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2 23: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梅兰竹菊 于 2025-3-3 08:32 编辑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竹影组第二十讲作业:
竹影组长-梅兰竹菊
一、问答题
写出渔洋绝句十二法的主要创作要求。
答:渔洋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否定词:弗、不、否、非、休、别、岂、未、莫、毋、未……
渔洋第二法: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
【要点】:一是一二句说一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二是第三句用一转折词,将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
渔阳第三法:
【要点】: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关键: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比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第三句所问的地点,第四句必须回答清楚,也就是说语意必须连属
渔洋第四法:
【要点】: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忆、记等词
创作步骤:
【起】点明时间
【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
【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
【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第三句用字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
渔洋第五法:
【要点】:以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
创作步骤
【起句】 点名时间。注意:不能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
【转句】 将时间拉回到眼前。
用“此日,而今”等词语转接,另述一事,和第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
渔洋第六法:
【要点】: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似、分明、好到等词引作者的评论
构思过程:
(1)一二句写眼前景,注意语意联属
写景或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景物的配置的大小配置合理。不要见啥写啥,注意简化景物。
(2)第三句以叙写人事或者抒情转接
句中用好似、分明、好像作简要评论。注意转的要出人意料,不能老围绕前两句去思考。主题的升华 应重点放在这句,所以必须在这句上下功夫 ,要出人意料!第四句一定要出彩,要抓人眼球,你第三句平淡,第四句如何出彩?
(3)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语意联属,同时将诗味延伸到句号外。
渔洋第七法:
【要点】一二句就题直起,亦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结句则必由实返虚。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读渔洋最须注意此等处,以其有神韵也。
【起句】直接切题以眼前景兴起。
【承句】紧抱首句,进一步将眼前的景扩展,为三四句 做铺垫,注意语意的联属。
【转句】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即【实接 】仔细揣摩叙写人事句。
【结句】宕开一笔,以景结。
渔阳第八法:
【要点】: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要点解读】:主题落在第四句,通过否定句,加强语气,让诗味延伸于诗外。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的要顺,呼应要紧,三四句多用因果关系的复句,一二句多是渲染与铺垫,交代清地点、场景即可。再强调一遍 全诗的重心应放第四句。
渔洋第九法:
【要点】: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要点解读】:第四句作诘问,是本法的最大特点。在绝句的特点那讲,我们学习过绝句用各种问句,是绝句的特点之一。
第三句呼应或者不呼应,但无论呼应或者不呼应,其语脉万不可断裂。
创作要点一是注意第三句的虚实承接,二是注意第四句作诘问,
三是第四句和第三句意脉的联属。
渔洋第十法:
【要点】:此法前三句皆写今事,而第四句则归结到诗人身上,追忆往昔,但不具体说出,自有无限风流蕴藉。这与法五第三句点明今事固不相同。
【要点解读】:一、二、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场景,写今事。第四句写自己往事,但不具体说出啥往事,点到即可。这就是所谓 写自己的句子 让别人去猜测吧。
注意:时空中时间变,空间并没变,前三句所描写的今天空间和后一句所写的往昔空间是统一空间。
渔洋第十一法:【要点】:上法前三句皆是烘托,结句归结自身。
【要点解读】:前三句时空、场景的描写,目的主要是为第四句起铺垫的作用,
因此,前三句铺垫得到位,第四句就容易出彩。
【创作过程】:一是前三句交代清楚时空与场景,为第四句做铺垫;二是第四句归结到自身上。
渔洋第十二法:
【要点】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要点解读】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
二、第一讲以来,我们进入课堂,讲授了二十节绝句课程,相信大家有所收益 ,请以《学诗感怀》为题,作取渔洋十二法之一法七言绝句一首,限平水韵,格式不限。需说明采用的是渔洋绝句第几法,并把本法基本要求附后。
临近毕业,也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老师和同学说,请写一段话,写出学诗历程,和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恩与情谊。
七绝 •学诗感怀(渔洋第二法)
文/梅兰竹菊
欲寻灵感寐三更,月落西窗语未惊。
却入宋唐幽梦里,偶成一句慰诗情。
采用渔洋绝句第二法,本法要求: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转折连词承接,将一二句转到另外一个方向。
毕业感悟:转眼间半年过去了,小渔村四十六期绝句班的课程即将结束,千言万语难表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班主任,主讲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着我,评阅老师呕心沥血,认真批阅我拙劣的作品,激励着我,尽管我的作品不够完美,但是每一次作业都要积极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老师们的谆谆教导。还有我们竹影组的全体同学,感谢我们的相互陪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让我们祝愿小渔村的未来更加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