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小渔村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诗词 对联
查看: 4838|回复: 41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1-17讲汇总贴

[复制链接]

319

主题

1253

帖子

125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53

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论坛元老中级会员优秀版主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 22: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1-17讲汇总贴
请把1-17讲作业按顺序汇总。写上学号姓名,注意格式。

0

主题

187

帖子

27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73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1 22: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语春秋 于 2020-6-2 17:10 编辑

第一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一讲作业
蒹葭-6  一语春秋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一定的音节,声调,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就是格式。
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
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尾联)

第二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二讲作业
蒹葭06-一语春秋
作业: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答: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粘:
为粘贬,明粘州,弊粘八
横粘将,岭粘朽,何粘残
汝粘拥,来粘关,有粘不
对:
贬对封,州对奏,八对重
将对为,朽对明,残对弊
拥对横,关对岭,不对何
收对汝,骨对来,江对有
替:
封奏重-平仄平,贬州八-仄平仄
为明弊-仄平仄,将朽残-平仄平
横岭何-平仄平,拥关不-仄平仄
汝来有-仄平仄,收骨江-平仄平

第三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3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06-一语春秋

1、什么是孤平
答:孤平就是七言律句中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第三个字不论,如果为仄,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夜
仄仄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答:忽,级,黑,白,逐,别,发,答,出,独
4、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答:马蹄韵就是一句诗或联中字的平仄交替出现,如
1)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5、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第四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4讲作业
蒹葭06-一语春秋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答:
一东:东、中、风、空、红、同、翁、宫、通、穷
二冬:峰、龙、钟、松、重、踪、浓、从、逢、宗
四支:知、枝、丝、思、时、谁、为、持、宜、吹
五微:归、飞、衣、微、稀、非、机、违、辉、矶
六鱼:书、居、鱼、如、初、疏、庐、虚、车、除
七阳:阳、长、香、乡、章、黄、亡、堂、霜、方
八庚:城、明、情、更、缨、盈、生、行、惊、荣
十一真:人、春、尘、新、身、亲、真、邻、臣、民
十四寒:寒、看、安、难、欢、残、端、官、盘、栏
一先:天、烟、前、缘、年、怜、田、贤、然、船
二萧:遥、朝、桥、消、招、条、腰、骄、苗、樵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
杨柳扶风燕剪丝
我宿深山梅作伴==
篱围茅舍月知音
清风推浪帆行远==
落日余晖客去迟
无边碧海男人路==
不定浮云客子心
4、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七绝.早春
文/一语春秋
宿雨逢春早未晴,枝头啼鸟带寒声。
飞琼不晓东君到,犹自随风扮落英。

第五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五讲作业
蒹葭06-一语春秋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哀、杯
阳平:回、来、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形容词、回-动词、
来-动词、
台-名词、
杯-名词。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2221、2212、22111
五言:221、212、2111
三、对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出句)
  柳线千条欲系舟
2、流星承载千般愿(出句)
  长夜隐藏一抹情
3、夜路清幽星伴我(出句)
    秋风萧瑟月铺寒
4、无悔青春征大漠(出句)
    有怀志向断狂风
5、花红柳绿春当道(出句)
    云淡风轻鸟作歌

第六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第6讲作业:
蒹葭06-一语春秋
一、什么是六相
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
结构相应、
节奏相同、
平仄相对、
意义相关。
这六个“相”,简称“六相”,这是对仗的专用术语。
二、什么是对仗
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文章含雅致清风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垂名青史效前贤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意气凌云随境高

第七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第七讲作业
蒹葭06-一语春秋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对仗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宽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工对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答:常见的对仗有:
1)、按工整的宽严程度分为工对、宽对。
2)、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
3)、以调字遣词的方法,增强对仗的修辞美、工整气氛,有借对、就句对、掉字对、叠字对、双声、叠韵对。
4)、结构特殊的对仗有隔句对、错综对。
5)、虚词对。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
??? 风进柴门一路香
2、冷雨敲窗寒入梦==
??? 他乡旅客畏秋风
3、晚风吹树留长影==
??? 柳线垂纶钓玉波
4、芦花深处飞鸥鹭==
??? 兰棹归时惊月光
5、难猜心事锁眉宇==
??? 久历风尘伤客怀
四、创作部分
1、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高鸿远去声悲泣(出句)
旅客秋来怀绪愁(对句)
秋风瑟瑟,长空胡雁今高去(出句)
落叶翩翩,羁客乡愁竟自来

第八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8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06-一语春秋作业:
1,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水韵
蒹葭06-一语春秋
东风一夜吹花醒(正对)
细雨三春剪柳新
飞花自有伤春意(反对)
细雨原无惜柳情
花借东风香一路(流水)
客因春色醉三分

第九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9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06-一语春秋
1、写出诗的起法
一,以写作手法分类有:
1.明起,2.借景抒情起,3.暗起,4.托物起兴,5.写景入手式,6.引事起,7.抒情开头起,8.引起,9.反起,10.开门见山,11.问答发问式,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来,13陈述式,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以形式分类
1.对仗起法,2.比兴法,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4.兴起.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白露凝寒停蟋蟀=清霜近水染蒹葭
瑟瑟西风吹断雁==
萧萧夜雨听残荷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第十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0讲作业(周五截止)
作业:1、写出诗的承法。
意承,景承,点题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东风吹醒千山绿
玉蝶衔来一院香

抱香茅舍,邀三五知音共酒
洗雨山田,沐万千衰草迎春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七律.暮春早行
文/一语春秋
一条小径傍溪流,岸柳垂丝如钓钩。
偶见野鱼争水面,时听闲鸟唱枝头。
香绵渐起春将尽,新翠繁滋景更幽。
放眼江山皆秀意,风光与我岂言愁。

第十一讲:
远洋国学律诗第11讲作业
蒹葭06-一语春秋
1  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答:按写作手法分有
1,顺承
2,递进式承接
3,并列承接
4,问答承接
5、逆承
2  律诗写作二选一
(1)以【冬】或者【春】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2(1)以【冬】或者【春】为题,作一首七律,
七律.春行有感
文/一语春秋
春暖复工今启程,驱车出沈赴京城。
辽东惨淡无芳草,关里缤纷尽落英。
得醉江山随处妙,却因疫病少人行。
途中雀鸟知君意,怕惹离愁不作声。

第十二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2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06-一语春秋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冬夜
文/一语春秋
冬入京都自所期,见因琐事几推迟。
连天雪染分明白,彻夜风狂断续吹。
灯火三更犹未寐,道途十里亦相思。
此生幸得伊人顾,多少重逢惹别离。
第十三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3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06-子不语

作业: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
答:合句为“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承按内容为景承,按写作手法为并列承。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要求:
(1)、先景后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
(2)、起句兴起
1)紧扣主题
2)注意勿满
3)景为情生
4)符合情理
5)前后呼应
(3)、合句
1)从内容上选择情合
2)从写作手法上选择并列承
七律.乡野秋怀
文/一语春秋
美景山家胜在秋,千般百种竟风流。
高粱面赤如沉醉,黄黍眉低似害羞。
料理至今三两月,殷勤不负九成收。
农人最是知真理,岁月康宁无别求。

第十四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4讲作业(周五截止)作业蒹葭06-子不语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年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起,写野望所见的战乱下的风景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承,接上联,由广阔的山水景致,想到亲人离散,独自漂泊的现状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荅圣朝。——继,由生活的现状联想到自己,年老多病,仕途不顺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转,点题出到郊外远望,结,表情,写面对萧条景致的感叹。
2、因为刚过立夏,所以要求以“莲藕”或者“荷花”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七律.荷花
文/一语春秋
城西十里一汪湖,种有青荷数百株。——起:赋笔点题
斗叶水中撑玉伞,微茎泥里结喷壶。——承:接第二句写荷叶和茎
花开皎洁秽难染,影动娉婷风欲扶。——继:接上联写荷花和影
不与百家争斗艳,东君去后献屠苏。——转:写荷不与百花争艳,合,到春天过后,独自芬芳。

