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50|回复: 13

小渔村四十五期评阅强化班疏影组第十讲作业

[复制链接]

45

主题

446

帖子

44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6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凡皿沐子 于 2025-7-19 20:25 编辑

第十讲作业: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二、创作题:
因上次我们写过怀古诗,这次我们写一首寄远,怀远的诗。律诗绝句不限,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0

主题

138

帖子

13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8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中有小鱼 于 2025-7-20 12:45 编辑

第十讲作业:
疏影-江小鱼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答: 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怀古诗是要怀古而成诗,借古说今——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 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古迹、古人、古事(史)。
鉴赏步骤分为:1、要熟悉史实。明白诗中哪里用典了。
       2、洞悉作者的思想感情。
       3、横向比较,同题材的作品不同作者的视觉和切入点。


二、创作题:
五律 题李清照
文/江小鱼

常记溪亭暮,花丛弄晚舟。
奇才谁不羡,少女本无忧。
国破吟成泪,家亡转作囚。
人生皆有憾,未必乏权谋。


自我点评:格律无误;韵脚舟、忧是阴平,囚、谋是阳平,比例是2:2,合适。用韵没有挤韵、撞韵、连韵的情形。
     首字常、花、奇、家、人是平声,少、国、未是仄声,比例是5:3,合适。
这首怀古诗以古人为切入点,以少女的天真无邪为开端,导入宏阔的时代背景,如党派之争,金兵入侵,以及人生的起起浮浮,如夫妻分离,痛失另一半,错付余生等,我们在别人的人生故事里,体悟到人生多憾事,哪怕是有才的、有权的,或是既有才又有权的,无一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1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疏影17-闻笛
一、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即 形式标志
意象聚焦:多以历史遗迹(如古战场、古城墙、旧宫殿)、历史人物相关场景(如名人故居、祠堂)或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景观(如江水、夕阳)为核心意象。
​标题特征:标题常含“怀古”等关键词,直接点明题材。
​时空交织:结构上常将“眼前景”与“历史事”结合,通过今昔对比营造抒情氛围。
内容特点:借古抒怀、讽今喻世、​感慨兴亡
二、创作怀古诗的三个入手方向即:
1. 选准“怀古载体”
简述历史背景或细节(保证真实性),再结合个人感受或现实思考,使“史实”与“抒情”自然融合,避免堆砌史料或空洞抒情。
​3. 巧用“对比手法”
通过“今昔对比”(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
三、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1. 梳理“史实背景”
明确诗歌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或遗迹,了解相关历史知识(如时代背景、事件影响),为理解情感奠定基础。
​2. 分析“抒情手法”
识别借景抒情、用典、对比等手法(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多个典故抒情),把握诗人如何通过技巧表达情感。
​3. 探究“核心情感”
结合诗人经历、时代背景,推断诗歌深层主旨:是感慨个人命运?批判现实?还是对历史规律的思考?最终明确“怀古”背后的真实意图。
二、创作题:
七绝·西塞怀古
文/闻笛
蚀碑半隐草芊芊,旧塞残痕刻岁年,
唯有潮声应白鹭,凭栏人立暮云边。

一、诗家语运用及标注
1. 蚀碑半隐草芊芊
​诗家语:“草芊芊”(叠词表繁茂,避“草木茂盛”直白表述)。
​以“芊芊”状草木丛生之态,既符合古典诗词叠词炼字习惯,又暗含古塞荒寂的氛围感,比“草茂盛”更凝练传神。
2. 旧塞残痕刻岁年
​诗家语:“刻岁年”(拟人化变形,将时光具象为“刻痕”)。
​以“刻”字赋予时光动作感,让“旧塞残痕”与“岁月流逝”产生视觉关联,避免“岁月留下痕迹”的平淡表达。
​3. 唯有潮声应白鹭
​诗家语:“应白鹭”(以“应”字勾连声与物,暗含互动)。
​“应”字赋予潮声主动性,暗指潮水与白鹭的自然默契,替代“潮声伴白鹭”的直白,留白更足。

