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2-27 23: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七月 于 2019-2-27 23:20 编辑
第十三讲作业 七月点评:
1.昭君怨·听雨
文/精确人生
风卷柳丝落雨,菏露尖尖几许,身穿笠蓑行,暮烟迎。
骤被清音惊起,水榭涟漪不止,谁在笑娇娃,爱桃花。
细细读来,总感觉每一换韵,便是一零星片段,前后句的衔接存在些许问题。“风卷柳丝落雨,菏露尖尖几许,” 落字稍重,与风卷不搭,“身穿笠蓑行,暮烟迎。”笠蓑跟营造的氛围有点不和谐,“骤被清音惊起,水榭涟漪不止”水榭并非水面,何来涟漪,结句的余味饱满,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他自然融入。整体来看所表达的东西不错,在转折处再斟酌一下,让它更圆融自然会更好。
=====================
2.昭君怨·听雨
文/清风儿
云压满园飞絮。窗外一帘丝雨。不觉起愁情。梦时惊。
想得玉人旧路。泪枕思量无数。相问际涯行。话流莺。
“云压满园飞絮。窗外一帘丝雨。”云压飞絮...感觉不是很恰当,“不觉起愁情。梦时惊”起愁情挺应景的,梦时惊就有点问题了,还在发愁哪来的梦啊,“想得玉人旧路。泪枕思量无数。”用词稍为精炼些会更好,玉人旧路或泪枕都有点不妥,“相问际涯行。话流莺。”际涯是啥?流莺又想表达什么呢?建议斟酌。
======================
3.昭君怨
文/上弦月
白日花前煮酒,芍药幽香暗透。娇软效风飞,醉扶归。
锦瑟浅吟低唱,谁在眉间心上?吾意赋丝弦,梦阑珊!
哎呦,字里行间那种慵懒娇艳的小情绪很饱满,赞一个,“白日花前煮酒,芍药幽香暗透”这调调一读来就觉得很艳,“娇软效风飞,醉扶归。”这个醉是不是换一个啊,有损形象,“锦瑟浅吟低唱,谁在眉间心上?”很自然地挑起一段哀怨,“吾意赋丝弦,梦阑珊!”有点类似“欲将心事付瑶琴”的感觉,挺好的词,赞一个。个别小地方可以再精炼。
======================
4.昭君怨·夏夜急雨
文/悦明心静
夏夜雷鸣电闪,忙把厅门紧掩。窗外疾风高,树频摇。
雨点啪啪如豆,打在房前屋后。时密又时疏,又时无。
话说你把恐怖氛围营造得这么足,就不担心评阅人夜里赶工时会吓到吗?战战兢兢地读完全词,怎么说呢,从句子及章法来看是非常流畅自然的,毫无生硬感,但是从词的角度,我更自私地希望能再风雅一些,再之乎者也一些,虽说学诗词的几乎都喜欢李白,但是写诗词还是不用太白啊。
=======================
5.昭君怨·听风
文/花草公子
漫听风裁柳处,动也无莺枝宿。落日恋云霞,任凭它。
蓦地韵来步到,步到难闻谁早。体遮四方魂,惧鲜人。
“漫听风裁柳处,动也无莺枝宿。”这里铺垫了一个景象,风吹过柳树,没有鸟雀栖息,“落日恋云霞,任凭它。”还蛮喜欢这句的,这里点出了黄昏,“蓦地韵来步到,步到难闻谁早。”这个看不懂,难闻...谁早?不太妥,而且上面有落日,“体遮四方魂,惧鲜人。”同样是让我很迷茫啊,感觉很玄。还有一点,整首词有多处格律上的错误,建议查询。
=========================
6.昭君怨·相思
词/心羽
江外青山云涌。楼里风吹帘动。雁过惹愁肠。倚西窗。
夕照徐沉如酒。一曲梅花依旧。待得月儿圆。又无眠。
读了一遍,是我喜欢的类型,通过简简单单的物象,自然地将情感渲染出来,所谓的相思,并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大多是一首歌,一个物件从而勾起一段回忆,毫无疑问“雁过惹愁肠。倚西窗。”以及“待得月儿圆。又无眠。”才是相思的基本姿态。赞一个。
==========================
7.昭君怨·病中吟
文/无语
是夜寒风又起。怜我昏沉无计。昨日染风寒。病床眠。
却闷年关已近。已近年关却闷。志气竟磨消。恨高烧。
“是夜寒风又起。怜我昏沉无计。”感觉它是在害你不是怜啊,“昨日染风寒。病床眠。”昨日的风寒和今夜的寒风,比较拗口,在安排上不那么讨喜,“却闷年关已近。已近年关却闷”这里的回文挺有那种无奈的感觉的,“志气竟磨消。恨高烧。”结句比较平淡。整体来说不错,个别地方再斟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