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门外秋月 于 2020-3-22 21:20 编辑
门外秋月十六讲作业
国学多项集训班壶中岁月老师授课第十六讲布置作业及要求
一、布置作业如下:
下面提一些思考题,也不算什么作业,有兴趣就思考一下。如果对这些问题有探究的欲望,建议动动笔,可长可短,就当做是做一点读书笔记。也建议大家以此在群里作交流。如果没时间做笔记,至少在脑中思考一下。
1、讲课中提到的王昌龄的《诗格》、皎然的《诗式》其实大概率是后人伪托的,网上特别是一些阅读软件(如qq阅读、京东读书、网易阅读、天翼阅读)中都能免费阅读或下载,建议找来阅读,篇幅都不长。这两本书虽然有伪托之嫌,但基本能代表唐代的诗歌研究理论,原因是书中的内容大多是从《文镜秘府论》中选抄或进行简单的加工而来。如能结合《文镜秘府论》一起阅读,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答:稍后阅读。
2、你认为“格律诗”中的“格”应该如何来理解?你能否分别从“风格、作法、形式”来对格律诗作一个完整全面科学的定义,或者你是如何理解什么叫“格律诗”?
2、你认为“格律诗”中的“格”应该如何来理解?你能否分别从“风格、作法、形式”来对格律诗作一个完整全面科学的定义,或者你是如何理解什么叫“格律诗”?
答:“格”单从事字义上理解,我认为写诗要遵守一定的格式;而“格律诗”是指古代汉语诗歌的一个种类,也叫近体诗,实际上就是一种诗体的名称;创作这种诗体时即要按规定的字数、行数、平仄、对仗、押韵来写,又要讲究谋篇布局等创作方法;因此将“格律诗”分开来诠释,是不科学的。
3、从唐诗中挑出若干符合以下条件的作品:
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不合律诗要求。选5首。
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完全符合律诗要求。全诗没有对仗联的选5首。全诗只有一个对仗联的选3~5首。首联对仗的选2首。
选完后思考一下,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间上有什么较明显的特征?
(1)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不合律诗要求选5首。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五言八句,压平声韵并一韵到底,平仄完全符合律诗要求。全诗没有对仗联的选5首。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③《王右军》唐朝.李白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
山阴遇羽客,爱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⑤《酬张少府》唐朝.王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3)全诗只有一个对仗联的选3~5首。首联对仗的选2首。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③《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唐朝.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4)首联对仗的选2首。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选完后思考一下,这些作品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间上有什么较明显的特征? 答:以上五律诗作者多为初唐及盛唐时期的诗人,这时期诗歌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今体诗已定型。 4、有“格律诗”的说法,但是有“格律词”的说法吗?为什么? 答:“格律诗”是指古代汉语诗歌的一个种类,也叫近体诗,是一种诗体的名称;而宋词的创作虽也具有格律诗所规定的如押韵、对偶等各种要求及限制,但词毕竟是另一种文学体裁,所以在所学资料中没有看到“格律词”的说法。 我拍,桂子,翰墨韵香,萧白,有凤仪来,老晕子,翰墨韵香 别人拍我,桂子,蜀客,千里,仙子,翰墨韵香
门外秋月十七讲讲作业 2、(必做题)找一首您之前写的一首正格五律,把其中的两句(也可更多)改换成拗句,感受一下当扩大了选词范围后,能否有比原作更好的表达,诗意、诗味能否比原作有提升 。
游连珠桥有感 宝塔岿崖壁,浪涛峡谷声。 桥牵临岸路,村望隔江城。 往昔行舟渡,今朝闲步行。 市郊兴建好,古迹更扬名。
改后 游连珠桥有感 宝塔屹崖壁,浪涛峡谷声。 桥牵两岸路,村望半江城。 往昔行舟渡,今朝闲步行。 市郊兴建好,古迹更扬名。
“宝塔岿崖壁”改“宝塔屹崖壁” “桥牵临岸路,村望隔江城”改“桥牵两岸路,村望半江城。 ” 别人拍我,野鹤梦,老晕子,石桥月,鱼,水中月亮,阳光乔 我拍别人,老晕子,石桥月,野鹤梦,鱼,燃犀
门外秋月第十八讲作业。
一、找出自己以前写的一首用古音写的五律或七律作品,将其调整为符合新韵的今音律诗。
平水韵
扫墓感怀
雨霁清明至冢园,青芜承履鸟声喧。
飞花系念灵台落,往事牵怀心海翻。
袅袅檀烟风寄梦,涟涟泪水袖留痕。
每回悲切东风惹,今入岚峰又断魂。
新韵 扫墓感怀
雨霁清明至冢园,青芜承履鸟声喧。
飞花系念灵台坠,往事牵怀心海翻。
袅袅檀烟风寄梦,涟涟泪水袖留痕。
每回悲切东风惹,今入岚峰又断魂。
二、从声韵上简述自己对这两篇作品的感受,至少100字。今音依《中华新韵》或《中华通韵》均可。
(或者,如果写过今音律诗,也可将其调整为古音。任选。)
答:将原诗第三句入声字“落”改为“坠”,改后的感受是,“坠”明显不如“落”,“落”一是读音好听,二是带有感情色彩,三是向下降落的过程是缓慢的;“坠”虽也是向下降,但速度快而直接,因此觉得“落”符合诗作伤感情绪的表达。通过两首诗的比较,一是觉得入声字在格律诗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二是觉得入声是古人遗留下来的一笔非宝贵的财富,我们不但不能更改,或废弃,反应继承和发扬光大。
拍别人,晚晴,千里,野鹤梦,无主题,燃犀 别人拍我,鹤霏,千里,晚晴,野鹤梦,无主题
十九讲作业 夏雨 题记:是日,公园漫步,忽乌云越顶,电闪雷鸣,遂避小亭,倾刻骤雨,一时烟雾生、池荷动。夏之雨,来去快,性独特, 今作业则记之。
夏雨 乌云藏宝袋,闪电玉珠倾。 坠地起烟雾,入池动荷茎。 晶帘缘瓦挂,游客避亭惊。 任性随来去,留凉惬意生。
自评:1、行文质朴古拙、忌妍辞俪句;
拍别人:桃花开了,千里,小燕子,阳光乔,欧阳 别人拍我:欧阳,千里,阳光乔,桃花开了,丝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