第十五讲:
蒹葭06-一语春秋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5讲作业(周五截止)
七律  燕子楼
在网上搜集关于燕子楼的资料,以燕子楼的故事为素材写七律一首。
七律.燕子楼有怀
文/一语春秋
一径弯延入隐深,间关林木唱幽禽。
新楼已复燕曾识,旧梦相期自不禁。
昔有真情成绝唱,今难妙笔寄知音。
诗歌酬和犹还在,道是才人那处寻。

第十六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6讲作业(周五截止)
作业:写一首《七律 翠屏清溪》
蒹葭06-一语春秋
七律.翠屏清溪
文/一语春秋
闲云几片倚山栖,翠竹千杆色共齐。
林里幽禽听婉转,石间流水自高低。
银壶藜杖天将晚,苔径烟萝客欲迷。
俗务暂抛无所累,教人似入武陵溪。

小渔村远洋连升班第十七讲作业:
蒹葭06-一语春秋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
明月冷长宵
小月眠池底==
清荷曳水中
风卷残云星眨眼==
窗眠晓月客思乡
篱前设酒邀花饮==
水上轻舟载月眠
三更落雨相思夜==
四海为家落寞人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香中蝶影翩翩舞
叶底莺声啭啭啼
3;以严寒或炎夏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
七律.夏日
文/一语春秋
高阳似火烧云散,暑气如蒸积雨余。
庭鸟恹恹闭喉舌,池荷愦愦敛裙裾。
天无凉意心何静,室有幽情自可居。
一盏清茶诗一卷,轻风时若作徐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2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2 15: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轻云淡① 于 2020-6-2 15:19 编辑

蒹葭16-风轻云淡 远洋国学连升班1-17讲作业汇总 一(1-8讲):
第一讲:远洋国学连升班第一讲作业
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就是格、律合起来的统称。
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押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 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答:在这首七律中,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分别是:
首联: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颔联: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颈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尾联: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第二讲:远洋国学连升班班律诗第2讲作业: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答: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粘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答:根据对这首诗标注的平仄可以看出粘、对、替:
   粘:本首诗中的3、5、7句分别与2、4、6句在2、4、6位置上的平仄是相同的,即平粘着平,仄粘着仄。
   对:每一联上下两分句在2、4、6位置的平仄是相反,该诗中2-1、4-3、6-5、8-7句中2、4、6位置的平仄是相反的。如:首联中,“夕贬潮州路八千(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贬(仄)、州(平)、八(仄)与“一封朝奏九重天(仄平平仄仄平平)”中的封(平)、奏(仄)、重(平)位置上的平仄是相反的。
   替:每一句在2、4、6位置上平仄是相反,即平仄交替进行的,如:一封朝奏九重天(仄平平仄仄平平)2、4、6位置上的封、奏、重就是平仄平交替着的。
第三讲: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3讲作业:
1、什么是孤平
   答:在格律诗、联中,像这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七言或五言句式中,除开韵字外,前面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句式就叫做孤平,在格律诗和联中是必须避免存在的。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答:今平古仄的字有:白 鸭 菊 竹 出 别 国 蝶 蛱 七
4、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答:马蹄韵就是在诗或联中格律的平仄是两两交替进行的这种规则,就叫马蹄韵。
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5、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如: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发方悔读书迟
对仗,是指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
如: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第四讲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4讲作业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一东:空 中 风 同 通 穷 丛 忠 聪 充;三江:窗 双 腔 扛 桩 江  缸 庞 邦 豇;
六鱼:鱼 书 疏 初 舒 渔 徐 如 居 庐;五微:归 飞 衣 依 稀 机 扉 围 挥 菲  
六麻:花 家 斜 霞 瓜 鸦 夸  纱 车 遮;八庚:生 声 明 成 行 鸣 更 耕 评 争;
三肴:交 稍 包 郊 敲 抛 蛟 胞 抄 矛;十二文:云、君 闻 文 分 军 纷 斤 芹
十一尤:秋 留 头 游 楼 舟 州 休 偷 球;十四盐:盐 帘 檐 添 尖 纤 严 淹 嫌 拈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碧水连天柳垂钩
人生问路老前辈==联海求知小后生
我宿深山梅作伴==香侵草舍月依人
清风推浪帆行远==客路思亲眼望穿
无边碧海男人路==不尽红尘赤子心
4、此项作业完成后请在小组内进行写作作业接龙,安排评阅。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七绝 晚秋
/风轻云淡
半篱霜菊半篱风,一缕寒香自不同。
莫笑胸中无远志,却痴尘外醉墙东。
第五讲: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5讲作业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哀 杯;阳平:回 来 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 形容词  回- 动词  来-动词; 台-名词  杯-名词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2212;2221、五言:221;212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柳线千条不驻春
2、流星承载千般愿==金酒促成那段情
3、夜路清幽星伴我==莲塘淡雅月倾心
4、无悔青春征大漠==不忘黄卷守边关
5、花红柳绿春当道==日暖风轻客动情
第六讲: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第六讲作业:
一、什么是六相
:1、字数相等、2、词类相当、3、结构相称、4、节奏相应、5、平仄相对、6、意义相关。这六个“相”,简称为“六相”,也是对仗的专用术语。
二、什么是对仗
:对仗是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松梅不老映疏窗【风轻云淡】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孤怀向晚慰平生【风轻云淡】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红日随波共鹭飞【风轻云淡】
第七讲、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7讲作业(周五截止)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感怀示儿辈(宋·辛弃疾)
安乐常思病苦时,静观山下有雷颐。
十千一斗酒无分,六十三年事自知。
错处真成九州铁,乐时能得几絇丝。
新春老去惟梅在,一任狂风日夜吹。
颔联:十千 一斗 酒 无分,六十 三年 事 自知。
颈联:错处 真成 九州 铁,乐时 能得 几絇 丝。
这两联的词性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反,内容相关,都属于工对。
二、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答:常见的对仗种类有11种,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以调字遣词的方法,增强对仗的修辞美、工整气氛来分,有借对、就句对等。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柳动风姿一岸柔
2、冷雨敲窗寒入梦==孤灯照影客思亲
3、晚风吹树留长影==明月倾心念故人
4、芦花深处飞鸥鹭==沙渚滩前落晚霞
5、难猜心事锁眉宇==不解风情数落花
四、创作部分
1、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但凭秋雁相思寄,好托锦书入梦来。
雁阵一行归梦急,秋声几度客身孤。
第八讲: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8讲作业(周五截止)
1,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答:正对:
淡月微云天欲晓;
兰亭水榭燕时鸣。
反对:
春风有意催花笑;
流水无情动客愁。
流水对:
余生不问繁花事;
此后甘为淡泊人。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2

帖子

20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01

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2 15: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轻云淡① 于 2020-6-2 22:56 编辑

蒹葭16-风轻云淡 1-17讲作业汇总二(9-17讲)

第九讲、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9讲作业(周五截止)
1、写出诗的起法。
:诗的起法又分以写作手法和形式分为两大类:
①以写作手法分类有:明起、借景起、暗起,托物起兴(比兴)、写景入手式、引事起,抒情开头起、引起、反起、开门见山、问答发问式、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来、陈述式,表达真实的客观事实、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等。
②以形式分类有:对仗起、比兴起、交代时间地点景物、兴起.(如颂扬之类)等。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独倚秋窗闲听雨;
频翻旧忆漫吟诗。
且凭征雁传佳信;
好教离人遣绮怀。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第十讲、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0讲作业(周五截止)
1、写出诗的承法。
:按照内容分:
1)景承、2)意承、3)点题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一夜春风舒柳眼;几双燕子落人家。
桃花灼灼邀君至;杨柳依依动客吟。
3.有能力的同学写一首七律。

