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讲七月老师点评:
4.疏影·柳
文/清风儿
晴丝舞碧,又飘绵拂水,摇弄春色。露染烟滋,绿映波侵,自顾一抹如织。长亭回看章台路,又匆匆、江南江北。似怎般、舞送行人,何奈折柔无力。
迢递隋堤旧事,古今多离泪,尘路孤客。缥缈云天,惆怅东风,绮砌红阑桥侧。那堪此恨年年有,空缱绻、翠楼相忆。覆清浅、莫唱阳关,唤得几番消息。
从“晴丝舞碧”到“自顾一抹如织”虽说都是写柳,不过个人觉得若是用递进,或者对偶之类较为规范的写法,那效果应该会好一点,而你的处理方法感觉比较随意,比较杂。“长亭回看章台路,又匆匆、江南江北。似怎般、舞送行人,何奈折柔无力。”以离写柳本是极佳的,若有实境则会相对丰满些。下片感触亦是如此,或许不是亲身经历吧,亦或者不是自己的感触,读来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比较无法融入你的情感中。个见,斟酌。
===============================
5.疏影·幼犬
文/无语
茸头细脑。且毛身体软,灵活乖巧。惯说聪明,又见呆萌,时常搞怪耍宝。格笼不忍将它禁,但释放、尾摇欢讨。爱撒娇、乞主生怜,赏块骨头才好。
随便残羹冷饭,只求得一二,肠腹填饱。食毕思眠,两眼朦胧,欲束身姿躺倒。还教两腿强支体,怎拒得、睡乡频扰。只见它、惬意非常,竟梦里斯然了。
感觉你的题材真是顺手拈来啊,“茸头细脑。且毛身体软,灵活乖巧。”前两句不够漂亮,后一句稍嫌口语化,“惯说聪明,又见呆萌,时常搞怪耍宝。”嗯嗯...是整个上片都较为口语化了,不过对于形象的刻画倒是比较成功的,但是感觉就是一篇幼犬说明书,形象生动,至于词...我觉得跟我想像中的比较不一样。 ==============================
疏影·燕子楼前有思
文/痴弟
金弦玉琯。有翩翩少女,歌舞陪宴。声入诗心,舞动花王,乐天奋笔相赞。可怜微醉娇无力,手足里、百丝千线。偶回眸、月色清清,更有一些温婉。
提起陈年旧事,称心有几件?时运多蹇。美梦无终,独自婷婷,燕子楼中魂断。怎堪一首诗文误,不是赞、愚忠归难。只堪怜、燕子楼空,留下一腔哀叹。
查了一下燕子楼的典故,再读此词别有一番感触,“声入诗心,舞动花王,乐天奋笔相赞。”诗心和花王比较不是那么合适,“可怜微醉娇无力,手足里、百丝千线。偶回眸、月色清清,更有一些温婉。”这里的转折比较快,其实写这个典故,不一定得把前因后果整个流程交代清楚,重要的是感动你的那个点,“提起陈年旧事,称心有几件?时运多蹇。美梦无终,独自婷婷,燕子楼中魂断。”下片其实我觉得应该把视角转到个人的情感表达,所以魂断燕子楼就不要再出现了,“怎堪一首诗文误,不是赞、愚忠归难。只堪怜、燕子楼空,留下一腔哀叹。”这里写出了自己的观点,结句处理得不错。
==============================
以上文字是七月老师点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