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282|回复: 13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柔荑组第三十七讲作业

[复制链接]

1218

主题

4102

帖子

411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11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16 22: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顺眼阳光 于 2025-7-16 22:08 编辑

第37讲作业: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7

主题

545

帖子

5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45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5-7-17 19: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寥词客 于 2025-7-17 19:49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26-寥词客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五律•消暑》
柔荑26-寥词客
熏风
暑日,小苑任东西。
水上荷香细,湖边柳色齐。
轻云浮远岫,暮鸟闹长堤。
抚景销炎热,晚蝉随意啼。

三、自评作业
韵字阴阳比例为2:2,首字平仄比例为3:5,符合作业要求。首联切题写夏日去东湖公园(小苑)消暑,中二联运用通感写闲游所见景色,颌联写闻到和看到的,颈联写看到和听到的。对仗工整,词句结构有错开,节奏点分别为221/212。动词及形容词“蒸”、“闹”、“细”使用恰当。 转句“抚景销炎热”与与"抚景销炎热"首尾呼应,结句以蝉声点睛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74

帖子

102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1

金牌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25-7-17 20: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12-起风了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五律•消暑》
柔荑12-起风了
淋淋汗若浆,何处避骄阳。
急似灶头蚁,蒸如釜里汤。
溪边依柳岸,树下就绳床。
自有安闲趣,静中消暑凉。
三、自评本次作业。
自评:
格律正确,水平韵下平七阳韵。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现象发生。
阴平:浆、汤。
阳平:阳、床、凉。
韵脚阴阳比例为2:3,比例合适。
首字平:淋、何、蒸、溪。
首字仄:急、树、自、静。
首字平仄比例为4:4,比例合适。
题目是消暑,起句以大汗淋漓间接破题,点明酷暑难耐,消暑的必然。
炼字:避、急、蒸、环、就、消。
中二联对仗工整,句式词语结构有错开(221/212)避摞眼之病。
章法布局:首联起句以大汗淋漓间接破题,点明酷暑难耐,因而寻找避荫之处消暑。颔联进一步用比拟手法细处着笔,具体阐述了酷暑之景象,承接首句。颈联承接次句,具体描写了寻找避荫之处的细节做法。尾联则在颈联的基础上突出了自己的闲情逸致,以心静自然凉回扣主题,继而收束全篇。诗作起承转合符合章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7

帖子

74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747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18—爱国者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五律•纳凉
酷暑消何计,孤身小院中。
抬头遮翠柳,落目见青丛。
热自无由躁,凉生百事空。
村夫非俗子,市井几人同。


自评:经检测格律正确,韵字阴阳2/2,完美。首字平仄4/4,完美。无平头,无摞眼。首句破题,点明有什么计策可消酷暑,下分句开始解析消暑的方法与行动。 承句描写小院的景物,绿柳与草坪。转句入情,大意就是心静自生凉的意思。尾句总结全篇。不足之处恳请评阅老师不吝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6

帖子

12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2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17-铁马秋风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七律•村居消暑
柔荑17-铁马秋风

数鹭翩飞翻白雪,远山涨绿叠青螺。
层层稻浪香浮野,漾漾陂塘翠入波。
雀语莺歌声自好,蝉弹蛙奏曲尤多。
窗帘且卷更高处,卧看轻云缓缓过。

三、自评作业
自评如下:
此首《七律•村居消暑》在五方面表现均佳。
用韵与格律上,韵字“螺、波、多、过”同属平水韵下平五歌部,均为平声,用韵统一;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平仄合律。
起承转合章法井然:首联“数鹭”“远山”起笔绘远景,定消暑之境;颔联“稻浪”“陂塘”承续,由远及近拓景;颈联“雀语莺歌”“蝉弹蛙奏”转视觉为听觉,添生机;尾联“卷帘卧看”合于人事,收束闲适之情,流转自然。
韵字阴阳平衡:“螺(阳平)、过(阳平)”与“波(阴平)、多(阴平)”各占两字,阴阳相济,声调和谐。
无撞韵、挤韵、连韵之弊:白脚“雪、野、好”皆非韵部字,无撞韵;句中无密集韵部字,不挤韵;韵脚间隔使用,无连韵。
首字平仄为“数(仄)、远(仄)、层(平)、漾(仄)、雀(仄)、蝉(平)、窗(平)、卧(仄)”,仄声5字、平声3字,合5/3要求。
全诗格律严谨,章法有序,声韵和谐,尽显村居消暑之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3

