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路漫漫

小渔村资治通鉴魏晋班三年级第一讲作业

[复制链接]

4

主题

363

帖子

5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71

高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19-10-1 16: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期作业:
1.总结西晋灭亡的原因。
答:①西晋的统治非常腐朽,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
②西晋的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秩序,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③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2.刘琨为什么难以成势?
答:刘琨到处认胡人为爹,这种所谓“隐忍”先把自己和部下的士气磨光了。刘琨作为一方诸侯,既然要振兴晋室,应依靠自己,不可以对夷狄抱有太多幻想。石勒已经让他吃大亏了,如今还不醒悟。刘琨一直在各种夷狄的夹缝中行走。总是幻想着拉一支夷狄来对抗另一支夷狄。却不曾努力发动北方地区受夷狄欺压的汉人,组成汉人自己的军队打出一片天地。这无疑是走偏了路。所谓“以夷制夷”,那是要在汉人本身势力强大的前提下。否则妄图四两拨千斤,是不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1

帖子

136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67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10-4 16: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08-清心竹 作业:
1.总结西晋灭亡的原因。
答:作为古诗词爱好者,我曾经对魏晋时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魏晋时期的文人无所禁忌,为所欲为,留下了“竹林七贤”的美名,又留下了三曹父子的诗文佳什,对“魏晋风骨”的文章更是推崇备至。然而,学了《资治通鉴》,才发现魏晋是多么不堪,整个魏晋的历史是一段不堪入目的耻辱史。
首先曹操就不是什么好鸟,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功让其儿子上位称帝。由于他的位子得来就名不顺言不顺,自然不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于是各种内乱此起彼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魏国没有持续多久便被老谋深算的司马家族用卑劣手段取代。司马称帝更不符民意,中原内乱暴动时有发生。此时鲜卑族更是觊觎中原,蓄谋已久,此时便乘虚而入,少数民族的掺和,更加快了西晋的灭亡。不义之举必不得善终,所以,我认为,西晋灭亡本就在情理之中。
翻开魏晋历史,简直就是一团糟。首先是大逆不道,弑君之罪。《晋书》记载:“景元元年夏四月,天子(曹髦)既以帝(司马昭)三世宰辅,政非己出,情不能安,又虑废辱,将临轩召百僚而行放黜。天子知事泄,帅左右攻相府,称有所讨,敢有动者族诛。相府兵将止不敢战,贾充叱诸将曰:‘公(司马昭)畜养汝辈,正为今日耳!’太子舍人成济抽戈犯跸,刺之,刃出于背,天子崩于车中。”由于位子来由不正,也就无力要求属下恪守礼义纲常了。二十四孝里“卧冰求鲤”的王祥活了84岁,历经汉、魏、晋三代,官拜三公,以孝行名著于当时与后世。仕至三公,正有匡扶社稷之责,举其孝廉,更在于能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可是这位大孝子,纵然誉满天下,而又何曾在污浊的朝堂之上稍稍匡弼正义呢?
至于西晋朝廷腐败坠落、乱伦无耻的丑闻就更是不堪入目了。
子曰: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难怪乎魏晋时期那么多的“隐士”了。
2.刘琨为什么难以成势?
答:刘琨难以成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就大环境和自身两方面。首先是大环境,他所处的西晋时期本就是乱成一锅粥,皇帝又无能,他只是一个部属,西晋灭亡是大势所趋,他能挽得了狂澜吗?其次是刘琨自己,原本鲜卑的内乱给刘琨带来了转机,使他的军队又壮大起来。壮大起来的刘琨作为一方诸侯,既然要振兴晋室,应依靠自己,不可以对夷狄抱有太多幻想,但他却到处认贼作父,这种所谓“隐忍”把自己和部下的士气都磨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6

主题

3693

帖子

91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130

论坛元老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注册会员优秀版主

QQ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3 19: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资治通鉴班魏晋班三年级第一讲18—东方   作业
1.总结西晋灭亡的原因。
答: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5年逼迫曹魏政权末代皇帝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了新政权。直到公元280年西晋消灭了三国最后一个政权东吴,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如果算上东汉的话,西晋是古代第四个大一统王朝。晋武帝司马炎以曹魏权臣身份篡位成功,其立国后的很多政策为西晋的短命而亡,埋下了伏笔。
一、晋武帝司马炎大封宗室子弟为藩王。司马炎认为曹魏政权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曹魏政权诸王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以致孤立而亡。
   二、 西晋时期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开国之后,就允许边民内迁,此后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西北地区,到西晋时游牧民族人口已占西北地区当地人口一半。这些游牧民族内奸之后,被世族门阀收作奴婢,深受压迫。正是因为这一原因,为日后西晋亡国和五胡乱华埋下伏笔。
    三、  晋武帝司马炎传位不当。晋武帝司马炎有17个儿子,有的虽然早死,但是司马炎在这些儿子当中选择一个最不能胜任的人,当了接班人,就是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是个智障,一语“何不食肉糜”,使他成为了昏君的典型代表。最可怕的就是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是久负盛名的毒妇。其为人凶妒暴虐,手段往往残忍而极端,以致后来引起宗室、外戚争权夺利,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
     总之,西晋作为古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可以说是最耻辱的大一统王朝。后世有人说,司马氏以下篡上而得大位,于内乱中耗损,于外患中消亡,此天命不可违也。

2.刘琨为什么难以成势?
答:刘琨少负志气,有纵横之才,善交胜己,而颇浮夸。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其意气相期如此。
  刘琨临危受命担任并州刺史,五万胡兵围攻并州,并州城内少守将、外无援兵的危急之时,刘琨从容地吹起了胡笳。胡笳惊退五万兵,千秋青史传美名。
     永嘉四年(310)十月,刘琨决定发兵讨伐归附刘渊的匈奴右贤王刘虎和白部鲜卑,但他自己的兵力不足,只得卑辞厚礼请鲜卑拓跋猗卢部出兵增援。拓跋猗卢命其弟拓跋弗之子拓跋耶律率二万骑兵前往援助。刘琨遂率军与鲜卑骑兵共同进攻刘虎和白部鲜卑,大破之,屠其营寨。刘琨引鲜卑兵为援,一是导致了拓跋鲜卑的内侵,二是引起与王浚的矛盾。刘琨感激拓跋鲜卑的支援,遂与猗卢结为兄弟之盟,并表请朝廷署猗卢为大单于,以代郡封之为代公。代郡地属幽州,王浚大为不满,发兵击猗卢,但反被打败,由此王、刘关系破裂。此后,猗卢嫌代郡悬远不便,要求进入陉北之地,刘琨既无力制止,也有心继续依靠拓跋鲜卑,所以把陉北的楼烦、马邑、阴馆、繁峙、崞等五县让给拓跋鲜卑,迁徙五县人民到了陉南。刘琨的策略一直是倚仗胡人力量压制胡人,这是不可取的,也是靠不住的,这也是他难以成势的直接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3:01 , Processed in 0.0643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