4. 凭栏人立暮云边
​诗家语:“暮云边”(以空间代时间,融情于景)。
​用“暮云”的苍茫暗喻暮色深沉,将人的怅惘融入空间意象,避免“人在傍晚凭栏”的直白抒情。
二、形象思维与空间设计
1. 形象思维:全诗以“蚀碑、旧塞、潮声、白鹭、暮云、凭栏人”等具象意象贯穿,无抽象议论。如用“残痕刻岁年”将时光化为可触的痕迹,用“潮声应白鹭”让自然动态可感,通过视觉、听觉意象的叠加,让怀古之情附着于具体画面。
​2. 空间设计: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层层拓展——首句“蚀碑半隐”为近景低视角,次句“旧塞残痕”拓展至中景古塞范围,第三句“潮声应白鹭”拉开至开阔的水岸远景,末句“暮云边”将空间抬升至天际,最终以“凭栏人”收束于人与天地相融的苍茫空间,层次分明且有纵深感。
全诗通过精准的诗家语炼字、层次分明的空间设计和完整的意脉流转,在格律合规的基础上,以具象画面传递怀古怅惘,达到了“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效果,符合古典七绝的审美特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帖子

5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3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村加强班第十讲作业
疏影07-辣椒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答: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古迹、古人、古事(史)。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写怀古诗需从古迹、古人、古事这三点任何一点入手。在创作过程中有三点需要注意:1.要熟悉史实。怀古诗必定要用典,用典就一定要精准才能准确的表达你想表达的东西,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用典有偏颇的话,诗中之意必然会跑偏。2、 接下来就是情感的表达:对于要怀之“古”,你必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情感倾向,并由此来引发议论。要找到古人和自己之间的共同点,并以此生发情感,不能造作。3、 标新而不立异:对待许多古事,现代人的看法肯定跟古代人有所差异,那么我们在创作怀古诗的时候便会努力求新,以期与出古人没写到或者没想到的东西。但这个新不能跳出传统道德的范畴,要符合正常的、文人审美,不能一味求新而走入异路歧途。

二、创作题:
因上次我们写过怀古诗,这次我们写一首寄远,怀远的诗。律诗绝句不限,韵部不限。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把所用诗家语变形标注出来,并加以说明。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寄思
文/辣椒
别梦千迢故里来,梨花正值满山开。
炊烟袅袅温双目,溪水潺潺净倦腮。
树下外婆鞋底纳,篱边小舅菊苗栽。
风吹帘动惊人醒,却是旧时空自哀。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自评:
本七律压灰韵,自检,格律无误。
首字平仄:别,梨,炊,溪,树,篱,风,却。3/5.符合要求。
韵字平仄:来,开,腮,栽,哀。
1/4不符合要求。
寄思。首联,入题。梦回故里。中二联有对仗,但不够工整。描写往日的情景。尾联扣回主题。表现出思念的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4

帖子

10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81452743 于 2025-7-21 21:07 编辑

小渔村四十五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疏影26-起风了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答: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包括标题中的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怀古诗的内容特点: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怀古诗是要怀古而成诗,借古说今——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 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古迹、古人、古事(史)。
鉴赏步骤分为:
1、要熟悉史实。明白诗中哪里用典了。
2、洞悉作者的思想感情。
3、横向比较,同题材的作品不同作者的视觉和切入点。