第十一讲、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1讲作业:
1、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答:承的写作手法有:顺从、递进、并列、一问一答以及逆承等手法。
2、 律诗写作二选一
1)以【冬】或者【春】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2)以【双十一】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七律 暮春感怀
/风轻云淡
杜宇几声春欲收,时光一隙惹人愁。
疏狂不惜青葱过,落魄空怜白发尤。
世事浮沉皆看淡,尘情冷暖总难酬。
愿随心海湖山去,余岁闲闲共鹭鸥。

第十二讲、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2讲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景入情转法、二、反转法、三、直抒扩转法、四、进一层转法、五、地点转法、六、写意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宿府
唐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前两联写“独宿”之景,而情含景中。后两联则就“独宿”之景,直抒“独宿”之情。“风尘”句紧承“永夜”句。“永夜角声”,意味着战乱未息。那悲凉的、自言自语的“永夜角声”,引起诗人许多感慨。“风尘荏苒音书绝”,就是那许多感慨的中心内容。“风尘荏苒”,指战乱延续的时间很长。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却由于“风尘荏苒”,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关塞”句紧承“中天”句。诗人早在《恨别》一诗里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好几年又过去了,诗人却仍然流落剑外,一个人在这凄清的幕府里长夜不眠,仰望中天明月,不由得心事重重。“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这一联直抒“宿府”之情。但“宿府”时的心情很复杂,用两句诗无法写完。于是用“伶俜十年事”加以概括,意蕴深远。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
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
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 闭户过冬
/蒹葭16-风轻云淡
一夜霜花隐客踪,柴门深掩且何悰。
静心洗练清尘意,抬眼融和观雪松。
闲处诗书销寂寞,兴时笔墨抒从容。
不须美酒香唇舌,自有疏窗映秀峰。

第十三讲、远洋连升班第十三讲作业: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
答: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为合句,承是景承。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要求:
1)、先景后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2)、起句兴起、1)紧扣主题、2)注意勿满、3)景为情生、4)符合情理、5)前后呼应、(3)、合句1)从内容上选择情、2)从写作手法上选择并列承
七律  独醉斜阳
/风轻云淡
霜露凄凄秋正凉,穿云过雁恨天长。
些些竹叶欲含泪,朵朵菊花犹抱香。
得失尽随风雨去,荣枯不与岁时伤。
虚名且寄凡尘外,独倚阑干醉夕阳。

第十四讲、小渔村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班第十四讲作业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简析:这首七言律诗押庚韵,主要写作者到边城燕地所见之景、所见之感,从而抒发一种激进昂扬的报国之志。首联起笔以初到燕地看到眼前的辽阔景观、险要的山川感到震惊,笳鼓喧喧渲染了赫赫军威和高昂滴士气,身处其中不禁让人激情满怀。首句一个“惊”字,描绘出初来异地的作者那种特有的感受,用一个惊字突显全局,紧接着自然而然引出颔联,在这广袤的天宇中用万里生积雪、三边动危旌更加展现出整个军营的高昂士气,在这动人心魄的时刻,自然会生发出所思所想,颈联用烽火连胡月、云山拥蓟城进一步来说明了责任和地势,用悲凉肃穆的景物及环境更加衬托出唐军雄壮威严的气势和边防力量的坚固和强大。顺势就引发出作者的情感抒发,来表明自己的雄心壮志,尾联用了这两个典故,意思很明朗,让人豪气顿生。末二句一反起句的“客心惊”,水到渠成,完满地结束全诗。
  整首诗从军事上落笔,着力勾画山川形胜,意象雄伟阔大。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从颈联开始意转而辞句中却不露转折之痕,一以贯之,不断气脉,让人读来,仿佛身处期间,豪情满满。
2、因为刚过立夏,所以要求以“莲藕”或者“荷花”为题材写一首七律。可以用任何一种布局,但必须在自评中对作品的布局加以剖析。
  待忙完现阶段工作后再补上,见谅!

第十五讲、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5讲作业(周五截止)作业:
在网上搜集关于燕子楼的资料,以燕子楼的故事为素材写七律一首。
七律 观燕子楼有感
/蒹葭16-风轻云淡
挑角飞身傲宇穹,知春岛上掩花中。
恍如滑耳瑶琴在,又觉倾心小字同。
只影偏依霜月夜,轻眉独守院前风。
烟云不过消人事,且向湖山唱晚虹。

第十六讲、远洋国学连升班第16讲作业
七律 翠屏清溪
/蒹葭16-风轻云淡
峰峦迎日玉烟开,一碧清溪入画来。
白鸟翩翩轻试水,兰舟款款欲登台。
江风拂面生幽趣,岸柳舒眉叹快哉。
余岁常安抛俗事,好将笔墨应时裁。

第十七讲:远洋国学连升班(蒹葭组)律诗第17讲作业(周五截止)
蒹葭16-风轻云淡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冷月照疏窗
小月眠池底==荷风送晚香
风卷残云星眨眼==客行孤馆月临窗
篱前设酒邀花饮==座上倾心对月眠
三更落雨相思夜==一缕清愁寂寞心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时来彩蝶花间逐,常有莺声枝上鸣。

3;以严寒或炎夏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夏日暴雨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
七律 盛夏有感
文/蒹葭16-风轻云淡
炎炎酷暑伴骄阳,闲坐难禁湿素装。
百鸟不堪巢里隐,千花惟有叶间藏。
蝉声烦扰惊斜日,蛙鼓传催响半塘。
唯乞平心多静气,好教月色散荷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9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2 19: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1---17讲作业
蒹葭08孑孓
第1讲

一、1. 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是格和律的统称。 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压韵。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格和律合起来就是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颌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第2讲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粘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8仄平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粘:为粘贬,明粘州,弊粘八,横粘将,岭粘朽,何粘残,汝粘拥,来粘关,有粘不。

对:贬对封,州对奏,八对重,将对为,朽对明,残对弊,拥对横,关对岭,不对残,收对汝,骨对来,江对有。

替:奏替封,重替奏,州替贬,八替州,明替为,弊替明,朽替将,残替朽,岭替横,何替岭,关替拥,不替关,来替汝,有替来,骨替收,江替骨。


第3讲

1、什么是孤平
答:孤平是指在基础格律都正确的情况下,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或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式中除了韵字时以外,前面只有一个平声字的情况。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答:白、八、别、挖 、瞎 、鸭、 压、 押 、 踢、忽、叔。
5、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马蹄韵就是两平两仄相替,七言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是: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6、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如“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偶而不是对仗。因为其平仄不相对,音律不太和谐,特别是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同一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对仗,不但合乎对仗原则(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而且对得极为工整明了。



第4讲

1、        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东:中 东 宫 穹 融 雄 风 丰 空 工 朦 胧
冬:冬 农 龙 松 容 溶 浓 重 逢 峰 踪
江:江 缸 窗 邦 双 扛 杠 腔 梆 桩 幢
支:支 枝 肢 移 垂 吹 离 知 驰 池 师
微:微 薇 晖 辉 徽 帏 违 菲 飞 肥 衣
鱼:鱼 渔 初 书  舒 居 疏 徐 如 妤
虞:虞 娱 无 芜 珠 愉 区 躯 湖 壶 孤 姑
齐:黎 犁 梨 妻 萋 凄 堤 低 题 啼 西 栖 迷 泥 溪
佳:佳 街 鞋 钗 差 崖 涯 阶  排 怀 俳
灰:魁 徊 枚 雷 摧 杯 煨 坯 哀 苔 裁 莱 猜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山寺传钟月隐身
人生问路老前辈==岁月放歌笨小孩(歌曲名字)
我宿深山梅作伴==溪下幽谷月为邻
清风推浪帆行远==大雁排空书写迟
无边碧海男人路==万亩红桃骚客诗
4、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七律:童年
娇嗔样子惹人怜,田陌常追蝴蝶翩。
小辫朝天父肩坐,清溪玩水笑声欢。
捉迷场院轻身隐,跳舞校园悠曲传。
糖味山楂常入口,无忧无虑梦乡眠。

