴陵驻扎下来。萧绎写信给王僧辩说:“贼兵凭借着胜利的气势,必然会向西进攻。我军不用远出奔袭,只要守住巴陵,以逸待劳,不用担心打败不了敌人。)”同时萧绎又对身边的将领谋士们说:“贼兵如果水陆两路齐头并进,直扑江陵,这是上策;如果据守夏首,蓄兵积粮,这是中策。如果他们全力攻打巴陵,这是下策。巴陵城小但很坚固,易守难攻,王僧辩足以胜任守城之职。侯景攻城不下,野外又没有什么可抢掠的东西,酷暑时节流行疾病不时发生,军粮吃完,士兵疲惫之际,打败他是必然的事!”于是命令罗州刺史徐嗣徽从岳阳出发,武州刺史杜从武陵出发,各率军队和王僧辩会合。
侯景派丁和带兵五千人守卫夏首,宋子仙带兵一万人为先锋,进逼巴陵,又另外派任约挥师直指江陵,自己则率大军水陆两路齐头并进。于是萧绎部下沿长江戍卫巡逻的士兵纷纷请降。侯景又把巡逻的范围扩大到隐矶。王僧辩依城固守,他命令卷起旗帜,藏起战鼓,城内安静得象没有人一样。壬戌(十九日),侯景的军队渡过了长江,他派轻骑兵先行来到城下,问道:“城内守将是谁?)”城内士兵回答:“是王领军。(”轻骑兵高声喝问道:“为什么不早早投降?)”王僧辩在旁从容回答道:“大军尽管向荆州进发,我这座城池也不能挡得住。)”轻骑兵听罢拍马回去了。
过了一阵,侯景派军士把王珣等人押到城下,让他向他的弟弟、城中守将王琳劝降。王琳高声对王珣喊道:“哥哥受命讨伐贼兵,不能以身殉难,难道竟不知惭愧,反而要来诱我投降吗!)”说着拿过弓就射,王珣惭愧地退回去了。侯景派士卒硬攻城池,城中鼓声大作,呐喊震天,飞箭、巨石象雨点一样打下来,侯景手下的士卒死伤很多,不得不退了下去。王僧辩又派轻便精锐的小部队出城袭击,打胜了就跑,这样出击了十几次,都获得了胜利。侯景披着铠甲在城下亲自督战,王僧辩身系绶带、坐着轿子,奏着鼓乐,吹吹打打地巡视守城将士。侯景远远看着他,不禁叹服他的大胆和勇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04

帖子

5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7-21 05: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宋组第六十三讲作业
梁-孟庆瑞
作业。
1.分析评价高欢七友
答:高欢在怀朔结交的朋友有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孙腾、侯景、尉景、蔡俊,可以简称为“高欢七友”或“高欢旧友”,其中他与司马子如、刘贵和贾显智三人关系更为密切,史称为“奔走之友”。
高欢与诸友从正光末年六镇起义始,敏锐看出北魏日薄西山,孝昌元年,当“柔玄镇人杜洛周反于上谷”,高欢认为时机成熟,遂带领几位朋友加入起义队伍,随他一同参加起义的旧友有尉景、蔡俊等。

2.你怎么看湘东王萧绎王僧辩的关系
答:
湘东王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大都督,率巴州刺史丹阳人淳于量、定州刺史杜龛、宜州刺史王琳、郴州刺史裴之横等向东进攻侯景,徐文盛以下的将领一并受王僧辩指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60

