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1319|回复: 22

小渔村46期绝句班梅香组第四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378

主题

1108

帖子

111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15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7 20: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这节课也比较难以理解一些,希望大家课后多多复习。感谢大家的认真听讲!多谢各位老师的无私奉献!
一、问答题:
1、按题意起法可分为哪几种?有什么要点?
2、按起句法可分为哪几种?
3、承句的一般内容有哪些?
4、承句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二、创作题:
要求以《秋水》为题,用渔洋第一法作七言绝句一首,用韵为平水韵。
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平收入韵式,用韵正确。
2. 一、二句平铺直叙,为三、四句做铺垫。一二句的意思不能断裂。
3. 第三句要要用否定词转接。
4. 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附:


渔洋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
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0

主题

240

帖子

2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4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18 18: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问答题
1、按题意起法可分为:
(1)明起:起句即点题,毫无遮掩。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2)暗起:诗不著题,但寄题意。亦称为藏咏。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以引出本题。
(4)反起:
如:杨万里《伤春》中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题为伤春,起句却从乐事起,这就是反起。
2、按起句法可分为:
①首句起:起首切题,开门见山。此为最常规之起法。
②次句起:首句闲,以闲陪衬,次句托起。宛若江南园林,曲径通幽。
③第三句起:前二句皆闲,至第三句方咏本题。闲亦非闲,楼台之梯阶也。
④结句起:将起法寄于结果之中,乃无声处听惊雷也。虽是奇中出奇,但亦为险中生险,倘无制胜之结落,定为笑柄。
3、承句一般内容:
①叙事:一般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②写景:
如: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起句写下,承句接上。
4、承句的表现手法:
1.缓承:
题王侍御宅
起句开门见山、突兀斗峭,承句以鸥鹭、尘埃缓之。
2、扬承:
起句平缓叙景,承句则拔意以扬情。
3、抑承:
起句激昂,承句则陡然抹倒。
4、正起正承:
起承之间为递进深入。
5、正起反承:
起句春意盎然,承句触景伤情。一正一反,对比强烈。
6、反起正承:
起句委惋,而承句欣然。
7、反起反承:
起承句皆反题意。
杨载《诗法家数》云:“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
二、创作题
46期绝句班        第四讲作业
七绝.秋水吟
文/梅香29一平凡的人
秋水盈盈镜未磨,牵肠又奏雁离歌。
垂怜岂为风欺烛,只是飘零愁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1

帖子

26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61
发表于 2024-10-19 15: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第四讲作业:
答题人:梅香31-北极星
一、问答题:
1、按题意起法可分为哪几种?有什么要点?
答:
(1)明起:起句即点题,毫无遮掩。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2)暗起:诗不著题,但寄题意。亦称为藏咏。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以引出本题。
(4)反起:
如:杨万里《伤春》中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题为伤春,起句却从乐事起,这就是反起。
       春天到来的时候,原来预料今春赏春的活动应该有很多,其乐融融,到头来却没想到今年和往年一样,依然辜负了可爱的东风。连年以来都不曾去欣赏似锦的繁花,因为不是愁绪满怀便是在病痛之中,哪有心情去观花呢?

2、按起句法可分为哪几种?
答:
(1)首句起:起首切题,开门见山。此为最常规之起法。
(2)次句起:首句闲,以闲陪衬,次句托起。宛若江南园林,曲径通幽。
(3)第三句起:前二句皆闲,至第三句方咏本题。闲亦非闲,楼台之梯阶也。
(4)结句起:将起法寄于结果之中,乃无声处听惊雷也。虽是奇中出奇,但亦为险中生险,倘无制胜之结落,定为笑柄。

3、承句的一般内容有哪些?
答:
(1)叙事:一般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2)写景:
如: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起句写下,承句接上。
还有:
起句写近,承句写远。
起句写先,承句写后。
起句写地,承句写天。
起句交待了人物、地点、承句接着交待了时间、事情。
叙述人的先后行为的。

4、承句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答:
(1)缓承:
题王侍御宅
起句开门见山、突兀斗峭,承句以鸥鹭、尘埃缓之。
(2)扬承:
起句平缓叙景,承句则拔意以扬情。
(3)抑承:
起句激昂,承句则陡然抹倒。
(4)正起正承:
起承之间为递进深入。
(5)正起反承:
起句春意盎然,承句触景伤情。一正一反,对比强烈。
(6)反起正承:
起句委惋,而承句欣然。
(7)反起反承:
起承句皆反题意。
杨载《诗法家数》云:“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
二、创作题:
要求以《秋水》为题,用渔洋第一法作七言绝句一首,用韵为平水韵。
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平收入韵式,用韵正确。
2. 一、二句平铺直叙,为三、四句做铺垫。一二句的意思不能断裂。
3. 第三句要要用否定词转接。
4. 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附:
绝句•清水江秋色
文/梅香31-北极星
清水江滩暮雨潇,秋光染色隐舟摇。
边城不见船家女,独忆昔年风物寥。
注:沈从文《边城》中的清水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9

