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5-21 22: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池_清凉 于 2024-5-26 22:34 编辑
成语典故班第37课作业
027-一池清凉
一、填空题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但这部作品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即627年〕)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西游记》全书(100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皈依佛门,徒弟三人)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
3、《西游记》中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州)、(西牛贺洲)、( 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
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5、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高老庄)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6、沙僧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7、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8、《西游记》中孙悟空自号(齐天大圣),从(菩提老祖)处学到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9、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1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孙悟空)。
11、第八十一难是在(通天河)被老鼋翻落河中,弄湿经卷。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章目的题目是(《八十一难》),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弄湿经书)。
1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见高小jie——改换了头面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唐僧)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孙猴子)坐天下 ——毛手毛脚
(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
二、简答题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
答:唐僧在五行山救悟空, 高老庄收悟能 ,鹰愁涧收白龙马 ,流沙河收沙悟净。
2、各举四例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西行路过的国名及师徒四人所遇的妖怪。
答:答:①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②所遇的妖怪:白骨精、黄风怪、蝎子精、红孩儿。
③西行路过的国名:乌鸡国、车迟国、女儿国、天竺国。
3、《西游记》中的人物刻画的各有特点,请各写出一个以沙僧和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情节。
答:①沙僧大闹流沙河:师徒四人路遇流沙河,八戒执九齿钉耙与之河妖三次相斗,均不能取胜,悟空虽着计百出,却也江郎才尽。 后得观音菩萨相助方得渡河,后经菩萨点化,那河妖才认唐僧为师,共取西经。此人正是沙和尚一 沙借。这是一个以沙僧为核心展开的故事。
②猪八戒高老庄要亲:猪八戒因在路途救助了高老庄,高员外的女儿翠兰,故招其为婿,不久便发现他是猪妖,翠兰不从,于是八戒把她关于房里有时来看她,唐僧师徒路过,后被孙悟空降眼.作为唐僧的二徒弟。这是一个以猪八戒为核心展开的故事。
4、写五句出自《西游记》中的经典语句?
答:① 菩萨、妖精,总是一念。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②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义黑松林三藏逢魔》)
③出家人扫地恐伤虫蝼之命,爱惜飞蛾纱照灯。(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④呔,吃俺老孙一棒。
⑤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
5、谈谈你对这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的理解。
答:讽刺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歌颂悟空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为强权,乐观顽强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讴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
6、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作者塑造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目的。
答:作者塑造孙悟空这形象的目的:表现了作者对反抗权威,蔑视传统,反抗封建统治的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歌颂。向世人展示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德。
7、结合相关故事情节,作者塑造唐僧的性格特点和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①作为团队领导者的角色,尽管在取经的过程中多次表现出软弱和需要他人的保护,但他仍然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他的存在和领导是团队能够完成取经任务的关键。②唐僧的性格特点和典型意义不仅体现在他的善良、慈悲、虔诚和坚定的取经意志上,也体现在他的软弱、不辨是非、以及在取经过程中对忠诚和友情的重视上。
三、选作题
本课学习了西游记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选用成语:来去无踪: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七绝•春风
027-一池清凉
解开杏月满园花,又绿江南杨柳斜。
沧海拂波千尺浪,穿行大漠走黄沙。
小渔村成语典故第38讲作业
027-一池清凉
一、填空题
1.《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扬州府兴化)人,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版块结构)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共有(108)将,天罡(gāng)星共有(36)人,地煞(shà)星共有(72)人。
2.《水浒传》是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农民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解释了当时的(阶级)矛盾,暴露了统计阶级(的腐朽残暴),歌颂了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梁山好汉的宗旨是(劫富济贫,替天行道)。
3.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九纹龙)。《水浒传》中主张招安的将领是:(宋江)、(卢俊义);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李逵)、(晁盖)。
4.宋江手下五虎将是(关胜)、(林冲)、(呼延灼)、(秦明)、(董平),《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5.梁山好汉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是:(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朝廷中是(关胜)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徐宁)破了“连环马”。
6.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杀人者武松也)。宋江在(浔阳楼)上倚阑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词),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7.《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是(豪shuang)、(重情)、(重义),《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梁山水泊)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是(王伦)、(晁盖)、(宋江)。
8.“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宋江)。《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晁盖)、(吴用)、(公孙胜)、(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白胜)。
9.梁山好汉中共有夫妻3对:(孙新和顾大嫂)、(王英和扈三娘)、(张青和孙二娘),梁山好汉中有主仆关系2对:(卢俊义和燕青)、(李应和杜兴)。.《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李逵);在景阳岗打虎的是(武松)。征方腊时,曾穿龙袍乱闯的人是(阮小七)。梁山伯义士在最后一次zhan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武松)。
10.梁山五绝技是戴宗的(神行术)、张清的(飞石子)、花荣的(射箭术)、燕青的(相扑)、安道全的(医术)。宋江最后是被(高俅等奸臣)毒死。死前他用同样的方法毒死了(李逵)。
二、创作题
本课学习了水浒传中的经典名句和成语,请从中找出一条成语,根据注释,创作一首作品,题目不限,韵部不限!体裁不限!或成联两幅!
要求:请列出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成语,包括出处,注释。
创作题
选用成语:扶危济困
——释义:扶:帮助,支持。济:接济。帮助救济生活困苦、处境危急的人。也作“济困扶危”。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七绝•梁山好汉
027-一池清凉
江似成功扶乞民,进如李竹济危贫。
义心一片行天道,胜广揭竿翻众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