帖子

3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6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7-31 09: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梁组第六十二讲作业
1.分析评价高欢七友
答:
高欢在怀朔结交的朋友有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孙腾、侯景、尉景、蔡俊,可以称为“高欢七友”,七友的最大特点是,首先是高欢的近臣,除了侯景,都不是叱咤风云名臣名将,带有狎客特征,陪乐陪酒,品行与品味也不算高。在历史关键节点,关键大事上,也没特别大的作为。与北齐的开国异姓诸王相比,这七人只有尉景一人够格。可见七友中都是酒友为主。
一、侯景:侯景被后世评价不高,但是侯景的实际水平在南北朝却不容小觑,元子攸诛杀尔朱荣后,侯景归顺高欢,侯景多次在中原要地对抗东魏,但是长子高澄十分不喜欢侯景,两人水火难容,加之高澄自身放荡不羁,惹了不少乱子,在高欢死后,侯景便投降南梁,引发“侯景之乱”。
二、尉景:尉景娶了高欢的姐姐,是高欢的姐夫。能力平庸,史载:齐受禅,以景元勋,诏祭告其墓。也是七友中唯一一位开国封王的大臣。
三、蔡俊:蔡俊是早期高氏的将领,自始至终追随高欢,在与葛荣、尔朱氏的战役中有战功。但总体平庸,远不及侯景、窦泰,但也是开国元勋待遇。
四、刘贵:高欢与葛荣分道扬标之后,刘贵把高欢介绍给尔朱荣。对于刘贵的了解,多在刘贵墓志记载,刘贵与高欢二人“同德比义,事等鱼水”不难看出,二人关系融洽,推心置腹,配合默契。尤其是刘贵谨遵君臣之礼,“进退有度,信义无违”。
五、司马子如:
司马子如认识高欢高欢比较晚,属于才大于德的文官,在尔朱荣手下也没多大政绩,尔朱氏丢了洛阳之后。司马子如逐渐成为了高家的幕僚。因为司马子如确实有才华,为人狡黠,仕途这才开挂。
六、孙腾:
孙腾跟从高欢有不少功劳,视如心腹,掌管机要,相当于办公室主任,但是作为文武之才,孙腾没有太大出彩的地方,缺乏作为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
七、贾显智:
天平初年,贾显智赴晋阳投奔高欢。做了很多不光彩的事,史称“去就多端”为人所耻,后坐事死,时年四十五。
相比高欢最为器重信赖,且托付大事的窦泰、庞苍鹰、尉长命相比,这七人,只有侯景相对重要。
2你怎么看湘东王萧绎王僧辩的关系
答:
侯景之乱,梁武帝萧衍、太子萧纲先后丧命,但萧绎的方针,不是急于平乱,而是谋取合法继承权,他没有急于报仇雪恨,反而开始把争权夺利的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兄弟子侄。萧绎首先发兵攻灭自己的侄子河东王萧誉与哥哥邵陵王萧纶,又并击退侄子襄阳都督萧詧的来犯。
湘东王萧绎以王僧辩为大都督向东讨伐侯景,在王僧辩的辅佐之下,萧绎得偿所愿,在荆州称帝。公元552年,萧绎在江陵即帝位,史称梁元帝。
因为另一个侄子萧誉,勾结西魏,出兵江陵,江陵城破,萧绎殉位,他的第9个儿子萧方智外放,担任江州刺史,被王僧辩扶上帝位。可见王僧辩对萧绎十分忠诚,坚持履行君臣之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6

帖子

7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11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9-10 16: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六十三讲作业
梁07 有凤来仪