帖子

7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9
发表于 2024-10-20 08: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6期绝句班梅香组第四讲作业
答题人:梅香06-沁莹

一、问答题:
1、按题意起法可分为哪几种?有什么要点?
(1)明起:起句即点题,毫无遮掩。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2)暗起:诗不著题,但寄题意。亦称为藏咏。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以引出本题。
(4)反起

2、按起句法可分为哪几种?
①首句起:起首切题,开门见山。此为最常规之起法。
②次句起:首句闲,以闲陪衬,次句托起。宛若江南园林,曲径通幽。
③第三句起:前二句皆闲,至第三句方咏本题。闲亦非闲,楼台之梯阶也。
④结句起:将起法寄于结果之中,乃无声处听惊雷也。虽是奇中出奇,但亦为险中生险,倘无制胜之结落,定为笑柄。

3、承句的一般内容有哪些?
①叙事:一般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②写景:
起句写下,承句接上。
起句写近,承句写远。
起句写先,承句写后。
起句写地,承句写天。

4、承句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1)缓承
(2)扬承
(3)抑承
(4)正起正承
(5)正起反承
(6)反起正承
(7)反起反承

二、创作题:
要求以《秋水》为题,用渔洋第一法作七言绝句一首,用韵为平水韵。
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平收入韵式,用韵正确。
2. 一、二句平铺直叙,为三、四句做铺垫。一二句的意思不能断裂。
3. 第三句要要用否定词转接。
4. 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附:
渔洋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
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七绝• 秋水
霜落寒林染暮秋,长汀雁过韵悠悠。
清波未许闲愁驻,总载相思向远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3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3
发表于 2024-10-20 09: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上官少帅 于 2024-10-20 09:48 编辑

一、问答题
1、按题意起法可分为:
(1)明起:起句即点题,毫无遮掩。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2)暗起:诗不著题,但寄题意。亦称为藏咏。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以引出本题。
(4)反起:
如:杨万里《伤春》中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题为伤春,起句却从乐事起,这就是反起。
2、按起句法可分为:
①首句起:起首切题,开门见山。此为最常规之起法。
②次句起:首句闲,以闲陪衬,次句托起。宛若江南园林,曲径通幽。
③第三句起:前二句皆闲,至第三句方咏本题。闲亦非闲,楼台之梯阶也。
④结句起:将起法寄于结果之中,乃无声处听惊雷也。虽是奇中出奇,但亦为险中生险,倘无制胜之结落,定为笑柄。
3、承句一般内容:
①叙事:一般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②写景:
如: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起句写下,承句接上。
4、承句的表现手法:
1.缓承:
题王侍御宅
起句开门见山、突兀斗峭,承句以鸥鹭、尘埃缓之。
2、扬承:
起句平缓叙景,承句则拔意以扬情。
3、抑承:
起句激昂,承句则陡然抹倒。
4、正起正承:
起承之间为递进深入。
5、正起反承:
起句春意盎然,承句触景伤情。一正一反,对比强烈。
6、反起正承:
起句委惋,而承句欣然。
7、反起反承:
起承句皆反题意。
杨载《诗法家数》云:“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
二、创作题
46期绝句班        第四讲作业
七绝.秋水
文/梅香10一上官少帅
西风渐紧落鸿鸣,万里湖光暮色生。
不见归帆来往客,但观渔火一江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6

帖子

14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0 10: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第四讲作业:
答题人:梅香33-涪水清韵
一、问答题:
1、按题意起法可分为哪几种?有什么要点?
答:
(1)明起:起句即点题,毫无遮掩。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2)暗起:诗不著题,但寄题意。亦称为藏咏。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显。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以引出本题。
(4)反起:
如:杨万里《伤春》中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题为伤春,起句却从乐事起,这就是反起。

2、按起句法可分为哪几种?
答:
(1)首句起:起句切题,开门见山。此为最常见之起法之一。
(2)次句起:首句闲,以闲陪衬,次句托起。宛若江南园林,步移景换,曲径通幽。
(3)第三句起:前二句皆闲,至第三句方咏本题。闲亦非闲,楼台之梯阶也。
(4)结句起:将起法寄于结果之中,乃无声处听惊雷也。虽是奇中有险,但亦为险中生奇,需由景入情,且留有余味方妙。

3、承句的一般内容有哪些?
答:
(1)叙事:一般从诗词五要素入笔,需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应根据立意的需要来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2)写景:
例如:起句写低,承句写高。
起句写疏,承句写密。
起句写先,承句写后。
起句写地,承句写天。
起句写近,承句写远。等等,不一而足,需根据诗题谋篇,先后顺序各异。

