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44期评阅强化班柔荑组37讲作业点评汇总 1.七律•消暑 文/柔荑05-无形无相 炎威灼野燥烦侵,步入山蹊凉意深。 密叶交加筛碎日,流泉宛转润幽林。 农夫暂歇摘禾笠,稚子身闲捉柳阴。 忽有清风携涧气,烦襟一洗自舒心。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比较平淡直白,缺乏层次感和深度,没有细致地描绘出从烦燥到舒适的转变过程中的微妙心理变化,个别词语有待提升,如“烦燥侵”的“侵”和“捉柳阴”的“捉”,个见勿怪。 2、五律•消暑 柔荑26-寥词客 熏风蒸暑日,小苑任东西。 水上荷香细,湖边柳色齐。 轻云浮远岫,暮鸟闹长堤。 抚景销炎热,晚蝉随意啼。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此诗整体意境较为平淡,缺乏独特性和深度。在表达消暑的主题上,没有突出诗人内心的深刻感受或独特的体验,只是对景色的简单罗列,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任东西”有待提升,个见勿怪。 3、五律•消暑 柔荑12-起风了 淋淋汗若浆,何处避骄阳。 急似灶头蚁,蒸如釜里汤。 溪边依柳岸,树下就绳床。 自有安闲趣,静中消暑凉。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此诗启承转合不够自然流畅,承接稍显生硬,表述较为直白和笼统,缺乏精准性和形象性,中二联对仗有待提升,“急似”,“蒸如”,“就”再酌,个见勿怪。 4、五律•纳凉 柔荑18—爱国者 酷暑消何计,孤身小院中。 抬头遮翠柳,落目见青丛。 热自无由躁,凉生百事空。 村夫非俗子,市井几人同。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此诗多处用词直白,生硬,如“消何计”“孤身”“落目”等,而诗中对纳凉时的情感描写也不够充分,没有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显得有些空洞和单调,缺乏应有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个见勿怪。 5、七律·消暑 柔荑08-微雨燕双飞 翠微幽谷涧溪萦,竹簟松床透骨清。 依树吟风炎暑远,枕流漱石瑟琴鸣。 临亭就月蕉垂露,洗盏凭栏星满觥。 最是山莺催薄暮,一襟凉意胜纨轻。 卓一浅评:问好友友,这首诗多侧重景物描写,情感融入稍显不足,尾联笔力弱了,有待提升,个见勿怪。 6、七律•闲居 文/高山峻岭 雨润千峰野卉芳,阴云散尽碧空凉。 山高草茂风敲竹,地静林深掩玉堂。 酒美佳肴消暑热,茶香妙乐解愁肠。 岩泉竞速门前绕,可惜幽斋是异乡。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高山峻岭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首字平仄比例符合要求。 首联为诗题铺垫,不错。 颔联,节奏结构均欠佳:上联"风敲竹",为(名词+动宾),下联"掩玉堂",为(动词+偏正),看似工整,实则缺乏逻辑呼应。 诗题与内容矛盾。 尾联,情感转折突兀:前六联铺陈闲居之乐,尾联突然转为思乡,缺乏必要过渡。 与诗题矛盾:"闲居"本应表现安居之乐,尾联却强调了"异乡"的不安。 修改建议, 颔联调整方案: 建议:山高草茂风穿竹,地静林幽月满堂。 ("穿"与"满"形成动态对应,"竹"与"堂"保持空间呼应) 尾联修改方向: 保留"岩泉"意象,将思乡转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 "岩泉竞奏门前曲,始信闲居胜故乡" 整体建议: 调整诗题为《客居闲咏》更贴切些。 保持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山高草茂风穿竹,地静林幽月满堂。 酒美佳肴消暑气,茶香雅韵沁心凉。 这样修改后,全诗呈现出完整的"景-情-理"结构:首联写景,中二联写生活,尾联升华主题,整体更显和谐统一。 