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2193|回复: 99

小渔村初词30期寻梅组第二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560

主题

1432

帖子

162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24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优秀版主注册会员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24-11-12 14: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渔村第30期初级词班第2讲作业:
1、词牌的六大来源是什么?
2、 填《浣溪沙》一阙,要求过片两句使用对仗。
《浣溪沙》(钦谱)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0

主题

24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4
发表于 2024-11-12 22: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第30期初级词班第2讲作业
寻梅组:36橙子
1. 词牌的六大来源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来自民间歌谣:不少词牌源于民间歌曲,经过文人加工定型。
    摘取诗词中的句子:从前人的诗词中选取有特色的句子作为词牌。
     由乐曲名称而来:古代的乐曲,被填词传唱后,其曲名成为词牌。
    依词人创作而定:某些词人创作的词影响较大,后人以其词中的某些字句为词牌。
    因历史典故得名:与特定的历史故事、传说或典故相关。
    由地名、人名转化:以地名、人名作为词牌。

《浣溪沙·入冬》
文/橙子
风卷琼花入暮寒。霜凝衰草卧荒园。烟村灯火远林峦。

瘦影临窗思旧事,孤身对月忆流年。梅枝欲放待春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0
发表于 2024-11-13 09: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第30期初级词班第2讲作业
寻梅组-29 大西
1. 词牌的六大来源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来自民间歌谣:不少词牌源于民间歌曲,经过文人加工定型。
    摘取诗词中的句子:从前人的诗词中选取有特色的句子作为词牌。
    由乐曲名称而来:古代的乐曲,被填词传唱后,其曲名成为词牌。
    依词人创作而定:某些词人创作的词影响较大,后人以其词中的某些字句为词牌。
    因历史典故得名:与特定的历史故事、传说或典故相关。
    由地名、人名转化:以地名、人名作为词牌。

浣溪沙•  春    日

郊外满坡开野花。清溪缓缓见鱼虾。学童树下卖春枒。
酒乏路长昏欲睡,日高人渴急思茶。醉翁迷望小楼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5

帖子

17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75
发表于 2024-11-13 11: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冬之娘 于 2024-11-17 00:37 编辑

小渔村第30期初级词班第2讲作业:
答题人:寻梅02-冬之娘

1、词牌的六大来源是什么?
答:词牌的六大来源:
①,来自外域或边地。如《菩萨蛮》由。由缅甸传入云南。
②,来自民间。例如《竹枝词》,原是长江中上游的民歌。
③,摘自大曲和法曲。大曲、法曲是唐代大型的歌舞剧曲。
如《钿带长中腔》、《泛清波摘遍》、《水调歌头》、《六州歌头》、《齐天乐》、《万年欢》、《梦行云》等。
④,创于乐工歌妓 。演唱乐曲是乐工、歌妓的专业。如词牌《雨霖铃》,就是唐玄宗时乐工张野狐所制。
⑤,由官立的音乐机关专门整理的古乐和制作的新曲。如《荔枝香》,是说玄宗时,因杨贵妃生日,命乐工奏新曲。
⑥,词人自度或自制的词牌。如柳永、周邦彦、姜夔、吴文英诸人。他们是词人,又是音乐家。

2、填《浣溪沙》一阙,要求过片两句使用对仗。
《浣溪沙》霜  菊
序属初冬草木僵。篱边金菊凌冰霜。繁华历尽素魂香。
赤胆堪能搂柱死,娇容何惧朔风狂。寒英坠露志无央。

《浣溪沙》伤   秋
瘦骨寒枝孤雁嘶。荒凉野渚苇萧时。忍看落叶韵情痴。
欲嘱秋风删旧事,怎堪秋雨又霜欺。冰心一颗有谁知?
修改:
《浣溪沙》又深秋
树瘦枝寒倦鸟悲。荒凉野渚苇萧时。忍看落叶惹情痴。
欲嘱秋风删旧事,怎堪秋雨又相欺。愁生几缕有谁知?