1、分析评价高欢七友。
答:高欢在怀朔结交的朋友有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孙腾、侯景、尉景、蔡俊,可以简称为“高欢七友”或“高欢旧友”,其中他与司马子如、刘贵和贾显智三人关系更为密切,史称为“奔走之友”。与另外五人,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八位朋友结交于怀朔,同是怀朔镇低级军官或官吏,深切感受北魏迁都洛阳后怀朔的衰落,军中无事,便聚在一起,或饮酒高论,或外出狩猎,情投志合。
旧友之一为侯景:
侯景名声仅次于高欢,跟随尔朱荣后,军事才略逐渐显露,迅速成长为名将,侯景初学兵法于慕容绍宗,不久锋芒毕露,反过来慕容绍宗有疑难总是征询他的意见。魏帝诛杀尔朱荣后,高欢崛起,乘势清除尔朱家族势力。侯景靠着旧谊,归顺高欢,屡次带兵作战,立下许多功劳。
高欢也对侯景深加器重,“使拥兵十万,专制河南,仗任若己之半体。”“每与景书,别加微点,虽子弟弗之知”。侯景是个人物,可惜忌惮高欢长子高澄,高欢死后,便率军投降南梁,引发震惊南北的“侯景之乱”,最后兵败,被“焚骨扬灰”。
旧友之二是尉景:
伴他一起投奔起义军的旧友尉景,也是高欢的姐夫。尉景是开国元勋,能力不大,性贪贿,屡犯过错,后来在青州刺史任上,“操行颇改,百姓安之。”死后得到善待,致使“齐受禅,以景元勋,诏祭告其墓。
高欢旧友之三是蔡俊:
蔡俊自始至终追随高欢,并且在进击葛荣,击溃尔朱氏的战役中,“并有战功。”曾任齐州刺史、扬州刺史等职,“为政严暴,又多受纳”,“吏人畏服之”。死后也享受到开国元勋待遇。
高欢旧友之四是刘贵:
刘贵是秀容阳曲人,与尔朱荣同乡,北魏后期,高欢未起兵时,一度追随尔朱荣。高欢逃离葛荣后,将高欢介绍给尔朱荣。刘贵不仅与高欢是旧友,从年轻就情投志合,正如墓志记载,刘贵与高欢二人“同德比义,事等鱼水”不难看出,二人关系融洽,推心置腹,配合默契。尤其是刘贵谨遵君臣之礼,“进退有度,信义无违”, 达到善始善终。仅凭这一点,就远远超过尉景。
旧友之五是司马子如:
司马子如和高欢一直保持着密切关系,据本传记载,他参加高欢队伍的时间是高欢攻占洛阳后,比尉景、蔡俊、刘贵诸人稍晚。由于高欢念旧,情谊深厚,一来就任命为“大行台尚书,朝夕左右,参知军国。天平初,除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等共知朝政,甚见信重。”
但是他不如刘贵“进退有度”,在任上“兼恃旧恩,簿领之务,与夺任情,公然受纳,无所顾惮。”数次被御史弹劾,北齐建立,他被高洋免官,其后高洋考虑到他是“高祖之旧,复以为太尉。”
旧友之六是孙腾:
史书记载,孙腾跟从高欢屡建功劳,俩人关系非同一般,如史书所载“腾以高祖腹心,入居门下”,“腾早依附高祖,契阔艰危,勤力恭谨,深见信待”。
细数孙腾功劳,一是察觉“抚宜镇军人谋逆,将害督帅。腾知之,密启高祖。”二是阻止高欢最后一次与尔朱兆聚会,免高欢于困危之中。三是“腾以朝廷隔绝,号令无所归,不权有所立,则众将沮散,苦请于高祖。高祖从之,遂立中兴主。”四是“与斛斯椿同掌密机。椿既生异端,渐至乖谬。腾深见猜忌,虑祸及己,遂潜将十余骑驰赴晋阳。高祖入讨斛斯椿”,避免一场政变。
数件大功,使得孙腾志骄意满,致使“在邺与高岳、高隆之、司马子如号为四贵,非法专恣,腾为甚焉。高祖屡加谴让,终不悛改,朝野深非笑之。”还有争抢民女,“遂相间构”,“ 违礼肆情”。尽管被高欢几次免官,然而仅是遮人耳目,掩息舆情,不久又异地调动,官复原职,爵品照旧。
旧友之七贾显智:
贾显智升官最早,贾显智父兄皆在六镇军中任职,六镇起义后,贾显度(贾显智之兄)兵败南下,路经秀荣,被尔朱荣留下。贾显智追随哥哥,投靠尔朱荣, “以军功累迁金紫光禄大夫,封义阳县伯。”
尔朱氏衰落,又归顺朝廷,高欢与朝廷矛盾逐渐尖锐,魏孝武帝元修西奔关中时,派贾显智留守长寿津,结果于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被高欢的相州刺史窦泰击破。天平初年,贾显智赴晋阳投奔高欢。因他去就多端,为人所耻,后坐事死,时年四十五。具体死因史书未载,估计与他“去就多端”有关,应验了昔年野外看相老妪“显智不善终”的预言。