第5讲


一、        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韵
答:哀,回,来,台,杯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 哀,杯
阳平: 回,来,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答:哀-形,,回-动,,
来-动, 台-名,杯-名。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2221
五言:221

三、对下面几条对联

榆钱一树难沽酒==
桃蕊千山可画春

流星承载千般愿==
明月传来几许情

夜路清幽星伴我==
长亭弯曲柳垂枝

无悔青春征大漠==
有为将士战江城

花红柳绿春当道==
燕舞莺歌山做台
第6讲

一、什么是六相
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
结构相应、
节奏相同、
平仄相对、
意义相关。
这六个“相”,简称“六相”,这是对仗的专用术语。

二、什么是对仗
     对仗是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香花惹蝶入三春
2、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为人修品效前贤
3、海与天近==【愁客】
霞铺金同水长

第7讲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对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对仗)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黑手对红旗。高悬对卷起。霸主鞭对农奴戟。(反对)
敢叫对为有。日月对牺牲。换新天对多壮志。(流水对)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常见的对仗分为11类,共28种.
①按工整的宽严程度分为工对、宽对。
②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
③以调字遣词的方法,有借对、就句对、掉字对、叠字对、双声、叠韵对。
④结构特殊的对仗有隔句对、错综对。
⑤虚词对。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燕剪柳丝万水新
2、冷雨敲窗寒入梦==孤灯伴酒独思人
3、晚风吹树留长影==落日熔金下西山
4、芦花深处飞鸥鹭==野渡静时睡月星
5、难猜心事锁眉宇==莫让时光逝指尖

四、创作部分
1、        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①大雁排空行万里
红笺题字寄深情

②大雁南飞逢月色
小舟秋渡去衡阳

第8讲
正对
上联:一卷诗情春喝彩
下联:半溪绿柳燕穿行

反对
上联:赊得花香三二两
下联:抛开尘事几多名

流水对
上联:若听风声后
下联:应多花叶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7

帖子

5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2 21: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豆 于 2020-6-7 12:43 编辑

蒹葭_19红豆
15讲
         燕子楼
              文:红豆
飞檐挑角多重建,遥想霓裳舞梦魂。
霜月夜明移旧爱,水天涯远少新恩。
黄金买得红花蕊,青冢深埋遗履温。
居易何当人不死?慈悲更遣哭闺门!






十六讲
         翠萍清溪
           文:红豆
春风又绿到山家,芳树满庭衬鬓华。
听雨檐前猜月事,品香瓯茗看红花。
心然大梦醒来碧,情似浮云入睡霞。
莫论慵慵尘俗苦,幽人只管对仙葩。











十七讲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明月过清风
小月眠池底==游鱼入玉宫
风卷残云星眨眼==雁飞天际月开心
篱前设酒邀花饮==醉里题诗对月明
三更落雨相思夜==几刻晴天落魄人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红绿满园,向来春富贵=
蝶蜂三季,至此鸟荣光

3;以严寒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内最好不要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者以冬日暴雪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这样的字眼。要求;平水韵

- -首诗,不能完全理解,找不准诗眼,吃不准精华所在


  诗心不改
  文:红豆
多年苦觅诗词路,书海痴游一叶舟
雪月风花吟几赋,千山万水唱三秋
白天磨练难成句,夜晚思量总得酬
热血满腔情怎舍?今生劲舞死方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9

帖子

14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9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2 23: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9讲
一、.写出诗的起法
答:1、以形式分类
①对仗起法②比兴法③交代时间地点景物 ④兴起。


2、以写作手法分类有:
①明起,②借景抒情起,③暗起,④托物起兴,⑤写景入手式,⑥引事起,⑦抒情开头起,⑧引起,⑨反起,⑩开门见山。

另外还有:问答发问式、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申所咏之物来、陈述式、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雁鸣秋月长天阔
枫染寒山一片红

秃枝叶落一溪冷
弦月云穿午夜寒

第10讲

1、        写出诗的承法
承法:景承,意承,点题,三点。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1)临窗一片飞花过,来雨几双欢蝶无。  
(2)依依杨柳几重绿,灼灼桃花十里红。
第11讲

一,        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答:按写作手法分有
1,顺承
2,递进式承接
3,并列承接
4,一问一答承接
5、逆承

二、律诗写作

七律:听琴
晚来村外静,柳岸忽琴声。
切切如莺语,匆匆若水行。
时闻香韵漫,间有野花争。
月下游此地,风光亦悦情。

第12讲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
一,景入情转法
二,反转法
三,直抒扩转法
四,进一层转法
五,地点转法
六,写意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五律:冬
过午长空雪,鹅毛舞日昏。
楼头厚衣冷,房内暖风温。
岁月如流水,佳肴伴酒樽。
思娘难已见,不觉袖啼痕。

第13讲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结?
答:这首诗是杜甫秋兴八首之一,因秋遣兴。合句: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按照内容是用的以写景作结,以景带情;按照写作手法用的是点意做结。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七律 秋思
经夏凉生人过晌,拂尘对镜黛眉愁。
起身望远鸣空雁,见柳垂帘瑟岸秋。
常忆韶华朝气在,皆思笑语讲坛悠。
如今直怕身心惫,只恨时光奔东流。

第14讲

1、从唐诗三百首里选七律一首,简要分析其布局。此题不可抄袭。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首联,起句)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颌联,承句)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颈联,转句)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尾联,合句)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起交代清楚;时间、地点、还有笼罩全诗比较全面的景物。承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联的江间,是具体的景点,塞上,也是具体的景点。转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合句,对前面所写的东西发表看法,抒发情感。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2,刚过立夏,以莲藕写一首七律,加以剖析,不少于200字。

七律:夏荷
堤柳斜帘明镜对,湖生一顷碧团新。
风翻荷叶晶珠落,日照琼花仙贝真。
根出污泥从不染,香熏神智自无尘。
谁人能绘眼前画,唯有马良能问津。
起句:点明荷生湖中夏日之新,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
承句:祥写荷的叶和花,特别是在风翻动时,日照时的景色。日照琼花仙贝真。
转句:写荷的品格出污泥而不染,人賞荷花当然净化心灵。根出污泥从不染,香熏神智自无尘。
合句:夏日荷花美,难描难画。引发情感。唯有马良能问津。神笔才能绘出荷花之美。


第15讲燕子楼
知春岛上名留世,挑角飞檐别样楼。
明月如霜怜瘦影,玉人空泪已多秋。
回眸欢悦何其短,守份深情岂止愁。
佳话千年引骚客,吟诗酬和意难休。



第16讲

七律:翠屏清溪

青山叠翠映屏长,时有野花沾袖香。
妇浣笑声随碧远,波翻白鹭共云妆。
小儿戏水添童趣,老者垂竿钓夕阳。
两岸清凉消暑地,扁舟入画醉家乡。

第17讲
1)对上下面几副对联
寒鸦栖老树==温酒御西风
小月眠池底==残花落岸边
风卷残云星眨眼==日升翰海月无光
篱前设酒邀花饮==门外描春共蝶香
三更落雨相思夜==秋日醉杯寂寞人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副成联

繁花似锦蝶为友==春雨如酥莺啭枝

3;七律:夏日
似火无风衣袂湿,常来河岸纳清凉。
小儿戏水观童趣,翁老垂竿避烈阳。
闲有门前三两客,尽谈尘事许多章。
月筛村口古槐树,每晚开棋夜未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2

积分
22
发表于 2020-6-3 10: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洋国学连升班第一讲作业(周五截止)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诗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
格律,通俗讲,就是格式和规则。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答: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答: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答: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答:尾联

第2讲作业:


1. 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答: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粘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仄平平仄仄中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中仄仄平中仄仄,仄中平仄仄平平。
粘是:
为粘贬,明粘州,弊粘八
横粘将,岭粘朽,何粘残
汝粘拥,来粘关,有粘不
对是:
贬对封,州对奏,八对重
将对为,朽对明,残对弊
拥对横,关对岭,不对何
收对汝,骨对来,江对有
替是:
封奏重-平仄平,贬州八-仄平仄
为明弊-仄平仄,将朽残-平仄平
横岭何-平仄平,拥关不-仄平仄
汝来有-仄平仄,收骨江-平仄平

第三讲作业
1、什么是孤平?
孤平就是七言律句中 “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三不论,如果为仄,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白,滴,笛,竹,哭,出,独绝,缺,得。

4、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
马蹄韵就是像马蹄一样滴滴答答有规律的平平仄仄两两交替
马蹄韵正格: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5、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对仗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仗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对仗是诗词歌赋中的一种构句手段,外延没有对偶大
对仗举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偶举例:
春天繁花开遍峡谷,
秋天果实压满山腰

第4讲作业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一冬:东中同童丛翁虹聪穷冲
二冬:冬彤浓从钟供松容丰踪
四支:支枝肢施知思迟驰时诗
五微:微薇晖辉挥围违非妃菲
六鱼:渔鱼书舒居书如余誉疏
八齐:齐梨黎犁妻凄西兮迷鸡
九佳:佳鞋崖街柴差牌排怀乖
十灰:灰恢回梅玫媒煤雷催陪
一先:先千前天坚贤弦肩连田
七阳:阳扬杨香乡光妆藏芳房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白云过岭松招手==
老友回乡柳点头

人生问路老前辈==
学业求知小少年

我宿深山梅作伴==
花开枝上雪埋香

清风推浪帆行远==
玉泪垂腮目送迟

无边碧海男人路==
几度痴情少女心

4、此项作业完成后请在小组内进行写作作业接龙,安排评阅。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七绝/瞬间

二月东风日日来,沿堤杨柳已微裁。
草芽破土隔帘问,临岸桃花哪日开?

第五节作业: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 哀,杯
阳平: 来,台,回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形容词, 回- 动词,来-动词; 台- 名词,杯- 名词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 2221,2212
五言: 221,212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岸柳千条不系舟
2流星承载千般愿==皓月常牵两地情
3夜路清幽星伴我==街灯暗淡影无踪。
4无悔青春征大漠==常愁白发愧双亲
5花红柳绿春当道==燕舞莺啼客满街

第六讲作业

一、什么是六相
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
结构相应、
节奏相同、
平仄相对、
意义相关。
这六个“相”,简称“六相”,这是对仗的专用术语。
二、什么是对仗
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语言与文字》:“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
对仗: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
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功名有望步青云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警句连篇效先人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珠泪盈眸随水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7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6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3 13: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晨光 于 2020-6-3 13:52 编辑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1---17讲作业
蒹葭63晨光
第1讲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诗。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历史上,把除韵赋以外的韵文体作品,统称为诗。
2什么是格律?
格律,通俗讲,就是格式和规则。格就是格式,它包括:字数、平仄、对、粘、贴、替、对仗和压韵。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格和律合起来就是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首联: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颔联: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颈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尾联: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第二讲:
(1)说说什么是粘,对,替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厂人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上的平仄相反,(粘是上下两句中2,4,6相同。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4,6)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的粘,对,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仄平平仄仄平平
    夕贬潮州路八千。
    仄仄平平仄仄平
    欲为圣明除弊事,
    仄仄仄平平仄仄
    肯将衰朽惜残年。
    仄平平仄仄平平
    雪拥蓝关马不前。
    仄仄平平仄仄平
    知汝远来应有意,
    平仄仄平平仄仄
    好收吾骨瘴江边。
    仄平平仄仄平平。


粘~为贬,明州,弊八,
横将,岭朽,何残。
对~封贬,奏州,重八,
为将,明朽,弊残,汝收,
来骨,有江。
替~封奏重,贬州八,为明弊,将朽残,横岭何,拥关不,汝来有,收骨将。

第三讲
1,什么是孤平?
孤平就是七言律中“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句中第三个言不论,如果为仄,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2,给下面的诗标出平仄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
     雪霁寒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
      河影动摇。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仄平。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   
       处起渔樵。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
       书漫寂寥。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答.一,蝶,八,白,发,七,逐,歇,黑,出?
4,什么是马蹄韵?说出七字联马蹄的二个正格,
     答,马蹄韵就是一句诗式联中字的两个正格。
    1)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5,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分别并
      举例说明。
     对偶~是一个修辞格,成对
    使用的二个文句,字数相等
    ,结构,词性大体相等,意   
     相关。
    如: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   
   偶的基础上,上下句同一
   结构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
   一致,平仄相对。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鹭上青天。

第四讲
作业内容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a,平起首句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b,平起首句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c,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d,仄起首句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2,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字,要求不和别人一样
    上平声~
    一东~东,公,虹,终,红,中,融,同,空,功。
     二冬~冬、农、宗,松,龙,容,庸,重,彤,蛩。
     三江~窗降扛双腔庞椌江缸豇。
     四支~支移奇皮知池姿时诗枝。
      五微~微薇围违非飞菲肥葳溦。
       六鱼~鱼渔渠余虚居嘘馀予。
       七虞~虞于盂瑜愉鬚俞躯须吁。
        八齐~齐妻淒低题提梯黎梨悽。
        九佳~佳差涯娃蛙哇娲厓靫。
        十一真~真晨辰人身申珍伸仁臣。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3联
  1)白云过岭松招手~
         碧水浸堤柳点头。
   2)人生问路老前辈~
         事业谦虚小学生。
   3)我宿深山梅作伴~
          依窗揽月画为邻。
   4)清风推浪帆行远~
          海鸥翻天无际边。
   5)无边碧海男人路~
          有尺寒窗学子田。
3,练笔七绝
    秋雨
    秋雨潇潇已带寒,
    西风作乐扫 楼栏。
    倚窗不见春情色,
    只怕清晨落叶残。

第五讲
作业内容
         读诗回答问题
一,《七绝,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鬚,潦倒新停浊酒怀。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哀杯
    阳平~回来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形容词,杯~名词,
     回~动词,来~动词,台~量词
4,这首诗有双声吗?
     有~滚滚,萧萧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音节
     七言~2221,2212
      五言~221,212
三,对联
    1,榆钱一树难沽酒,~
           绿柳千丝不补衣。
    2,流星承载千般愿,~
           日落常存四季情。
    3,夜路清幽星伴我,~
           居山深处月为邻。
    4,无悔青春征大漠,~
          有情苍岁站边关。
    5,花红柳绿春当远,~
           绵秀青山任鸟游。

第6讲
一,什么是六相
     答,字数相等,
             词类相等,
              结构相等,
             节奏相等,
             平仄相等,
             意义相等,
二,什么是对仗
     答、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抬词语的互为对仗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对仗多用于骈文。
三,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
           琴弦声韵入红楼。
     2,点墨进书留后世~
           怀情甩笔著书文。
     3,兰舟入海与天近,~
           大雁穿云圆梦归。

第七讲
一、阅读部分
1.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对仗句:颔联和颈联。
诗中有:
地名对:五岭~乌蒙
动词对:腾~走
连绵词:逶迤~磅礴
名词加动词的主谓语的对:水拍~桥横,
形客词:暖~寒
二、问答部分
1,常见的对仗种类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a.总体为工对,宽对
b.工对包括正对,言对,事对,反对,颜色对,数量词对,量词对,连绵词对,(双声叠韵对),正名对,同类对(天文,地理对)
c.宽对包括,半对半不对,借义对,借意对,流水对,连珠对,双拟对。
三、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
       风打林枝一夜寒。
2,冷雨敲窗寒入梦~
      秋风瑟瑟泪流颊。
3,晚风吹树留长影~
      旭日映晖送晚霞。
4,芦花深处飞鸥鹭~
      草涧尽头收钓竿。
5,难猜心事锁眉宇~
       勿问闲愁常笑容。
四,创作部分
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1,春风南国来鸿雁,~
       旭日东方起大鹏。
2,星衾落叶蛩歌杂,~
      月下秋风雁字斜。

