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福建-仙子 于 2019-12-5 14:00 编辑
国学多项集训班坐看云起老师授课第二十五讲H31-仙子作业
1、熟悉绝句的特点,请以“秋思”为主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二、31. 七绝.秋思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落叶月明中。
故人万里失音讯,伫望江汀问断鸿。
仙子写于2019年10月30日
评我者:水云衣,千里,门外秋月,坐看云起,醉清风,轻语
我点评:清水无香,西亭,水云衣,烟雨凭舟,红尘幽梦,石桥月
=============================
国学多项集训班第二十六讲H31-仙子作业: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庚《暮春》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 答: 春“暮”体现:“芳事阑珊”、“三月”、“落花”、“柳绵飘白”、“东风老”、“叫子规”。 (2)诗中作者选取了哪些物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诗中物象:“落花”、“柳绵”、“东风”、“斜阳”、“子规”。营造暮春愁绪的意境,表达伤春无奈之愁、流年易逝之叹。 二、熟悉本课内容,请以“秋梧”为题写一首七绝,平水韵。 七绝 秋梧(三、51) 佳木苍苍引凤鸣,奇闻焦尾见真情。 红颜为伴遭天妒,一叶飘零传泣声。仙子写于2019年11月9日
评我者:老晕子,醉清风,极北之北,顺眼,山泉,飘渺峰 我点评:醉清风,水云衣,轻语,野鹤梦,飘渺峰,萧白 =====================================
国学多项集训班第二十七讲H31-仙子作业: 一、读下面这首诗回答相关问题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钱起在《暮春归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现暮春景象的? 答: 溪上黄莺叫声少了,辛夷花事已尽,杏花飞了,表现春残之景。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答: 前两句,一“稀”、一“尽”、一“飞”,细腻的笔触绘出,春光逝去空寂、凋零的氛围。在冷落寂寥的氛围中,后两句流水对,诗人却惊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自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稀”、“尽”、“飞”,反衬翠竹的之“不改”。 寄寓了诗人对幽竹不随春残、不媚凡尘的高尚节操之礼赞。由物及人,抒发诗人浅讽俗流,不伍风尘的清新高远的志向。
二、运用所学知识,以“秋夜”为主题写七绝一首,平水韵,韵部不限。
修改:
七绝.秋夜
文/仙子
木叶飘零秋瑟瑟,巴山夜雨忆西楼。
孤灯明灭思飘渺,半盏凉茶不禁忧。
原稿:
七绝.秋夜
木叶飘零秋瑟瑟,巴山夜雨话西楼。
孤灯明灭思飘渺,半盏冷茶不禁忧。
仙子写于2019年11月15日
评我者:红尘幽梦,醉清风,星星草,飘渺峰,山泉,极北之北 我点评:醉清风,坐看云起,凝儿,丝雨,水云衣,飘渺峰 ================================
国学多项集训班H31-仙子第二十八讲作业: 一、读下面这首诗回答相关问题: 北宋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前二句诗,突出描写了湖阴先居住环境的哪些特点?作用是什么? 答: 王安石二次罢相后直到因病去世,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与隐居紫金山的杨德逢交往甚密,王安石题此诗在杨德逢屋壁上。 江南地湿,值初夏多雨季节,更利青苔。青苔性喜阴,生长在僻静之处,较其他杂草更难扫除。“无苔”二字,庭院之内,却没有青苔,表明无处、无时不净。 “花木”品种繁多,要分畦栽种。“成畦”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暗示花木丰美,整齐又不单调。 清幽环境令人陶醉,诗人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思绪悠远而飘逸。 2、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门前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像母亲双手护着孩子。门前青山见庭院整洁,争相来为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 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绿油油的农田,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青翠欲滴,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创造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种种描写都充分的拟人化,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急心切,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 二、两句诗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前联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护田”、“排闼”典故出自《汉书》,是严格的“史对史”、“汉人语”对“汉人语”,可见诗律极为工细精严。诗人将典故融化在诗句中,似只觅得他采用了拟人手法,而不感到是在“用事”,正是其成功之处。
二、以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为意写七绝一首,至少要用今天讲义中三种表现手法,平水韵,韵部不限。 读王维《竹里馆》和之以绝
(二)26、 七绝·竹馨(1) 伊人独坐幽篁里,信手低眉续续弹。
明月清风长作伴,芬芳缕缕散如兰。
七绝·竹馨(2)
伊人独坐幽篁里,信手低眉续续弹。
明月清风长眷顾,馨香缕缕散如兰。
七绝·竹馨(3)
伊人独坐幽篁里,信手低眉续续弹。
明月清风长眷顾,心香一缕淡如兰。
仙子写于2019年11月21日
评我者:西亭,醉清风,野鹤梦,路漫漫,极北之北,飘缈峰
我点评: 醉清风,瓶子,飘缈峰,路漫漫,水云衣,宁静致远
——————————————————————————————————————————
国学多项集训班坐看云起老师授课第二十九讲H31-仙子作业:
学习理解讲义内容,写一首送别诗或感时诗,七绝,平水韵,题目自拟,分组限韵。(H组限九佳韵…)
七绝.送别
月华如水洒秦淮,极目轻舟过远霾。
惟愿兄台多保重,今宵一别各天涯。
(H组限九佳韵)
仙子写于2019年11月28日
评我者:山泉,醉清风,飘渺峰,丝雨,水云衣,极北之北
我点评:醉清风,水云衣,丝雨,野鹤梦,飘渺峰,山泉
|