4、承句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答:
(1)缓承
(2)扬承:
起句平缓叙景,承句则拔意以扬情等。
(3)抑承:
起句激昂,承句则陡然低伏,为转合句做好铺垫。
(4)正起正承:
起承之间为递进深入。
(5)正起反承:
起句春意盎然,承句触景伤情。一正一反,对比强烈。
(6)反起正承:
起句宛而,而承句悠然。
(7)反起反承:
可虚承,亦可实承。

二、创作题:
要求以《秋水》为题,用渔洋第一法作七言绝句一首,用韵为平水韵。
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平收入韵式,用韵正确。
2. 一、二句平铺直叙,为三、四句做铺垫。一二句的意思不能断裂。
3. 第三句要要用否定词转接。
4. 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七绝.秋水吟
文/梅香33-涪水清韵
秋水澄清镜未磨,尘心遥寄灞桥歌。
非缘风皱平湖面,只为相思载碧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5

帖子

16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65
发表于 2024-10-20 13: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猎金 于 2024-10-20 13:40 编辑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第四讲作业:
梅香17-猎金
按题意起法可分为哪几种?有什么要点?
答:
(1)明起:起句即点题,毫无遮掩。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2)暗起:诗不著题,但寄题意。亦称为藏咏。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显。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以引出本题。
(4)反起:
如:杨万里《伤春》中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题为伤春,起句却从乐事起,这就是反起。

2、按起句法可分为哪几种?
答:
(1)首句起:起句切题,开门见山。此为最常见之起法之一。
(2)次句起:首句闲,以闲陪衬,次句托起。宛若江南园林,步移景换,曲径通幽。
(3)第三句起:前二句皆闲,至第三句方咏本题。闲亦非闲,楼台之梯阶也。
(4)结句起:将起法寄于结果之中,乃无声处听惊雷也。虽是奇中有险,但亦为险中生奇,需由景入情,且留有余味方妙。

3、承句的一般内容有哪些?
答:
(1)叙事:一般从诗词五要素入笔,需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应根据立意的需要来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2)写景:
例如:起句写低,承句写高。
起句写疏,承句写密。
起句写先,承句写后。
起句写地,承句写天。
起句写近,承句写远。等等,不一而足,需根据诗题谋篇,先后顺序各异。

4、承句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答:
(1)缓承
(2)扬承:
起句平缓叙景,承句则拔意以扬情等。
(3)抑承:
起句激昂,承句则陡然低伏,为转合句做好铺垫。
(4)正起正承:
起承之间为递进深入。
(5)正起反承:
起句春意盎然,承句触景伤情。一正一反,对比强烈。
(6)反起正承:
起句宛而,而承句悠然。
(7)反起反承:
可虚承,亦可实承。

二、创作题:
要求以《秋水》为题,用渔洋第一法作七言绝句一首,用韵为平水韵。
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平收入韵式,用韵正确。
2. 一、二句平铺直叙,为三、四句做铺垫。一二句的意思不能断裂。
3. 第三句要要用否定词转接。
4. 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七绝、秋水
文/猎金
澈底清明入手凉,揽来碧落洗云裳。
柔情不及春时厚,唯喜澄鲜淡浅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20

帖子

4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20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0 21: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绝46期第四讲作业
梅香15-吾谷丰登

一、问答题:
1、按题意起法可分为哪几种?有什么要点?
答:四种
(1)明起:起句即点题,毫无遮掩。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也叫明点题)

(2)暗起:诗不著题,但寄题意。亦称为藏咏。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也叫隐点题)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以引出本题。

(4)反起:本意是伤怀的,却从乐事写起。

2.按起句法可分为哪几种?
①首句起:起首切题,开门见山。此为最常规之起法。
②次句起:首句闲,以闲陪衬,次句托起。宛若江南园林,曲径通幽。
③第三句起:前二句皆闲,至第三句方咏本题。闲亦非闲,楼台之梯阶也。
④结句起:将起法寄于结果之中,乃无声处听惊雷也。虽是奇中出奇,但亦为险中生险,倘无制胜之结落,定为笑柄。

3、承句的一般内容有哪些?
答:承句一般内容:
①叙事:一般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②写景:

A.起句写下,承句接上。

B.起句写近,承句写远远。
起句写先,承句写后

C.起句写地,承句写天。

D.起句交待人物、地点、承句接着交待时间、事情。
E.也有叙述人的先后行为的。

4、承句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答:承句的表现手法:
1.缓承:
起句开门见山、突兀斗峭,承句以鸥鹭、尘埃缓之。
2、扬承:
起句平缓叙景,承句则拔意以扬情。
3、抑承:
起句激昂,承句则陡然抹倒。
4、正起正承:
起承之间为递进深入。
5、正起反承:
一正一反,对比强烈。
6、反起正承:起句委惋,而承句欣然。
7、反起反承:
起承句皆反题意。
杨载《诗法家数》云:“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