帖子

42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21-我在路上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消暑
文/柔荑21-我在路上
驱散暑炎骤雨落,荡涤尘垢浪奔来。
击波岂惧湿玉腕,响雷犹能动粉腮。
何需倾尽银河水,只怕漫淹街巷裁。
清凉频送畅怀纳,惬意无尽敞襟开。


自评:此诗展现出消暑时雨落的畅快,用词“倾盆落”“翻水来”,将雨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且巧妙融入人物姿态与心境,“凉意更添”“清心不尽”尽显惬意。首字平仄比例5/3。不知之处期老师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7

帖子

1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82

注册会员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燕双飞 于 2025-7-20 21:41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柔荑08-微雨燕双飞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三、自评自己的本次作业。
要求:
1、必须采用诗家语。
2、注意镜头的聚焦。
3、注意要运用形象思维。
4、注意诗中的空间设计。
5、意脉不可断裂。
6、自评不少于 100 字。
7、注意不要犯四平头。
8、注意不可犯摞眼。
9、注意炼句炼字。
10、自评要求:
1)用韵、格律是否无误。
2)简析诗作起承转合要符合章法。
3)注意韵字阴阳平衡。
4)不可有撞韵、挤韵、连韵。
5)首字平仄符合4/4或5/3要求。

七律·消暑
柔荑08-微雨燕双飞
翠微幽谷涧溪萦,竹簟松床透骨清。
依树吟风炎暑远,枕流漱石瑟琴鸣。
临亭就月蕉垂露,洗盏凭栏星满觥。
最是山莺催薄暮,一襟凉意胜纨轻。

自评
1. 格律与用韵:习作依平水韵押“庚”部平声韵,经检测合律,无撞韵、挤韵、连韵、摞眼之弊。符合要求。
2. 起承转合:
首联起笔定消暑之境,推出幽谷涧溪远景;
颔联承以依树吟风、枕流漱石,聚焦纳凉之景;
颈联转至亭槛、席间,由昼入夜;
尾联合以暮色与体感,收束于清凉余韵,意脉连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7

帖子

19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7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形无相 于 2025-7-21 20:54 编辑

小渔村44评阅强化班第三十七讲作业
柔荑05-无形无相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七律•消暑
炎威灼野燥烦侵,步入山蹊凉意深。
密叶交加筛碎日,流泉宛转润幽林。
农夫暂歇摘禾笠,稚子身闲捉柳阴。
忽有清风携涧气,烦襟一洗自舒心。
自评:首字平仄为4/4比例平衡,韵字平仄单调无变化,这首诗不存在继承转合方面的问题,没有撞韵挤韵连韵的现象,中间两联都是22 12 有些死板没有变化,韵字没有入诗 这首诗的结构属于第七句转第八句合。转句跟前面的内容是有关联的 所以转合街接合理,最后一句结句总合全诗的内容 符合要求紧扣主题。

虽然还有不足的地方 但是已经有进步了 有进步就是好事 练字练句练意若能继续再进一步才会更好,水平就是一步一步的提高才能登上更高的台阶,上的更高 看的更远;李白白居易在学习阶段也不是大诗人在写的多了练的多了不段得积累才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被众人敬仰推崇,继续加劲 再接再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4

帖子

16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4

注册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37讲作品  柔荑11-雨的旋律
一、问答题:
1.句式病中的“相重、重位”指的是什么?
答:律诗中间两联句式结构合掌,谓“相重”。重位和四平头、相重有相同之处,都是把同类词组或结构用在了同一位置上。
2.什么是摞眼?试举一例说明。
答:如果上下两联或一联内的律句都用一类动词或形容词作诗眼,就是摞眼。例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其中中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上联两句第三字(出,渡)均用动词,下联两句又同在第三字(催,转)叠用动词。同一句位上动词重叠应用,犯了摞眼之病。
3、评阅律诗的三十六条标准(9-16)涉及到那些方面?
答:(9 )不使用词组;(10)注意1-4;2-5位置字的词性;(11)8个分句的首字必须遵从4/4、3/5的规定;(12)韵字必须阴阳平衡;(13)结合讲义内容,注意队员相互合理;(14)要求合理收放;(15)注意虚实在律诗中的运用;(16)注意脉络畅通。