《浣溪沙》词谱(正格)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点评

2、“怎堪秋雨又霜欺”。此句造理不通哈。雨天时是无霜的。这是自然现象,不可违背。《浣溪沙》伤   秋得重新斟酌修改。  发表于 2024-11-15 18:29
2、《浣溪沙》伤   秋,此词读之感觉不如上一阙,不足:如1,“瘦骨寒枝孤雁嘶”,前四与后三衔接不上,想表达什么?不清晰。  发表于 2024-11-15 18:23
1、《浣溪沙》霜  菊,立意明确,承接自然,对仗工稳,脉络清晰,不错的一阙词。  发表于 2024-11-15 18: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5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3 13: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第30期初级词班第2讲作业:
寻梅01-尘封
答:
1、词牌的六大来源是什么?
答:
1),来自外域或边地;
2),来自民间;
3),摘自大曲和法曲;
4),创于乐工歌妓;
5),由官立的音乐机构专门整理的古乐和制作的新曲。
6),词人自度或自制的词牌。

2、 填《浣溪沙》一阙,要求过片两句使用对仗。
浣溪沙·又是深秋

瑟瑟西风冷竹窗。罗衾不耐细思量。经年一别在何方。
明月生怜孤影伴,泥炉煮酒寸心伤。又逢落叶满阶黄。

点评

一定对供参考,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加油,期待你的好作品呀。  发表于 2024-11-15 15:13
语言流畅,上片结尾过片对仗都很好,提总看法,注意下片不要矛盾了,小楼相逢了,还用念千重吗?如果小楼中就通顺了,但又不对仗了  发表于 2024-11-15 15:12
夕阳余晖老师评阅 尘封同学你好 我们这讲作业要求上半部分问答题回答正确,下半部分要求写一阙浣溪沙,你选择了,又是深秋,首先立意新颖,语...   发表于 2024-11-15 15: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12

帖子

11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3 14: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欢。。 于 2024-11-14 14:04 编辑

小渔村词30第二讲作业
寻梅组-清欢
1、回答,词牌的六大来源是什么?
答:唐宋词调的来源大约可分下列六类:
(1)来自外域或边地。
(2)来自民间,词初起时,它的曲调很多来自民间。
( 3)摘自大曲和法曲  
(4)创于乐工歌妓 。  
(5)由官立的音乐机关专门整理的古乐和制作的新曲。
(6)词人自度或自制 的词牌
二、
浣溪沙•秋思
寂寂黄花开满丛。南飞大雁已无踪。人随落叶展愁容。

回首去年江岸别,来书次岁小楼逢。琴弦拨弄念千重。

点评

个人看法不一定对,供参考。  发表于 2024-11-15 15:20
上片结尾过片对仗都很好,提总看法,注意下片不要矛盾了,小楼相逢了,还用念千重吗?如果小楼中就通顺了,但又不对仗了,个人看法不一定对...  发表于 2024-11-15 15:19
还是不错的,立意新颖,语言流畅  发表于 2024-11-15 15:19
夕阳余晖老师评阅 猜欢同学你好 我们这讲作业前半部分问答题圆答正确,下半部分要求写一剃浣溪沙,你选择了写秋思也很好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发表于 2024-11-15 15: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1

帖子

6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3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1-13 14: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国风 于 2024-11-15 15:21 编辑

寻梅组长国风
(一)
1)来自外域或边地。
2)来自民间
3)摘自大曲和法曲
4)创于乐工歌妓
5)由官立的音乐机关专门整理古乐和制作的新曲。
6)词人自度或自制的词牌。
(二)
浣溪纱
飒飒西风又一秋。沙鸥旅雁恋汀洲。蒹葭滴露渐霜头。
欲使相思成几阙,岂将离别付千愁。人间最爱是风流。

点评

,下片注意感情基调,想思,离别是否应该是悲的,个人看法不一定对,供参考。  发表于 2024-11-15 15:22
下阙抒情很好的,过片对仗没有问题,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提点建议,首先,上片写景注意要在一个画面里,下片注意感情基调,想思,离别是否...  发表于 2024-11-15 15:22
,语言也很通顺,上阙写景,下阙抒情很好的,过片对仗没有问  发表于 2024-11-15 15:21
夕阳余晖老师评阅 国风同学你好 我们这讲作业第一部分部分回答正确。第二部分要求写一阙浣溪沙,你选择了写秋也很好,平仄词格没有问题,语言...   发表于 2024-11-15 1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6
发表于 2024-11-13 17: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独钓寒江~ 于 2024-11-13 18:02 编辑