二、创作题:
要求以《秋水》为题,用渔洋第一法作七言绝句一首,用韵为平水韵。
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平收入韵式,用韵正确。
2. 一、二句平铺直叙,为三、四句做铺垫。一二句的意思不能断裂。
3. 第三句要要用否定词转接。
4. 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附:
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否定词:
弗、不、否、非、休、别、岂、未、莫、毋、未……
否定词有很多,大家注意作业中要用上
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
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七绝 秋水(用渔阳一法,下平十三覃,仄起首句入韵)
梅香15-吾谷丰登
秋水盈盈醉一潭,晴空映出海空蓝。
落霞未起心先起,孤鹜徜徉意正酣。
2024.1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9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4-10-20 23: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泠崖 于 2024-10-20 23:20 编辑

小渔村46期绝句班第四讲作业
梅香组长-泠崖

一、问答题
1、按题意起法可分为:
(1)明起:起句即点题,毫无遮掩。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2)暗起:诗不著题,但寄题意。亦称为藏咏。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以引出本题。
(4)反起:
如:杨万里《伤春》中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题为伤春,起句却从乐事起,这就是反起。
2、按起句法可分为:
①首句起:起首切题,开门见山。此为最常规之起法。
②次句起:首句闲,以闲陪衬,次句托起。宛若江南园林,曲径通幽。
③第三句起:前二句皆闲,至第三句方咏本题。闲亦非闲,楼台之梯阶也。
④结句起:将起法寄于结果之中,乃无声处听惊雷也。虽是奇中出奇,但亦为险中生险,倘无制胜之结落,定为笑柄。
3、承句一般内容:
①叙事:一般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②写景:
如: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起句写下,承句接上。
4、承句的表现手法:
1.缓承:
题王侍御宅
起句开门见山、突兀斗峭,承句以鸥鹭、尘埃缓之。
2、扬承:
起句平缓叙景,承句则拔意以扬情。
3、抑承:
起句激昂,承句则陡然抹倒。
4、正起正承:
起承之间为递进深入。
5、正起反承:
起句春意盎然,承句触景伤情。一正一反,对比强烈。
6、反起正承:
起句委惋,而承句欣然。
7、反起反承:
起承句皆反题意。
杨载《诗法家数》云:“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
二、创作题



七绝·秋水
文/泠崖
立尽斜阳未忍还,一溪秋水碧潺湲。
客心不为风光好,每到桥头似故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7

帖子

3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37
发表于 2024-10-20 23: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渔村46期绝句班梅香组第四讲作业
梅香03-沉香

一、问答题:
1、按题意起法可分为哪几种?有什么要点?
(1)明起:起句即点题,毫无遮掩。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
(2)暗起:诗不著题,但寄题意。亦称为藏咏。 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以引出本题。
(4)反起

2、按起句法可分为哪几种?
①首句起:起首切题,开门见山。此为最常规之起法。
②次句起:首句闲,以闲陪衬,次句托起。宛若江南园林,曲径通幽。
③第三句起:前二句皆闲,至第三句方咏本题。闲亦非闲,楼台之梯阶也。
④结句起:将起法寄于结果之中,乃无声处听惊雷也。虽是奇中出奇,但亦为险中生险,倘无制胜之结落,定为笑柄。

3、承句的一般内容有哪些?
①叙事:一般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②写景:
起句写下,承句接上。
起句写近,承句写远。
起句写先,承句写后。
起句写地,承句写天。

4、承句的表现手法有哪些?
(1)缓承
(2)扬承
(3)抑承
(4)正起正承
(5)正起反承
(6)反起正承
(7)反起反承

二、创作题:
要求以《秋水》为题,用渔洋第一法作七言绝句一首,用韵为平水韵。
要求:
1.格律正确,首句为仄起平收入韵式,用韵正确。
2. 一、二句平铺直叙,为三、四句做铺垫。一二句的意思不能断裂。
3. 第三句要要用否定词转接。
4. 第四句必须扣主题。
附:
渔洋第一法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赋陈  就是直接叙述,兴起  就是以写景开始。
步骤: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交代清时间;
[承句] 交代清地点、人物,施事行为等。
一二句 要平铺直叙,交代清时间地点就可以了。
[转句] 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
要点,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
[合句] 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七绝·秋水
文/沉香
一夜西风老皱波,曾经传说几分多。
不因岁月丢魂梦,依旧平常奏乐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5 20:09 , Processed in 0.0812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