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977|回复: 6

渔舟姐姐背宋词三百首2021.0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 13: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捣练子令·云鬓乱》
南唐·李煜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
xiùcuán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中仄仄句  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    仄平中仄仄平平

其中两个三字句为对偶

 楼主| 发表于 2021-1-1 22: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捣练子  秋闺
南唐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
南唐   李煜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捣练子  秋闺
南唐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2:捣练子
南唐   李煜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3: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4.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 ·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3 13: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殿秋·思往事

朱彝尊 〔清代〕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url=][/url]
[url=][/url]




译文及注释[url=][/url]

译文
回忆往事江边上,江水中映着美人的倩影和秀丽的远山。我俩同船共听滴滴答答的雨声,各自孤宿,竹席衾被单薄,默默地忍受着严寒。

注释
桂殿秋:词牌名,即《捣练子》,取自唐李德裕送神迎神曲的“桂殿夜凉吹玉笙”句。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的变体。
干,即岸,江边。
“青蛾”句:女子的眉黛有似倒映在水中的山密。青蛾:形容女子眉黛。越山:嘉兴地处吴越之交,故云。
舸(gě):船。
簟(diàn):竹席。
衾(qīn):被子,轻衾即薄被。

[url=]展开阅读全文 ∨[/url]



创作背景[url=][/url]

  这首词忆念的是作者于顺治六年(1649年)随岳父从练浦迁居王店途中初相恋的往事。朱彝尊十七岁人赘到冯家,其妻妹冯寿常只有十岁。九年后冯氏出嫁,到了二十四岁她又回到娘家来住,在这时她才真的和朱彝尊有了爱情事件。但她在三十三岁就死去了。


参考资料:
1、贺新辉主编.清词鉴赏辞典 图文修订版: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09:3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5 10: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 ·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6 18: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金~黄金 于 2021-1-6 18:47 编辑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简析:
    这首词的上下阙分别写了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和离别后的凄楚情景。
上阙除了用环境来衬托别情外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利用句法结构(“对长亭晚”:一、二、一)和叠字(念“去去”)来诠解声情。
  下阙除了与从不同的是中间插入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此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难怪它为人称道,成为名句。

雨霖铃 一名《雨霖铃慢》,唐教坊曲名。《明皇杂录》:“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弥日,栈道中闻铃声,采其声为《雨霖铃》曲。”宋词盖借旧曲名,另倚新声也。调见柳永《乐章集》,属双调。
雨霖铃 双调一百三字,前段十句五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 柳永

平平中仄韵仄平平仄句仄仄平仄韵平平中中中仄句平平仄仄句平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中仄句仄平中平仄韵仄仄中读平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中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读仄仄平平仄韵中平仄中中仄句中仄仄读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句平仄平平句仄中平仄韵仄仄仄读中仄平平句仄仄平平仄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10 07: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金~黄金 于 2021-1-10 07:28 编辑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简析:
  这首小令,既象一篇游记,更象篇小小说。有时间、地方、人物、事件,也是情节与环境。“序幕”:夕照下的溪亭里,一边玩一边尽兴地饮酒。发展:沉醉不知归路。高潮:误入藕花深处。结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但在这样一篇精致的“小小说”中,却包含着诗词的“情、理、趣”。情感跌宕起伏。从“沉醉”(乐)到“误入”(叹)再到“惊”(乐)。
如梦令 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后唐庄宗
中仄中平中仄韵中仄中平中仄韵中仄仄平平句中仄中平中仄韵仄韵仄叠中仄中平中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1-1-10 17: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金~黄金 于 2021-1-10 17:41 编辑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 •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简析:
  这首小词,有三大亮点:一是伏笔恰到好处。“昨夜雨疏风骤”为“绿肥红瘦”铺垫严实。二是对白自然和谐,如闻其声。三是对比鲜明,“雨疏”对“风骤”,“浓睡”对“残酒”,“绿肥”对“红瘦”。还有言外之意“词人的细腻委婉”与“侍女的粗疏淡漠”的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10:45 , Processed in 0.0894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