小渔村第30期初级词班第2讲作业:
寻梅03—独钓寒江∽
1、词牌的六大来源是什么?
答:(1)来自外域或边地
(2)来自民间
(3)摘自大曲和法曲
(4)创于乐工歌妓
(5)由官乐的音手机关专门整理的古乐和制作的新曲
(6)词人自度或自制的词牌
2、填《浣溪沙》一阙,要求过片两句使用对仗。
《浣溪沙》(钦谱)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罗袜况兼金菡萏,雪肌仍是玉琅玕。骨香腰细更沈檀。
《浣溪沙》
教坛人生

三尺讲台热血倾,奋蹄一世永躬耕,李桃高挂始知荣。

年迈真知传未够,体衰壮志步难停。渔村苦读备来生。

点评

”,是讲自己在教坛上的作为,最后一句“渔村苦读备来生”,又来当学生了,是不是弄拧了。最后结句和题目不附。  发表于 2024-11-16 15:55
。 船老大评阅; 独钓寒江同学你好,你的这首词作格律正确。题目《教坛人生》讲的是“三尺讲台热血倾”,“年迈真知传末够”,  发表于 2024-11-16 1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0

帖子

7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0
发表于 2024-11-13 19: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三姐 于 2024-11-13 19:07 编辑

寻梅24-刘三姐
(一)
1)来自外域或边地。
2)来自民间
3)摘自大曲和法曲
4)创于乐工歌妓
5)由官立的音乐机关专门整理古乐和制作的新曲。
6)词人自度或自制的词牌。
(二)
浣溪沙·格桑花
形似金乌灿若霞,仙姿不逊牡丹花。一朝开放遍天涯。
风起香飘传万里,红妆绿化惠千家。荒滩大漠斗风沙。

点评

一般都是借景舒情触景寄事。意在词外。你的这首词,单写《格桑花》,单调无味。不是词作的目的。  发表于 2024-11-16 15:57
13.船老大评阅; 刘三姐同学你好,你的《格桑花》写的流利,写出来此花的特点。任何词的特点都是为了寄情,舒情  发表于 2024-11-16 15: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帖子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7
发表于 2024-11-13 22: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欢。。 于 2024-11-14 14:04 编辑

渔村第30期初级词班第2讲作业
寻梅44-浣月
一、词牌的六大来源是什么?
答:词牌的六大来源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来自民间歌谣:不少词牌源于民间歌曲,经过文人加工定型。
   2. 摘取诗词中的句子:从前人的诗词中选取有特色的句子作为词牌。
   3.由乐曲名称而来:古代的乐曲,被填词传唱后,其曲名成为词牌。
   4.依词人创作而定:某些词人创作的词影响较大,后人以其词中的某些字句为词牌。
   5.因历史典故得名:与特定的历史故事、传说或典故相关。
   6.由地名、人名转化:以地名、人名作为词牌。
二、创作词牌浣溪沙
浣溪沙•枯荷
白白朱朱辞镜中。寒枝枯叶意难穷。沉香回味淡还浓。
眼底千秋虽去去,雪痕半壁亦融融。三春过后更葱茏。

点评

布局为上景下情,诗言志,词言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建议修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望继  发表于 2024-11-16 09:28
跳跃感太强,逻辑性欠佳。整阙词布局不够合理!下片融情欠佳。根据词的内容题目如果是忆荷可能较为合理些! 对于我们初学词者填词的方式...  发表于 2024-11-16 09:26
下片首句又是回忆为主,然后又有了雪的造访,不是说不能有雪,而是要有时间过度和铺垫,再者又有了三春后的夏季景象。一阙枯荷叹四季。...  发表于 2024-11-16 09:22
也不能形象的表达。总体来看,一句一景,先回忆,再看到了眼前景,沉香回味意难穷,又回到了过去。 下片首句又是回忆为主,然后又有了雪...  发表于 2024-11-16 09:17
水墨拙评:格律自检!问好浣月学友!首先说一下,词牌下面没有署名作者。题目是枯荷,正常情况下也给出了特定的季节,一般来说是晚秋或者冬季。上片首句是回忆枯荷未枯以前的茂盛景象,白白朱朱来形容口语化且直白,   发表于 2024-11-16 09: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10:56 , Processed in 0.0751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