第八讲
一、每人作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对联
正对~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反对~心平能积福,=
           欲重则招殃。
流水对~纸上得来终觉浅,=
               心中悟后始知深。
二、七律,限平水韵
       春花
    欲把鬓间别朵花,春光明媚尽昭华。
    杏梨带雨轻含笑,桃李连云淡抹霞。
     浅浅初逢三月里,深深漫过小篱笆。
      落英缱绻擦身过,嫩果缠绵挂树丫。

第9讲
一、写出诗的起法
     1.对仗起法:
     2.比兴法;
     3.交待时间,地点,景物,
     4.兴起法。
二、写出两联深秋对联
      1.深秋枫叶沾泥染,~
         明月挂枝映晚寒。
      2.叶落闻秋如是语,~
         见行望月这般情。
三、律诗
        深秋
     刚时尽兴赋犹香,
     又日沉怀写悴忙。
     怀旧举杯邀笔友,
     登高送雁寄痴肠。
     品茶论景诗难出,
     醉叹深秋岁不长。
     欲问落英何处去,
     暮年追忆是阴阳。

第10讲
一.写出诗的承法
   1.景承
   2.意承
   3.点题
二.写二幅春日对联
   1.剪柳金莺喧暖日,=
      穿堂玉燕舞春风。
   2.瑞日祥光堆锦绣,=
      大河春色尽妖娆。

第十一讲
一、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1.顺承
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势,顺势延伸。
是在起的基础上的发展,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接首句,下句比上一句意思更进一层,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后句在前句基础上明显推进,由不一定明确到比较明确两句之间关系。
3.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联的两个事或同一事物的两方面,各层次分别排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岩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
是承接起时,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正好作颠倒。
打破了颔联在劲联前应承接首联第一句的习惯性思维模式,称逆承。
二、写一首春或冬的律诗
     七律      游桃园
喜看桃枝向绿来,赏观花蕾放芬开。
怀情漫步游园地,爱意荣临展望台。
琼蕊披红横碧水,粉羞凝露画丹腮。
缠绵带醉芳香处,缱绻终迷二月裁。

第12讲作业
一.本讲讲了那几种转的方法
  1.景入情法;
  2.反转法;
  3;直抒扩展法;
  4.进一层转法;
  5.地点转法;
  6.写意转法。
二.选一首唐诗是景转情的律诗,并概述!
    例~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这首诗作者在寒秋时,景中的感怀。
颔联与颈描绘作者<辋川>闲居时的场景,而第四联则转感情表达。
从景入情称景入情转法。
三.写一首以”过冬"为题的七律,要求平水韵,采用景入情转法!
    七律~过冬
       文/晨光
北风一夜翠失容,秋去轮回悴入冬。
陌上溪流结为镜,林中飞鸟少行踪。
炉前笑语吟诗作,门外欢歌伴舞龙。
四季随缘难改变,红尘依旧盛情浓。

第13讲
一.仔细阅读下面这首诗并回答问题
玉露凋伤枫林树,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象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身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找出诗的合句,并说明是什么承法
答: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天,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合句。紧承起句,层层深入扩展,以景转情。
二.仔细阅读上首诗,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以秋冬天景色试写一首七律。
    七律      秋思
     文/晨光
月照寒秋映画屏,风吹黄叶满阶庭。
落红残柳失情意,北雁南飞碧水青。
往事如烟文万卷,常思岁日问年龄。
曾邀好友山石坐,今夜吟诗我伴星。

第14讲
1.从唐诗中选一首律诗,简要分析布局。
唐诗~周贺<春日山居寄友人>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
1)起句,点明主题,深居山中,时而观景,怡然自得的形象及诗人高雅脱俗飘然世外。
2)承联,用对比的手法,以”少”与“多”对比,写出山居环境,远外宁静,承起句,客少猿多。
3)转联,承上说明,岩松老色,寄语诗人居山中年老之意,又暗语诗人在繁花中强劲之精神。
4)合联,合句写诗人怀念和期盼友人同隐山中的愿望,层层相呼,而结局。
2,刚过立夏,以莲藕写一首七律,加以剖析,不少于200字。
七律~夏莲
朝日游人我坐东,青伞翠盖搭凉蓬。
花君陪坐瑶池宴,鱼女摇旗水月宫。
弹奏声声蛙鼓乐,哈诗阵阵夜朦胧。
谁人暮色楼台站,夏月共鸣一笛风。
剖析:
1)起句,紧扣主题,点明夏时莲池景色,游人,指出游者对莲花的欣赏,凉蓬,引出翠绿的荷叶吸人和夏时的酷热。
2)承联,写莲景的水上和水下景,用”花君”“客“指出荷花的如此鲜艳,“客”引深游人对荷花的所爱,也深藏美才有许多赏客,依次承上,写鱼儿水中穿来穿去,摇动荷枝似旗展动,月宫,指出水下的景色。
3)转联,再承,弹奏,鼓乐,拟示蛙声好比音乐起奏,给莲池增添了喧染色,人群中的赞美声不断,迟于夜色,游人依依不舍离去。
4)如此美景,就连远处楼人也站在台上观赏,不由尽兴扬笛,每声随风飘绕在荷塘处,更显示出夏荷的景色迷人。从美的意景中结局。

第15讲
七律     燕子楼
落英飘送天涯客,燕去风歌古色前。
雕柱春秋无数落,情牵岁月几多煎。
望楼书写两三首,缱绻离合千百年。
沧海随缘舟橹动,来往不忘雨晴天。

第16讲
七律    翠屏清溪
怀情踏裳翠屏山,鸟语穿林绕碧环。
清谷云烟轻袅袅,壁泉溪水急潺潺。
朝霞出入耸峰处,百艳芳香野陌间。
疑似蓬来仙境里,痴迷万景不思还。

第17讲作业
1、对上下面几幅对联
    寒鸦栖老树~
    淡月照孤村。
    小月眠池底~
   飞花入水中。
     风卷残云星眨眼~
     雨浇嫩叶树开心。
     篱前设洒邀花饮~
     竹下含情对月歌。
     三更落雨相思夜~
     万点飞花离别春。
2.以繁花似锦,蝶舞莺飞为意境,自制一幅对联
      百花争艳山川秀~
      蝶舞莺歌岁月新
3.以严寒或炎夏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句最好不出现冷,严寒等类似字眼,或以冬日暴雪,夏日暴雨为题意,作一首七律,诗内最好不要出现大雪字眼,要求平水韵
    七律       夏
烈日骄阳待雨中,林阴幽草醉东风。
青山翠翠百花艳,碧水潺潺蝶舞虹。
玫瑰一旁情切切,梧桐树下意融融。
请君莫叹春离去,数点梅开一抹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047

帖子

104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47

金牌会员高级会员中级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超级版主论坛元老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20-6-3 15: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蒹葭50.二顷田
(1)
远洋国学第一讲作业: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诗?
答:诗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炼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2、什么是格律?
答:格律是格和律的统称,格就是格式,包括平仄、字数、对、粘、替、对仗和押韵。
律包括:音律、声律和韵律。格和律合起来称格律。
二、看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下面诗作的首•颔•颈•尾四联。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首联)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颔联)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颈联)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尾联)