由上述诸友经历可见,高欢旧友除贾显智外,先后归随高欢,辅佐高欢成就大业,扫平政治和军事障碍,终得“大丞相”高位,建立东魏政权与晋阳霸府,执掌朝廷大权,成为无冕之皇。
高欢与上述旧友的友谊得以保持终生,有几个原因:
一是当时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政治上要维持稳定,军事上要与南朝和西魏作战,都需要心腹人才,他的旧友是最佳人选,忠诚可靠,有基层经验,出生入死,因此他对旧友是大胆使用,给于重任。
二是高欢重情义,胸襟广博,宽容豁达,容得下旧友的各种毛病。他执政后,非但没有疏远贫贱之交的旧友,反而通过建立姻亲加强友谊,如他和刘贵、司马子如就结为儿女亲家,他的底线是政治忠诚,不违背此原则,其余尽量放宽,容许他们犯错误。
三是旧友对他心悦诚服,唯他是瞻,尽心辅佐。随着位高权重,旧友与高欢分享天下,腐败滋生,但是在政治上,却是绝对忠诚,遵守底线,勤于政事,不负所托。
由此三个原因,他们的友谊才有始有终,成为历史佳话。

2、你怎么看湘东王萧绎王僧辩的关系
答:王僧辩最大的功劳,就是和陈霸先一起平定了侯景之乱。不过,作为梁元帝萧绎手下的将领,王僧辩虽然不被萧绎信任,却是他儿子最忠实的保护神。
为什么说王僧辩不被萧绎信任?有一个事件很能说明原因。当萧绎和他侄子萧誉内斗火拼的时候,他让王僧辩和鲍泉带兵去讨伐萧誉。他要置自己的侄子于死地,为自己当皇帝扫除障碍。
萧绎下了命令后,王僧辩并没有马上动身,因为他的所有精锐部队都在竟陵,而这些军队,还没有全部到来。他在等自己的部下,只有带着这支作战勇敢的部队,王僧辩才有取胜的把握。
为了不让萧绎以为自己有意拖延,不执行命令,王僧辩和和鲍泉一块儿去见萧绎,他们要和萧绎解释一下。本来说好了鲍泉解释,但进宫以后,鲍泉怕萧绎生气,吓得不敢说一句话。
萧绎正在生气,他生性多疑,现在,王僧辩又不服从命令,他怀疑王僧辩是因为害怕故意拖延。因此,当王僧辩到来时,他质问王僧辩,为什么还不出发?
王僧辩实话实说,但以萧绎的性格,根本就不相信。而且,这个人还敢顶嘴。这让萧绎越想越生气,他大声呵斥王僧辩,你胆小如鼠,抗令不遵,是想勾结贼人吗?今天非杀了你不可!
说着,萧绎拿起一把刀对着王僧辩就砍去。这一刀砍中了王僧辩的腿,血流了一地,他昏过去了。过了很久,王僧辩醒过来了,萧绎让人把他关进监狱,说是要依法处置。同时被抓的,还是王僧辩所有的儿子和侄子们。萧绎把王家所有的男子都抓了起来,大概是想都杀了吧。
不过,王僧辩的母亲是个不简单的女人,她求到萧绎的儿子那里,不但凑了很多钱,还当场摘下自己身上的饰物,以此作为罚金,算是替儿子道歉。
过了几天,萧绎的气消了,他让人给王僧辩去送药。恰在此时,岳阳王萧鮞袭击江陵,全城人心惶惶。萧绎派人把王僧辩从监狱里放出来,让他做都督,指挥江陵保卫战。他之所以不杀王僧辩,大概就是知道自己离不开这个善战的将军。
很快,萧鮞被王僧辩打败了,江陵之围解了。而另一个将军鲍泉,则辜负了萧绎的厚望,没有打下萧誉据守的长沙。于是,萧绎就派王僧辩代替鲍泉,湘州很快平定。
再后来,王僧辩和陈霸先一起灭了侯景,历时五年的侯景之乱终于结束,王僧辩也因此进一步得到萧绎的重用。这也让王僧辩觉得受到了恩惠,他后来用生命报答了萧绎的后人。
被萧绎打败的萧鮞不服气,引来西魏兵与自己联合袭击江陵。这时候的王僧辩在建邺,梁元帝赶忙派人给王僧辩送信,让他前来救驾。可是,当王僧辩的救兵赶来时,梁元帝和他的太子已经被杀死了。王僧辩和陈霸先就拥立萧绎的儿子萧方智为梁王。
南方乱糟糟的局面,让北齐也想分一杯羹。他们立梁武帝萧衍的侄子萧渊明为皇帝,然后带着军队横扫过来。战乱年代,实力最有发言权,王僧辩等人打不过北齐,只好讲和。这样,王僧辩接纳了萧渊明,但他的条件是,让萧绎的儿子萧方智做皇太子。萧渊明答应了。一个曾经不被萧绎信任的人,却成功保护了他的儿子,成了南梁最忠实的人,这似乎有些不合逻辑。
一切似乎都比较完美。但陈霸先插了一脚,一切又都变了。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陈霸先给王僧辩定位投靠北齐,祸国殃民,然后出兵铲除异己。王僧辩没有防备,很快被曾经的亲密战友抓住,用绳子勒死。
陈霸先胜利了,但王僧辩的儿子王颁记下这个仇,他逃到北方,等待报仇的时机。
终于,王颁等来了。虽然这时陈霸先已经死了很多年,但王颁仍然来了个掘墓,挫骨扬灰。至此,他还不解气,还把陈霸先的骨灰洒在水中,和一千多人一起喝掉。这大概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1404

