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渔歌晚唱 于 2016-7-2 12:33 编辑
1、古人把字分为哪两大类?现代合并后有多少小类? 答:古人把字分为实字、虚字两大类。 现代合并后合并后有二十七小类。 这二十七小类对联词是: 动词类、形容词类、地理类、天文类、颜色类、方位类、数字类、植物类、动物类、人伦类、文学类、感情类、人事类、文史类、形体类、宫室类、器物类,饮食类、时令类、文具类、衣饰类、副词类、连词介词类、虚词助词叹词类、象声词类、联绵词类、特有名词类
2、什么是古汉语的虚实?古人的虚实死活与语法学词类如何对应的? 答:有实指对象的是实字,没有实际对象的是虚字。 古人的虚实死活与语法学词类是按如下方法对应的: 1、虚实 (1)实字:大致上对应名词。 (2)虚字:名词之外的所有词类全部是虚字。方位词兼属实字和虚字。 2、死活 虚字下分死活两个亚类。 (1)活字:有动态变化的虚字为活字。 活字只对应有动态变化的动词,无动态变化的动词属于死字。 (2)死字:无动态变化的虚字为死字。 死字囊括了名词、动词之外的所有词类〔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以及无动态变化的动词〔判断动词,是、为,等等;表存在的动词;有,无,在,等等;助动词,宜、可、须、敢、肯,等等〕。 方位名词是半虚字,兼属实字和虚死字。
3、 现代语法如何划分词类,分别有哪几大类? 答:现代汉语也是把词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和虚词又各分为6个小类,共计12小类。 分别有如下类: 实词:意义比较具体的词。 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大类。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包括: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大类。
4、什么是名词?名词的语法特征是什么?名词一般分为哪几类? 答:表示人或事物、时间、地点等名称的词统称为名词。 名词的语法特征有以下六个: (1)名词大多不能重叠,除少数名词(爸爸、妈妈、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外; (2)名词除方位名词外,不能用肯定或否定的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樱桃不樱桃?松树松树的。 (3)名词前不能加“不”字,如:不雨樵,不汽车……。 也是方位名词除外。如:不上不下、非左非右等。 (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个别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除外; (5)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时间名词和某些方位名词可以做状语。名词还不能做谓语! (6)一般能受表示数量的词修饰。如:一条河、两个人、三棵树、一前一后。 按表达事物的内容,名词大致可分为:普通名词(也叫具体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抽象名词,五种类型。
5、对出下联: 溪水浮花绿[雨樵] 轻纱笼月幽
山补青墙缺[雨樵] 云遮小月羞
小字梅花味[雨樵] 新诗瑞雪香
过雨苔抽穗[雨樵]
经风花吐芳
一庭凉月竹筛碎[雨樵]
半盏闲愁酒斟空
近山渐得云殊气[雨樵]
远俗终离名利圈
居山有酒堪呼月[雨樵]
傍水临荷好赏花
凿亩方塘闲种藕[雨樵]
画轮圆月好吟诗
不信溪山真拒我[雨樵]
常于海岛共思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