二、创作题:
以消暑为意,作律诗一首,格式不限,题目自拟。

消暑 柔荑11-雨的旋律
暑雨初过後,庭阶绿藓新。
竹摇青霭动,莺啭翠烟浮。
移榻临窗坐,冰盘对玉轴。
此身无俗事,浑似葛天民。
自评:这是一首极富消暑意境的五律,悠然闲适的趣味。首联便以"绿藓新"三字点出雨后清新,视觉上已然生凉;颔联"青霭""翠烟"的意象组合,兼有颜色描写与空间层次,一番风摇竹动、莺啼撩人的动态景观呼之欲出。笔锋转入室内,颈联"冰盘对玉轴"构思巧妙,白瓷冰碗与精美书轴的清幽搭配,将纳凉之趣引向精神陶冶。结句化用"葛天氏之民"典故,以夏代理想意象点睛,既回应暑气主题,又将暂时避世享闲的情致转化为永恒的精神超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87

帖子

58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587

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注册会员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柔荑组37讲作业点评汇总
1.七律•消暑
文/柔荑05-无形无相
炎威灼野燥烦侵,步入山蹊凉意深。
密叶交加筛碎日,流泉宛转润幽林。
农夫暂歇摘禾笠,稚子身闲捉柳阴。
忽有清风携涧气,烦襟一洗自舒心。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比较平淡直白,缺乏层次感和深度,没有细致地描绘出从烦燥到舒适的转变过程中的微妙心理变化,个别词语有待提升,如“烦燥侵”的“侵”和“捉柳阴”的“捉”,个见勿怪。
2、五律•消暑
柔荑26-寥词客
熏风蒸暑日,小苑任东西。
水上荷香细,湖边柳色齐。
轻云浮远岫,暮鸟闹长堤。
抚景销炎热,晚蝉随意啼。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此诗整体意境较为平淡,缺乏独特性和深度。在表达消暑的主题上,没有突出诗人内心的深刻感受或独特的体验,只是对景色的简单罗列,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任东西”有待提升,个见勿怪。
3、五律•消暑
柔荑12-起风了
淋淋汗若浆,何处避骄阳。
急似灶头蚁,蒸如釜里汤。
溪边依柳岸,树下就绳床。
自有安闲趣,静中消暑凉。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此诗启承转合不够自然流畅,承接稍显生硬,表述较为直白和笼统,缺乏精准性和形象性,中二联对仗有待提升,“急似”,“蒸如”,“就”再酌,个见勿怪。
4、五律•纳凉
柔荑18—爱国者
酷暑消何计,孤身小院中。
抬头遮翠柳,落目见青丛。
热自无由躁,凉生百事空。
村夫非俗子,市井几人同。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此诗多处用词直白,生硬,如“消何计”“孤身”“落目”等,而诗中对纳凉时的情感描写也不够充分,没有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显得有些空洞和单调,缺乏应有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个见勿怪。
5、七律·消暑
柔荑08-微雨燕双飞
翠微幽谷涧溪萦,竹簟松床透骨清。
依树吟风炎暑远,枕流漱石瑟琴鸣。
临亭就月蕉垂露,洗盏凭栏星满觥。
最是山莺催薄暮,一襟凉意胜纨轻。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这首诗多侧重景物描写,情感融入稍显不足,尾联笔力弱了,有待提升,个见勿怪。
6、七律•闲居
文/高山峻岭
雨润千峰野卉芳,阴云散尽碧空凉。
山高草茂风敲竹,地静林深掩玉堂。
酒美佳肴消暑热,茶香妙乐解愁肠。
岩泉竞速门前绕,可惜幽斋是异乡。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高山峻岭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首字平仄比例符合要求。
首联为诗题铺垫,不错。
颔联,节奏结构均欠佳:上联"风敲竹",为(名词+动宾),下联"掩玉堂",为(动词+偏正),看似工整,实则缺乏逻辑呼应。
诗题与内容矛盾。
尾联,情感转折突兀:前六联铺陈闲居之乐,尾联突然转为思乡,缺乏必要过渡。
与诗题矛盾:"闲居"本应表现安居之乐,尾联却强调了"异乡"的不安。
修改建议,
颔联调整方案:
建议:山高草茂风穿竹,地静林幽月满堂。
("穿"与"满"形成动态对应,"竹"与"堂"保持空间呼应)
尾联修改方向:
保留"岩泉"意象,将思乡转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