二、创作题:
五律•谒武穆祠
文/起风了
荒祠应寂寥,一径草萧萧。
只为儒臣误,徒令壮志遥。
忠魂诚可颂,遗恨久难消。
不问兴亡事,唯倾酒几瓢。

三、自评本次作业。
自评:格律正确,水平韵下平二萧韵。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现象发生。
阴平:萧、消、
阳平:寥、遥、瓢。
韵脚阴阳比例为2:3,比例合适。
首字平:荒、徒、忠、唯。
首字仄:一、只、遗、不。
首字平仄比例为4:4,比例合适。
题目是谒武穆祠,起句直接破题,以荒芜之境反衬祠堂之寂寥。
炼字:应、误、遥、诚、久、倾。
中二联对仗工整,句式词语结构有错开(221/212)避摞眼之病。
章法布局:首联起句用虚笔手法起兴,用猜测想象破题,点明未到武穆祠而想到的景象;下句则写了实景,是对首句的补充说明,一路看到荒芜之地,所以才会有首句的大致想象。
颔联则在写景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阐述历史,因为一些儒臣的阴谋诡计,导致岳飞枉死,含冤无处诉,壮志难酬,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实际上是宋高宗赵构为巩固皇权、推动宋金和议,与权臣秦桧合谋主导的政治谋杀‌。此联承接首句,抒发感叹。
颈联则在颔联感怀史诗的基础上回到现实,进一步借古讽今。感叹英烈可以尽情缅怀,但是当年的失地未复,壮志难酬,徒留遗憾,余恨难消。
尾联则在颈联的基础上突写了自己的心情,自己也是意难平,所以借酒凭吊,借酒抒发感叹之情。回扣主题,继而收束全篇。诗作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24

帖子

7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24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前天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筱筱兰 于 2025-7-22 11:21 编辑

小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疏影组第九讲作业
疏影20-筱筱兰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答: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古代人物或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怀古诗是要怀古而成诗,借古说今——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古迹、古人、古事(史)。鉴赏步骤为:①熟悉史实;②情感表达;③标新而不立异。

二、创作题
七律·秋夜寄远
文/筱筱兰
塞鸿声断暮云幽,客鬓又添几缕秋。  
孤馆听残羌笛怨,空庭立尽五更筹。  
心如老马虽知路,身似浮萍唯逐流。
最是清辉频顾盼,年年犹照旧时楼。

三、自评
1.此诗为平起首句入韵式,格律严谨,平仄无误,用韵正确。韵字阴阳平衡(2阴3阳,比例得当),首字平仄分布平衡(5平3仄),规避了撞韵、挤韵、连韵等音韵瑕疵。
2.中二联对仗工整,节奏点分别为2221和2212,句式灵活,结构错落有致。
3.章法结构清晰,起承转合分明。
①首联(起):“塞鸿声断”以边塞鸿雁哀鸣渐逝之声,暗喻音书难通;“暮云幽”渲染黄昏的苍茫寂寥,奠定全诗萧瑟基调;“客鬓添秋”将无形之秋化为鬓角白发,凸显岁月流逝、羁旅艰辛的悲凉。   
②颔联(承):“孤馆”“空庭”强化空间上的孤寂;“听残”“立尽”极写时间漫长与心神煎熬。  
③颈联(转):“老马识途”典出《韩非子》,喻思归之心深切;“浮萍逐流”化用传统意象,写身世飘零。  心知归途,身却难自主,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④尾联(合):“清辉”(月光)作为永恒见证者,“旧时楼”承载往昔团聚的记忆。以明月“频顾盼”拟人,反衬人间离散;时空穿越中,物是人非之痛愈显深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0

帖子

26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0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前天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第十讲作业:
疏影19-红叶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答:怀古诗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分类, 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怀古诗是要怀古而成诗,借古说今——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愚贤而已(方若虚语)。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古迹、古人、古事(史)
1)古迹——对于诗家来说,能入诗的古迹是那些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遗址(宫殿、战场、城廓)。
2古人——由古人入手,或者由其陵墓、故居等相关地点引起,或者由其作品、传记等相关资料引起,写古人之事的终极目的都是写今人之情,不然就不是好作品了。写古人,可以赞叹,可以批评,可以同情,可以自比,总之一定要把自己的情写出来。
3古事——由史入手,可以是正史、史实,也可以是野史、传说,总之是以古事张目,为的必定要是与现实相关的目的。或者借古讽今,引以为鉴;或者反思历史,见解独到。
二、创作题:
因上次我们写过怀古诗,这次我们写一首寄远,怀远的诗。律诗绝句不限,韵部不限。
七绝·阖闾寄远
文/红叶
蔓草凄凄托御园,残阳犹见没颓垣。
当年霸业今何在?唯有寒云暮鸟喧。
自评:经检验用韵、格律无误,起承转合个人觉得符合章法,问题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9