帖子

14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0-9 16: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三讲作业:
梁组随心

1.分析评价高欢七友。

高欢在怀朔结交的朋友有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孙腾、侯景、尉景、蔡俊,可以简称为“高欢七友”或“高欢旧友”,其中他与司马子如、刘贵和贾显智三人关系更为密切,史称为“奔走之友”。与另外五人,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八位朋友结交于怀朔,同是怀朔镇低级军官或官吏,深切感受北魏迁都洛阳后怀朔的衰落,军中无事,便聚在一起,或饮酒高论,或外出狩猎,情投志合。

2.你怎么看湘东王萧绎王僧辩的关系。

梁朝初年,王僧辩跟随父亲投奔南方,成为梁朝的官员。王僧辩一直在湘东王萧绎的手下。侯景之乱爆发后,王僧辩作为主要将领,平定了这场叛乱。 萧绎称帝后,王僧辩奉命镇守建康,而他的次子王颁留在了江陵。后来西魏大军南下,攻破江陵,王颁来到了关中地区。此时梁朝内部爆发权力之争,陈霸先率军发起突袭,擒获王僧辩,并将其处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0

帖子

25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3-10-24 15: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六十三讲梁01-约月同行作业


1. 分析评价高欢七友
答:
高欢,祖籍渤海蓨县(今河北人),随祖迁徙怀朔。明显的鲜卑化汉人。怀朔为北魏六镇之一,北方军事要塞。高欢后来入伍投军,奔波于怀朔、洛阳等各地之间。
        他在怀朔结交了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孙腾、侯景、尉景、蔡俊,即“高欢七友”,他与前三人关系甚为密切,史称为“奔走之友”。八位朋友结交于怀朔,皆是怀朔镇军官,共同感受到北魏迁都洛阳后,怀朔的衰落,军中无事,便相聚饮酒谈天,还不时外出狩猎,。
八友中,贾显智升官最早。六镇起义后,贾显智随其兄与高欢分道扬镳,独自发展。其余六个,尔朱荣死后,先后回归,追随他南征北战,建功立业。
下面来分述:
        首先来看看侯景,史家关注的重要人物。侯景名声仅次于高欢,跟随尔朱荣后,军事才略逐渐显露,迅速成长为名将,高欢对侯景深加器重,“使拥兵十万,专制河南,仗任若己之半体。”侯景最忌惮的是高欢长子高澄,高欢死后,便率军投降南梁,引发震惊南北的 “侯景之乱”,最后兵败,被 “焚骨扬灰”。至死,敬重高欢。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尉景。高欢刚出生,母亲病死,他就被寄养在尉景家,与尉景是总角之交。朋友之外,俩人还是姻亲,尉景的妻子,是高欢的姐姐。尉景是开国元勋,能力不大,性贪贿,屡犯过错,死后得到善待,致使“齐受禅,以景元勋,追封长乐王。”
       再次, 蔡俊。蔡俊自始至终追随高欢,并且在进击葛荣,击溃尔朱氏的战役中,功不可没。曾任齐州刺史、扬州刺史等职,“为政严暴,又多受纳”,死后却享有开国元勋待遇。
        其四,当属刘贵。
        刘贵是秀容阳曲人,与尔朱荣同乡,北魏后期,高欢未起兵时,一度追随尔朱荣。高欢逃离葛荣后,将高欢介绍给尔朱荣。
在刘贵再次力荐后,高欢终于得到尔朱荣赏识,立住脚,得以开启他的雄图大略,直到羽翼丰满,掌握了六镇余众,脱离尔朱兆另图发展。