(2)
远洋国学班第二讲作业:
1)说说什么是 粘 对 替
1:粘是指韵句与其后一句(奇数3、5、7),句子中第2、4、6位上的字的平仄相同。即平粘平,仄粘仄。
2:对是指律诗中一联的前后两分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反(粘是指上下两句中2、4、6位的平仄相同)
3:替就是每一句的音节处(2 、4 、6字)平仄相反
2)找出这首作品中的 粘 对 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答:
一)粘(a)是首联第二句的2、4、6字(贬、州、八)与颔联的第一句的2、4、6字(为、明、弊)相粘。
(b)颔联第二句2、4、6字(将、朽、残)与颈联第一句的2、4、6字(横、岭、何)相粘。
(c)颈联第二句的2、4、6(拥、关、不)与尾联的第一句的2、4、6字(汝、来、有)相粘。
二)对:是诗中每一联的2、4、6位置要相对。
(1)“封、奏、重”字与“贬、州、八”字相对。
(2)“为、明、弊”字与“将、朽、残”字相对。
(3)“横、岭、何”字与“拥、关、不”字相对。
(4)“汝、来、有”字与“收、骨、江”字相对。
三)替:每句的“2、4、6”位置交替如:(1)丰、奏、重(2)贬、州、八(3)为、明、弊(4)将、朽、残(5)横、岭、何(6)拥、关、不(7)汝、来、有(8)收、骨、江。

(3)
远洋国学三讲作业:
1、什么是孤平
答:王士祯解释,孤平就是七言律句中“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三不论,如果为仄,除去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就是孤平。
2、给下面诗作标出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
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
平仄仄。
漫寂寥。
3、自己找出十个今平古仄的字。
答:阁、黑、急、洁、滴、得、德、击、结、节。
1、请说出10个常见的今平古仄音
白音、之音、鸡音、拂音、押音、发音、指音、踢音、急音、惜音。
白,之,指,鸡,拂,握,特,凸,发,押,踢。
2、何为马蹄韵?请说出七字联马蹄韵的两个正格(10分/6分钟)
马蹄韵就是俩平俩仄相替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3、简述对仗与对偶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对)

(4)
远洋国学四讲作业
1、写出格律诗四种基本格式的变格
答:
(1)平平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平平仄,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仄仄平平仄平仄
2、每个人写出平水韵,平声部分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写出十个韵字。要求不和别的同学完全一样。
答:
一东:融雄穷充笼红丛翁同工。
二冬:冬彤农钟龙从松容庸封。
四支:枝知思驰师姿痴资澌衰。
五微:微辉韦围霏肥挥稀希衣。
七虞:愚娱于须需朱珠瑜区驱。
十灰:魁灰回梅枚煤雷催摧杯。
二萧:萧挑貂条枭尧霄妖飘招。
四豪:豪操刀桃袍陶鳌膏牢遨。
六麻:麻花家茶华沙牙瓜芽加。
十一尤:尤流牛修秋收鸠谋偷眸。
3、对上下面几条对联【至少对三条】
出句:白云过岭松招手;
对句:溪水流波浪笑声。
出句:人生问路老前辈;
对句:家道开心小幼童。
出句:我宿深山梅作伴;
对句:谁说孤景影行单。
出句:清风推浪帆行远;
对句:双燕追云影伴稀。
出句:无边碧海男人路;
对句:险岭苍松豪客声。
4、有能力的同学按照格式【可以用135不论】作一首诗,当练笔作,律绝不限,题目不限,韵部不限,只要求平水韵
七绝•春暖
嫩风高柳醉摇痴,田野禾秧俏弄姿。
耕亩农家趁日暖,疲惫汗雨赶苗期。

(5)
远洋国学第五节作业:
一、读诗回答问题
《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大家标出这首诗的韵部。
上平十灰韵
2、写出韵字的阴平和阳平
阴平: 哀、杯
阳平:回、来、台
3、写出韵字的词性
哀- 回- 来-; 台- 杯-
1.哀:形容词。2.回:动词。3.来:动词。4.台:名词。5.杯:名词。
4、看看这首诗有没有双生
有: 萧萧、滚滚
二、写出七言诗和五言诗的音节
七言: 2221
五言: 221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平平仄仄平平仄
1出句:榆钱一树难沽酒==
对句:柳絮满枝能算花?
平平平仄平仄仄
2出句:流星承载千般愿==
对句:皓月悬升万里光。
仄仄平平平仄仄
3出句:夜路清幽星伴我==
对句:微风寒冷月怜谁。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出句:无悔青春征大漠==
对句:雄心壮志垦荒田。
平平仄仄平平仄
5出句:花红柳绿春当道==
对句:果紫秧鲜雨润田。
叠 音 词、 双 声 词 和 叠 韵 词
汉 语 的 双 音 节 词 一 般 是 由 单 音 节 词 发 展 而 来 的,
因 此 我 们 对 一 个 双 音 节 词 的 含 义, 可 以 从 构 成 这 个 双 音
节 词 的 每 个 词 素 本 身 的 含 义 去 理 解。 但 汉 语 中 有 三 种
特 殊 的 双 音 节 词, 必 须 从 整 体 上 来 理 解 它 的 含 义, 不 能
把 它 们 分 割 开 来 看 它 的 含 义。
1、 叠 音 词: 如“ 津 津、 洋 洋、 纷 纷、 潺 潺、 往 往”
等。
上 面 这 些 叠 音 词 并 不 是 由“ 津、 洋、 纷、 潺、 往”
等 重 叠 形 成 的, 也 不 能 从 这 几 个 字 的 含 义 去 理 解 上 述 叠
音 词 的 含 义, 只 能 从 整 体 上 去 理 解。 它 们 与“ 高” 的 重
叠 形 式“ 高 高”,“ 慢” 的 重 叠 形 式“ 慢 慢”,“轻” 的
重 叠 形 式“ 轻 轻” 等 的 构 成 形 式 是 不 同 的。
2、 双 声 词: 如:“ 淋 漓、 匍 匐、 踌 躇、 犹 豫、 流 利、
慷 慨、 吩 咐、 崎 岖” 等。
上 述 双 音 节 词 的 两 个 字 的 声 母 相 同, 叫 双 声 词,
它 们 也 都 不 能 拆 开 来 理 解 和 使 用,“ 淋” 和“ 漓” 各 自
都 不 包 含 有“ 淋 漓” 的 意 思; 谁 也 没 法 解 释 什 么 是“
踌”, 什 么 是“ 躇”。
3、 叠 韵 词: 如:“ 崔 嵬、 峥 蝾、 徘 徊、 荡 漾、 汹 涌、
咆 哮、 彷 徨、 憧 憬” 等。
上 述 双 音 节 词 的 两 个 字 韵 母 一 样, 叫 叠 韵 词。 叠
韵 词 和 双 声 词 一 样, 也 都 不 能 拆 开 来 理 解 其 含 义, 因 为
它 们 也 都 不 是 按 意 义 的 关 系 而 结 合 起 来, 而 是 按 叠 韵 关
系 而 结 合 的。
汉 语 中 这 三 种 特 殊 形 式 的 双 音 节 词, 在 语 言 表 达
上, 往 往 使 作 品 具 有 音 乐 美, 听 起 来 很 悦 耳, 从 而 产 生
更 加 良 好 的 表 达 效 果, 尤 其 是 诗 歌 中 更 是 常 常 使 用。
以 上 三 种 双 音 节 词 都 不 是 凭 意 义 关 系 把 两 个 字 组
合 起 来, 所 以 不 能 分 开 来 理 解, 自 然 也 不 能 分 开 来 使 用。
像 下 面 句 子 中 双 音 词 和 叠 韵 词 的 用 法 就 是 错 误 的:“ 他
一 个 人 在 街 头 徘 来 徊 去”,“ 我 们 憧( 憬 ) 着 美 好 的 未
来”,“ 他 心 里 又 犹 又 豫”。 因 此 我 们 必 须 正 确 地 使 用
叠 音 词、 双 声 词 和 叠 韵 词。

(6)
远洋国学六讲作业:
一、什么是六相
字数相等、
词类相当、
结构相应、
节奏相同、
平仄相对、
意义相关。
这六个“相”,简称“六相”,这是对仗的专用术语。
二、什么是对仗
答: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同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映衬的状态。
三、对上下面几条对联
1翰墨生香妆陋室==【愁客】
田园作物富农家。【二顷田】
2点墨进书留后世==【愁客】
苦读勤志效前人。【二顷田】
3兰舟入海与天近==【愁客】
紫燕追帆飞影遥。【二顷田】