帖子

12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9
发表于 前天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5期评阅强化班第九讲作业
疏影-穆小兮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答: 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怀古诗是要怀古而成诗,借古说今——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答: 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古迹、古人、古事(史)。
鉴赏步骤分为:1、要熟悉史实。明白诗中哪里用典了。
       2、洞悉作者的思想感情。
       3、横向比较,同题材的作品不同作者的视觉和切入点。

五律:寄远

天涯月一轮,可暖倦游身。
君渡寒江久,鸿归音訊频。
经年风满路,对镜鬓生尘。
知尔相思意,折梅聊寄春。

通过对天涯、寒江、鸿雁、梅花等意象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旅途艰辛和思念之情的细腻刻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4

帖子

4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24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前天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四十五期评阅强化班疏影组第十讲作业
疏影37-飞花若梦
一、问答题:
1、 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有哪些?
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2、创作怀古诗从哪三个方面入手?以及鉴赏步骤有哪些?
怀古诗的切入点有三点,包含:古迹、古人、古事(史),那么咱们就从这三个切入点来说说怀古诗的写法。
 1、 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熟悉史实。2、 接下来就是情感的表达:对于要怀之“古”,你必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情感倾向,并由此来引发议论。要找到古人和自己之间的共同点,并以此生发情感,不能造作。3、 标新而不立异:对待许多古事,现代人的看法肯定跟古代人有所差异,那么我们在创作怀古诗的时候便会努力求新,以期与出古人没写到或者没想到的东西。但这个新不能跳出传统道德的范畴,要符合正常的、文人审美,不能一味求新而走入异路歧途。

二、创作题:
夏日逢阴雨寄望
城中连日雨,湿重体犹寒。
顾恨花儿老,思忧故土安。
低云光不射,潦水地无完。
坐卧汗流苦,高堂问取难。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1)用韵、格律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起句交代季节,进口主题,承句紧接首句交代事件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写在阴雨的天气所见,所感。颈联写阴雨天所见,突出多雨对天地自然的危害,尾联由天地阴雨的个体感受,想到高唐的担忧,可是又无法回到母亲身边和问候,表达深深的无奈,担忧和身不由己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2:2。
4)无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2
发表于 前天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讲作业:
疏影03兰子
一、怀古诗的形式标志和内容特点即 形式标志
意象聚焦:多以历史遗迹(如古战场、古城墙、旧宫殿)、历史人物相关场景(如名人故居、祠堂)或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景观(如江水、夕阳)为核心意象。
标题特征:标题常含“怀古”等关键词,直接点明题材。
时空交织:结构上常将“眼前景”与“历史事”结合,通过今昔对比营造抒情氛围。
内容特点:借古抒怀、讽今喻世、感慨兴亡
二、创作怀古诗的三个入手方向即:
1. 选准“怀古载体”
简述历史背景或细节(保证真实性),再结合个人感受或现实思考,使“史实”与“抒情”自然融合,避免堆砌史料或空洞抒情。
3. 巧用“对比手法”
通过“今昔对比”(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
三、怀古诗的鉴赏步骤
1. 梳理“史实背景”
明确诗歌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或遗迹,了解相关历史知识(如时代背景、事件影响),为理解情感奠定基础。
2. 分析“抒情手法”
识别借景抒情、用典、对比等手法(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多个典故抒情),把握诗人如何通过技巧表达情感。
3. 探究“核心情感”
结合诗人经历、时代背景,推断诗歌深层主旨:是感慨个人命运?批判现实?还是对历史规律的思考?最终明确“怀古”背后的真实意图。
二、创作题:

七绝.古镇南街
文/兰子
阅尽沧桑古港长,青砖黛瓦映宫墙。
明清盛景今安在?独见桥头留史章。

自评:
一、运用诗家语,首联“阅尽沧桑”赋予古镇南街以历史见证者。“古港长”从空间上奠定了古朴有历史悠久。
“青砖黛瓦映宫墙”,描绘南街古色古香的画面。
“明清盛景今何在”,饱含着对往昔繁华的追思与惋惜。
“唯见桥头留史章”说明南街桥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10:58 , Processed in 0.1166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