        刘贵曾任尔朱荣的凉州刺史、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兼左仆射、西道行台,晋州刺史等职,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直帮助高欢。高欢举义旗后,他断然离开尔朱氏,与高欢走到一起。
        刘贵不仅与高欢是旧友,年轻时就情投志合,从墓志记载的刘贵与高欢二人“同德比义,事等鱼水”以及史书记载的 “然与高祖布衣之旧,特见亲重”,不难看出,二人关系融洽,推心置腹,配合默契。尤其是刘贵谨遵君臣之礼,“进退有度,信义无违”,达到善始善终。
        其五,司马子如。
        据《北齐书》记载,他参加高欢队伍的时间是高欢攻占洛阳后,比尉景、蔡俊、刘贵诸人稍晚。由于高欢念旧,情谊深厚,一来就任命为“大行台尚书,朝夕左右,参知军国。天平初,除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等共知朝政,甚见信重”。
        可是,他不如刘贵“进退有度”,在任上“兼恃旧恩,簿领之务,与夺任情,公然受纳,无所顾惮”。数次被御史弹劾,北齐建立,他被高洋免官,其后高洋考虑到他是 “高祖之旧,复以为太尉” 。
        其六,孙腾。
        慢说孙腾功劳,一是察觉“抚宜镇军人谋逆,将害督帅。腾知之,密启高祖”。二是阻止高欢最后一次与尔朱兆聚会,免高欢于困危之中。三是“腾以朝廷隔绝,号令无所归,不权有所立,则众将沮散,苦请于高祖。高祖从之,遂立中兴主”。四是“与斛斯椿同掌密机。椿既生异端,渐至乖谬。腾深见猜忌,虑祸及己,遂潜将十余骑驰赴晋阳。高祖入讨斛斯椿”,避免一场政变。
数件大功,使得孙腾志骄意满,致使 “在邺与高岳、高隆之、司马子如号为四贵,非法专恣,腾为甚焉。高祖屡加谴让,终不悛改,朝野深非笑之” 。还有争抢民女,“遂相间构”,“ 违礼肆情”。尽管被高欢几次免官,然而仅是遮人耳目,掩息舆情,不久又 异地调动,官复原职,爵品照旧。
       如此看来,高欢旧友除贾显智外,先后归随高欢,辅佐高欢成就大业,扫平政治和军事障碍,终得“大丞相”高位,建立东魏政权与晋阳霸府,执掌朝廷大权,成为无冕之皇。


2你怎么看湘东王萧绎王僧辩的关系
答:
王僧辩出身于显赫大族太原王氏,跟着父亲一起投降了梁朝。他是萧绎的第一心腹爱将。救援建康失败后,被侯景放回荆州任竟陵太守。
作为梁元帝萧绎手下的将领,他和陈霸先一起平定了侯景之乱。但是,王僧辩没能受到萧绎的完全信任。何故?一个铁的事实能说明一切。当萧绎和他侄子萧誉内斗正酣之时,他让王僧辩和鲍泉带兵去讨伐萧誉。他想置侄子于死地,为自己赢得皇位。
         萧绎下令后,王僧辩并没有马上动身,因为他的所有精锐部队都在竟陵,而这些军队,还没有全部到来。他在等自己的部下,只有带着这支作战勇敢的部队,王僧辩才有取胜的把握。
        为了不让萧绎看出自己有意拖延,王僧辩和和鲍泉一块儿去见萧绎,他们要和萧绎解释一下。萧绎正值气头,本就生性多疑的萧绎,眼见王僧辩又不服从命令,怀疑王僧辩是因为害怕故意拖延。因此,当王僧辩到来时,他质问王僧辩,为何始终不出兵?王僧辩实话实说,但萧绎根本就不相信。而且,王僧辩还在据理力争。萧绎抽出宝剑,直戳向王僧辩,正中左大腿,鲜血直流。当场昏厥。随即被关进监狱,并处置。一同进狱的有王僧辩所有的儿子和侄子。
王僧辩的母亲光着双脚,在萧绎面前俯哭谢罪。萧绎才平静下来,赏赐给她特效药,保住了王僧辩的性命。此时,岳阳王萧鮞袭击江陵,全城人心惶惶。萧绎派人把王僧辩从监狱里放出来,让他做都督,指挥江陵保卫战。他之所以不杀王僧辩,最终就是知道自己离不开这个善战的将军。很快,萧鮞被王僧辩打败了,江陵之围随解。而另一个将军鲍泉,则辜负了萧绎的厚望,没有打下萧誉据守的长沙。于是,萧绎就派王僧辩代替鲍泉,湘州迅速得到平定。
        后来,王僧辩和陈霸先又一起灭了侯景,历时五年的侯景之乱终于画上句号,王僧辩也因此彻底得到萧绎的重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3