"岩泉竞奏门前曲,始信闲居胜故乡"
整体建议:
调整诗题为《客居闲咏》更贴切些。
保持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山高草茂风穿竹,地静林幽月满堂。
酒美佳肴消暑气,茶香雅韵沁心凉。
这样修改后,全诗呈现出完整的"景-情-理"结构:首联写景,中二联写生活,尾联升华主题,整体更显和谐统一。
直言希谅,继续努力。
7、七律 · 消暑
文/柔荑21-我在路上
驱散暑炎骤雨落,荡涤尘垢浪奔来。
击波岂惧湿玉腕,响雷犹能动粉腮。
何需倾尽银河水,只怕漫淹街巷裁。
清凉频送畅怀纳,惬意无尽敞襟开。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我在路上同学:
根据首句判定,同学此诗,应该是仄起不入韵式。
那么,该诗则有多处出律,请再酌:
首联第5字“骤”字,当用平声才是,虽然1、3、5不论,但是此处形成了三仄尾,当忌。
颔联“玉”字,出律,雷字出律。
颈联:需,尽,河,怕,街,卷,等字的平仄,均需调整。
还有尾联的平仄,同学你自检吧。
直言希谅,继续努力!
8、五律·消暑
柔荑09-东方烛明
暑气入轩窗,槐荫蝉噪长。
竹席消午倦,冰饮沁心凉。
柳岸风频顾,樽前月共觞。
随萤闲漫步,惬意满回廊。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东方烛明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首字平仄比例符合要求。
首联铺垫并扣题,不错。
颔联:"消"~"沁"(动词对动词)。
"午倦"~"心凉"(时间状态对心理感受)。工稳中见巧思。"消"字双关解暑与解困,"沁"字生动刻画凉意渗透之感。不错不错!
颈联情景交融:
"柳岸"~"樽前"(空间对空间)。
"风频顾"~"月共觞"(拟人化自然景象对人文雅事),将自然风月与文人雅趣结合。"频顾"赋予风以人性,"共觞"则暗含邀月对饮的浪漫想象。
整首诗作,多重感官交融:蝉噪、槐荫、冰饮、月觞等,共同构建了惬意的清凉世界。
动静相宜:蝉噪为动,竹席为静;随萤漫步为动,回廊惬意为静。都挺好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传统消暑题材中,写出了新意,对仗工稳而不失灵动,点赞了。
继续努力!
9、五律•竹院消夏
柔荑02-字母宝宝
竹荫蔽中天,鸣泉漱石眠。
蜩嘶高树外,蝶隐翠筠边。
煮茗澄心地,援琴谢世缘。
松涛携雨至,飒飒泻清涟。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字母宝宝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首字平仄比例符合要求。
首联铺垫,不错。
颔联对仗:
"蜩嘶高树外,蝶隐翠筠边":工对典范。
"蜩嘶"~"蝶隐"(昆虫动作对)。
"高树"~"翠筠"(植物偏正结构对)。
"外"~“边"(方位词对)。
以蝉鸣与蝶舞的动态打破竹院静谧,构成视听通感。
颈联"煮茗澄心地,援琴谢世缘":流水对。
"煮茗"~"援琴"皆属文人雅事,且"澄心地"(动宾结构)与"谢世缘"(动宾结构)形成了递进关系。前者写物象净化心灵,后者转向精神超脱。
但是,意象群稍显堆砌:竹、泉、蜩、蝶、茗、琴、松、雨等元素稍多,可考虑删减。
"泻清涟"之"泻"字稍露,可换"泛"等更含蓄之字。
整体不错,继续努力!
10、五律•莲藕
柔荑03-班玛卓玛
丰成夏正当,消署品应尝。
寒性疏毛血,灵根润腹肠。
泥中真隐净,水里至清凉。
会解心烦热,安神健脑良。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班玛卓玛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
首联铺垫,但“消署”二字,应该是消暑的笔误吧?
颔联对仗:
“寒性”~“灵根”(偏正结构)。
“疏”~“润”(动词)。
“毛血”~“腹肠”(身体部位名词)。
‌但“毛血”,稍显生硬,或可优化为“毛脉”(更贴近中医术语)。
‌颈联‌对仗:
“泥中”~“水里”(方位名词)。
“真隐净”~“至清凉”(形容词短语)。
‌突出了莲藕“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意象贴切。
回看首联,“丰成夏正当”稍显直白,若改为“丰盈夏正赏”或“丰盈夏至尝”,音韵更和谐。
‌修改建议:
‌五律·莲藕‌
丰盈夏正尝,消暑品应芳。
寒性疏毛脉,灵根润腹肠。
泥中真隐净,水里至清凉。
会解心烦热,安神健脑良。
总体而言,此诗意境清雅,稍加打磨可更臻完善。
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5 12:12 , Processed in 0.12336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