(7)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7讲作业
一、 阅读部分
1、 在你阅读过的七律中找出一首并指出中间的对仗句,再简述对仗句的方法。
温庭筠
利州南渡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正对)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正对)
二、 问答部分
1、 常见的对仗的种类一共有多少种,都是什么?
常见的有十一种对仗类型。
.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
(1)正对:出句、对句的意思是同一方向并立的相互补充,相互烘托。上下句虽然同一方向并立但各具意义,内容并不相同,须力避同义,近义。
(2).反对:出句、对句的意思反向并立,具有强烈的对比,映衬作用。这种对仗揭示矛盾的尖锐,表达爱憎分明,形象对比强烈,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3).流水对:上下两句的意思是延续的,两句只可联系起来理解,不可分割,次序不可颠倒,像流水而下。一气呵成,语意连贯,如行云流水。
(4).借对:又称“双关对”,“假对”。分“借义”和“借音”两种。
a.借义对:一字多义的,诗中用甲义,同时又借其乙义或丙义跟联句中响应的字相对。
b.借音对:甲字的发音和乙字的发音相同,诗中用甲字,借同音的乙字跟联句中的相应的字相对。借对做得好,可为对仗增色。
(5).就句对:也叫“当句对”“句中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的词语自成对仗。
(6).掉字对: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作对仗。这种对仗也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掉字对同时也是就句对。掉字对实际上是“同字对”与“就句对”的结合,所以更能增加对仗工整的气氛。
(7).叠字对:又称连珠对,就是在联中用叠字。
(8).双声词互对叫双声对,叠韵词互对叫叠韵对。
(9).隔句对,又称扇面对。四句组成的两个对仗,与一般结构不同,它第一与第三句相对,第二句与第四句相对。
(10).错综对,就是在一联中相对称的字或词错了位。
(11).虚词对,就是虚词相对。
三、 应对部分
1、春留花色千山艳==雨润田苗万亩新。
2、冷雨敲窗寒入梦==凄风遥夜恨离人。
3、晚风吹树留长影==春月映田知矮秧。
4、芦花深处飞鸥鹭==柳岸长堤落雀鹂。
5、难猜心事锁眉宇==最怕闲情添泪痕。
四、创作部分
1、以秋雁为题意,写出两幅成联,单边要求七字。
联题:雁
春风一到耕田醒;
岸柳千枝迎雁来。
联题:秋雁
田野凋残秋雁远;
满眸萧瑟北风寒。
联题:秋雁
秋尽荒田风复北;
塘寒映影雁南飞。

(8)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8讲作业:
1,每人在做一副正对,反对,流水对,一共三幅对联
2,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练笔作要求七律,限平水韵 。
正对
联题:桃花
丽日风清,岸柳摇枝悦舞;
阳春云净,桃林绽蕊娇欢。
反对
联题:春燕
暖树和风,候鸟含情欢北景;
枯枝寒露,梁燕寡义远南乡。
梨花
流水
梨树满绽枝头雪,
春风一去地上霜。
七律•花王牡丹
园林丰绿水波流,千卉争妍草碧油
游客寻幽鸣翠鸟,诱眸最艳醉红头。
浅深满蕊花王首,浓淡姝颜国色讴。
叶举娇容呈妩媚,多情盛奉世尘柔。

(9)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9讲作业:
1、写出诗的起法。
答:1.明起。2.借景抒情起。3.暗起。4.托物起兴(比兴)。5.写景入手式。6.引事起。7.抒情开头式。8.引起。9.反起。10.开门见山。11.问答发问式。12.先借他物或他事说起以引伸所咏之物来。13.陈述式。14.今昔对照式,虚实交错。
二、以形式分类:
1.对仗起法。2.比兴起法。3.交代时间、地点、景物。4.兴起。
2、以深秋为题做两副律联。
(一)联题:深秋
凄风萎草篱前菊;
凋柳残苗雁后声。
(二)联题:深秋
梧桐落叶飘庭院;
枯柳摇枝近末秋。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10)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0讲作业:
1、写出诗的承法。
答:按内容分
(1).景承:
起写景和承写景作用不大相同。起写景主要是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作用,承写景则主要是对起的承接,是顺着起句自然的而然的延伸。
(2).意承。
(3).点题承。
2、以春日为题做两副律联。
(1)联题:春日
柳岸微风晴暖日;
桃林艳影满红花。
(2.)联题:春日
春田雨露耕夫动;
原野苗花诱蝶来。
3、有能力的同学作一首七律。

(11)
远洋国学连升班律诗第11讲作业:
作业
1 写出这一讲中,承的写作手法
答:(1)顺承:
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沿上句所造之势,顺势延伸。是在“起”基础上的发展,安排意象要在“起”的背景上展开。
(2)递进式承接:
即承的第一句承接首句,而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在两个句子中,后句的意思在前句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推进。由不一定十分明确,意思进了一层,两句是递进关系。
(3)并列承接:
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各层次平行排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来表述诠释或验证中心主题,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
(4)一问一答:
这种设问的好处是一方面可引起悬念;二方面可使全诗跌宕起伏,避免单调,平铺直叙。
(5).逆承
是在承接起的时候,不是按起句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正好作了颠倒。
(6)
2 二选一
(1)以【冬】或者【春】为题,作一首七律,要求平水韵。
七律•晚春
正临谷雨絮烟扬,麦浪良田满碧芒。
欢雀争鸣高树杪,凋花难舍翠枝芳。
祈迎夏果撩心媚,嘉味人间助庶昌。
化泪残红风伴远,多情柳色送春光。

(12)
远洋国学班第十二讲作业;
1、本讲讲了几种转的方法,都是什么
(1)景入情转法
(2)反转法
(3)直抒扩转法
(4)进一层转法
(5)地点转法
(6)写意转法
(7)抒情转法
2、在唐诗中找出一首七律是【景入情转法】的写法,并简述一下。
七律•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简述:首联直接点明主题、地点、景物的肃穆。
颔联:即景拓展景色的空间。
颈联:即景入情,用七个字描述了诸葛亮的际遇、才智、功业、德操。
尾联:以悲情作结。
3、以(过冬)为题,写一首七律。要求如下
(1)必须使用平水韵
(2)书写必须正确,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名字,下面四行依次为,首、颔、颈、尾联。
(3)写作要求上景下情,景入情转法。
七律•寒冬
二顷田
冬深田野虐风寒,巷陌扬尘打面跚,
生计晨兴裘透冷,匆忙影过叶飘残。
得来殷实皆行影,勤励劳辛废寝餐。
莫向光阴寸心惰,无违情尚梦眠安。

(13)
远洋国学十三讲作业:
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并回答问题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并列。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合。
1、找出合句。并按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分别说明是什么承?
(1)合句是尾联。
(2)按内容和写作手法是“并列”承。
2、仔细阅读上首诗,以秋冬天的景色为题,试写一首七律,题目自拟 。
要求:
(1)、先景后情(起承句写景,转合句写情)
(2)、起句兴起,(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
1)紧扣主题
2)注意勿满
3)景为情生
4)符合情理
5)前后呼应
(3)、合句
1)从内容上选择情合。
2)从写作手法上选择并列承。
写作题:
七律•入秋田园
夏退扬花穗茁成,热风尽过爽蝉鸣。
童欢柳岸追蜓蝶,波皱荷塘戏叶英。
沃野谷芒知汗雨,园林霜果胜春情。
敬尊稼穑无闲日,万亩良田稻浪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蜀ICP备2021028321号-1|小渔村文学论坛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309号

法律顾问:王焕文律师(静飘) 葛全中律师 广东威纳氏律师事务所

GMT+8, 2025-7-24 03:18 , Processed in 0.07225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