帖子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38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5-31 10: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南北朝班三年级第六十三讲
梁20-绿竹清泉


1. 分析评价高欢七友
答:
高欢,祖籍渤海蓨县(今河北人),随祖迁徙怀朔。明显的鲜卑化汉人。怀朔为北魏六镇之一,北方军事要塞。高欢后来入伍投军,奔波于怀朔、洛阳等各地之间。
        他在怀朔结交了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孙腾、侯景、尉景、蔡俊,即“高欢七友”,他与前三人关系甚为密切,史称为“奔走之友”。八位朋友结交于怀朔,皆是怀朔镇军官,共同感受到北魏迁都洛阳后,怀朔的衰落,军中无事,便相聚饮酒谈天,还不时外出狩猎,。
八友中,贾显智升官最早。六镇起义后,贾显智随其兄与高欢分道扬镳,独自发展。其余六个,尔朱荣死后,先后回归,追随他南征北战,建功立业。
下面来分述:
        首先来看看侯景,史家关注的重要人物。侯景名声仅次于高欢,跟随尔朱荣后,军事才略逐渐显露,迅速成长为名将,高欢对侯景深加器重,“使拥兵十万,专制河南,仗任若己之半体。”侯景最忌惮的是高欢长子高澄,高欢死后,便率军投降南梁,引发震惊南北的 “侯景之乱”,最后兵败,被 “焚骨扬灰”。至死,敬重高欢。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尉景。高欢刚出生,母亲病死,他就被寄养在尉景家,与尉景是总角之交。朋友之外,俩人还是姻亲,尉景的妻子,是高欢的姐姐。尉景是开国元勋,能力不大,性贪贿,屡犯过错,死后得到善待,致使“齐受禅,以景元勋,追封长乐王。”
       再次, 蔡俊。蔡俊自始至终追随高欢,并且在进击葛荣,击溃尔朱氏的战役中,功不可没。曾任齐州刺史、扬州刺史等职,“为政严暴,又多受纳”,死后却享有开国元勋待遇。
        其四,当属刘贵。
        刘贵是秀容阳曲人,与尔朱荣同乡,北魏后期,高欢未起兵时,一度追随尔朱荣。高欢逃离葛荣后,将高欢介绍给尔朱荣。
在刘贵再次力荐后,高欢终于得到尔朱荣赏识,立住脚,得以开启他的雄图大略,直到羽翼丰满,掌握了六镇余众,脱离尔朱兆另图发展。
        刘贵曾任尔朱荣的凉州刺史、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兼左仆射、西道行台,晋州刺史等职,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直帮助高欢。高欢举义旗后,他断然离开尔朱氏,与高欢走到一起。
        刘贵不仅与高欢是旧友,年轻时就情投志合,从墓志记载的刘贵与高欢二人“同德比义,事等鱼水”以及史书记载的 “然与高祖布衣之旧,特见亲重”,不难看出,二人关系融洽,推心置腹,配合默契。尤其是刘贵谨遵君臣之礼,“进退有度,信义无违”,达到善始善终。
        其五,司马子如。
        据《北齐书》记载,他参加高欢队伍的时间是高欢攻占洛阳后,比尉景、蔡俊、刘贵诸人稍晚。由于高欢念旧,情谊深厚,一来就任命为“大行台尚书,朝夕左右,参知军国。天平初,除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右仆射高隆之等共知朝政,甚见信重”。
        可是,他不如刘贵“进退有度”,在任上“兼恃旧恩,簿领之务,与夺任情,公然受纳,无所顾惮”。数次被御史弹劾,北齐建立,他被高洋免官,其后高洋考虑到他是 “高祖之旧,复以为太尉” 。
        其六,孙腾。
        慢说孙腾功劳,一是察觉“抚宜镇军人谋逆,将害督帅。腾知之,密启高祖”。二是阻止高欢最后一次与尔朱兆聚会,免高欢于困危之中。三是“腾以朝廷隔绝,号令无所归,不权有所立,则众将沮散,苦请于高祖。高祖从之,遂立中兴主”。四是“与斛斯椿同掌密机。椿既生异端,渐至乖谬。腾深见猜忌,虑祸及己,遂潜将十余骑驰赴晋阳。高祖入讨斛斯椿”,避免一场政变。
数件大功,使得孙腾志骄意满,致使 “在邺与高岳、高隆之、司马子如号为四贵,非法专恣,腾为甚焉。高祖屡加谴让,终不悛改,朝野深非笑之” 。还有争抢民女,“遂相间构”,“ 违礼肆情”。尽管被高欢几次免官,然而仅是遮人耳目,掩息舆情,不久又 异地调动,官复原职,爵品照旧。
       如此看来,高欢旧友除贾显智外,先后归随高欢,辅佐高欢成就大业,扫平政治和军事障碍,终得“大丞相”高位,建立东魏政权与晋阳霸府,执掌朝廷大权,成为无冕之皇。