直言希谅,继续努力。 7、七律 · 消暑 文/柔荑21-我在路上 驱散暑炎骤雨落,荡涤尘垢浪奔来。 击波岂惧湿玉腕,响雷犹能动粉腮。 何需倾尽银河水,只怕漫淹街巷裁。 清凉频送畅怀纳,惬意无尽敞襟开。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我在路上同学: 根据首句判定,同学此诗,应该是仄起不入韵式。 那么,该诗则有多处出律,请再酌: 首联第5字“骤”字,当用平声才是,虽然1、3、5不论,但是此处形成了三仄尾,当忌。 颔联“玉”字,出律,雷字出律。 颈联:需,尽,河,怕,街,卷,等字的平仄,均需调整。 还有尾联的平仄,同学你自检吧。 直言希谅,继续努力! 8、五律·消暑 柔荑09-东方烛明 暑气入轩窗,槐荫蝉噪长。 竹席消午倦,冰饮沁心凉。 柳岸风频顾,樽前月共觞。 随萤闲漫步,惬意满回廊。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东方烛明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首字平仄比例符合要求。 首联铺垫并扣题,不错。 颔联:"消"~"沁"(动词对动词)。 "午倦"~"心凉"(时间状态对心理感受)。工稳中见巧思。"消"字双关解暑与解困,"沁"字生动刻画凉意渗透之感。不错不错! 颈联情景交融: "柳岸"~"樽前"(空间对空间)。 "风频顾"~"月共觞"(拟人化自然景象对人文雅事),将自然风月与文人雅趣结合。"频顾"赋予风以人性,"共觞"则暗含邀月对饮的浪漫想象。 整首诗作,多重感官交融:蝉噪、槐荫、冰饮、月觞等,共同构建了惬意的清凉世界。 动静相宜:蝉噪为动,竹席为静;随萤漫步为动,回廊惬意为静。都挺好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传统消暑题材中,写出了新意,对仗工稳而不失灵动,点赞了。 继续努力! 9、五律•竹院消夏 柔荑02-字母宝宝 竹荫蔽中天,鸣泉漱石眠。 蜩嘶高树外,蝶隐翠筠边。 煮茗澄心地,援琴谢世缘。 松涛携雨至,飒飒泻清涟。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字母宝宝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首字平仄比例符合要求。 首联铺垫,不错。 颔联对仗: "蜩嘶高树外,蝶隐翠筠边":工对典范。 "蜩嘶"~"蝶隐"(昆虫动作对)。 "高树"~"翠筠"(植物偏正结构对)。 "外"~“边"(方位词对)。 以蝉鸣与蝶舞的动态打破竹院静谧,构成视听通感。 颈联"煮茗澄心地,援琴谢世缘":流水对。 "煮茗"~"援琴"皆属文人雅事,且"澄心地"(动宾结构)与"谢世缘"(动宾结构)形成了递进关系。前者写物象净化心灵,后者转向精神超脱。 但是,意象群稍显堆砌:竹、泉、蜩、蝶、茗、琴、松、雨等元素稍多,可考虑删减。 "泻清涟"之"泻"字稍露,可换"泛"等更含蓄之字。 整体不错,继续努力! 10、五律•莲藕 柔荑03-班玛卓玛 丰成夏正当,消署品应尝。 寒性疏毛血,灵根润腹肠。 泥中真隐净,水里至清凉。 会解心烦热,安神健脑良。 涪水清韵简评 问好班玛卓玛同学: 诗词格律符合相关要求。 首联铺垫,但“消署”二字,应该是消暑的笔误吧? 颔联对仗: “寒性”~“灵根”(偏正结构)。 “疏”~“润”(动词)。 “毛血”~“腹肠”(身体部位名词)。 但“毛血”,稍显生硬,或可优化为“毛脉”(更贴近中医术语)。 颈联对仗: “泥中”~“水里”(方位名词)。 “真隐净”~“至清凉”(形容词短语)。 突出了莲藕“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意象贴切。 回看首联,“丰成夏正当”稍显直白,若改为“丰盈夏正赏”或“丰盈夏至尝”,音韵更和谐。 修改建议: 五律·莲藕 丰盈夏正尝,消暑品应芳。 寒性疏毛脉,灵根润腹肠。 泥中真隐净,水里至清凉。 会解心烦热,安神健脑良。 总体而言,此诗意境清雅,稍加打磨可更臻完善。 继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