2你怎么看湘东王萧绎王僧辩的关系
答:
王僧辩出身于显赫大族太原王氏,跟着父亲一起投降了梁朝。他是萧绎的第一心腹爱将。救援建康失败后,被侯景放回荆州任竟陵太守。
作为梁元帝萧绎手下的将领,他和陈霸先一起平定了侯景之乱。但是,王僧辩没能受到萧绎的完全信任。何故?一个铁的事实能说明一切。当萧绎和他侄子萧誉内斗正酣之时,他让王僧辩和鲍泉带兵去讨伐萧誉。他想置侄子于死地,为自己赢得皇位。
         萧绎下令后,王僧辩并没有马上动身,因为他的所有精锐部队都在竟陵,而这些军队,还没有全部到来。他在等自己的部下,只有带着这支作战勇敢的部队,王僧辩才有取胜的把握。
        为了不让萧绎看出自己有意拖延,王僧辩和和鲍泉一块儿去见萧绎,他们要和萧绎解释一下。萧绎正值气头,本就生性多疑的萧绎,眼见王僧辩又不服从命令,怀疑王僧辩是因为害怕故意拖延。因此,当王僧辩到来时,他质问王僧辩,为何始终不出兵?王僧辩实话实说,但萧绎根本就不相信。而且,王僧辩还在据理力争。萧绎抽出宝剑,直戳向王僧辩,正中左大腿,鲜血直流。当场昏厥。随即被关进监狱,并处置。一同进狱的有王僧辩所有的儿子和侄子。
王僧辩的母亲光着双脚,在萧绎面前俯哭谢罪。萧绎才平静下来,赏赐给她特效药,保住了王僧辩的性命。此时,岳阳王萧鮞袭击江陵,全城人心惶惶。萧绎派人把王僧辩从监狱里放出来,让他做都督,指挥江陵保卫战。他之所以不杀王僧辩,最终就是知道自己离不开这个善战的将军。很快,萧鮞被王僧辩打败了,江陵之围随解。而另一个将军鲍泉,则辜负了萧绎的厚望,没有打下萧誉据守的长沙。于是,萧绎就派王僧辩代替鲍泉,湘州迅速得到平定。
        后来,王僧辩和陈霸先又一起灭了侯景,历时五年的侯景之乱终于画上句号,王僧辩也因此彻底得到萧绎的重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3:13 , Processed in 0.09717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